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课题申报.doc
附表1课题类别课题编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申 报 表 课 题 名 称 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网络 个性化服务体系研究 负 责 人 姓 名 李 怡 菲 负责人所在单位 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 通 讯 地 址 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 填 表 日 期 2010-12-30 河南省教育厅填 表 说 明一、申报表各项内容须打印或用钢笔如实填写。语言要准确严谨,字迹清晰易辨。二、封面右上方2个方框,其中“课题类别”一栏需申请人填,“课题编号”一栏申请人不用填写。课题类别分:重点课题(资助经费或自筹经费)和一般课题。三、申报表需报送一式二份。复印件一律用A4复印纸,左侧装订。四、每项课题主持人仅限一名。课题组成员最多不得超过6人。五、每人最多只能参与两项课题(限主持申报一项)。六、凡未按期完成已立项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者,不得主持申报本年度课题。七、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凡选择性栏目请在选择项后打“”。八、河南省教育厅就业中心负责课题申报管理工作。一、简表课题名称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网络个性化服务体系研究负责人 姓 名李怡菲性别女民族汉出生年月1970年9月行政职务专业职务教 师研究专长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教育经费途径资助( )联系电话0379-63556974(单位)自筹( )15838830070工作单位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邮政编码471002主要参加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职务工作单位李怡菲女1970.9高级讲师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田玉珍女1964.10 高级讲师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张奋发女1969.12高级讲师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李 竞男1974.12 讲师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杨 超男1981.1讲师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曹 露女1982.11助理讲师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预期研究成果形式1.形成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网络个性化服务体系研究报告书;2.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个性化网站模型。预计完成时间12个月二、课题论证(与论证活页同)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应用价值。4.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不超过3500字)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网络个性化服务体系研究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在求职、就业方面的个性化服务更深入,更多地依赖互联网。信息发布、求职、面试都可直接在网上进行,大大节约了双方的时间和成本,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内对于就业网的发展,教育部明确指示,网上双选情况比较理想,要争取发挥更大的作用:“要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提高信息发布质量,尽快使网络招聘成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主渠道,使网络平台成为就业工作的一个主阵地。”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指出“要把所有学生吸引到就业网上查找信息,要让所有用人单位的信息都能在就业网上查找到。”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各类就业网应运而生。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正式开通。全社会正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一个更广阔的趋于个性化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 目前,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不同步,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我们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分子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参与到这伟大的新时代的信息化建设中来,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1.2 课题研究的意义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全省乃至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完善就业网络服务体系、创新就业个性化服务补充机制,对解决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本研究的性质属于综合性研究,通过对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个性化服务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河南省乃至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解决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经验 ,丰富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个性化服务理论,对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个性化服务理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为加速河南省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实践意义。力图调查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择业兴趣、择业期望等几个方面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其研究成果能解决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主管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依据,从而更好的改变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提高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 所以本研究意义具体体现在:展示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建立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向选择的网络绿色通道。更好的包装学生,展现学生在专业学习,个性发展上的优势。让用人单位能快速的找到符合条件的求职者。侧重农业企业,农村求职者的信息发布,整理。更好的服务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解决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种新的探索。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2.1 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主要思路:如何在多元的个性化就业诉求与多元的市场需求中寻求建立沟通机制,是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的重点课题。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个性化服务是本次课题重点内容,突出个性化主题,深入挖掘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个性化服务新方式。