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术出社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湖南美术出社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湖南美术出版社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一 、 巧妙的组合 教学目标: 1:学习形与形相透叠的表现方法和透叠图形的涂色方法。 2:在组合透叠练习中感受新的平面组合形成。 3:在形的自由组合和换色平涂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超越单纯基本形的概念,发现新的图形结构形成。 教学难点:画面的疏密,虚实效果。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几何图形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看书中的范图,你觉得这些画中的图形与平时看到的、自己画的有什么不同? 2、这些作品用了透叠的手法,什么是透叠呢、小朋友们,你能说说吗?也可以上来示范讲解。 3、师小结:两个图形重叠后,在上层的图形中透出下层图形遮挡的部分,透出的这部分就是透叠。 4、教师演示三种形透叠效果,采取逐一叠加的方法,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形的组合变化过程,同时,让学生上台演示形的透叠变化,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讲评。在演示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透叠图形着色后的效果,感受画面的美感,透叠部分的色彩可另外着色,也可原形叠加着色。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用大小不同的三种基本形互相穿插,组合成一幅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解新课 1、上节课,小朋友们用几何图形进行了透叠练习,你还能用更复杂些的图案进行透叠变化吗? 2、师出示范图:这些作品都采用了透叠,看了这些作品后,小朋友们一定能画出还要美的画。 三、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四、小结,展示作品。 师生共同评价展示的作品。 二 加一加 变一变 教学目标: 1:能辨识和描画出物体的基本形,并能想像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2:渗透轮廓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3:培养观察习惯和对绘画的兴趣,激发学生善于发现并乐于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创意。 教学重点:物体外形特征的描画 教学难点:想像添画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示范、练习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生活用品 第一课时 1 一、组织教学 二、讲解新课 1、 让学生展示自己喜欢的造型有特色的物品。 教师谈话:请介绍你带来的物品特征,你们能画出它们吗? 2、学生画出自己带的物品。 3、教师谈话:小朋友们画出了自己的物品,你们跟书上的画比一比,谁的有趣,为什么? 4、师:书上的物品加上眼睛、鼻子、漂亮的衣裳后,变得有趣可爱起来,小朋友,你能把你的物品变得有趣可爱起来吗? 5、学生练习。 6、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三、学生继续作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解新课 师谈话:老师带了些物品,请三位小朋友上来,一位用手摸一摸,表述其外形特征,一位小朋友根据表述在黑板上画出来,最后一位根据前一位画的图,进行添加,变成有趣可爱的卡通形象。 2、评价学生所画的画。 三、学生练习。 学生互相进行触摸物品,并画下来加以变化。 四、小结 三 猴子上树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制作玩具、“猴子上树”的方法 2、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3、体验、探索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制作“猴子上树”的方法,设计新颖、装饰有趣。 教学准备: 教具:玩具样品,白纸、折纸样品、记分牌 学具:厚纸、彩色笔、双面胶、剪刀 教学过程 一、宣布比赛,激发学习兴趣 1、介绍参赛队,宣布比赛。 2、教师用未画图的折纸玩具表演魔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索,掌握拆纸方法 1、折纸要求。 2、将老师分发的信封拆开,各队分工自学。 3、检查学情:每折出一种式样,就可以加1O分。 4、对没有折出的式样,请学生上台示范,教师补充说明。 三、引导启发,丰富想象能力 1、师讲小猴上树的故事。 2、讨论:除了画小猴上树,我们还可以画哪些东西? 2 3、学生答后,师小结,提出想象要求。 4、各队一起想象,并将想到的写在纸板上。 5、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装饰玩具,增强表现能力 1、讨论:怎样装饰自己的玩具? 2、教师讲解两种方法:一种是将要动的形象直接画在小纸块上,另一种是将其画在别的纸上,再剪下来贴在小纸块上。 3、作业赏析,让学生了解装饰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4、装饰要求。 5、学生动手装饰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6,检查学情,给予加分 三、玩赏作业,提高赏评能力 1、评出优胜队。 2、评出各队优秀作品,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小结 四 彩点点 教学目标: 1、欣赏修拉的作品,感受彩点画面的趣味, 2、尝试用彩点合理的组合颜色画一幅的画, 3、体验彩点组合画面的乐趣,同学合作愉快。 