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格萨尔王的故事.docx

    • 资源ID:3597107       资源大小:55.67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格萨尔王的故事.docx

    格萨尔王的故事 2 1 神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认识生字7个,会写生字14个,掌握词语11个。 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3、引导学生体会“既也”的用法并造句。 4、初步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充分地与本文进行交流,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神鸟的聪明,并从神鸟讲的三个故事中得到启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神鸟以及狗、猫、乌鸦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处理事情要经过仔细调查,否则会伤及无辜甚至会伤害忠良”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了解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地从依尔特戈尔可汗那里逃脱的,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从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善良愿望表达出来的。 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朗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教学方法: 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具准备:录音机 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1、导语: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有许许多多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今天让我们走进内蒙古的山林里,去看看那美丽的“神鸟”,去听听那动人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揭示课题:“神鸟”“神”是什么意思? 4、默读课文,神鸟神奇在哪儿呢?为什么称它为神鸟,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生字 1、汇报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同学间互相解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如“伶、淙”字的读音;区分多音字的读音。指导学生区分“燥、躁”“婉、碗”等相近字的用法。 3、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句子中读一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读词、读语句。 4、小结: 指导学生在理解词语意思时要注意把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去理解,不要就词解词。有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意思。如“包袱”一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用布包起的包。”而在“我们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这句话中指思想负担,“抖包袱”又是指相声快书等曲艺中的笑料。因此,在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帮 3 助学生区别这些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意思,扩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三、自读全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看全文有几个故事,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提出不懂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3、小结:故事中有故事,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请在下节课和同学们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积累新的词语 2、带着课后思考题再次读课文。 板书设计: 生字大故事小故事 多音字狗 神鸟猫 乌鸦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在蒙古族的山林里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就是“神鸟”。还记得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吗? 1、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理清文章结构。 二、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指名读13自然段。 神鸟的神奇之处体现在哪儿? 想象着神鸟聪明伶俐的样子,自己读一读。 2、默读416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自学提示第1题 小声读一读第4自然段 出示 这句话写的是可汗的活动。 从“非不可”这组关联词中你看出了什么? 读出这种决心与信心。 说一说这一自然段与下边内容的关系。 步骤二:解决自学提示第2题 读相关段落请同学说一说,神鸟是怎样一次又一次逃脱的? 为什么神鸟能一次又一次地逃脱? 要点:两人有约定 出示: A、自读语句,“既也”这组关联词前后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B、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用“既也”说一句话。 故事中猫、狗、乌鸦被猎杀令人同情 可汗富有同情心,被打动,叹了气,违背了约定 步骤三:解决自学提示第3题 分别读3个小故事,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动物。 4 出示: 请你谈谈对他们的看法? 为什么好人也会办错事? 步骤四:解决自学提示第4题 表达的情感 表达了对聪明伶俐的神鸟的喜爱之情。 表达了对狗、猫、乌鸦忠于职守,勇于救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 表达了对可汗富有同情心、善良之心的赞扬。 以上内容就是文章要表达的美好心愿。 是怎么表达的 通过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通过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来表达的。 4、学习课文第17自然段 指名读第17自然段 可汗说“确实没办法捉它回家了”与课文开头中哪句话完全不同?为什么这么说? 能结合全文说说神鸟聪明在哪儿吗? 回读课文,概括回答 要点;人们捉不到它捉到后与人们的约定用惨遭错杀的故事打动人心,使人违背约定知道有同情心的人都会被打动,一定会叹息。