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江苏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重点内容.docx

    • 资源ID:3614951       资源大小:43.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重点内容.docx

    江苏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重点内容1、 简述了诗的特征与诗与现实的关系。毛诗序认为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是对传统言之说的补充,礼记、乐记进一步认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何休深刻地指出诗歌产生的社会原因,认为诗三百出于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2关于诗歌社会作用认识的深化。把诗的作用概括为上化下与下刺上,但重点在自上而下的教化作用,对于以风刺上,则以“主文而规谏”加以规范3关于诗歌与政治存在密切联系的论述。毛诗序认为情与志是受社会生活的制约而反映政治盛衰的。4毛诗序对诗三百做了分类,并初步阐述了诗歌创作的表现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特点。赋、比、兴、风、雅、颂。 2、 试述陆机文赋的内容特点:陆机文赋是总结了自己和别人的经验而论作文厉害之所由的1、提出诗缘情而绮丽,意与辞并重即内容与形式并重。诗缘情而发,因此要求其形式华美,2、缘情文学的发张,吟咏情性而吟咏情性正是文赋的出发点和归宿。3、以艺术想象构思为中心问题,精鹜八级,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这是只运用艺术想象,驰骋于穷高极远的空间,突破上下古今的限制,使感情更加鲜明,物象更加清晰,于是进入写作过程,这艺术创作过程实质上是形象思维过程。4、提出通过精巧艺术构思来解决创作中意不称物,言不逮意的主要矛盾。如何解决物意言之间的矛盾,是文赋力图解决的问题。陆机提出虽离方而遁圆,期空形而尽相的主张。指文章自有法度,但有时也不妨离方而遁圆,轶出规矩,不过总须穷形尽相,完成表达任务。5、陆机主张创新,强调谢朝华于己披,启夕秀于未振,朝华、夕秀之一种新的境界、新的技巧。 3、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深思之谓也即神思说:1、刘勰的神思是一篇完整的艺术想象论,形在江海上,心存魏阙之下,深思之谓也,说明神思是一种由此及彼不受自然观局限的想象活动,2、艺术构思把想象活动置于现实基础上3、构思活动总是充满感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4、志气统其关键,辞令管其枢机思想感情是想象活动的动力。准确的语言才能构成准确的意象。 4、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表达了怎样的见解?1、表达了构思活动总是充满了情感2、刘勰在神思中认为神思是一种由此及彼不受自官局限的想象活动,在艺术构思中把想象活动置于现实基础上,而想象活动充满感情,又离不开情感,情感是想象活动的动力,因而用登山观海喻想象活动中思想情感的重要性。 5、 简答钟嵘滋味说即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1、这是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的。是诗歌所特有的一种审美兴味,这种兴味是因为有了诗人的真情,有了诗歌形象的完整性2、钟嵘认为诗的滋味应该是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尽,祥,指描写的细致切,指描写的深刻,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赋比兴并重,做到言近旨远,形象鲜明,有风力,有藻采,感染力强,这才是诗之至也。 6、 试述钟嵘诗品品诗的艺术标准有哪些内容 1、 指事造形之务求详切,详指写事物细致,切指描写的深刻2、甘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诗歌要有风力,语言要有藻采,要耐人寻味具有较强感染力3、赋比兴的酌而用之。赋比兴做到言近旨远,形象鲜明。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4反谈玄,诗歌必须是有滋味的,反用事,作诗有典,要吟咏性情反声主张自然和谐的音律,总的都是主张自然真美。 