理想的职业指导模式应当是: “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以个性化指导和人性化服务为重点,通过开展积极的帮扶 (创业)、推荐(就业岗位)、安置 (公益岗位)三种途径,推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所以,以个性化指导与人性化服务为重点,二者紧密相结合,是研究网络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灵魂所在。第一,上网查询网络个性化服务现状及有关信息数据;第二,与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合作,对每个岗位的信息汇集,调研个性化需求;第三,毕业生调研,汇集个性化求职信息;第四,构建个性化供需沟通方案;如:利用短信平台,提供双方信息短信服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需求双方见面会;利用视频技术展示自个人信息,用图片展示个人专业成果,用电子档案展示简历等,使用人单位与个人建立更直观,快捷的个性化信息沟通。2.2 课题研究的重要观点研究个性化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就业。要使就业方便快捷,信息和信息沟通很重要,互联网络就是一个新兴的、便捷便宜的信息沟通平台。因此本课题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更多的特色服务,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提供更多方便和互利;致力于研究建立河南省中职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良好沟通,引导中职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新思想、新方法;深入挖掘网络在就业服务方面的新方式、新方法、新用途,开拓网络应用新领域。要想网络个性化首先应使网络成为方便就业的平台,以中职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为核心,汇集更多信息,开展特色服务,提供有效的就业招聘信息及学生的信息。为方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与沟通,有效的信息展示和个性化的服务到位是必然的。如学生个性化求职主题网页及个性化就业指导;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信息;就业服务多媒体在线指导;就业、创业政策趋势和预测;网上面试;手机、邮箱定制信息发布等等。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应用价值。3.1 课题的创新程度1. 研究视角新:从网络个性化服务为出发点,深入挖掘网络在就业服务方面的新方式、新方法、新用途,开拓网络应用新领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包括个性视频、博客、论坛,优秀作品展示,体现学生基本素质的个性空间等。2. 技术手段新:如除通常的公告查询信息外,利用在线QQ群、组等开展交流平台;有效利用三网合一技术,开展短信就业信息定制业务,开展在线视频招聘,专家在线对毕业生的简历、求职心理、语言、礼仪等开展指导工作,以及就业指导视频课程等等。3. 沟通方式新:打破以往传统传媒方式,以互联网为依托,利用新型网络媒体为供需双方开展多种形式的别具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4. 应用价值高:就业、创业、帮扶一体化。即帮助大学生理解就业环境、帮助大学生改进展示能力以及帮助传递社会需求。5. 理论意义深:提供就业政策、职业咨询、就业服务。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畅通就业渠道,为毕业生谋职就业铺路搭桥。3.2 课题的应用价值研究这个课题,主要是为了解决当今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有效的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招聘成功率,扩大就业。通过搭建功能齐全、界面友好的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平台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用人单位和中职学生就业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化、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窗口,给企业提供一个选择优秀人才的特殊通道。挖掘网络在就业市场中新功能、新作用。通过供求信息的整合,加大农村学生求职的支持力度,更好的为农村发展服务也是我们的特色之一。4.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4.1 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主持人长期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经验,对于计算机网络和职业教育有深入的研究。曾多次主持、参加河南省教育厅和洛阳市社科联教科研项目,其中获省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8;参编教材2本,撰写5.6余万字; 在国家CN级及核心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改革及获奖论文近二十篇,获省优质课教学二等奖1项。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完全有能力做好该项目的主持和组织工作。项目组其他四名成员均系计算机应用和网络专业的骨干教师,其中高级讲师1名,讲师2名,助理讲师1名,多次主持并参与过项目研究工作,有一定教育技术能力和研究水平。在CN刊物和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四十余篇中职教育和学论文,并获省市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十余项。获得省级优质课一、二等奖三次;在全省技能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所教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六人次。4.2 主要参考文献1.巴玉玺,张京泽.国家民委所属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调查 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20092.郑宇.ASP动态网页制作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3-95.3.王曰芬.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59 -200.4.吴达胜,刘丽娟,孙圣力.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研究J.计算机时代.2005(11):31-355.姜福川一个公司的人事管理系统D昆明:昆明注:“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只填写成果形式、成果数量、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独著或合著等信息,不能填写成果名称、作者姓名及单位、发表时间等直接或间接透露申请人背景资料的信息。所填信息要与表三中的相应内容相符。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的主要课题;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一)项目组主要课题和社会评价主持人李怡菲,高级讲师。长期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经验,对于计算机网络和职业教育有深入的研究。曾多次主持、参加河南省教育厅和洛阳市社科联教科研项目,其中获省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7项,已结项1项;参编教材2本,撰写5.6余万字; 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改革及获奖论文近二十篇,获省优质课教学二等奖1项。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完全有能力做好该项目的主持和组织工作。项目组田玉珍,高级讲师,原校招生就业与指导办公室老师。多年负责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并长期从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前主持并参与省市级优秀教学成果4项;参编教材2本,撰写8万余字;发表论文5篇。项目组其他四名成员均系计算机应用和网络专业的骨干教师,其中高级讲师1名,讲师2名,助理讲师1名,多次主持并参与过项目研究工作,有一定教育技术能力和研究水平。在CN刊物和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四十余篇中职教育教学论文,并获省市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十余项。