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12315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x
浅议12315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议12315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省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学校教师谢素清 12315经过了由最初的申诉举报电话,发展成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申诉举报网络,进而建设12315行政执法体系这样一个发展过程。国家工商总局在关于大力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提出,“12315机构要细化受理环节、完善受理流程,进一步做好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的集中受理工作。扩大受理范围。凡涉及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范围内的咨询、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申诉和投诉、对生产经营者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工商行政管理执法人员违法违纪行为的举报均纳入受理范围。及时解答咨询。对广大消费者和群众的咨询,12315机构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地逐一解答,文明用语,热忱服务,让消费者和群众满意。认真受理申诉举报。对受理的消费者申诉举报,要按问题的性质、种类、轻重和急缓程度划分类别,分为一般、紧急、特别紧急三类信息,实行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及时、快速处臵。健全分流系统。健全从省级、地级12315机构到县级12315机构,再到工商所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站的网络系统,建立纵向贯通、横向相连的信息分流渠道,确保划类分检后的每一条消费者申诉举报事项都能快速、1 准确地分流落实到位”。可见,国家总局的意见对12315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每一位12315工作人员都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熟悉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掌握工商部门的职能范围,耐心为消费者或经营者提供咨询和服务,切实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认真履行国家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但在具体实践中,12315工作还不尽人意。下面就12315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部分工作人员对“12315行政执法体系”缺乏正确认识,习惯性地只受理消费者的申诉或举报。但12315行政执法体系的功能,包括所有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行为的申诉举报,既受理消费者的申诉举报,也要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权利,还包括涉及对工商干部行政不作为、行政乱作为等违法乱纪行为的举报,今后还要不断拓宽12315系统的使用范围,对食品安全预警等业务也要通过12315系统来实现。因此,应加强对12315岗位的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全面熟悉工商行政管理法规,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 二、消费纠纷涉及面广,不少超越工商部门的职能范围。随着12315在社会中的广泛宣传,广大群众对12315已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目前消费者多数时候只要发生了纠纷就找“12315”,但在社会生活中的消费纠纷可能涉及到许多职能部门。如医疗纠2 纷,建筑工程质量,医药质量,种子质量,卷烟质量等等的投诉,一般都建议到相关的职能部门鉴定或者调查处理。但是,因为有些部门没有专门处理纠纷的机构和人员,再加上“12315”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消费者找“12315”,而“12315”又没有自己的质量鉴定权限,当工作人员建议其先到有关部门进行质量鉴定,依据鉴定结果处理时,往往造成一些消费者对此的不理解,甚至埋怨12315工作人员推诿、扯皮。由于消法没有赋予行政机关对消费纠纷进行行政裁决的权力,行政机关也只能通过行政调解的办法解决消费纠纷,而且即使在双方当事人达成行政调解的情况下,若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12315工作人员也无可奈何,但有些消费者却把我们正常的不予受理或调解失败视为工作作风和能力问题。