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烟草专卖局(公司)“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doc

    • 资源ID:3589110       资源大小:84.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烟草专卖局(公司)“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doc

    烟草专卖局(公司)“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卷烟上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行业工作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是行业主动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烟草专卖局(公司)凝心聚力全面落实国家局“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全力推进“卷烟上水平”,在尊重历史、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全省系统工作实际,特制定未来五年(年)总体发展规划。一、“十一五”期间全省系统发展概况“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局(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全面推进企业组织由增长型向成长型转变战略,努力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成长型烟草企业,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一)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省局(公司)注重把握发展规律,不断优化发展思路,着力推进理性发展。年,省局(公司)党组经过系统思考,提出企业组织由增长型向成长型转变战略,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发展目的等方面,着力破解推动企业组织转型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推进企业组织转型的路径和措施。根据企业组织转型战略,确立“服务到位、监管有力、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工作方针,明确推动企业组织转型关键是加强卷烟营销网络建设,重点是推动全面规范。在探索组织转型实践中,注重夯实基础,提出“全面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全面提升规范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的工作要求,全面推动全省系统健康发展。(二)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十一五”期间,全省系统注重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相结合,坚持“控制总量、稍紧平衡”营销策略,加强市场调研、分析和预测,努力把握市场真实需求,坚持执行经济运行分析制度,不断提高经济运行分析和监控能力,充分发挥经济运行考核导向作用,卷烟销量稳定增长,卷烟结构不断提升,零售价格保持稳定,累计共实现卷烟销量904.2万箱,年均增长率3.0;累计共实现卷烟销售收入1363亿元,年均增长率16.9%;累计共实现利税总额294亿元,年均增长率21.5%;累计共实现烟叶收购量176万担,年均增长率14.9,经济运行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三)烟叶生产彰显特色“十一五”期间,严格执行国家局烟叶生产指导方针,坚持“北烟南移”、“稳北促南”的工作思路,突出打造皖南焦甜香风格特色烟叶,推进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机械化作业、集约化育苗、专业化烘烤和信息化管理。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投入,坚持烟水配套工程和密集烤房建设,累计投入烟叶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3.04亿元,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烟叶年收购量由20.6万担增长到39.1万担,烟叶生产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按照“做精做强、做成精品”目标要求,重点发展皖南焦甜香特色优质烟叶,皖南烟区烟叶收购量年达到30.8万担,其中焦甜香风格烟叶15万担,风格特色彰显,发展势头良好,具备了长远发展的内在潜力。(四)营销水平有效提升卷烟营销网络建设步伐加快,全面推行“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网络运行模式,突出提升市公司市场营销主体地位,坚持“服务到位、监管有力、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指导方针,构建市场信息采集和需求预测机制,完善网络品牌发展纲要和规划,加强营销服务体系和零售终端建设,扎实开展“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探索推广网上订货工作,提出“两个兼顾、两个下降”的卷烟营销策略,加强工商协同营销,网络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不断加强物流基础管理设施建设,优化物流运行模式,整合物流资源,强化物流综合管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物流标准化建设、工商一体化物流体系建设、跨区域物流整合,注重信息技术在物流运行管理中的应用,现代物流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五)市场监管规范有序不断创新市场监管方式,率先建立政法烟草联合打假工作机制,首创烟草、工商、质监、交通等部门组成的行政执法联席机制,构建卷烟市场综合治理体系,开通“12313”投诉举报电话,始终坚持抓源头与打网络并举的策略,保持卷烟打假高压态势。“十一五”期间,全省破获涉烟网络案件141起,其中符合国家局案件标准要求的26起。以“三个相适应”为原则,突出抓好县级局执法主体建设,坚持抓好内部监管,推进零售户合理化布局,积极实施“卷烟打假进社区、面向零售户宣传培训、烟草专卖放心店”三大工程,市场控制力明显增强,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初步实现“基本上买不到假烟”管控目标,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六)管理基础得到夯实发扬*烟草勇于创新精神,在全行业率先实施工商分设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2006年,率先开展母子公司体制改革,省公司退出“两烟”经营,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全部取消,建立了省公司、市公司母子公司体制,产权关系基本理顺。大力推进预算管理、贯标、对标和创建优秀基层单位活动。全面开展“两项检查”和“三项检查”,全面推进政(企)务公开,建立常态化公开工作机制。建立管理规范免检制度,推动企业由“他律”向“自律”转变。深入开展“全面规范梳理年”活动,着力构建规范监管长效机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科学化,促进经营现代化。大力推进“五五”普法宣传教育,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监管和重点控制,安全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七)发展活力日益显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在全省系统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两个至上”在岗位、“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保持良好状态、创先争优等活动,加强廉政建设,培养良好作风,提高机关效能。全面推进以“定岗、定责、定员、定薪”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领导发展的能力有效增强。大规模开展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岗位技能竞赛,着力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坚持以“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徽映”服务品牌着手推广实施,企业文化“融心、融智、融情”功能有效发挥,企业文化落地初见成效。二、“十二五”期间全省系统“卷烟上水平”形势分析“十一五”期间目标任务的完成,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全省系统站在新的平台、新的起点上,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需要未雨绸缪、理性思考、积极应对,奋发有为地推进“卷烟上水平”。