获得省级优质课一、二等奖三次;在全省技能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所教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六人次。 项目组主要成员曾完成主要科研成果有: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规范化研究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学生管理系统软件河南省农业经济学校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洛阳市网吧管理策略研究运用校园网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专业骨干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加入世贸组织与洛阳市网吧管理策略发展县域经济的财政对策研究浅谈农业税的取消及产生的问题与对策加入世贸组织与洛阳中小企业的战略定位以上成果分获省、市科研成果一、二等奖,经过实践及应用,社会评价良好。因此,项目组成员过去已具备相当坚实的研究基础。(二)项目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目前项目组成员已从事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多年,从事计算机网络专业课及其它教学课件研发工作多年。对计算机科学技术及网络技术具有资深教学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学科知识水平;对网络软件开发制作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技巧;对所研究开发的计算机网络就业指导开发项目,具备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较高水平的知识积累。已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基础。本项课题预计用12个月的时间完成:第一、二月:课题调研,立项;材料收集,整理;第二、三月:信息资料准备;技术准备;内容框架形成;第四、五、六月:形成初稿;系统实施,初建平台; 第七、八月:系统试运行;完善各方服务和链接; 第九、十月 :初稿修改,形成终稿;形成相关技术文件和成果文件; 第十一、十二月:系统实运行,听取各方意见和鉴定。(三)研究资料设备,科研手段自2000年至2009年,我校已向社会与企业输送毕业生10年,共计8000余人次,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并与一批优秀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的规范化工作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材料和实践基础。本校已经建设有校园网络平台,实施校园网络化办公体系,并对学生开放有网络论坛,网络讲座;已开设就业指导服务十年。各专业正在积极整合学生个性化信息,以更好地沟通学生个人与就业市场。本校开设有计算机、网络、财经、畜牧、园艺、机电、数控等十八个专业,计算机实验室9个,网络实验室1个,组装实验室1个,多媒体教学实验室20个。建有良好的互联网网络平台。在进行课题研究时,主要采用调查法、案例法、行动研究法和文献法等。其中调查法是通过调研、座谈、问卷、测评等形式广泛收集课题信息,完善课题资料。网络就业服务系统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服务应用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资源库、支持平台、应用系统。经过分析,我们拟使用ASP、Dreamweaver和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技术等方法完成。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这样一个多功能的系统,完全建立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可以从简单的功能开始实现,但是一定要先做好扩展规划,以满足日后发展的需要。经费:学校支持,同时争取省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项目专项基金支持。四、推荐人意见 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申请人,须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推荐人须认真负责介绍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科研态度和科研条件,并说明该课题取得预期成果的可能性。第一推荐人姓名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推荐意见: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第二推荐人姓名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推荐意见:推荐人签名 年 月 日五、申报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本课题所填内容是否属实;课题负责人和参加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是否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本单位能否提供完成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单位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职责和信誉保证;本单位能否提供经费保障等。)单位就业主管部门公章 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公章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单 位 公 章 年 月 日六、专家评审组评审意见评审组人数实到人数表决结果赞成票反对票弃权票评审组建议立项意见 评审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评审未通过原因投票表决未通过,主要原因是(可多项选择,在选项处画勾):(1)选题问题;(2)课题设计问题;(3)研究内容问题;(4)研究方法问题;(5)课题组织问题;(6)研究成果问题;(7)名额有限;(8)其他。 评审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七、立项审批意见 公 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附表2课题编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论 证 活 页课题名称: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网络个性化服务体系研究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网络个性化服务体系研究1.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在求职、就业方面的个性化服务更深入,更多地依赖互联网。信息发布、求职、面试都可直接在网上进行,大大节约了双方的时间和成本,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内对于就业网的发展,教育部明确指示,网上双选情况比较理想,要争取发挥更大的作用:“要采取更大力度的措施,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提高信息发布质量,尽快使网络招聘成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主渠道,使网络平台成为就业工作的一个主阵地。”教育部部长周济明确指出“要把所有学生吸引到就业网上查找信息,要让所有用人单位的信息都能在就业网上查找到。”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各类就业网应运而生。200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正式开通。