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消防支队《风险防控手册》 .doc

    • 资源ID:3609832       资源大小:18.43MB        全文页数:2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消防支队《风险防控手册》 .doc

    油田消防支队风险防范手册油田消防支队编制前 言 为了加强油田消防支队风险管理,有效提升灭火救援与执勤训练过程中的风险防控能力,依据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关于开展专职消防队灭火救援技术与战术研讨交流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油田生产装置、典型设备、典型物料危害识别的现状,了解油气场所各类火灾的特点,掌握科学实用的灭火救援技战术,提升灭火救援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规避和控制灭火救援和执勤训练过程中的风险,制定风险防范手册。本手册结合油田油气处理装置,选择了塔中作业区1号气田第一处理厂气处理装置、哈六联合站英买处理厂油气处理装置、牙哈装车北站油气储存设备等。全面分析了油气生产过程典型装置、设备、物料的危害因素;分析执勤训练、灭火救援行动、车辆器材装备使用中存在的风险及危害;制定了风险防范手段及应对措施。 风险防范手册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生产装置,第二部分典型设备,第三部分典型物料,第四部分灭火救援行动,第五部分执勤训练。本手册针对油气田危害识别的现状和灭火救援存在的风险,分析给出了控制手段及紧急应对措施。在调研过程中,得到了油田安全环保处、各油气场站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特表谢意。由于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书中疏漏、欠妥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正。目 录第一部分 生产装置11.集气装置11.1 集气装置简介11.2 生产规模11.3 原料及中间产品11.4 工艺流程31.5 重点及关键设备41.6 固定消防设施41.7 火灾时的薄弱环节51.8 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51.9 优先保护的部位51.10 战术措施51.11 安全防护措施62.脱硫装置82.1装置简介82.2 生产规模82.3 原料及中间产品82.4 工艺流程102.5 重点及关键设备112.6 固定消防设施112.7 火灾时的薄弱环节122.8 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122.9 优先保护的部位122.10 战术措施122.11 安全防护措施133.脱水脱烃装置143.1装置简介143.2生产规模.143.3 原料及中间产品153.4 工艺流程163.5 重点及关键设备173.6 固定消防设施183.7 火灾时的薄弱环节193.8 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193.9 优先保护的部位193.10 战术措施193.11 安全防护措施204.硫磺回收装置214.1 装置简介214.2 生产规模224.3 原料及中间产品224.4 工艺流程244.5 重点及关键设备244.6 固定消防设施254.7 火灾时的薄弱环节264.8 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264.9 优先保护的部位264.10 战术措施274.11 安全防护措施275.凝析油处理装置285.1装置简介285.2 生产规模295.3 原料及中间产品295.4 工艺流程305.5 重点及关键设备325.6 固定消防设施335.7 火灾时的薄弱环节345.8 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345.9 优先保护的部位345.10 战术措施345.11 安全防护措施356.哈六联合站油气生产装置366.1装置简介366.2 生产规模376.3 原料及中间产品376.4 工艺流程386.5 固定消防设施386.6 装置风险评价.386.7 重点部位及关键设备396.8 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396.9 火灾时的薄弱环节406.10 优先保护的部位406.11 工艺措施、现场措施406.12 战术措施416.13 安全防护措施417.