教学重难点:色点密度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三个分别点满红色、黄色、蓝色的酒杯, 2、演示在画了红色点点的酒杯中点上黄色。你觉得这个时候的酒杯里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再请你眯着眼睛看看,感觉怎么样? 二、探究发现 1、请学生上台来在另外两个酒杯中跟别添上蓝色和红色的小点点。眯着眼睛看看同学的作品,现在酒杯里的颜色分别变成了什么颜色呀? 2、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 3、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 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 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共同解决不足。 三、小结 3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学习新知 1、教师演示: 先把纸用毛笔涂湿,如天气较热,纸面上水分蒸发很快,可以涂两次,让画纸充分吸水,但纸面不能有积水,若有积水可以用毛笔将积水吸掉,使纸面湿润,保持平整。如作画在雨天,天气比较潮湿,纸面只要湿润即可,接着便是点色。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 色少水多,色水太淡。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水色量比要适当,并要使笔肚吸色到饱和程度,即将笔竖起,用手指挤一下笔肚,使色水滴下来,毛笔沾色水,要使色水欲滴而未滴的样子,才能捏挤。 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 2、齐读儿歌:一点、两点、七八点,牵牵手儿拉长线,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 3、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胸中最美的彩点画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 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 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四、评价总结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 2、互评作业 五 三个好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启发学生联想,想象,指导学生用颜色水吹出色彩艳丽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通过游戏使学生了解三原色的组成红、黄、蓝以及由红黄蓝相互调节变成不同的橙绿紫。学生通过吹画三原色使其互相混合自然变成三间色。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与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色彩水的特性,掌握吹色彩水的基本方法。三原色的认识以及吹画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大胆想象,创作新颖奇特,富有儿童特色的图画。画面表现完整,三原色与三间色相互协调变化自然。 教学准备:纸张 颜料 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语言情景导入 画画离不开各种颜色,各种颜色都是好朋友,在我们的画面上经常结伴在一起玩,但是有一天,这些伙伴里少了三个朋友,他们是:红红、蓝蓝和黄黄,可能是他们三个家伙在和其他的颜色捉迷藏,于是其他的颜色都要一起去找这三个朋友,怎么找呢?就要请同学们来帮忙,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们呀? 4 二、先请大家把红、黄、蓝三种颜色拿出来,藏起来。 三、现在红红、蓝蓝和黄黄已经藏好了,找朋友的游戏开始了:大家知道,颜色和颜色之间互相调和就可以调出另一种颜色,要大家帮的忙就是把其他这些颜色进行调和,看看能不能发现红红、蓝蓝和黄黄。好了,开始吧! 四、调色练习 学生开始操作,用除了红、黄、蓝三种颜色以外的其他各种颜色进行调和实验。根据色彩原理,同学们不可能调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这个游戏似乎有点残酷,注定同学们是不能帮其他颜色找到红红、蓝蓝和黄黄的。因为红、黄、蓝在色彩学上叫做“原色”。之所以叫做“原色”,就是因为这三种颜色通过彼此的反复调和,可以调出其他各种丰富的颜色。而反过来用其他各种颜色通过调和的方法,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调出它们这三种颜色的。同学们进行多次的实验,调出来的是各种各样的“复色”,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虽然没能帮助找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却得出了变化丰富的“复色”,也是一种体验和收获。) 五、心得交流 经过一段色彩调和的实践,我问大家:你们都调出了什么颜色?学生会展示出来,这个时候教师要及时地表扬、肯定同学们调出的颜色都很漂亮,并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调色实验的心得:比如某颜色是怎么调出来的等等。 六、教师小结 七、游戏 接下来,我们就只用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来做游戏: 1、分别把红、黄、蓝三种彩色水点在纸上用小管子(饮料吸管或圆珠笔的外管)从下向上吹,就会出现好像树一样的形状(教师示范),看看你的树会变成什么颜色。 2、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画自由想像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提问导入 1、提问:小朋友上节课用哪三种颜色吹画和浸染?效果好吗?三原色互相调和能变成什么颜色呢?你们玩得有趣吗? 2、小结:三原色分别是柠檬黄、大红、湖蓝,它们互相调和以后就变成了橙绿紫,画面效果很鲜艳,很好看。 