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总方案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示范项目0221方案项目建设科技特派.doc
-
资源ID:3604241
资源大小:329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0总方案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示范项目0221方案项目建设科技特派.doc
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示范项目(星 火 计 划 重 点 项 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本)项 目 名 称: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自治州整州推进科技特派员特色产业链建设示范申 报 单 位(盖章):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联 系 人:刘作易电 话:0851-3761761传 真:0851-37621054科技主管部门:贵州省科学技术厅 科学技术部星火计划办公室编 报 说 明1本报告由申请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的单位填报。2报告内容一律用计算机打印,文本规格为A4纸。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科委)及部委科技司审核后,一式十份报送科技部星火办。目录一、项目概述1二、申报单位基本情况2三、意义和必要性4四、项目可行性分析6(一)良好的农业产地质量环境6(二)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7(三)特色农业产业前景广阔8(四)政策规划配套8(五)扎实的工作基础和技术力量9五、主要开发内容和指标10(一)总体目标10(二)主要开发内容10(三)技术路线12(四)主要指标13六、项目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15(一)项目投资预算15(二)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16七、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16八、进度安排17九、项目的组织管理及相关保障措施18十、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委科技司意见21十一、各特色产业链科技特派员示范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清单22一、项目概述根据中发20121号文件“一个核心、六个重点”和国办发20122号文件“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科技部与贵州省政府第二次省部会商精神和万钢部长关于推进贵州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意见,选择少数民族聚居且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黔东南、转南、黔西南三州,组织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科学院、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人员,联合州、县科技主管部门,以及地方院校力量,组建省、州、县、乡四级联动的科技特派员队伍3020人,围绕贵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针对高原生态蔬菜、精品水果、特色养殖、优质茶叶、蓝莓、油茶、核桃、薏苡(薏仁米)和冬作特色马铃薯等9个具有广泛示范带动效应的特色农业产业,搭建9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建立省、州、县信息服务网络,建立示范教育培训基地34个,领办或创办种、养、加企业或实体181个,培训科技特派员和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58.8万人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136个,带动地方企业和农民投入40.88亿元,带动乡镇383个发展特色种养业,极大地促进和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州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形成具有贵州区域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引导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技术水平,辐射带动595万人,种植业、林果业规模达344.6万亩,特色养殖业规模达820万头(羽),实现特色产业年产值193.6亿元,农民年增收2000元以上,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二、申报单位基本情况项目申报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是贵州省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下辖水稻、旱粮、园艺、油料、茶叶、果树、亚热带作物、油菜、马铃薯、农作物品种资源、草业、畜牧兽医、水产、蚕业、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信息等18个专业研究所,科研岗位人员726人。其中,国家突出贡献专家2人,贵州省最高科学奖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3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核心专家3人,省管专家11人;正高职称63人,副高职称220人;博士42人,硕士217人。目前,共建有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特种水产等1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油菜原原种基地、国家油菜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农业部贵州省小黑麦原原种基地等国家级试验基地,省级农作物南繁育种基地2个;水稻、玉米、大宗淡水鱼类等16个学科进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拥有蔬菜、肉牛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贵州科学观测实验站”、“西南山地油料作物科学观测实验站”、“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进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体系。开设“贵州农业科技信息网”(),面向社会提供“种养业全程管理专家系统”、“贵州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农业实用技术数据库”和“贵州农业科技110服务系统”等科技服务。主办贵州农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科技类核心期刊)、农技服务和贵州畜牧兽医三本科技类杂志。“十一五”以来,项目申请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累计获准国家、省级科研立项600余项,其中:1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个“863”子项目,2个“973”前期研究专项;作为副主持单位,主持国家马铃薯支撑计划1项;参加多项国家强优势育种计划。围绕我省主要粮、油、果、蔬、茶产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需求,主持了“十一五”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小麦、蔬菜和生态循环农业等13个省级育种攻关和重大科技专项,共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与成果转化奖励47项,其中,名誉院长李桂莲研究员获2009年贵州省最高科学奖;“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及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抗旱耐瘠玉米自交系及新品种选育研究与应用”和“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等3个项目分别获省科技进步壹等奖;“火龙果新品种选育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贵州农业信息技术研发与应用”等8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贰等奖;“贵州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产业化技术集成应用”等获省科技成果转化奖壹等奖,“贵州省鲟鱼养殖技术推广与产业化示范”、“几种优良牧草与配套栽培技术的应用与转化”等6个项目获省科技成果转化贰等奖。