牙哈装车北站427.1装置简介427.2 生产规模437.3 原料及中间产品437.4 工艺流程437.5 固定消防设施447.6 装置风险评价457.7 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457.8 火灾时的薄弱环节467.9 优先保护的部位467.10 工艺措施、现场措施467.11 战术措施477.12安全防护措施48第二部分 典型设备50第一节 塔类设备50第二节 泵类51第三节 换热器52第四节 反应器53第五节 常压储罐54第六节 凝析油储罐55第七节 轻烃储罐56第八节 原油储罐57第九节 天然气储罐(球形)58第十节 液化气储罐(球形)59第十一节 压缩机60第十二节 其它设备61第三部分 典型物料62第一节 责任区内危险物品62第二节 各类危险品的风险识别63一、石油天然气63二、硫化氢64三、丙烷65四、液化石油气66五、轻烃67六、原油68七、凝析油69八、硫磺70九、乙二醇71十、甲醇72第四部分 灭火救援行动风险识别73第一节:车辆设备风险防范73一、斯太尔水罐消防车参数73二、斯太尔泡沫消防车参数75三、GF60型干粉消防车参数78四、干粉/水联用消防车技术参数79五、16米高喷消防车技术参数81六、32米高喷消防车技术参数82七、奔驰54米云梯消防车参数84八、56米高喷消防车参数86九、涡喷消防车参数87十、抢险救援消防车(五十铃)参数89十一、供气消防车参数90十二、大型通信指挥消防车参数92第二节、器材装备风险防范手册94一、灭火器材94二、供水器材101三、防护器材106四、侦检器材116五、警戒器材118六、救生器材119七、堵漏器材123八、破拆器材124九、攀登器材129十、排烟器材131十一、照明器材132十二、输转器材134十三、洗消器材135十四、通信器材135第三节:作战行动风险识别136一、接警调度136二、紧急出动137三、初期措施138四、战斗过程139五、清场撤离146第五部分 执勤训练147第一节:营房设施方面147第二节:执勤行为方面163第三节、日常生活168第四节、现场监护171第五节:训练行为方面173第一部分 生产装置1.集气装置(以塔中1号气田第一处理厂为例)1.1 集气装置简介 集气装置接收集气干线气液混输来的原料天然气,并进行气液分离。在各集气干线进厂处设有清管器接收筒,在装置内设置了2台高压卧式气液分离器和1台低压卧式气液分离器。高压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相前期进入脱硫装置,后期进入增压站,液相进入凝析油处理装置;低压分离器分离出的气相和液相进入凝析油处理装置。在厂外约250m各集气干线设有进厂截断阀室。1.2 生产规模油气自气田气液混输至油气处理厂后在集气装置气液分离得到待处理的原料天然气和凝析油,天然气当量 3104000 立方米;凝析油当量302400吨。1.3 原料及中间产品1.3.1 天然气(1)理化性质 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相对密度(水=1)0.42(-164)相对密度(空气=1)0.55,自燃温度583,爆炸极限范围约为5%-15%,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火花或高温时可能引起爆炸,按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分类属甲类,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2)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3)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1.3.2 凝析油(1)理化性质 凝析油是一种易燃液体,主要成分为C4C6,闪点-2,自燃点482632,相对密度(水=1)0.780.97,爆炸极限1.1%8.7%,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果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2)危险特性 凝析油是一种易燃易爆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高热分解出有毒的烟雾。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自燃。(3)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1.3.3 硫化氢(H2S)(1)理化性质 该处理厂天然气含有硫化氢。硫化氢为无色、易燃气体,具有臭蛋气味。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相对密度(空气=1)1.189,熔点-85.5,沸点-60.4,爆炸浓度极限为4.346,硫化氢燃点为260,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对眼睛和肺部有一定的危害。