二、欣赏范画 1、 出示范画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 这些颜色和生活中的颜色一致吗?为什么还是这么漂亮呢?因为我们使用了三原色,三原色会让画面亮丽起来 三、学生作业 1、大胆的运用红黄蓝三色,自由的画一幅想象画 2、请小朋友将三原色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3、可以使用黑色勾线,也可以不勾线 四、老师巡回指导 五、给自己的画取一个美丽有趣的名字 六、总结欣赏下课 六、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1、设置海底世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手摆鱼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做游戏“我是一条鱼”,体验创作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手摆鱼的制作方法。 5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语言导入新课。 师:欢迎各位小朋友来到我们的海洋世界 2、欣赏海底世界里各式各样的鱼儿。 师:海底世界是个美丽的家,鱼儿在这里自由自在地邀游,快乐极了!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成一条鱼遨游在我们教室里的这个海底世界呢? 3、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或小组讨论如何变成一条鱼?各小组发表意见后,大家评一评谁的想法妙。 二、学习制作手摆鱼 1、出示手摆鱼:(套上手表演)我是一条美人鱼,游啊游到你们身边来,小朋友,快快跟我到海洋世界里来玩吧!孩子们这时热情高涨, 巴不得马上把手摆鱼制作出来。 2、想一想,说一说,手摆鱼是如何做成的? 3、教师讲解制作方法:(示范制作过程) 剪出两张一样大小的鱼形,注意鱼形比手掌大一些。(想一想为什么?) 把鱼形四周粘合起来,注意留出鱼尾部分。 给鱼装饰图案。 8。学生制作手摆鱼: 学生进行手摆鱼制作。(强调黑板是海洋的入口处,漂亮的鱼儿可顺利进入海洋,不够漂亮的老师将会请他再回去打扮打扮。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继续制作手摆鱼 三、游戏: 1、手摆鱼邀游大海比赛,请四名先制作好手摆鱼的学生,把鱼套在手上,到大海里来一试身手, 比比谁的鱼儿长得美,谁的鱼儿游得好看,谁的鱼儿游得快。 2、邀游大海训练,请小朋友把制作好的手摆鱼套在手上,排好队,跟着老师这条美人鱼在浅海区里学游水,强调游时尽量模仿鱼儿的各种动态。 3、邀游大海:让学生在教室里自由邀游。强调注意纪律,在大海里邀游时应注意灵活应变,避免与其他鱼儿相撞。 三、总结 祝愿小朋友在知识的海洋里也能畅快地邀游!最后请小朋友收拾好学习工具和废纸,不要留下任何垃圾,给我们的海洋留下洁净。 七、小泥人 教学目标: 1、学会捏小泥人的一般方法。 2、培养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3、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陶冶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操。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掌握捏小泥人的方法。 教学难点:想象一定的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各种造型有趣的小泥人。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6 一、谈话引入 1、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小泥人的图片,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 二、做个泥人 1、 师生一起随意捏个外形。 教师展示并示范讲解。 2、指名展示,师主共同调整。 三、捏捏泥人 教师提问:你怎样让你的小泥人做不同的动作呢? 教师小结捏泥人动态的要求。 四、学生练习捏动态泥人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美化泥人 1、展示5张制作完整的小泥人图片。 提问:你觉得他们美吗?美在哪里?你能看出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师生共同总结美化小泥人的方法。 2、师主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指名展示,师主共同点评、调整。 三、合做泥人 1、展示一组小泥人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从泥人的动态、细节的美化以及组合几方面来欣赏。 2、分组讨论:我们的小泥人在教室的哪个位置做游戏,做什么游戏。 3、小组合作表现。 四、展示泥人 1、学生下位自由观赏交流,评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泥人和一组小泥人。 2、指名介绍、评价作品。 引导学生从小泥人的动态、美化以及小组的配合几方面来说。 3、教师小结。 八、蹦蹦跳跳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 、体验和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3、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教学重点: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玩具。 教具准备:各种彩色纸、剪刀、胶水、小动物范作、各种小动物形象图片。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7 教师出示几个“蹦蹦跳跳”的玩具实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 二、探究质疑: 1、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兴趣后,将这几个玩具分发给各组的学生,观察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而成的。 