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docx

    • 资源ID:3664824       资源大小:39.8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docx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第一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新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 知道各种起电方法及实质,认识元电荷,掌握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事实理解概念及定律,化抽象为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提高抽象思维水平。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电荷的基本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 三、教学难点 电荷基本性质与电荷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 实验归纳法 五、教学用具: 静电感应演示器、玻璃棒、丝绸,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学生: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的多少是用电荷量来表示。 出示练习题 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靠近或远离,如图所示,则: A 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 甲图中至少有一个带电; C 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D 乙图中两球可能只有一个带电。 第 1 页 共 5 页 甲 答案:BC 乙 教师: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如何使物体带电? 学生:不带电的物体内存在电荷,且存在等量正、负电荷,在物体内中和,对外不显电性。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另外还可以让物体接触带电。 教师: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一个物体失去一些电子而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得到这些电子而带负电。 引入:在复习初中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再来看有没有别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物体带电的实质是什么?今天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些问题: 进行新课 1电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物质内部微观结构的描述,思考和回答问题: 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自由电子,金属成为导体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积极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点评: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除了摩擦起电,还有没有可以使物体带上电的方法? 实验:取有绝缘支柱的两个不带电枕形导体A、B,使它们彼此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反复多次接触球形导体C,使之带正电。将C移近A,用与有机玻璃 棒摩擦过的丝绸分别靠近A、B。 现象线绸靠近B,而远离A. 学生得出B带正电,A带负电。 问题如将A、B分开,再移走C,A、B带电情况如何? 第 2 页 共 5 页 学生答A仍带负电,B仍带正电. 演示证明将A、B分开,用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检验,学生回答正确。 问题将A、B接触,它们是否带电?这说明什么? 学生答不带电,说明接触前A、B带等量异种电荷,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中和。 演示证明使A、B接触,仍用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检验,学生回答正确。 问题若先把C移走,再将A、B分开呢? 学生答A、B不带电。 演示证明把C移走,将A、B分开,用与玻璃棒摩擦过的丝绸检验,学生回答正确. 师问为什么? 学生答因为将C移走,A上负电荷、B上正电荷不再受C上电荷作用,而使A、B所带电荷重新恢复原状,在导体内中和而不带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前面的现象,总结得出静电感应的概念。 静电感应:将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这种现象叫做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的过程,叫感应起电。 结论不仅摩擦起电和接触带电可以使物体带电,静电感应也可使物体带电。 教师活动:静电感应的实质是什么?是不是创造了电荷? 学生活动:分析并回答:当带电球C移近不带电导体A、B时,导体上自由电子被吸引过来,使导体A、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即使电荷从物体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感应起电的过程中并没有创造电荷。 教师活动:联系摩擦起电的实质,思考使物体带电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活动:使物体带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出示投影片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 C带有等量同种电荷 D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答案:BCD 2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第 3 页 共 5 页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页有关内容,了解电荷守恒定律的另一表述: 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总是保持不变。 过渡:这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通过前面的学习,清楚了物体带电的本质,而一个带电体究竟带多少电?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电荷量e或者是电荷量e的整数倍。 3元电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电荷的多少如何表示?它的单位是什么? 什么是元电荷?一个电子就是一个元电荷吗? 元电荷的数值是多少?它的数值最早是由哪位物理学家测定的? 什么是比荷?电子的比荷是多少?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总结,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总结,然后请同学评价黑板上的小结内容。 学生活动:认真总结概括本节内容,并把自己这节课的体会写下来、比较黑板上的小结和自己的小结,看谁的更好,好在什么地方。 点评:总结课堂内容,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教师要放开,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允许内容的顺序不同,从而构建他们自己的知识框架。 思考探究 关于静电感应现象的应用 如图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 B 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 C 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 D 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 第 4 页 共 5 页 N M A 答案:C 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元电荷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 A、B,分别带有电量QA= -6.4×10-9C,QB=-3.2×10-9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 解析 当两小球接触时,带电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由于两小球相同,剩余正电荷必均分,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量 ¢Q¢A=QB=QA+QB=1.6´10-9C 2¢的正电,这样,共转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不仅将自身电荷中和,且继续转移,使B球带 QB移的电子电量为 ¢=3.2´10-9+1.6´10-9=4.8´10-9C DQ=-QB+QB转移的电子数 N=DQ=3.0´1010 e创新应用 有三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球带的电量为q,B、C均不带电,现要使B球带的电量为3q/8, 应该怎么办? 有A、B、C三个用绝缘柱支持的 相同导体球, A带正电, B和C不带电,讨论用 什么办法能使: B、C都带正电; B、C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课余作业 书面完成P5“问题与练习”第2、3题;思考并回答第1、4题。 第 5 页 共 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