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序号空气中浓度(mg/m3)生理影响及危害10.04感到臭味20.5感到明显臭味35.0有强烈臭味47.5有不快感515刺激眼睛635-45强烈刺激粘膜775-150刺激呼吸道8150-300嗅觉在15min内麻痹9300暴露时间长则有中毒症状10300-450暴露1h引起亚急性中毒11375-5254h-8h内有生命危险12525-6001h-4h内有生命危险13900暴露30min会引起致命性中毒141500引起呼吸道麻痹,有生命危险151500-2250在数分钟内死亡(2) 危险特性 硫化氢是一种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他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硫。(3)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1.4 工艺流程集气装置的主要实现两大功能:一是实现集输管线清管时的收球操作;二是利用重力式双筒气液分离器实现气液的初步分离。从各集气干线进厂的原料天然气,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气、液相后分别进行计量,气相前期去处理厂脱硫装置,后期去处理厂增压站。液相汇合后去凝析油处理装置集气装置用于接收集气干线气液混输来的原料天然气,并进行初步的气液分离并分别计量。高压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相前期进入脱硫装置,后期进入增压站,液相进入凝析油闪蒸塔;低压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相进入凝析油处理装置的旋流分离器,液相进入凝析油三相分离器。注释:D-20101高压卧式气液分离器 D-20102高压卧式气液分离器 D-20103为低压卧式气液分器1.5 重点及关键设备1.5.1 高压气液分离器高压气液分离器主要技术参数:尺寸:1600/1400×11024,容积:37.6m³,设计压力:9.9MPa,工作压力:6.9MPa,设计温度:70,工作温度:50,工作介质:天然气(含H2S、CO2)、少量水、杂质、含氯离子、凝析油。1.5.2 低压气液分离器低压气液分离器主要技术参数:尺寸:1600×9006/1200×8794,容积:27.2 mm³,设计压力:3.3MPa,工作压力:1.0MPa,设计温度:70,工作温度:20-50,工作介质:天然气(含H2S、CO2)、凝析油、水(含氯离子)。1.6 固定消防设施1.6.1 消防水罐 消防水罐共2座,单座尺寸18.9×13.106m,容积2700 m3。每座消防水罐分别设有溢流、放空管道、回流管等。每座消防水罐分别设有高、低液位,消防液位测量仪表及高、低液位报警开关。1.6.2 消防泵消防泵共有3台,2台为电动消防水泵,单泵流量为432 m3/h,扬程100m,1台为柴油消防水泵,单泵流量为864m3/h,扬程98m,其中柴油消防水泵为备用泵;3台消防泵出口支管与出水总管(DN400)连接,出水总管分2条管道(DN400)与厂区消防管网连接,向管网供水。1.6.3 消防栓、消防炮 塔中第二联合站共有消防栓51个,消防栓流量为25L/S,压力1.0Mpa;消防炮26门,型号PS40,流量40L/s,压力1.0MPa。1.6.4 消防恒压给水设备消防恒压给水设备为成套撬装设备,包括2台消防稳压泵(1用1备,单泵流量6m3/h,扬程120m,功率7.5kw)。消防恒压给水设备出水管与消防总管连接,向消防管网补水,以维持管网压力。出水管设压力表,并根据消防管网压力自动开启或停止稳压泵,以维持消防管网压力在1.2MPa(g)左右。消防给水量按工艺装置区和油罐区发生火灾考虑,消防用水量按240L/s设计,消防补水时间为96h.1.7 火灾时的薄弱环节 气相阀 液相阀 在发生全面积火灾时,气相和液相管线在高压的冲击下容易造成管线爆裂,天然气外泄,因此火灾时的薄弱环节为气相和液相管线。1.8 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 (1)装置发生火灾时,可能造成天然气泄漏扩散,导致人员中毒或死亡。 (2)装置发生火灾时,物料大量泄漏,形成大面积流淌火灾,毗邻设备在强辐射热的作用下,可能发生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 (3)装置发生火灾时,混凝土支撑构件耐火强度不够遭到破坏,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导致次生灾害发生,不仅危及救援人员生命安全,而且使火势进一步扩大蔓延。 (4)在紧急停车期间,由于操作不当,使管道、压力容器因窜气、超压引发管线或压力容器爆裂,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 (5)所有泄漏的原料天然气,未脱硫闪蒸气和酸气均可能引发硫化氢中毒,火灾爆炸时导致热辐射和爆炸冲击波伤人。1.9 优先保护的部位1.9.1 高压气液分离器和低压气液分离器,防止受火势烘烤发生爆炸。1.9.2 对气液分离器的基础支撑构件进行冷却保护,防止设备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火势进一步扩大。1.9.3 对集气干线进行冷却保护,防止管线受火势烘烤发生爆裂。1.10 战术措施1.10.1 工艺处置措施 装置发生火灾,装置操作人员在管理人员的指挥下,采取关阀、切断物料来源等工艺措施,中断可燃物料输入燃烧区,在装置工艺人员确认在工艺条件具备后,方可实施总攻灭火。