2、观察后小组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讨论制作方法。 3、各小组汇报制作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些玩具是在纸弹簧的基础上通过剪贴添加而成的。 4、纸弹簧又是怎样制作的呢? 学生参考书上的提示或拆开教师提供的玩具范品尝试制作纸弹簧。 5、学生同桌交流纸弹簧制作方法,最后老师示范纸弹簧的折叠方法。 6、出示各种小动物形象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构思想法。 7、提示学生注意做身子的纸弹簧要适当的厚一点,要有一定的韧性,这样才能支撑头和四肢。 三、综合制作: 利用纸弹簧做身体,在它的基础上添加四肢和头部,装饰制作成一件有趣的小动物玩具。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音乐伴画。 五、欣赏评价: 让各小组推举几个同学上台用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演,大家一起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奖项。教师给予奖励。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工具准备情况。 二、宣布本节课学习内容: 利用纸弹簧制作身体的其他部位,如长颈鹿的脖子、四肢;乌龟的脖子、四肢、尾巴等或用铁丝做弹簧制作小玩具。 三、学生先小组或同桌交流讨论,然后再让学生谈自己的构思和想法。老师给予肯定补充。 四、创造表现: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 五、欣赏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 六、表演游戏: 介绍可以用线绳连着玩具的头、四肢,用小木棒提起就能进行类似木偶的表演;纸弹簧部分较短的玩具还可以固定在桌上装饰美化环境;还可以将玩具放在纸盒内,只要打开盒子它就会弹出来,非常有趣。 七、作业布置 折纸或用铁丝做成小弹簧,再添加装饰成蹦蹦跳跳的有趣形象。 九、快乐的舞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力、记忆力和表现力,简单认识各种舞蹈。 2、用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感受舞蹈的快乐,并将快乐的舞蹈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现舞蹈者的姿态。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8 1、谈话:同学们,一年一度的“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可以欣赏到很多唱歌、跳舞的节目,你们都认识哪些舞蹈呢?能不能给我们学几个动作? 2、板书:快乐的舞蹈 二、引导回答 1、师:舞蹈可以很好的将我们内心的快乐表达出来,可以作为我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可以给我们美的享受。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看到了哪些优美的动作?给你的组员模仿一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最会模仿!待会我们请每组推荐以为一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2、小组交流,组内表演舞蹈。 3、师:同学们的舞蹈姿势都挺优美的!哪位同学来给我们表演? 三、综合体验 1、师:同学们,他们跳得怎么样? 师:大家想不想一起跳? 师:好!那我们就来玩一个“木头人”的游戏!待会我们围成一个大圈,听到音乐后,大家在原地想怎么跳就怎么跳!等音乐声一停,你们就摆出你们最漂亮的动作,然后停在原地不动! 2、播放音乐,学生跳舞。 3、好!扭扭你的脖子,观察你周围同学的动作,然后选择一个同学的动作记下来。 4、师:你观察到了谁的动作?谁来给我们学一学?! 5、师:老师也观察到了漂亮的动作,我也把他记了下来,可是记的方法跟你们不一样,你们看! 6、师在黑板上示范。 7、师:这种用简洁的线条勾画出来的画,叫速写。这种绘画的方法对于五官不要求画得很象,重点在于人物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试着用速写的方法,把你刚才记下来的动作画下来? 8、生作画。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赏析评述 1、师:上节课大家都完成得不错,你知道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样表现舞蹈的场面的吗?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欣赏。谁来说一说,画上除了由跳舞的人,还画了什么?和我们的画有什么不同? 2、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的画如果少了这些,就少了些快乐了。你们能不能将这些用上,让你们的舞蹈也快乐起来啊?! 三、学生继续作画。 四、交流评析 1、师:请各小组的组长带领你们的组员去欣赏其他组的作品,选择一幅你觉得画得好的,给他贴上小贴片。 2、生互相欣赏,贴上贴片。 3、共同欣赏得票多的作品。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到的速写,不仅仅可以用来画跳舞的人,大家平常看到漂亮的东西也可以用上速写将它画下 十、望远神镜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望远镜的外形特征。 2、了解望远镜的整体造型与大小、形状、材料选择的关系,尝试、探究合适的组拼粘方法。 3、在认识了解望远镜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发散思维。 9 4、在模拟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 教学难点:望远镜的选材组装、美化装饰。并发挥想象力遥望世界。 教学准备:望远镜实物、望远神镜范作、废旧纸筒、纸杯、易拉罐、旧挂历纸、彩纸、线、碎布、剪刀、双面胶等等。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指导看教材中的图片。