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现代教育学答案.docx

    • 资源ID:3651058       资源大小:43.3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现代教育学答案.docx

    现代教育学答案现代教育学复习重点内容 扈中平主编的现代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学等含义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三、学记、理想国、论语、雄辩术原理等教育著作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1.学记,是我国及世界上最早的一篇集中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 柏拉图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西方哲学史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任务,他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他最早提出了完整地教育体系,是西方教育思想的重要奠基人。 3.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和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教育的正统。 4.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穆勒评价:他的著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四、夸美纽斯、卢梭、洛克、赫尔巴特和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1. 夸美纽斯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夸美纽斯对教育作用作了高度的估价。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数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 2.卢梭强调教育要顺应自然,要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实施教育,其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乃至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以抗衡天赋观念说。他认为人的心灵本事一张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进而认为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性作用。 4.阐明心理学对教育学的意义,要求以心理学作为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赫尔巴特提出了多方面兴趣的概念以及教学必须培植多方面兴趣的要求。 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学阶段的理论。他把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归结为观念的运动。 赫尔巴特论证了智育和德育的关系,揭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原理。 赫尔巴特强调了教学中系统化和直观的观念形成的价值和必要性。 5.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1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做中学 儿童中心 第二章教育的功能与教育的客观制约性 一、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二、教育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功能 1.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a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者转化为现实的劳动者 b教育能够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型为专门性的劳动者 c教育能够把较低水平的劳动者转变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d教育能够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e教育能够把单维度的劳动者改善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a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 b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2.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教育能制造政治舆论 3.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能够传承文化 a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 b教育可以活化文化 教育能够改造文化 教育能够创造与更新文化 三、教育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2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结构 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政治制约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政治制约着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重功利轻发展的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重共性轻个性的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重服从轻自主的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重认同轻创造的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2.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 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 四、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教育具有能动性 教育具有继承性 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念以及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区别与联系 1.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对人的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2.P111 3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发展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的 旧分工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可能 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过程 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完整发展 和谐发展 多方面发展 自由发展 四、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与基本观点 1个人本位论,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的理由。 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爱伦·凯 基本观点: 教育的目的应该首先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天然需要来制定 教育必须反对和拒斥现实社会对个人发展的干扰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生来就有的本能不受社会影响地得到自然的发展 2.社会本位论,就是主要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 代表人物: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 基本观点: 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人的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靠社会提供营养,人的一切都从社会得来 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只有才能才是真正的存在,人之所以为人,只因为他生活于人群中并参与社会生活 个人不过是教育的原料,不具有任何决定教育目的的价值。 教育目的就是使个人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 教育的过程就是把社会价值观念施加于人,把不具有任何社会特征的人改造成为具有社会所需要的个人品质的“社会的新人” 4 总之,社会才是真正的目的,个人不过是实现社会目的的工具,所以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教育的一切都应服从社会的意志。 五、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征,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内涵 1.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征: 追求永恒化的教育目的,即培养人性,弘扬理性。 追求理想化的教育目的 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 2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征: 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 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 重视科学教育 3.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内涵: 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指向的教育目的观。 六、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以及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坚持培养劳动者 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主要问题: 最大的顽疾就是基础教育中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使中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变异成了应试教育,严重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损害了学生的健全发展。 七、“五育”之间的关系 P135 第五章现代学校制度 一、现代学校制度的内涵 现代学校制度是指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具有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理念,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去向的学校制度体系。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1.基本理念: 法治理念 民主理念 5 公正平等理念 人本理念 拒绝市场化理念 2.价值追求 优化教育秩序 推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保证师生人格尊严 第七章课程 一、课程以及与课程相关的概念辨析 1.广义的课程就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一定美容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和形成经验的过程。 2.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中的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计划地学习一定内容从而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和形成经验的过程。 3.概念辨析P193 二、课程类型中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整合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P193 1.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以课程决策层次为标准。 2.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整合课程:以课程组织形式为标准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以学生选择的自由度为标准 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以课程影响形式为标准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第八章教学理论 一、教学的基本含义以及地位和作用 1.广义上,教学就是指教的人引导学的人为着特定教育目的、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狭义上,教学专指学校中为着特定教学目标,以课程为载体,张扬学习价值,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经验、促进身心发展的专门活动。 6 2.地位: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处于中心地位。 3.基本作用: 授受基本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 发展基本能力 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二、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 1.从重视教师向更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更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更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发展向更重视整体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更重视过程转变 三、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观点 1.教师中心说:特别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支配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尤为关注教师“教”的行为,强调“教”对“学”的计划性、组织性和控制性。 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2.学生中心说:特别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尤为关注学生“学”的行为,极力要求教学中各种要素和环节都要为着“学”的便利性和有效性进行合理配置与组合,强调“教”对“学”的调节、辅导和服务。 代表人物:杜威 3学科中心说: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不可分割性,承认教和学的内在关联性,试图实现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有机统一,而同意的联结点就是作为“教育内容”和“经验转化”载体的“学科”。特别突出学科在教学中的中介性地位和联结行作用。 代表人物:古德莱德、施瓦布、菲尼克斯 主要观点: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能幸福生活的公民,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创新文化,教学应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由此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科学逻辑与心理逻辑需统一于学科逻辑。 四、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的含义以及运用的基本要求 1.教学原则,就是人们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对 7 教学的规律性认识而制定的有效进行教学的基本准则。 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基本要求 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充分挖掘并利用教学内容中内在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资源 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融合 思想教育要潜移默化,巧妙自然,切记牵强附会地说教 2.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生活 重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 利用适合的乡土知识和生活素材 3.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结教学在重视“双基”的同时要重点关合的原则 注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 明确各门学科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具体任务 充分发掘蕴含在知识中的智力和能力因素并在教学中适当予以呈现 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和提倡探究式学习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性、积极性要在现代教育的意义上真正理解教相结合的原则 师主导作用的内涵 共同营造师生平等互利和自由交往的教学氛围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学习 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 适时、适度、适当地选用直观教学手段和利用学生的感性经验 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 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重点 促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与互补 8 6.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 大体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逻辑系统展开教学 突出学科知识系统中的知识结构 尽量遵循学生的认识顺序 灵活地处理遵循学科的系统性与遵循学生认识的顺序性之间可能存在的不一致 7.理解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 尽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巩固知识 重视组织多样化的、有训练价值的练习和复习 注意引导学生探索有效的和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尽量减少机械记忆和重复训练,切实减轻学业负担 8.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统一的基本要求 充分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采取有效措施使有特长和有突出才能的学生得到自由发展 热情关爱和帮助学习后进生的转变和提高 第九章教学实施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以及教学方法的分类 1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 2.分类: 讲授-提示型教学方法 探究-自主型教学方法 合作-任务型教学方法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概述 教学组织形式,即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学内容,在一定时 9 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三、当今通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当今通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度。 四、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与批改-课外辅导-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 五、教学评价的含义以及教学评价的类型 1.教学评价是在收集必要的教学实施信息的基础上,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质量标准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或局部质量进行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2.分类: 他评价与自评价 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个体内差异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题型及分值构成 一、单项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三、辨析题 四、简答题 五、论述题 论述题共二题,其中有一题是材料分析题。 10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教育学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