全社会正不懈努力,逐步形成一个更广阔的趋于个性化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 目前,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与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不同步,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我们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分子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参与到这伟大的新时代的信息化建设中来,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1.2 课题研究的意义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全省乃至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完善就业网络服务体系、创新就业个性化服务补充机制,对解决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本研究的性质属于综合性研究,通过对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个性化服务问题的研究,进一步了解河南省乃至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解决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一定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经验 ,丰富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个性化服务理论,对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网络个性化服务理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有价值的理论观点,为加速河南省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实践意义。力图调查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择业兴趣、择业期望等几个方面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其研究成果能解决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主管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行政部门和教育部门提供科学的理论和技术依据,从而更好的改变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提高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质量, 所以本研究意义具体体现在:展示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建立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向选择的网络绿色通道。更好的包装学生,展现学生在专业学习,个性发展上的优势。让用人单位能快速的找到符合条件的求职者。侧重农业企业,农村求职者的信息发布,整理。更好的服务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为解决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种新的探索。2.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2.1 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主要思路:如何在多元的个性化就业诉求与多元的市场需求中寻求建立沟通机制,是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的重点课题。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个性化服务是本次课题重点内容,突出个性化主题,深入挖掘以互联网为依托的网络个性化服务新方式。理想的职业指导模式应当是: “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以个性化指导和人性化服务为重点,通过开展积极的帮扶 (创业)、推荐(就业岗位)、安置 (公益岗位)三种途径,推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所以,以个性化指导与人性化服务为重点,二者紧密相结合,是研究网络个性化职业指导的灵魂所在。第一,上网查询网络个性化服务现状及有关信息数据;第二,与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合作,对每个岗位的信息汇集,调研个性化需求;第三,毕业生调研,汇集个性化求职信息;第四,构建个性化供需沟通方案;如:利用短信平台,提供双方信息短信服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需求双方见面会;利用视频技术展示自个人信息,用图片展示个人专业成果,用电子档案展示简历等,使用人单位与个人建立更直观,快捷的个性化信息沟通。2.2 课题研究的重要观点研究个性化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就业。要使就业方便快捷,信息和信息沟通很重要,互联网络就是一个新兴的、便捷便宜的信息沟通平台。因此本课题致力于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更多的特色服务,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提供更多方便和互利;致力于研究建立河南省中职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良好沟通,引导中职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新思想、新方法;深入挖掘网络在就业服务方面的新方式、新方法、新用途,开拓网络应用新领域。要想网络个性化首先应使网络成为方便就业的平台,以中职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为核心,汇集更多信息,开展特色服务,提供有效的就业招聘信息及学生的信息。为方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与沟通,有效的信息展示和个性化的服务到位是必然的。如学生个性化求职主题网页及个性化就业指导;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信息;就业服务多媒体在线指导;就业、创业政策趋势和预测;网上面试;手机、邮箱定制信息发布等等。3.价值:本课题创新程度、应用价值。3.1 课题的创新程度1. 研究视角新:从网络个性化服务为出发点,深入挖掘网络在就业服务方面的新方式、新方法、新用途,开拓网络应用新领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包括个性视频、博客、论坛,优秀作品展示,体现学生基本素质的个性空间等。2. 技术手段新:如除通常的公告查询信息外,利用在线QQ群、组等开展交流平台;有效利用三网合一技术,开展短信就业信息定制业务,开展在线视频招聘,专家在线对毕业生的简历、求职心理、语言、礼仪等开展指导工作,以及就业指导视频课程等等。3. 沟通方式新:打破以往传统传媒方式,以互联网为依托,利用新型网络媒体为供需双方开展多种形式的别具特色的就业指导服务。4. 应用价值高:就业、创业、帮扶一体化。即帮助大学生理解就业环境、帮助大学生改进展示能力以及帮助传递社会需求。5. 理论意义深:提供就业政策、职业咨询、就业服务。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畅通就业渠道,为毕业生谋职就业铺路搭桥。3.2 课题的应用价值研究这个课题,主要是为了解决当今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有效的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招聘成功率,扩大就业。通过搭建功能齐全、界面友好的学生就业服务网络平台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用人单位和中职学生就业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化、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窗口,给企业提供一个选择优秀人才的特殊通道。挖掘网络在就业市场中新功能、新作用。通过供求信息的整合,加大农村学生求职的支持力度,更好的为农村发展服务也是我们的特色之一。4.研究基础: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4.1 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主持人长期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骨干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经验,对于计算机网络和职业教育有深入的研究。曾多次主持、参加河南省教育厅和洛阳市社科联教科研项目,其中获省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8;参编教材2本,撰写5.6余万字; 在国家CN级及核心期刊上发表教育、教学改革及获奖论文近二十篇,获省优质课教学二等奖1项。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完全有能力做好该项目的主持和组织工作。项目组其他四名成员均系计算机应用和网络专业的骨干教师,其中高级讲师1名,讲师2名,助理讲师1名,多次主持并参与过项目研究工作,有一定教育技术能力和研究水平。在CN刊物和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四十余篇中职教育和学论文,并获省市级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十余项。获得省级优质课一、二等奖三次;在全省技能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所教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六人次。4.2 主要参考文献1.