具体工艺措施 (1)关闭集气装置各集输总管入口切断阀; (2)各单井站、集气站井口安全阀关闭; (3)脱硫脱水装置停运卸压; (4)增压站压缩机停机,丙烷压缩机停机,闪蒸气压缩机停机,燃料气关闭;1.10.2 现场措施 利用装置周围的固定水炮及消火栓对气液分离器罐壁、集气干线毗邻设备进行冷却降温。1.10.3 外部措施 (1)利用固定消防水炮和移动消防设施现场冷却气液分离器及毗邻的设备,防止爆炸。 (2)设置现场安全员对气液分离器基础支撑构件、毗邻设备的温度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情况和环境状况,及时调整冷却力量,保证冷却强度,防止发生坍塌和爆炸事故。 (3)采取工艺灭火措施,合理设置水枪、水炮阵地,控制燃烧,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4)在工艺条件具备且灭火剂充足的条件下,方可实施总攻灭火。 (5)加强现场监护,防止二次复燃和爆炸。1.11 安全防护措施1.11.1 停车距离建议根据火灾危险性建议停车距离不小于60米。1.11.2 现场防护措施 (1)确定危险区域,划定警戒范围,疏散该区域内及下风方向的所有无关人员,警戒区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 (2)注意观察风向、地形及火情,从上风或侧 上风接近火场,选择正确停车位置,提高区警惕性; (3)准备充足器材装备后方可进攻; (4)灭火后要清查火场,根除一切危险,防止复燃、复爆。1.11.3 人员防护要求 (1)火情侦察时和战斗展开时,作战人员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进入阵地,有效利用现场的各类掩体。火情侦察人员及近距离作战人员须着隔热服,佩戴空气呼吸器。 (2)扑救火灾过程中,现场安全员实时监控火势发展情况。若火焰颜色发生变化,着火或受火势威胁设备出现剧烈抖动的爆炸前兆,易燃气体达到爆炸极限等情况,应紧急避险信号,组织灭火人员紧急避险,并在集结地点清点人数。 (3)发生爆炸,现场人员避险后,侦检人员须着防火隔热服,佩戴空气呼吸器,持检测仪器进入现场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抢险人员方可进入现场实施灭火。 (4)进入现场处置人员携带好个人防护装备,抢险人员进行关阀堵漏要有水枪掩护。1.11.4 其他安全防护要求 (1)进入现场必须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和作战阵地,车辆停靠时将车头朝外,同时在出水口处或消火栓处留有人员,以防不测及时撤离。 (2)不准盲目灭火,防止引发再次爆炸。 (3)冷却时严禁向火焰喷射口射水,防止燃烧加剧。 (4)遇到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必须作出准确判断,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5)严禁处置人员在灾害区域内下水道、窨井等地下空间顶部和井口滞留。(6)随时注意风向改变,及时调整布置。(7)在没有确认断电前,严禁用导电的灭火剂进行灭火。(8)处置过程中应避免使用金属器械,防止撞击产生火花,引起爆炸。用喷雾水驱散,用开花水流稀释时,要严防泄漏物进入水流、下水道或一些控制区,造成次生灾害。2.脱硫装置2.1装置简介 脱硫装置由原料气分离、脱硫吸收、MDEA富液闪蒸、MDEA溶液再生、溶液过滤、净化和保护、溶液配制和加入、阻泡剂加入、撇油、污水排放等部分组成;处理从集气装置/增压站来的含硫天然气和凝析油处理装置增压后的闪蒸气。2.2 生产规模 装置的处理规模为300×104 m3/天,操作弹性为60-120%。2.3 原料及中间产品2.3.1 天然气(1)理化性质 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相对密度(水=1)0.42(-164)相对密度(空气=1)0.55,自燃温度583,爆炸极限范围约为5%-15%,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火花或高温时可能引起爆炸,按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分类属甲类,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2)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3)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2.3.2 凝析油(1)理化性质 凝析油是一种易燃液体,主要成分为C4C6,闪点-2,自燃点482632,相对密度(水=1)0.780.97,爆炸极限1.1%8.7%,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果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2)危险特性 凝析油是一种易燃易爆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遇高热分解出有毒的烟雾。