育成并通过省级和国家审定的粮、油、蔬、花等作物新品种127个次,完成粮、油、蔬、花等作物新品种经营权转让55个;自主实施新品种转化38个。主要粮、油、果、蔬、茶、薯等科技成果实施规模达8000余万亩,家畜37万余头,蚕4.24万张,水产养殖3.6万余平方米,新增社会经济效益122.9亿元。成果转化为我省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三、意义和必要性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自治州相连且位于贵州省南部,分别与湘、桂、滇相邻,集聚了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瑶族、畲族和毛南族等世居少数民族,人口1186.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33%左右,各州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其总人口的81.6%、56.4%和42.47%。三州土地总面积7.31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3%。三州地域相连,东部为丘陵,西部为世界喀斯特石漠化典型核心区域,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科技队伍人员少,科技支撑力量弱,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率较低。以年收入低于2300元为准,2011年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州贫困人口分别为223.1万人、160万人和138.24万人,分别占全省贫困总人口的14.7%、12%、9.09%;贫困农民年均人收入分别为1368元、1530元和1274元。农民收入低、经济发展缓慢,是制约全省迈入小康社会的重点区域之一。因此,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自治州实施科技特派员产业链示范建设项目,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发展,以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三个自治州的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贵州省委、省政府的迫切任务!图1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州行政区划示意图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州少数民族占贵州省少数民族总数70%以上,贫困县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根据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精神,紧扣“稳中求进、提速转型”的总基调、总目标,抓住“一个核心、六个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强化基础、调整结构、培育产业、提高素质、深化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科技部与贵州省政府第二次省部会商精神和万钢部长关于推进贵州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意见,按照国家和省“十二五”科技发展纲要制定的目标任务,为了在“十二五”期间通过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更快发展,为充分利用“二纵二横”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全省高速公路网建设契机,以发展通道经济为突破口培育特色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提高三个自治州产业发展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结合全省“百、千、万科技特派员行动” 组织实施,引导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贵州科学院、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科技创业服务,引进省内外科技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以各种灵活机制加快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带动,提升科技特派员发展能力,加快农民脱贫,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尽快达到国家“十二五”脱贫目标,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因此,从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自治州自然、生态条件出发,围绕特色产业链示范建设,在科技力量投入、技术示范和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农民群众科学致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四、项目可行性分析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三个民族自治州良好的生态环境、便利的交通运输和前期扎实的科技特派员工作基础,为整州推进特色农业产业示范科技特派员项目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一)良好的农业产地质量环境黔东南州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419,雨季明显,年降雨量10001600毫米,日照年均约1200 小时,无霜期260220天,南部地区无霜期年310天。黔南州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典型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619.6,年降雨量11001400毫米,雨热同季。全州土地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层深厚,湿润有机质含量高。黔西南州,年均日照时数14361648.6小时,年均气温13.619.1,年降雨量1253.11577.2毫米,雨热同季,无霜期281348天,终年温暖湿润。南北盘江及红水河的低热河谷地带终年无霜雪,被誉为贵州省的“天然温室”,适宜于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木的生长。三个自治州境内地形复杂,江、河纵横,地势落差较大,气候多样性明显。由于受地质构造、成土母岩、海拔高度、气候、植被及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土壤类型众多、结构复杂、地域差异明显,自然肥力高,且由于“三州”属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农用化学品投入少,土壤环境质量可靠。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良,黔东南州生物物种繁多,被誉为“森林之州”,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2.78%,是国家28个重点林区之一,贵州省10个林业县,有8个在黔东南,还有黔金丝猴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10多种,是国家特有动植物种的中心保护区之一。位于黔南州的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高等植物标本近千种,发现的新种有荔波大节竹、短叶禾穗花杉等达40种以上。可见,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三州自然生态和农业产地环境质量良好,具备发展冬春早果蔬菜、茶叶、蓝桨果、薏苡、火龙果等特色农业产业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二)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贵州省黔东南州东邻湖南,南接广西,与本省黔南、铜仁毗邻。黔西南州地处珠江上游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历史以来就是三省通衢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中心;黔南州位于大西南对外开放出海的黄金通道上,北靠省会贵阳市,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邻接。