这些美丽神秘的景致是我们肉眼不能直接看到的,而要通过特殊的望远镜才能观测到。 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制作这么神奇的望远镜。 二、探究讨论 1、探究 让学生了解他们不同类型的望远镜的用途。 军事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生活望远镜的用途及样式结构 谈话:大自然这么美丽神奇,同学们还想通过望远镜看到什么?想看到这些奇妙各异的景致,肯定需要式样各异,功能不同望远镜。 2、学生观察、欣赏作品。 指导学生看教材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制作望远镜的。看看,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2、小组讨论设计的材料、方法,小组内伙伴互相说一说,想好后就可以制作了。之后我们来开个小小展示会。 三、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学生已小组为单位合作继续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会 先完成作品的学生可以下位参观别的作品,如果同学需要帮忙请你给予帮助。给你认为神奇的望远镜加上智慧星。然后请获得星星较多的望远镜的作者上台介绍作品,说说它的神奇的功能。 四、遥望世界真快乐 带上我们的望远镜,走出教室去看看美丽神奇的大世界吧! 十一、看 大 夫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表现力和设计制作的能力。 2、提高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增强学生的保健意识,消除学生对医院,医生的恐惧感。 教学重难点:绘画表现力和设计制作的能力以及对儿童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导入:老师从昨天开始有点不舒服,头痛,嗓子也有点疼,怎么办啊,请来给老师出个主意。 10 2、提问并回忆当时的情景:你们看过大夫吗?当时是什么样的?谁来表演一下? 3、小结:看病的时候大夫的表情是耐心和蔼的,小朋友是紧张而且身体不舒服,亲人是担心的表情。今天,还有一个小朋友去看大夫了,咱们一起去看一看他,好不好? 4、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发展阶段。 1、指导学生欣赏P24-25小朋友的画。 提问:小朋友是怎么了?大夫在给他怎么治?周围环境是什么样的?小结:小朋友神态略为紧张的躺在床上,张着大大的嘴巴,露出了虫牙,医生们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治疗,护士阿姨则笑眯眯地托着器械站在旁边。画面医院的场景的主色调为黄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2、比一比。 比一比P25的画和原画有什么不同? (原画:主体突出,人物特征鲜明,色彩明快,画面内容丰富,气氛温馨. 对比一:背景单一,缺少环境烘托气氛。 对比二:色彩压抑,不美观。 对比三:主次混淆,主体不突出,画面缺乏表现力。) 3、想一想:你准备画看大夫过程中的哪一个片断,怎么表现呢? 三、学生作画,老师巡视辅导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学生继续作画,老师巡视辅导 1、注意画出不同人物的外形特点与表情。 2、适当添加背景环境,色彩效果温馨明快。 三、评价。 展示优秀学生作业,自评,互评。 四、拓展: 1、你常生病吗?你是怎么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出示:健康小常识。 2、儿歌结束:生了病,看大夫,大夫治病真细心,小病小痛要早治,学习才能有精神。 十二、我爱我家 教学目的: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环境,学会制作立体纸相框。引导学生凭记忆画出自己家的一隅,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培养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与家庭,孝敬长辈,珍惜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表达创作内容和能用“点、线、面、色”大胆描绘人物、景物。 教学难点:选择能表现“我爱我家”的内容。 教学准备:多种材料工具。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引导记忆: 1、问:你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喜欢自己的家吗?为什么? 2、小结:家由两部分组成。物的部分和人的部分。 3、师:不论自己的家是什么样子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家和家里的人;在家里,大家都应该相互尊敬,听长辈的话,做个乖孩子,不要有不尊敬父母的心理和言行。 11 三、技法传授: 1、谈话:怎样画出自己的家呢? 说一说自己家的陈设特点 A、你最喜欢家里的哪一个陈设,它有哪些特点,是做什么用的呢?你能上台画一下吗? B、小结:家里的陈设有的是方形的,有的是圆形的,所有的家具都是由各种几何形组成的,是吗? 2、家庭成员的形象。 你爸爸妈妈长得最有特色的哪个地方,比如头型、发饰、衣着、五官等等,说来听听。 3、欣赏课本上的学生作品。 四、作业要求:用记忆画的形式画家居一隅 五、学生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六、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展示自己的照片,说一说照这张照片时的有趣的情景,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二、 你和全家人最喜欢在一起做的活动是什么? 1、学生各抒几己见,交换自己的心得感受 2、小结:小朋友们最喜欢和家人一起旅游、唱歌、跳舞、郊游、放风筝、做游戏、看电视等等,看样子大家生活得很幸福,那我们能把这美好的一刻画下来吗? 三、 欣赏与学习: 1、欣赏小朋友的作品 2、小朋友最喜欢运用哪些材料工具?可以自由选择。 四、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四、欣赏同学的作品,互相体会对方家庭的有趣活动,分享别人的快乐 第三课时 一、拿出已经做好的像框,学生欣赏,激发创作欲望。 