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什么教育? 2、你怎么评价课文中的各种人物、动物? 归纳板书: 狗 可汗捉神鸟讲猫 乌鸦 善良聪明忠于职守 同情心智慧勇于救人 3、总结: 神鸟以其聪明才智,使得可汗不得不打消了捉它的念头。这是贯穿全文的大故事。而神鸟讲的3个小故事却是课文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表达方式是我们应该学习借鉴的。 4、请你向文中的人物说一句话。或赞美,或批评,或劝诫。 四、布置作业: 1、完成造句 2、积累词语 3、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4、小练笔:选择课文中的一个人物或动物进行评价。以我想对你说为题或自拟题目。 板书设计:1 神鸟 狗:忠于职守 猫:善良聪明 乌鸦:勇于救人 格萨尔王的故事教案 教学要求: 会认“酥”等七个生字。 速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尔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了解唱词中运用“比兴”的手法。 搜索、阅读其他神话与传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 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渔产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格萨尔资料图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定向诱导 简介格萨尔王,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引入主人翁。介绍格萨尔王。 2、教师谈话:格萨尔王原来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3、学习目标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他为人民做了些什么事,他是怎么对待自己的人民的? 自学探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学习要求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读课文。 速度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格萨尔的什么故事?你喜欢他吗?为什么? 学生用自已的学习方法学习。 展示答疑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2、找代表,反馈分段情况。 3、感受英雄形象 教师: 你喜欢这个藏族人民的英雄吗?为什么? 交流反馈:他非常勇敢,为民除害。他非常善良,热爱人民,造福百姓。 朗读唱词,体会比兴用法 学生朗读唱词, 教师: 唱词中唱到“野牛”、“老虎”是想说明什么? 教师小结:作者运用比兴的手法,说明凶猛的动物都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觉如更不能伤害自己的亲人。 拓展延伸 思想教育升华 农历去年冬,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大受雪灾时,党和*、人民是怎么抗雪灾的?特别是国家领导人是怎么关心、爱护人民的?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和一些抗灾人员是不是你们心目中的英雄? 学生回顾,讨论。 教师小结:是呀!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和诣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一个热心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领导是关心、爱护人民的领导,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们都受我们爱戴和拥护。 反馈总结 1、本课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勇敢、善良、为民除害、造福人民的英雄形象,也让我们感受到文中的唱词很有艺术特色,望同学位课后多收集一些民间故事。 2、作业 收集本课词语。搜集和阅读其他民间故事。板书设计:2*格萨尔王的故事 消灭地鼠恶魔 杀死强盗 保护商人 格萨尔王 同意岭地部落迁移到玉隆 分配领地 8 3、冬不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5、16自然段。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认识6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掌握11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 坚持长文短教的原则,大胆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细致地品读课文描述冬不拉杀死瞎熊的经过,体会王子的机智、勇敢、善良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从而体会琴声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勇敢、善良、勇于牺牲的冬不拉王子的敬佩和赞叹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琴声分别描述了哪些故事情节,能结合课文内容找出来并说一说。 教学方法: 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课题,导入新课 1、放录像,看冬不拉琴的样子,听弹奏冬不拉的乐曲。 导语:这种琴就叫“冬不拉”。冬不拉琴声悠扬,琴的样子也很有特色,那么这种乐器为什么叫冬不拉呢?这里面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你了解到的向大家做一下汇报。 2、能说说冬不拉琴的由来吗? 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 1、预习时易读错音的字有什么?易写错,易混淆的字是哪个?你是怎么区分、记忆的? 2、学习生字具体步骤: 判断正确读音 冥思苦想骏马 依恋(luànliàn)匕首(bbì) 把正确字填在里 一莫自勇如如 不安死如眉不展 带读词语 自己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 三、理清顺序,了解文章结构 1、速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2、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抄写词语,积累本课书中的成语。 2、读课后思考题,再次带着问题读书。 板书 生字1、瞎熊伤害人畜 冬不拉2、王子除害牺牲 3、琴声讲述故事 9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请齐读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你说一说“冬不拉”指的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要细读课文,看一看这种乐器得名的由来。 二、回忆课文,理清脉络 1、出示填空:本文先写了,又写了,最后写了,这是按照的顺序记叙的。 2、能根据填空说一说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三、抓住重点,朗读理解,体会情感。 1、默读2-10自然段,思考 你认为王子冬不拉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边读边画批。 全班交流 要点一:不顾个人安危 出示文字片 步骤“自告奋勇”一词什么意思? 