三州相连,总体位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圈中心地带和贵阳、昆明、南宁三个省会城市的三重辐射圈内,区位优势突出;境内兰海高速公路、贵新高速公路、贵昆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贵广快速铁路、湘黔铁路、贵广铁路、南昆铁路、贵昆铁路等穿境而过,建设并开通了兴义机场、荔波机场、黎平机场等,境内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90%的建制村通公路;西南水运出海中通道工程已建成,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为一体的综合运输网络,交通便利,便于物资的运输与集散,具备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 (三)特色农业产业前景广阔向国内外市场提供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差异产品,以适应不同国家或地区市场的特殊需求,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赢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是本项目引导产业的指向。我国的劳动密集型特色种养业,如培育具有明显省内外市场竞争优势的火龙果、蓝莓、名优茶、薏苡、蔬菜、特色畜禽产品等特色种养业,开发同一产品的不同用途,或错季供应,满足差异化需求,将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结合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三州的自然、气候和生态条件,项目设计的生态蔬菜、优质亚热带水果、特色养殖、茶叶、蓝莓、油茶、核桃、薏苡和冬作特色马铃薯产业,目前已具有一定的发展基础;配套无公害高效生产技术和收贮、加工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项目实施推动的贵州特色农产品可直接面向东南亚和港、澳地区市场,蔬菜、水果等季节性强的农产品更可供应海南、广东、广西、福建、重庆等夏季气候炎热省(市、区),市场前景广阔。(四)政策规划配套 “十一五”期间,配套贵阳城市经济圈和毕水兴经济带专项规划,贵州省编制了东南部特色经济区的专项规划。为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加快“三化”同步,解决贵州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针对贵州农产品存在的“三多三少”(初级产品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少;普通农产品多,特色农产品少;无品牌、无包装的产品多,品牌产品精和细农产品少)和品牌资源分散等突出问题,制定了贵州省“十二五”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了生态畜牧业、蔬菜产业、茶叶、马铃薯、精品水果、特色杂粮等产业优先发展的规划。201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及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对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以及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2012年,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意见(黔党发2012 1号)进一步明确了产学研结合、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制、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等农业科技发展与创新机制,为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政策保障。(五)扎实的工作基础和技术力量自2003年贵州省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和实施科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以来,在科技部的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科技部门加大对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的支持,积极探索科技扶持开发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寻找科技特派员与科技扶贫的结合点,抓好科技特派员与科技攻关、星火计划、重大专项和富民强县等项目的结合,通过引导、组织、帮助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企业,通过带动示范,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企业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农民”的创业链,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蔬菜、茶叶、油茶、水果、畜牧养殖等一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产业基础已初步具备。截止2011年,三个自治州科技特派员已发展到1518人,占全省农村科技特派员的56.5%;省、州、县三级科技部门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了一批创业示范项目,支撑了一批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科技特派员产业链,带动了一批农民脱贫致富。同时,项目组织单位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科学院、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贵州大学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近年来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收贮、保鲜和加工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具有顺利实施项目的高、中级科技力量和技术储备,为项目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技术力量。五、主要开发内容和指标(一)总体目标围绕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的专项规划目标,立足于黔东南、黔南和黔西南州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科技特派员服务为抓手,加快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以特色产业链为龙头,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为整体推进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二)主要开发内容1. 科技特派员团队建设项目围绕生态蔬菜、精品水果、特色养殖、茶叶、蓝莓等9个科技特派员特色产业链,组建省、州、县、乡四级联动的科技特派员团队。(1)贵州高原生态蔬菜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团队(2)贵州精品水果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团队(3)特色养殖科技特派员产业链团队(4)20万亩优质茶叶高效种植与加工科技特派员团队(5)蓝莓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团队(6)油茶丰产栽培实用技术推广示范科技特派员团队(7)核桃嫁接育苗与规范栽培示范科技特派员团队(8)薏仁米产业化示范工程科技特派员团队(9)冬作特色马铃薯商品薯生产与示范科技特派员团队团队建设围绕特色产业链发展需求,组织科技特派员团队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加强服务意识教育,形成一支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效率高、支撑贵州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科技力量。2. 