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自燃。(3)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2.3.3 硫化氢(H2S)(1)理化性质 硫化氢为无色、易燃气体,具有臭蛋气味。易溶于水,亦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相对密度(空气=1)1.189,熔点-85.5,沸点-60.4,爆炸浓度极限为4.346,硫化氢燃点为260,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对眼睛和肺部有一定的危害。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序号空气中浓度(mg/m3)生理影响及危害10.04感到臭味20.5感到明显臭味35.0有强烈臭味47.5有不快感515刺激眼睛635-45强烈刺激粘膜775-150刺激呼吸道8150-300嗅觉在15min内麻痹9300暴露时间长则有中毒症状10300-450暴露1h引起亚急性中毒11375-5254h-8h内有生命危险12525-6001h-4h内有生命危险13900暴露30min会引起致命性中毒141500引起呼吸道麻痹,有生命危险151500-2250在数分钟内死亡(2) 危险特性 硫化氢是一种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硫酸或其他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硫。(3)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2.4 工艺流程脱硫装置利用有机溶剂甲基二乙醇胺可选择性脱除硫化氢的性能,采用浓度为45%(w)的MDEA水溶液通过气液逆流接触进行脱硫,将天然气中的酸性组份吸收,然后在0.12MPa(g)低压,126.5温度下,将吸收的组份解吸出来,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上述平衡反应向方程式右侧进行,即从原料气中吸收酸性组分。在高温,低压条件下,上述平衡反应向方程式的左边进行,即从溶液中解析出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气体。2.5 重点及关键设备2.5.1 脱硫吸收塔脱硫吸收塔主要技术参数:尺寸:DN2400×22472,容积:91.8m³,设计压力:7.59MPa,工作压力:6.9MPa,设计温度:90,工作温度:70,工作介质:含硫天然气、水、胺液,介质特性:易燃易爆、中度危害。2.5.2 脱硫再生塔脱硫再生塔主要技术参数:尺寸:DN2600/DN2200×28658(裙座底板至顶部法兰),容积:101 m³,设计压力:0.3MPa,工作压力:0.12MPa,设计温度:146,工作温度:125.8,工作介质:酸气、MDEA富液、水蒸汽。2.6 固定消防设施2.6.1 消防水罐 消防水罐共2座,单座尺寸18.9×13.106m,容积2700 m3。每座消防水罐分别设有溢流、放空管道、回流管等。每座消防水罐分别设有高、低液位,消防液位测量仪表及高、低液位报警开关。2.6.2 消防泵消防泵共有3台,2台为电动消防水泵,单泵流量为432 m3/h,扬程100m,1台为柴油消防水泵,单泵流量为864m3/h,扬程98m,其中柴油消防水泵为备用泵;3台消防泵出口支管与出水总管(DN400)连接,出水总管分2条管道(DN400)与厂区消防管网连接,向管网供水。2.6.3 消防栓、消防炮 塔中第二联合站共有消防栓51个,消防栓流量为25L/S,压力1.0Mpa;消防炮26门,型号PS40,流量40L/s,压力1.0MPa。2.6.4 消防恒压给水设备消防恒压给水设备为成套撬装设备,包括2台消防稳压泵(1用1备,单泵流量6m3/h,扬程120m,功率7.5kw)。消防恒压给水设备出水管与消防总管连接,向消防管网补水,以维持管网压力。出水管设压力表,并根据消防管网压力自动开启或停止稳压泵,以维持消防管网压力在1.2MPa(g)左右。消防给水量按工艺装置区和油罐区发生火灾考虑,消防用水量按240L/s设计,消防补水时间为96h.2.7 火灾时的薄弱环节再生塔壳体内部上下封头处在发生全面积火灾时,由于脱硫再生塔装置受腐蚀影响较大,腐蚀主要存在于再生塔内部构件、半贫液入口附近区域、富液入塔附近区域和再生塔上下两个封头等处;因此,在火灾的烘烤下,脱硫再生塔可能倒塌。2.8 次生灾害识别与评估 (1)装置发生火灾时,脱硫再生塔受高温烘烤和热辐射导致倒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 (2)装置发生火灾时,脱硫再生塔受腐蚀影响较大,腐蚀主要存在于再生塔内部构件、半贫液入口附近区域、富液入塔附近区域和再生塔上下两个封头等处;因此,在火灾的烘烤下,脱硫再生塔可能倒塌,导致内部的硫化氢气体四处扩散,造成人员伤亡、中毒。 (3)装置发生火灾时,基础支撑构件耐火强度不够遭到破坏,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导致次生灾害发生,不仅危及救援人员生命安全,而且使火势进一步扩大蔓延。 (4)在紧急停车期间,由于操作不当,使管道、压力容器因窜气、超压引发管线或压力容器爆裂,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 2.9 优先保护的部位2.9.1 脱硫再生塔外壁,防止受火势烘烤发生爆炸。2.9.2 对脱硫再生塔的封头和基础支撑构件进行冷却保护,防止倒塌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火势进一步扩大。2.9.3 对脱硫再生塔毗邻设备进行冷却保护,防止受火势烘烤发生爆炸。2.10 战术措施2.10.1 工艺处置措施 装置发生火灾,装置操作人员在管理人员的指挥下,采取关阀、切断物料来源等工艺措施,中断可燃物料输入燃烧区,在装置工艺人员确认在工艺条件具备后,方可实施总攻灭火。2.10.2 现场措施 利用装置周围的固定水炮及消火栓对脱硫再生塔和毗邻设备进行冷却降温。2.10.3 外部措施 (1)利用固定消防水炮和移动消防设施现场冷却脱硫再生塔和毗邻的设备,防止倒塌和爆炸。 (2)设置现场安全员对脱硫再生塔基础支撑构件、毗邻设备的温度进行监测,根据监测情况和环境状况,及时调整冷却力量,保证冷却强度,防止发生坍塌和爆炸事故。 (3)采取工艺灭火措施,合理设置水枪、水炮阵地,控制燃烧,防止火势扩大蔓延。 (4)在工艺条件具备且灭火剂充足的条件下,方可实施总攻灭火。 (5)加强现场监护,防止二次复燃和爆炸。2.11 安全防护措施2.11.1 停车距离建议根据火灾危险性建议停车距离不小于80米。2.11.2 现场防护措施 (1)确定危险区域,划定警戒范围,疏散该区域内及下风方向的所有无关人员,警戒区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 (2)注意观察风向、地形及火情,从上风或侧 上风接近火场,选择正确停车位置,提高区警惕性; (3)准备充足器材装备后方可进攻; (4)灭火后要清查火场,根除一切危险,防止复燃、复爆。2.11.3 人员防护要求 (1)火情侦察时和战斗展开时,作战人员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进入阵地,有效利用现场的各类掩体。火情侦察人员及近距离作战人员须着隔热服,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有毒气体检测仪。 (2)扑救火灾过程中,现场安全员实时监控火势发展情况。若火焰颜色发生变化,着火或受火势威胁设备出现剧烈抖动的爆炸前兆,易燃气体达到爆炸极限等情况,应紧急避险信号,组织灭火人员紧急避险,并在集结地点清点人数。 (3)发生爆炸,现场人员避险后,侦检人员须着防火隔热服,佩戴空气呼吸器,持检测仪器进入现场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抢险人员方可进入现场实施灭火。2.11.4 其他安全防护要求 (1)进入现场必须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和作战阵地。 (2)不准盲目灭火,防止引发爆炸。 (3)冷却时严禁向火焰喷射口射水,防止燃烧加剧。 (4)冷却时严禁向高温设备用直流水冷却,防止造成设备催化爆裂。 (5)遇到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必须作出准确判断,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6)严禁处置人员在灾害区域内下水道、窨井等地下空间顶部和井口滞留。(7)随时注意风向改变,及时调整布置。(8) 在没有确认断电前,严禁用导电的灭火剂进行灭火。3.脱水脱烃装置3.1装置简介 原料天然气经脱硫后含有饱和水,其水露点约为40,烃露点为610,不能满足管输要求。故需对脱硫后的湿净化天然气进行脱水脱烃处理。 本装置采用丙烷外部制冷低温分离工艺,同时脱除天然气中的水分和重烃;采用注入乙二醇抑制剂的方法来防止低温条件下水合物的形成。经脱水脱烃装置处理后产品气符合国家天然气(GB17820-1999)标准中二类气的技术要求。3.2 生产规模 本脱水脱烃装置处理来自脱硫装置后的湿净化天然气,设计规模为300×104 m³/d,操作弹性为60120。3.3 原料及中间产品3.3.1 天然气(1)理化性质 天然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相对密度(水=1)0.42(-164)相对密度(空气=1)0.55,自燃温度583,爆炸极限范围约为5%-15%,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火花或高温时可能引起爆炸,按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分类属甲类,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2)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它强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3)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3.3.2 丙烷 在天然气处理中采用丙烷辅助制冷和膨胀机制冷相结合的方式回收轻烃。