联系上文想想为什么王子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 要点二:胆大心细,不辞辛苦 先读一读 王子是怎样找黑熊、布置兽夹的?把描写他动作的词语找出来,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写黑熊的这一自然段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要点三:勇敢无畏,不怕牺牲 王子与瞎熊是怎样搏斗的?读一读 指名朗读,大家评一评。 你感到这场面怎么样? 2、小结: (1)冬不拉是怎样的一个人? 理清文章层次,先写什么又写什么。 四、想象画面,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冥思苦想”什么意思?人们深思什么,苦想什么,为什么这样冥思苦想? 2、想出什么办法? 3、读琴声这一部分,说一说通过音乐阿肯是在讲述什么事情? 4、找出与琴声相对应的故事情节读一读。 5、理解“视死如归、低回婉转、音韵铿锵、如泣如诉”几个词语的意思,这分别是怎样的场景? 6、指名四人读四种琴声,指名四人读四种相应的故事情节。 指名朗读 说一说这几个情节。 7、带着想象,配乐朗读。 8、配乐背诵 9、试着背一背,介绍自己是怎么背诵的? 10、用琴声叙述王子为民除害的故事,让你感受到什么? 10 五、弄清来历,明白意义,体会情感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一说乐器的来历。 六、总结全文,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1、全文还有几处描写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2、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和大家说说。 3、归纳板书,提高升华 冬不拉纪念琴 自告奋勇承担重任视死如归 不辞辛苦准备作战低回婉转 毫不畏惧英勇搏斗音韵铿锵 献出生命为民除害如泣如诉 七、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继续背诵课文15、16自然段 2、积累词语,会说成语的意思。 3、小练笔:写读后感。要求从多角度写 板书设计:3、冬不拉 故事 琴声 骑着、翻过、涉过、穿过 雄浑激昂 安置捕兽夹 巧妙伪装 伪装被瞎熊识破 低回婉转 王子与瞎熊激烈搏斗 音韵铿锵 瞎熊被杀死 王子也牺牲了 如泣如诉 11 4火把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激情四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了解彝家火把节的来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相关的彝家火把节的图像资料,感爱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有自读、品读、有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2、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饶的优良美德。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写的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感受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 了解火把节的来历,理解火把节的纪念意义,赞扬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教学方法: 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录音机 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预习。 1、搜集彝家火把节的图片及过火把节的一些情况。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默读思考:课文是分哪向部分写的,你是根据什么划分出来的?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节日?说说过节的情况和心情。 2、我国有56个民族,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特有节日,我们今天就去参加彝族的火把节吧。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3、课文写了火把节的哪几个场面?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读了课文,你对彝族火把节有了哪些了解? 2、你最喜欢哪些场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3、说说彝族火把节的来历,了解了这个传说,你想到了什么?相互交流。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1、采取个人读、小组读、指名读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听。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 2、进一步搜集彝族人民过火把节的资 12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听写课后“读读写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谈话: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强烈地感受到彝家人的热情好客。这节课,就让我们和彝族人民一起欢度火把节,感受火把节热闹场面,感受彝族人民的民族风情。 二、品读词句,想象场面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教师:为了欢度火把节,人们要做好充分准备。彝家人做了什么准备?请同学们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在文中画出。 集体交流 有感情计朗读第一部分。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教师:课文描写了火把节哪几个场面?你最喜欢哪一个?画出来读一读,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想象场面。 交流反馈 课文描写了彝家人在过火把节时穿上节日盛装,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跌、点火把、围着篝火跳舞等五个场面。 学生一起读一读这些有关的句子。 小结;彝家人的火把节真是太有意思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彝族的民族风情。 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第三部分,讲一讲这个传说、。从关于火把节的传说中想到什么?与同学交流。指名说说这个拟说。 小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 小结:是的,火把节不是一个普通的节日,它更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学生有感情地再朗读文段。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感受了彝族的民族风情,我们还知道火把节来历,知道火把节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节日,它更是彝族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民族资料,感受这些民族风情。 