这种现象对“12315”在群众中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12315工作人员增强爱岗敬业意识,掌握工商部门的职能范围,了解国家对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分工,耐心细致地做好咨询、解释、受理或调解等工作,维护工商部门的良好形象。 三、12315指挥中心在登记申诉、举报案件时内容不够详细。分流下去的案件无法找到当事人或举报人,基层执法人员在接到此类举报后,在查证时难度大,成本高,往往没有头绪。基层执法人员在反馈处理信息时也存在不及时、不完整的情况。因此,要求12315系统加强上下级工作人员的沟通、交流,对信息的分3 流和反馈进一步进行规范,经常进行监督检查,制定奖惩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四、申诉不实和虚假举报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个别消费者缺乏相关知识,尤其对部分商品使用说明书不仔细阅读,在使用时导致商品损坏,一旦发生问题就急于寻求解决;个别消费者在日常生活消费中,因种种原因与经营者发生矛盾,为出一时之气,虚假举报时有发生;经营者与经营者之间因相互利益发生冲突,为了个人私利,打击报复对方,恶意举报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个别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在无任何有效证据的前提条件下,仅仅处于个人意愿或直观上质疑、怀疑,举报不实现象普遍存在。有相当数量的举报经查证后不属实,且因举报人声明需保密而不愿协助调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12315执法成本,增加了执法难度。这就要求12315系统的一线受理人员加强业务学习与经验交流,在受理中进行详细询问与了解,对申诉或举报进行初步判断、把关,减转基层执法人员的压力,降低执法成本。 五、需由专业职能机构鉴定的有关质量问题的举报,解决难度大。这里涉及到鉴定费用,消费者不愿去鉴定,却坚持要求我们工商部门解决,或者是有些农民消费者遇到农资质量问题的申诉时,不愿或没有经济能力垫付鉴定费用,没有法定的鉴定结论,工商部门就无法解决此申诉。最为典型的是种子质量问题的举报和申诉,工作人员接到举报后赶往现场,经营者手续都齐全,但4 需要鉴定质量的问题,我们无法用肉眼识别真假,只能依托相关鉴定机构,而高额的鉴定费用让原本就经费紧张的基层工商所工作人员望而却步。这类申诉人数较多,争议金额较大,过程较复杂,农民消费者常常是跑了当地党委、*及相关部门后,相关部门指引其到工商部门,故众多农民消费者情绪较大,无论工作人员如何对消费者解释,消费者却误以为工商部门推诿责任。而举报类所涉及的鉴定费用,如果质量不合格自然是由经营者来承担,这一点毋庸臵疑,但如果质量合格,实践中一般是由工商部门来承担,无形中大大增加了工商部门执法维权的经济成本且社会成效还不显著。因此,这类申诉、举报解决起来时间较长、难度较大。“三农”问题是党和*密切关注的焦点问题,在12315日常工作中也把重点放在“以农为本、为农服务”,将涉及农资类的申诉作为重中之重,处理结果的好坏关系到工商部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整体社会形象问题。这就需要国家从法制、体制上来理顺关系,从根本上解决鉴定经费的问题,以此提高基层执法人员办案的积极性和办案效率。 六、12315机构值班状况不容乐观。基层普遍反映工商所12315申诉举报站管辖范围广,监管人员少,解决问题难度大、工作成本高。如各级12315机构均反映工作任务重,人员少,很多是兼职人员,工作量大时,还必需安排其他工作人员临时留守12315在线值班,致使有些申诉、举报工作无法正常开展,造成5 案件不能及时处理反馈。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工商12315工作人员都是一人身兼数职,在节假日、休息日、午休时段,有的单位安排其他科室和人员轮流值班,但因为不分管此项工作,实践中安排的临时值班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和基本的软件操作技能,造成案件不能及时登记、分流、反馈、延期申请等;二是12315值班人员值班时段长,且往往因身兼数职而在实际工作中得不到相应的补休,有相当数量的12315工作人员对一味地值班无法补休的情况颇为不满的反映较为强烈,存在为难情绪和厌战思想。这些现象,应引起领导干部的重视,要关心基层执法人员的身体健康和思想情绪,充实基层执法人员的力量,做到专人专职,调动基层执法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七、在受理、调解工作中常遇到的一些我们工商部门无法判定其造成损失原因的申诉。如托运、农机具等类申诉,尤其是农机具申诉,为避免耽误农忙,消费者一般都会要求12315工作人员立即解决此事,而我们的工作人员到了现场后,根本无法辨别是否是由质量问题或因消费者使用、维护、保养不当等造成的机械故障,对此经营者往往会找出种种理由对消费者进行搪塞:一则怨用户操作不当;二则怨农户太懒、不进行维修;三则怨消费者让机器带病作业,“小车不倒只管推”。工作人员在处理一些工商部门无法判定其造成损失原因的投诉时,因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唇枪舌辩中,12315工作6 人员常常是一筹莫展。这就要求12315工作人员加强自身的学习,同时更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尽快取得他们的技术支持,提高办案效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