(1)理化性质 丙烷气是一种无色、易燃易爆气体,相对密度(水=1)0.58(-44.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6,闪点-104,熔点-189.7,沸点-42.1,爆炸极限2.1%9.5,引燃温度450。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人短暂接触 1丙烷,不引起症状;10以下的浓度,只引起轻度头晕;接触高浓度时可出现麻醉状态、意识丧失;极高浓度时可致窒息。皮肤接触液化本品,可致冻伤。(2)危险特性 丙烷气属于液化易燃气体。能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火源、高热等可能发生着火或爆炸;丙烷具有扩散性,泄漏出来后,由于比空气重,往往飘浮于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聚集不散,易与空气在局部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3)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3.3.3 乙二醇(1)理化性质 乙二醇是一种无色、有甜味、粘稠液体,冰点-12.6,沸点197.3,相对密度(水=1)1.1155(20),相对密度(空气=1)2.14,燃点418,闪点111.1,爆炸极限3.2%-15.3%与水/乙醇/丙酮/醋酸甘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 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物。(2)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3)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3.4 工艺流程 脱水脱烃采用丙烷外部制冷低温分离工艺方法脱除天然气中的水分和重烃;采用注入乙二醇抑制剂的方法来防止低温条件下水合物的形成。 脱水脱烃装置分为湿净化天然气预冷却与低温分离、丙烷制冷、醇烃液分离、乙二醇再生及注醇四部分。处理后干天然气水露点不大于-10(6.62MPa.g下);烃露点不大于-10(6.62MPa.g下);硫化氢含量不大于20mg/m³。3.5 重点及关键设备3.5.1 湿净化气预冷器主要技术参数:容器规格:长15950,换热面积1800。(1)管程(容器)主要技术参数,设计压力:8MPa,工作压力:7MPa,设计温度:-19,介质进口温度:42,介质进口温度:-12,工作介质:湿净化气。(2)管程(容器)主要技术参数,设计压力:8MPa,工作压力:7MPa,设计温度:-30,介质进口温度:-22,介质进口温度:33.5,工作介质:产品气。3.5.2 低温分离器主要技术参数:尺寸:DN1200/ DN800×5900(至两端椭圆形封头),容积:5.1 m³,设计压力:8MPa,工作压力:6.8MPa,设计温度:-30,工作温度:-22,工作介质:原料气。3.5.3 三相分离器主要技术参数:尺寸:DN1400×5778(至两端椭圆形封头),容积:8.5 m³,设计压力:1.18MPa,工作压力:1MPa,设计温度:70,工作温度:50,工作介质:醇烃液。3.5.4 丙烷储液罐主要技术参数:尺寸:DN1500×1880 ,容积:10 m³,设计压力:2.5MPa,工作压力:2.5MPa,设计温度:50,工作温度:50,工作介质:丙烷,介质特性:无毒、易燃。3.6 固定消防设施3.6.1 消防水罐 消防水罐共2座,单座尺寸18.9×13.106m,容积2700 m3。每座消防水罐分别设有溢流、放空管道、回流管等。每座消防水罐分别设有高、低液位,消防液位测量仪表及高、低液位报警开关。3.6.2 消防泵消防泵共有3台,2台为电动消防水泵,单泵流量为432 m3/h,扬程100m,1台为柴油消防水泵,单泵流量为864m3/h,扬程98m,其中柴油消防水泵为备用泵;3台消防泵出口支管与出水总管(DN400)连接,出水总管分2条管道(DN400)与厂区消防管网连接,向管网供水。3.6.3 消防栓、消防炮 塔中第二联合站共有消防栓51个,消防栓流量为25L/S,压力1.0Mpa;消防炮26门,型号PS40,流量40L/s,压力1.0MPa。3.6.4 消防恒压给水设备消防恒压给水设备为成套撬装设备,包括2台消防稳压泵(1用1备,单泵流量6m3/h,扬程120m,功率7.5kw)。消防恒压给水设备出水管与消防总管连接,向消防管网补水,以维持管网压力。出水管设压力表,并根据消防管网压力自动开启或停止稳压泵,以维持消防管网压力在1.2MPa(g)左右。消防给水量按工艺装置区和油罐区发生火灾考虑,消防用水量按240L/s设计,消防补水时间为

    注意事项

    本文(消防支队《风险防控手册》 .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