7、 简答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白居易强调风雅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他说:“圣人知其然,因其言,经之以六义”,又云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读张籍古乐府可见风雅比兴是六义的精髓,而美刺又是风雅的精神所在,用风雅比兴或美刺比兴作为最高准则,以之衡量复杂的文学历史现象,去伪存真,对六朝以来某些脱离现实,绮靡颓废的文风及其影响作了坚决的否定。 8、 试述宋代诗文理论的独特表现:1、政治统一的思想渗透到文学的文学理论领域,2、文学上的道统思想还受到理学和禅宗的影响。宋代诗人喜爱哲学思考与宋诗以论入诗而又讲理趣密切相关3、宋代文论重功利倾向影响不象唐代那样久,宋人谈艺更为源远流长,影响也大于唐代。 9、 论述苏轼的诗论:1、苏轼主张“有为而作”反对儒者之“多空文而少实用”,强调诗文创作要“言必中当时之过”,使之能“疗饥”“伐病”2、他即要求“求物之妙”“了然于心”又要求通过“了然于口于手”的艺术手段和技艺来表现,才能进入艺术表现过程,这正是古代“意在笔先”思想的发挥4、对于“成竹在胸”之后的艺术表现规律,苏轼抓住传神这一关键,要求形似之外求传神,必须抓住能“得其意思所在”的特殊的形,才能取得传神的艺术效果5、他的传神观,相应地要求艺术表现的真实自然,天成自得。他极赞柳子厚诗的枯詹欣赏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尤喜陶诗的质而实绮,橜而实庾。 10、 王夫之的诗论主张:1、他认为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义为主,表现深意,表现真情,但又十分重视情的作用,反对不恤己情之所自发的无意之诗,认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才能创造出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2、王夫之非常重视文学的社会教育作用,对兴观群怨说做了新的解释,认为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他认为兴观群怨皆本于情,他们之间相因相生、相互作用四者融合才产生更大的艺术感染力量,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 11、 试述王夫之诗论中情和景的问题,即意境:“无论诗歌于长行文字,但以义为主”烟云泉石,花鸟苔林,寓意则灵,反对求形模,求比拟求实采,求故实;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12、 解释性灵说:诗这传者,都自性灵,不关堆垛至于性情遭遇,人人有外在焉,不可貌古人而袭之,胃古人而拘之也即性灵说:1、袁枚强调“诗写性情,要在诗中著我重视神悟。赞成颂不如雅,雅不如风,认为国风是劳人、思妇,直抒性灵之作,主张有性情而后真。要真,要把真实的感受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就必须表现个性,反对描摹因袭2、不仅重视性情之真,同时十分强调艺术上的灵感作用。 13、 解释尊情说:龚自珍认为情之为物也,亦尝有意乎锄之,锄之不能,而反宥之,宥之不已而反尊之。在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呼声中,敏锐感触和捕捉到了民族危亡关头的忧患之情,他的心和情分明已是一种阴气沉沉而来袭心的时代悲情。 14、 试述刘熙艺概对文艺特点的认识和分析:1、对文艺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认为诗为天人之合即人与自然的结合,感情与物象的结合,诗与赋皆以言情为本,强调真,盖文惟其是,惟其真,赋当以真伪论,不当以正变论,正而伪不如变而真2、充满辩证精神,善用对立统一原则去论析艺术创作规律和特点,关于情景关系,他认为词或前景后情。或前情后景,或情景齐到,相间相融,各有奇妙,强调寓情于景,不仅可以使景愈活,且可使情愈深3、他对感情所寄寓的意象并不以真实事物为限,认为通过凭虚构象做到离形得似,艺术意象才能生生不穷,他对历代作家作品及各种文体的创作,都有很多精辟见解,如对屈原和李杜的总体评价,对作家艺术特征的勾勒,对各种文体创作要点的概括等等。4、艺概充满辩证精神,善用对立统一原则去论析艺术创作的规律和特点。他说:“凭虚构象”做到“离形得似”,艺术想象才能“生生不穷”。 15、 文心雕龙.神思作者把想象构思作为“驭文之首术,谋篇是大端”。本篇提出“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可以说是刘勰想象论的重要纲领。“思理”指艺术构思,“神”指作者的想象,“物”指事物的形象。“游”一起活动。这里指艺术构思的妙用在于想象活动与事物形象的紧密结合。“视布于麻,虽云未贵,杼轴献功,焕然乃珍”。