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每逢佳节倍思亲.docx

    • 资源ID:3605638       资源大小:40.1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每逢佳节倍思亲.docx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 顾敏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说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在读文悟诗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复杂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在二年级时曾学过一首思乡诗,还记得吗?一齐背一背。 学生齐背李白的静夜思 2、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来说,家乡就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叫人时时刻刻思念的地方,尤其是在万家团圆的节日,于是两千多年前,同样唐朝的一位大诗人王维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谁来读? 3、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1、之前大家已经作了预习了,这些词你能读好吗? 出示词语,指名三位领读。 2、写字指导 本课的生字难不难呀?(不难) 生字是不难,但有几个看似容易的词语却特别容易写错,一个是“佳”字,注意右边是两个“土”字,不能一竖到底。还有两个点要注意。“幼”字的一点不能丢,“念”字的一点不能添。 3、学生描红一遍 三、检查读课文 1、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四个人读,即时纠正。 2、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课题中有3个生字,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怎么办? 3、勤查字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今天,顾老师再教你们一个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那就是读课文。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或者对应词语的意思,画下来,读一读。 生自读课文,画出词句。 4、好,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学快速掌握了这个方法。 每逢佳节就是说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 真棒,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佳节,就是美好的节日,课文里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是哪一天? 是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有什么习俗? 是,茱萸是一种带香味的植物,传说可以祛病驱邪。 人们在农历的九月初九这一天,头插或者臂戴茱萸,饮菊花酒,爬山登高,以求步步高升,长寿,同时重阳节也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倍思亲是什么意思?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 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叫每逢佳节倍思亲。 四、初读古诗,走近文本。 1、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理解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来理解诗题和其他诗句的意思,好不好? 2、友情提醒: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放慢速度,好好地查一查,读一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合作,把你们的发现用笔在书上做个记号。 3、自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4、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诗题的意思是?九月九日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这里的山东不是指的我们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的华山以东的蒲州。 “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意思呢?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怎么理解呢? 是呀,王维15岁就一个人离开了家乡,来到了长安求学,这就叫 每当节日到来的时候,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这就是 看到人们都去登高游玩,想到了现在兄弟们一定也是头插茱萸登高望远,但是唯独少了我一个人,这就是 所以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王维写下了这首诗,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 对,这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们带着对诗的理解,再读这首诗。 诗是讲究韵味的,诗也是有节奏的,老师给大家标出来,我们再来试试 五、诗文对照,走进诗人。 1、要真正把诗读好,还应该走进诗人的内心。诗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平常不思念亲人吗? 2、为什么每逢佳节就倍思亲呢?下面我们再次拿起书,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生默读课文。 3、交流。 独自一个人。15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 *15岁,还是一个孩子,就背井离乡,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他现在独自一人在京城长安求学。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以东,而王维现在独自一人在华山以西的长安求学,中间隔着一座高大的华山,离家那么远,孤独的王维肯定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所以他说自己是 *王维离开家多久?一年有几天?两年呢? *你有亲朋好友不在身边吗?你想他吗?想他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 *而王维离开家已经两年了,他也还是一个孩子,700多个日日夜夜,是怎样的孤独和寂寞呀!所以,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家家户户是如何欢度节日的呢?什么是“扶老携幼”? 积累表示人们心情十分高兴的成语: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喜出望外、眉开眼笑 *人们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齐读。 *别人热闹,他孤单一人;别人欢乐,他孤单一人;别人团聚,他只有孤单一人。所以,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 睹物思人,看到人家都登高游玩的时候,王维想到了 *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把王维想到的内容划出来。 *回想以前,王维是怎样过重阳节的?那时王维的心情如何? *如今呢? *其实王维还想了很多很多,但书上没有全部写出来,而是用了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来表示的。这省略号好似一声长叹,除了叹今日重阳佳节不能和兄弟们相会,从省略号里你还读出了什么?不能不能也不能 *瞧,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却发现身边少了一个人。是谁呀?王维。你觉得王维的兄弟们遥望长安,心情会怎样?他们也有千言万语要对王维诉说他们会对王维说些什么呢?是呀,他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再读这段话,体会一下这种团聚时的高兴,分离时的惆怅。齐读。 4、在重阳节这样一个美好团圆的日子,王维想到了和兄弟登高远眺的快乐,也想到了独自一人的孤独,想了很多很多,这就叫思绪万千 于是,在这个节日里,王维写下了这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六、再读融情,升华主题。 1、一个“忆”字,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庭院里,沐浴着轻柔的晨风,你情不自禁地吟诵着。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遥远的家乡,你无限深情地吟诵着。 此时此刻,你们就是王维,站在窗户前,仰望着皎洁的圆月,你们心潮澎湃地吟诵着。 2、多么深切地思念,多么美好地情感,千言万语汇成了这句诗齐读课题。 3、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何止王维一人啊! 课件出示: 看,思念,在李白笔下,就是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念,在张籍的眼中,又是那: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思念,在王安石的笔下,又是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思念,在苏轼的笔下,又是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齐读诗句。 4、思念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无论亲人离得有多远,思念的情丝就会有多长。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 七、作业 1、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完成补充习题。

    注意事项

    本文(每逢佳节倍思亲.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