板书设计: 4、火把节 准备:扎火把、民族服饰、美酒佳肴 场面:准备节日饭菜、斗牛、摔跤 点燃火把 、围着篝火跳舞 来历:人们用火把消灭“天虫” 14 6 猫 一、知识与能力: 1 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 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1、 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朗读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1、 板书:猫。知道猫吗?谁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2、 指名说。 3、 揭示课题。 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揭示课题。 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揭示课题。 4、 齐读课题。 5、 说说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二、 自学课文 1、要求: 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记记新词的字形,联系上下文想想词义。 读读想想:你喜欢这些猫吗?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 2、 交流反馈 做作业本第一、二、三题。做完后集体交流反馈。 你们喜欢这些猫吗?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自由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15 说说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大猫,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猫。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 第二段:第4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 教学第一段 1、 自由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2、 指名说。 方案一:学生能直接说出“猫的性格的古怪”。 1、 知道“古怪”这个词语的意思吗? 2、 再反复读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怎样写了猫的性格的古怪的? 3、 集体交流 指名说。每说一处,教师投影出示。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充分利用老师、优秀学生的示范朗读,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读美,读出感受。(加点词语为教师板书) A、 猫很老实:很乖、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B、 猫很贪玩:出走一天一夜、任凭也不、要不怎么呢?。 C、 猫很尽职:闭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不可。 D、 猫高兴的时候温柔可亲:蹭、抓痒、踩梅花、丰富多腔地叫唤。 E、 猫不高兴的时候一声也不出:无论 F、 猫很胆小: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G、 猫很勇敢:不要说就是。 4、 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你有什么话 想说吗?看看课文上事怎么把他们联系起来的。 5、 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可是 。 6、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读出了什么感情?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像唱歌、说话 指名读这句句子。 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谁能来模仿一下猫捉老鼠的样子。体会“尽职”、“闭息凝视”的含义。 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7、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 8、想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方案二:学生只是零碎地说猫的性格的具体表现 16 1、 上述教学步骤3。 2、 看黑板上的板书,老舍先生写出那么多的猫的性格,你有什么话 想说吗?具体说说。 这些词语的意思都有些矛盾。 看看课文上事怎么把他们联系起来的。 3、 接上述教学步骤58。 三、 教学第二段 1、 自由读第二段,按照上述的方法想想这段主要围绕哪句来写的? 2、 反复读读这段,想想你是怎么体会到这一点的? 3、 交流 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 跌倒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撞疼了也不哭。 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 4、 尽管小猫如此顽皮,淘气,但我会责打它们吗?我会讨厌它们而不要它们吗?为什么? 作者是十分喜欢猫的。 满月的小猫就像一群孩子,他们淘气、天真、生气勃勃,实在太可爱了。 四、 读着读着,我觉得我们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些猫,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全文。 五、 老舍先生真不愧为语言大师,他把古怪的大猫和满月的小猫写得如此可爱。 1、 他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猫的可爱的? 2、 你喜欢小动物吗?说说家里的小动物可爱之处。 3、 同学们举的这些例子,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好像我们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的一样,不仅具体,而且真实,这是我们写好“喜欢的小动物”片段的基本条件。 4、 写的时候,要注意抓住特点,要有重点,要安排好顺序。语言要朴素,多说平常话,像课文里的语言那样,除了写它逗你喜爱的样子、活动、性格之外,别忘了用“喜爱”的字眼儿抒发一下你的感情。 5、 学生仿写片段,教师巡回指导。 6、 集体交流。 板书设计: 6猫 说它 可是 老实 贪玩 尽职 性格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什么都怕 勇猛 小时候逗人喜爱 板书设计: 6猫 说它 可是 老实 贪玩 尽职 性格古怪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什么都怕 勇猛 小时候逗人喜爱 19 1、看来,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变化了,我们感受到小珍珠鸟的活动方式、性格也发生变化了,它越来越亲近“我”,越来越信赖“我”了。透过小珍珠鸟的变化,你感到仅仅是小珍珠鸟信赖作者吗? 大鸟也信赖我,它们允许自己的孩子飞出笼子,与“我”亲近。 2、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你不禁想读一读课文的哪些段落?默读16自然段,画一画相关语句。 3、谁来朗读你画到的语句,体现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学生朗读所画语句。 “它们就像躲进深有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伴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是彼此创造的: 1、不论是大珍珠鸟,还是小珍珠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学生朗读,体会“我”对鸟的爱。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 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作者坚信只要通过自己的精心呵护;自己对小鸟的尊重;自己的付出的爱,就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扩展升华课文内容: 1、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只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 2、是呀,有了信赖使世界多了一抹温馨的色彩,是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为是“爱”!因为爱,所以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因为爱,所以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在大千世界里,何处不需要关爱,何处不需要信赖?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作者那富有哲理又打动我们的话吧!齐读:“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你能仿照作者“信赖,_。”的形式写一句有关信赖的句子吗?学生写后汇报。大家都对信赖有了更深的感悟,就让我们心中多一份信赖,充满爱的情感,一齐努力地去追寻作者所期望的那种境界吧! 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回忆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读到过哪些人与动物,人与人彼此信赖的事,写下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 7、珍珠鸟 大鸟信赖探脑袋 珍珠鸟人屋里飞 小鸟爱喝茶水 啄笔尖 肩头睡 20 8*海豚救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3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海豚是怎样救人,为什么能够救人的。领会作者运用的表达方法。 3受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从海豚救人的事件中,体会到海豚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2学习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朗读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可能见过海豚精彩的表演,为它高超的本领所叹服,可你们知道吗?海豚还被称作“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呢”呢! 板书课题:海豚救人 二、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事? 三、自学课文 1想想海豚是怎样救人的? 2想想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 3讨论后指名回答。 四、学习、交流表达方法 1回忆鲸的表达方法。 2小组互相讨论、说说作者为了说明海豚救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方法。 六、知识扩展 你还对海豚有哪些了解呢?在班上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8*海豚救人 海豚: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XX年一艘韩国海船 XX年南非一位姑娘 XX年两名海员 海豚救人的原因:来源于海豚对其子女的“照料天性” 21 9、老人与海鸥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0个会写字,6个会认字及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理解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3、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过程与方法: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走进作者的心,走进老人的心,去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读和说中感悟稳重的情感,使他们的情感受到老人美好行为的熏陶和感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爆发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机 教法与学法 讲授法、朗读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我们通过老舍先生的笔触感受到了猫的可爱;因为冯骥才先生的精心呵护,怕人的珍珠鸟与他能和谐相处;即将葬身大海的人们居然能被海豚挽救了生命这些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幕幕,让我们为之动容。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篇发生在人与鸟之间真实的故事。引出课题并板书。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检查预习生字、新词的读音情况。 同桌互读,相互订正。 指名读,强调: 旋涡塑料袋模样扇动 炸了营似的 齐读加强记忆。 2、指名说说哪些字在写法上要注意的地方。如:俯、歇、瞻 3、理解新词的意思。如: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亲昵十分亲密。 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2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注意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准确。 、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之后,同桌两人相互简单交流一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着课题主要写了什么事?同时理清文章的结构。 引导学生学习第1至13自然段,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初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交流、点拨,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喂海鸥: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放、退、撮”,描写海鸥的“应声而来、扫”,感受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娴熟,他们之间那种默契的配合。联系上下文想象重点句描写的画面,感受到作者的比喻是恰当、形象

    注意事项

    本文(格萨尔王的故事.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