支撑服务网络建设按照特色产业发展需求,采用省级信息平台、技术示范、技术培训、专题指导等服务方式,构建省、州、县三级信息平台,发布产业发展技术、市场和专家信息,在有条件的乡镇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中心(站),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组织省、州、县级科技特派员提供优良品种、种苗繁殖、无公害标准化规模化高效生产、采收、贮藏、保鲜、加工和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技术和信息服务。联合地方职业院校,组建省、州、县技术培训机构,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室内和现场产业技术培训,对各级科技特派员和企业、种养大户、农民进行种养技术和市场信息的培训与知晓,将科技服务进村入户,技术培训办到田间地头。按照市场规律和产业链发展特点,采用“企业科技协会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基地,扶持和发展地方专业合作组织,推动特色产业链构建。3. 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布局,各专题在“三州”分别选择1个自然、生态条件合适、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示范效果好的区域,作为各特色产业创业示范点,建立高标准的示范点(园、企业),作为州、县、乡级科技特派员的集中教育、培训基地。4. 科技特派员产业链培育围绕9个特色产业链,通过科技特派员牵头的“科技特派员+企业+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农民合作社+基地”、“科技特派员(或大户)+资金+基地”等运行模式,多方协同配合,创业示范,培训带动,培育并形成产前、产中、产后于一体的特色农业产业链。5. 特技特派员激励机制探索通过项目实施,探索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省、州、县、乡四级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制度,包括资格认证、绩效考核、奖惩办法和激励机制等,对工作扎实、成效突出的科技特派员进行表彰、奖励,并给予科技项目扶持。(三)技术路线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龙头,加快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特派员人才队伍、信息服务网络和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引导和推动企业、基地、协会和种养大户发展,带动农户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形成特色产业链,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首席科技特派员产业首席科技特派员省、州、县科技特派员培训示范基地信息服务网络企业基地协会农户技术市场特色产业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图2项目实施技术路线图(四)主要指标1. 建成3020人的省、州、县、乡四级科技特派员队伍,建立培训示范基地34个(表1),领办或创办种养加企业或实体181个。2. 培训各级科技特派员和企业、协会、农民58.8万人次,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136个,带动乡镇383个,辐射带动595万人。3. 通过辐射带动,特色种植业、林果业规模达344.6万亩,特色养殖业规模达820万头(羽),实现特色产业年产值193.6亿元,农民年增收540元以上。表1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州科技特派员整州推进产业创业链建设主要指标序号特色创业链名称产业规模(万亩万头万只)总投资(亿元)申请国家支持 (万元)年产值 (亿元)科特派(人)创办企业实体(个)实施项目(个)带动乡镇(个)建立培训基地(个)培训 (万人次)农民增收(元)辐射带动(万人)备注1贵州高原生态蔬菜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2006.18 3308060035351005163000150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州的16个项目县2贵州精品水果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示范100.04 200201005336510400010黔东南州、黔南州和黔西南州3特色养殖科特派产业链建设示范82024.60 100040.710004358011010000200黔西南州黔南州黔东南州420万亩优质茶叶高效种植与加工204.82 3001025030303035200060三州实施5蓝莓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示范84.17 30010370403025310400050黔东南州和黔南州6油茶丰产栽培实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200.09 319102005103091200090三州实施7核桃嫁接育苗与规范栽培示范25.640.09 304.472001051030.8300010黔南黔西南8薏仁米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501.20 5002.420010156233200015黔西南9冬作特色马铃薯商品薯生产与示范110.03 30013.510033102354010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州合计344.64/82041.23 3553.4193.630201811363833458.830540595六、项目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一)项目投资预算项目设计9个特色产业链建设示范专题共需投资41.23亿元(表2),其中,设备费1.39亿元,材料费33.07亿元,测试化验加工费512.18万元,燃料动力费420.03万元,差旅费1721.56万元,培训费731.86万元,国内协作与交流费426.81万元,劳务费4.08亿元,专家及会议费394.98万元,管理费178.26万元,其它经费2.22亿元。表2 贵州省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州科技特派员整州推进产业创业链建设项目总投资预算序号科目名称总经费(万元)专项经费(万元)自筹经费(万元)一、经费支出412334.72 3553.40 408781.32 1设备费13872.66 431.64 13441.02 2材料费330704.38 806.60 329807.78 3测试化验加工费512.18 185.30 326.88 4燃料动力费420.03 270.32 149.71 5差旅费1721.56 708.50 1013.06 6培训费731.86 346.62 385.24 7国内协作与交流费426.81 104.64 322.17 8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494.60 226.72 267.88 9劳务费40803.28 141.70 40661.58 10专家及会议费394.98 132.98 262.00 11管理费178.26 89.38 88.88 12其它费用22164.12 109.00 22055.12 (二)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项目所需资金41.23亿元,其中,申请国家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投入3553.4万元,其余40.88亿元资金主要来源于特色种、养、加企业和农民,部分资金来源于地方财政扶持资金。七、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1. 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将带动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种植业、林果业规模将达344.6万亩,特色养殖业规模将达820万头(羽),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无公害农产品和加工成品,9个特色农业产业实现年产值193.6亿元,除马铃薯外带动农民增收540元外,其余特色产业均带动农民年增收2000-10000元,经济效益显著。2. 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将极大地促进贵州省级和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州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提升服务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形成具有贵州区域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引导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先进实用技术的采用,可极大地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技术水平。