二、讲解制作方法: 1、老师示范根据照片的大小裁剪相框的底框及框撑。 2、根据像框的大小,进行装饰 用彩色笔画出美丽的花边,注意形状的重复与颜色的重复 用彩色纸剪出各种有趣的形状贴在像框的四周 做个立体的像框:先按照像框的边宽准备纸条,然后通过正反折折出立体形,剪出花纹,按照错层的原则把纹样一上一下摆弄出来,最后贴在像框的四周即可。 欣赏各种各样的像框 三、学生作业 四、摆在课桌上进行作品展览。 十三、堆沙 教学目的:体验堆沙和合作造型活动的喜悦,了解发现堆沙造型的不同方法,巧妙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培养学生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力,体现互相配合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验用不同的工具进行堆沙造型活动。 教学难点:沙的造型表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请全班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手里拿着一盆沙,让学生摸,猜是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探讨堆沙的方法: 1、沙子很好玩,一起看看这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用了什12 么工具,堆成了什么? 2、他们用桶、铲、玩具堆了山、飞机,用手挖出小河。 3、如果现在有一堆沙让你玩,你会在地上做什么?可以画画、写字、还可以 4、用什么方法表现呢? 5、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三、在操场沙地上排队集合检,检查学生带的工具,进行安全教育 四、根据学生带的工具,教师启发现场示范如何表现,如何玩。 五、学生分成6人小组,讨论根据自己本组带的工具准备在沙地上做什么? 六、小组开始利用不同的工具在沙地上玩,造型教师指导。 七、教师鼓励学生即兴述说,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构思,对作品的感受,教师评价对作品的感受,与学生的学习态度。 十四、花儿遍地开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间的互相合作拼摆出各种有趣的花形并能根据道具摆出花儿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具象思维能力与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小组合作拼摆花儿 教学难点:花儿的形状好看,有花儿的具体结构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花儿的图片、示范画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准备 分8个小组每组8人或7人围坐在老师指定的位置将所带之摆出来放在每个小组的中间 二、分析花儿的特点形状 请同学们讲一讲花儿的共同特点:有花瓣、花蕊、花托等 花儿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颜色、形状、大小等 三、集体参与模仿花朵的造型 1、 老师以一组小朋友为例,将他们摆成花儿的形状 2、 每一组以组长为中心,商量摆出不同的花儿的形状 3、 比一比,哪组的同学配合的最好,摆出的花儿最漂亮?提示:手和脚可以做出不同的动态,身体也可以比如趴着、躺着、坐着等等 四、 集合回到原来的位置,用自己带来的物件拼摆出花儿的不同造型 1、老师课前布置的东西可否带来?请组长汇报情况。 2、学生自己商量将物件摆出什么样的花儿形状。 3、学生动手拼摆,老师巡回指导。 4、在统一的时间内做完,组与组之间互相参观欣赏。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动手制作 用调色盘和彩色纸剪贴花儿,摆在每组的位置上。 1、将调色盘和彩色纸拿出来。 2、用剪刀将彩色纸剪成不同形状的花瓣与花蕊贴在调色盘上。 3、老师拿出范品以做参考。 4、学生作业,老师巡回指导 5、将每个人已经贴好的花儿摆放在一起拼成花儿遍地开的图形 13 三、欣赏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他们的制作并评价。 2、谈话:我们制作的东西还可以用速写的方法把它画下来! 四、小结 第十四课:今日的菜单 查询二年级美术教案的详细结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彩泥表现生活中的蔬菜、菜肴,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强调在创作过程中,发扬团结协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回忆、说出见过、吃过的有特色的菜肴或蔬菜的特点,包括色、形。 2、指导学生把自己想象的菜肴的造型与色彩,大胆地表现出来。 教具学具: 橡皮泥、垫板、牙签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 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吃的是什么菜? 2、新授: 、师:除了最爱吃的,平时你还能吃到什么好吃的菜?什么时候的菜比较特别? 、平时吃的家常菜比较普通,节日的菜肴较丰盛,要列出长长的菜普,有些菜光听名字就让人胃口大开,我们来看看书上的菜中有没有你爱吃的或是你认得的。 、说说书上这些菜肴的名字和配料。 、书上的菜是用色彩鲜艳的彩泥做出的,用我们学过的揉、捏、搓等方法,但要根据彩泥的颜色想象一下它可以做出什么菜。 、启发学生根据彩泥的颜色进行想像,说说要做的菜。 、欣赏一些菜肴的图片,引导学生注意菜肴的装饰和盛菜肴的器皿。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请你自己设计制作一件自己最喜欢吃的菜肴,放在好看的盘盖里,起一个菜名。再和同组的小朋友一起布置一个“饮食店”或“丰盛的餐桌”。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五、收拾与整理。 六、拓展: 回去与家长共同设计一份菜单,布置一家小小饮食店。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