这里以麻布为喻,形象的说明了想象活动就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素材进行艺术加工。这一见解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致指情致;绎是整理、运用的意思。这四句指构思的好,必须平时努力学习以积累知识,对事理进行分析以丰富猜能,广泛的寻根究底的观察研究物象,并在构思过程中逐渐得到恰当的言词。 16、答李翊书中阐述了韩愈哪些古文学习主张? 1、学古文的宗旨要以“立行为本,立言为表”。 2、在学习方法上应以古为法,提出“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的学习方法。 3、在继承古人的遗产上,强调广采独创,文章内容和言语上要有创新,提出“惟陈言这务去”的主张,反对食古不化,因袭模拟。 4、在对自身的要求上,学文要有坚定的信心,不以时人的毁誉为转移。 5、在古文写作的风格上,韩愈强调要以气为先,提出“气盛言宜”说。 17、典论.论文中表现了曹丕哪些文学见解: 答:曹丕反对“文人相轻”的积习,提出了文学批评应“审己以度人”。曹丕认为“文本同而末异”,提出了文体论,并对各种不同的文体作了具体分析。在讨论作家和作品的关系时,曹丕还非常强调气的作用,提出了有名的“文气说”特别强调文章的价值和作用,提出“文以致用”的观点。强调作家应“贱尺璧而重寸阴云”排除饥寒和逸乐的干扰,强力著述以传于后世。曹丕的文学批评意见采取了全新的观点,体现了时代的精神。 18、王安石上人书关于文与辞的论述 王安石讨论了文和辞的关系,也就是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关系在王安石看来,文并不是指文章的表现形式或表达手法,而是作文之本意,是圣人对道的理解而写下的记录。 而文章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手法,王安石则目之为辞,指的主要是篇章之美。作文的本意在于明道,而所谓道,在王安石的眼中则是关于安危治乱、国计民生的对策 。 在王安石的眼中,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应是统一的,但二者又有主次之分。文既以实用为主,故应较为重视内容。 他认为写文章首先要有明确的实用目的,目标明确,作家就会认真思考,从而获得自己的见解。见解深刻,而又内容充实的话,文章写起来就自然得心应手了。他的主张十分明确“容亦未可少也,勿先之”,即是说明在重视内容的前提下,形式也是重要的;但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相比较,则文辞修饰始终不能放在首位。 19、王骥德曲律中作者提出了哪些主张? 他主张作曲必须多读书,要消化活用,为作品增辉; 他要求于戏剧结构要严谨统一、剪裁、组织得当;要抓住剧情,确定节奏,“勿落套”“勿不经”。 创作时不能轻视宾白;宾白与曲辞同等重要,写好宾白的标准即“明白”“美听 20、袁于令西游记题词中表达的戏曲理论主张 “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是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这其中包含的三幻为:文幻所造之文;事幻所叙之事;理幻所言之理。“幻文”、“幻事”与“幻理”含有对神魔小说整体特征的高度概括。如果说神魔小说的“幻文”展示的是对叙述能动性的追求,叙述模式的“幻事”则体现了它对题材的处理,而文本宗旨“幻理”的实质则是借“极幻”之“幻文”与“幻事”来达到对“极真之理”的“幻理”追求。“极幻之理,乃极真之理”的诉求,可谓“幻做真时幻亦真”。 21、摩罗诗力说体现了鲁迅怎样的文学观:摩罗诗力说介绍和赞扬了欧洲文学史上浪漫主义诗人及其作品,呼唤“精神界之战士”在中国早日出现。鲁迅认识到了文学的社会功利性,看到了文艺能改变人的精神。鲁迅也认识到文艺的愉悦作用。鲁迅看到了文艺区别于科学的独特性。鲁迅当时还未能对文艺的愉悦性和功利性的对立统一关系作出恰当的分析。但在鲁迅后期的文艺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有功力”的观点。 22、古谣谚序 刘毓崧为本书写的序言关於谣谚颇有一些精辟见解。古谣谚“凡例”17则论述了古代谣谚的本义分析了古籍中谣谚的种种名称和创作时的复杂情况确立了比较严格的辑录标准和编选原则。其中一些分析和论述对於了解古代谣谚面貌具有参考价值。该书第一百卷集中了古人关于谣谚的论述80多则其内容涉及谣谚的定义特点谣谚的科学价值和政治作用古代关於采风的记述以及统治阶级对歌谣的诋毁等等是歌谣谚语研究的重要资料。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自考《中国古代文论选读》复习重点内容.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