同时,项目将培训省、州、县、乡四级科技特派员58.8人次,辐射带动595万人,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3. 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在种植业方面注重无公害和生态农产品技术应用,降低化学品投入,减少农田污染;林果业替代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覆盖度,降低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养殖业方面,采用健康养殖模式,可极大地降低养殖企业废弃物对产地环境的污染。八、进度安排项目计划在3个年度(2012年-2015年)内完成,年度计划如下:1. 2012年进度完成项目申报,组建各特色产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完成省、州、县科技特派员管理与服务机构;启动各特色产业的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初步完成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完成各产业科技特派员和行业技术培训教材,开展省、州、县、乡四级科技特派员培训,启动种养加企业、大户和农民技术培训。2. 2013年进度完善示范基地建设和服务网络建设,大规模开展科技特派员和种、养、加企业及农民技术培训,扶持专业合作组织,以点代面,推动特色产业链建设。3. 2014年进度大规模开展特色产业管理和经营服务,组织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完成各特色产业规划的技术培训、企业培养、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和辐射带动任务,各特色产业认真总结项目实施经验,撰写验收资料,提交验收。3. 2015年进度继续完善科技特派员示范产业链推进工作,提交项目总体验收资料,完成项目总体验收。九、项目的组织管理及相关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由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农科院和黔东南州、黔南州、黔西南州组成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人、财、物等资源的调配。由贵州省农科院、贵州科学院、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三州”科技局和相关业务部门、高等院校(职校)、农科所、林科所等单位人员组成技术实施小组,组长为首席科技特派员, 9个特色产业首席专家为特色产业首席科技特派员,层层分解任务;在各州、县设立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组织落实行政辖区和行业的产业发展关键技术试验、示范和教育、培训等任务。1. 领导小组组长:于杰贵州省科技厅厅长副组长:陈训贵州省科技厅副厅长刘作易贵州省农科院院长成员:陈应勇黔东南州副州长周俊生黔南州副州长黄曼黔西南州副州长林昌虎贵州科学院副院长朱军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傳舒安贵州省科技厅政策与体改处处长2. 技术实施小组组长:刘作易贵州省农科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组长:陈文祥黔东南州科技局局长赵日华黔南州科技局局长王大文黔西南州科技局局长成员:王天文贵州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蔡永强贵州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尚义顺贵州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梁远发贵州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聂飞贵州科学院植物园主任、研究员王进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建昌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管中心主任、研究员雷朝云贵州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雷尊国贵州省马铃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项目实施过程中,依据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定各级科技特派员工作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实现省、地、县三级规划和项目实施互动;按照市场需求,加强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衔接,构建科技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无缝连接,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二)确保经费投入,强化激励措施通过省级项目配套和州、县科技投入,增加各级科技特派员经费投入,放大国家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的示范带动效应。国家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组织科技特派员示范带动项目的实施,主要用于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科技特派员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支出;项目执行过程中,开展项目技术交流、技术培训、表彰奖励优秀科技特派员,调动科技特派员的服务积极性。省、州、县配套经费用于试验、示范和产业推动等支出。(三)搭建绿色通道,促进信息沟通通过全省科技特派员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省、市、州(地)、县科技特派员管理的协调和互动,强化全省科技特派员的规范化管理和服务,推进科技特派员绩效考核;促进科技特派员资源共享,开展跨区域合作,扩大科技特派员服务空间和服务链,创建绿色服务通道,增强服务手段,努力提升科技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四)延伸触角,科技服务进村入户根据县域产业发展重点,在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带动的同时,发挥科技特派员社会服务功能,加强乡(镇)科技特派员技术服务中心、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做到科技服务进村,在有条件的企业、村(寨)建立科技特派员服务站(点),将服务直接送到企业和农民手中,建立服务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五)强化培训,提升各级科技特派员服务技能进一步加强省、地、县各级科技特派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提升科技特派员服务技能。科技特派员在开展创业示范的同时,要注重项目的传、帮、带作用,提高科技示范和农民掌握应用新技术的能力,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有计划地组织项目管理培训,提高各级科技特派员管理办公室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科技特派员工作。十、省级科技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委科技司意见十一、各特色产业链科技特派员示范建设项目可行研究报告清单1. “贵州高原生态蔬菜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 “贵州精品水果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3. “特色养殖科特派产业链建设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4. “20万亩优质茶叶高效种植与加工”可行性研究报告5. “蓝莓产业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建设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6. “油茶丰产栽培实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7. “核桃嫁接育苗与规范栽培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8. “薏仁米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9. “冬作特色马铃薯商品薯生产与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