巴玉玺,张京泽.国家民委所属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调查 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20092.郑宇.ASP动态网页制作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3-95.3.王曰芬.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59 -200.4.吴达胜,刘丽娟,孙圣力.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研究J.计算机时代.2005(11):31-355.姜福川一个公司的人事管理系统D昆明:昆明注:1.活页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2.活页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相关背景材料,否则取消参评资格。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只填写成果形式、成果数量、发表刊物或出版社名称、独著或合著等信息,不能填写成果名称、作者姓名及单位、发表时间等直接或间接透露申请人背景资料的信息。所填信息要与表三中的相应内容相符。4.课题负责人的相关著作不列入参考文献。附表3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重要事项变更审批表课题名称批 准 号课题负责人工作单位变更内容: 变更课题负责人 改变课题名称 研究内容有重大调整 延期一年以上一次 自行中止课题 撤项 其他变更事由(变更课题负责人须写明新课题负责人的性别、出生时间、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情况。如填写不下请另加页): 课题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课 题 负 责 人 所 在 单 位 意 见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省 教 育 厅 就 业 中 心 意 见公 章 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附表4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鉴定结项审批书课题批准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河南省教育厅填 表 说 明一、按照表内栏目和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填写,所填栏目不够用时可加附页。二、主题词需填写反映成果内容的4个关键词。三、“最终成果简介”的写法和要求见审批书内该栏目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提示”。四、鉴定结论指专家通讯鉴定的综合意见或会议鉴定的综合结论,由组织鉴定单位负责人或会议鉴定召集人填写。五、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凡选择性栏目请在选择项上划圈或打“”。一、数据表鉴定结项成果名称主题词课题名称计划完成时间年 月 日定稿时期年 月 日鉴定时间年 月 日成果形态A.出版物 B.打印稿 C.手稿或其复印件 D.其它成果字数报送成果套数获奖情况结项种类A.正常 B.提前 C.延期 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加人员简况负责人姓 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年 月 日所在单位行政职务专业职务研究专长学历学位联系电话(固话)通讯地址(手机)电子信箱邮政编码主要参加人姓 名单 位职 称承担任务二、总结报告主要内容提示:预期计划执行情况;成果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的突出特色、主要建树及创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不足问题;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课题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三、最终成果简介主要内容与要求提示;1.“最终成果简介”是结项的必需材料,供课题成果的介绍、宣传、推广、转化使用。2.主要内容应包括: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详写);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略写)。3.该栏目由课题负责人撰写,3000字左右,篇尾应注明批准号、课题名称、最终成果名称、是否出版,如出版,应注明何时由何出版社出版,并由负责人签字。4.“最终成果简介”用A4纸打印二份,作为活页附在结项审批书中。四、鉴定专家名单姓 名职 称研究专长单 位五、鉴定结论主要内容提示:1.在总结概括鉴定专家个人鉴定意见基础上,确认是否通过鉴定、鉴定等级;2.该课题成果的突出特色、主要建树以及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3.研究成果及研究方法尚存在的不足,该成果修改、提高的具体意见和建议。 组织鉴定单位负责人 签字: 会议鉴定召集人 年 月 日六、所在单位审核意见单位就业主管部门公章 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公章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单 位 公 章 年 月 日七、审批意见公 章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附件22011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 题 指 南一、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政策研究。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发展趋势研究;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预警机制研究;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标准和方式方法研究;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研究;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制度政策研究;中外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的比较研究;毕业生就业创业与河南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战略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配套政策体系研究等。二、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大中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毕业生就业与学校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毕业生就业与学校专业设置研究;毕业生就业与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研究;毕业生择业观状况研究;毕业生诚信教育研究。三、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设研究;省、市、县三级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动机制研究;党委领导、政府协调,各部门大力配合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研究;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体系研究等。四、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研究。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现状研究;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研究;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渠道研究;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组织、引导和教育研究;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外部扶持环境研究等。五、师范类、医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城乡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调查研究;师范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师范类毕业生就业渠道研究;师范生到农村和基层地区就业的问题研究;医药类院校就业特点及就业指导工作相关问题研究等。六、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