机遇与挑战并存。“十二五”期间,国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宏观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国家级*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国首批三个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区位经济优势突出;行业把“卷烟上水平”作为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力度,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必将给全省系统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同时,对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随着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实施,社会对吸烟危害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烟草税收持续调高;在新的较高平台上实现卷烟销量和税利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作为省产烟销量比重较大的商业企业,培育行业知名品牌,把握集中度的困难会越来越大。优势与劣势同在。国家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十一五”期间建立的发展平台,*烟草人勇于创新的精神,内部和谐的发展氛围,为全省系统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增添了动力。随着形势和任务变化,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存在的劣势同样要引起关注。市场营销能力和品牌培育能力有待增强,市场管理基础有待夯实,科技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率有待提高,队伍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有待增强。由此可见,全省系统“十二五”期间改革发展,有优势又有劣势,有机遇又有挑战。需要主动抓住机遇、勇于应对挑战,积极发挥优势、克服不利因素,凝心聚力谋划“卷烟上水平”。三、“卷烟上水平”必须遵循的原则要求全省系统“卷烟上水平”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局“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商业企业基础引领作用,稳步实现行业“532”、“461”知名品牌的规模发展与价值提升,全力以赴落实保障措施,加快实现“四个提升”,持续推进组织成长,切实增强整体竞争实力,用五年时间拼搏奋斗,全面实现“卷烟上水平”,保持全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一)必须遵循深化改革原则充分发挥体制性优势,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探索实践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形成推动“卷烟上水平”的强大动力;不断探索实践卷烟流通机制改革,切实增强适应和把握市场能力;不断探索实践烟叶种植方式改革,确保特色烟叶发展水平持续提升;不断探索实践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为“卷烟上水平”增添生机和活力。(二)必须遵循市场导向原则培育品牌是商业企业的首要任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是商业企业应尽的职责。需要尊重消费者选择,满足市场真实需求,营造适度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工业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市级公司市场营销主体地位作用,确保“卷烟上水平”拥有可靠的市场基础。(三)必须遵循科技进步原则商业企业遵循科技进步原则,就是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环境,支持和鼓励自主创新,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效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突破更多关键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坚持信息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完善信息支持系统,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卷烟上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必须遵循共同发展原则共同发展是建设和谐烟草的本质要求。作为省产烟销量比重较大的*烟草商业企业,既要谋划自身发展,又要谋划省内工业企业和省外工业企业共同发展,还要考虑烟农、卷烟零售户合理利益增长,重视全体员工人文关怀和成长进步。正确处理行业内外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要求。(五)必须遵循平稳转型原则 “卷烟上水平”为商业企业组织转型提供了新的平台和空间,坚持企业组织平稳转型将为推动“卷烟上水平”提供新的生机和活力。保持企业组织平稳转型,需要企业在量和质两方面有新的增长和提高,更需要企业组织具有宏观调控的智慧和能力。坚持把企业组织成长能力的成长性、持续性和创新性,落实和运用到“卷烟上水平”各项工作中,推动企业组织平稳转型在“卷烟上水平”过程中得到真实体现。(六)必须遵循规范自律原则严格规范、严于自律是全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是“卷烟上水平”的基本准则。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按流程操作、按制度办事,规范到位,提高效率。通过实施政(企)务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管理、民主决策。通过推行“明示承诺”和“免检”制度,促进企业由“他律”向“自律”转变,促使企业强身健体,自觉增强应对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四、“卷烟上水平”主要目标任务商业企业品牌发展关键在于维护好市场经营秩序和培育行业知名品牌。因此,我们把市场营销、烟叶发展、科技创新、基础管理上水平确定为“卷烟上水平”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营造“卷烟上水平”发展环境,促进企业组织持续成长进步。(一)市场营销上水平稳步提高知名品牌市场份额,实现知名品牌规模发展与价值提升。到2015年,全省卷烟销量年均增速保持在1.4%左右;含税批发收入年均增幅8.7%左右;卷烟销售结构稳步提升,一、二、三类烟比重超过73%,增幅20%左右,四类烟比重略有下降,五类烟下降幅度与行业降幅水平持平,保证不同层次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实现每个知名品牌销售规模超万箱,销售比重达到70以上,其中销量前10位的知名品牌集中度不低于65%,含税批发收入比重达到90%;知名品牌平均市场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平均零售上柜率达到45%以上。积极扶持符合行业发展方向的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的成长,对知名品牌焦油含量在8毫克以下的规格积极培育支持,确保焦油含量8毫克以下卷烟年度销量比重达到15%左右。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全面提升市场营销水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主动克服非市场因素,规范卷烟经营行为,为卷烟工业企业的卷烟品牌、零售客户、消费者营造公平市场环境。到2015年,全省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牌培育机制基本建立,把握市场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创新营销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引导消费、适应市场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工商协同营销进一步推进;精准营销进一步落实。省际间卷烟交易比重超过35%,零售客户平均订单满足率达到85%以上。公开、规范、诚信的市场秩序得以实现,供求稍紧平衡的市场状态、适度竞争的市场环境真正形成。切实履行服务职责,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年,卷烟零售平均毛利率基本接近10%,零售客户满意度达到85%。到2015年,行业“两个至上”的价值理念更加强化,客我关系更加融洽,客户分类更加合理,货源供应更加满意,卷烟价格更加稳定,工商协同更加密切。零售平均毛利率始终保持10%以上,零售客户满意度达到90%以上,消费者满意度达到90%以上,工业企业满意度达到95%以上,客户投诉率在1以内。树立现代流通理念,建设一流营销网络。年,入网卷烟零售客户27万户,电话订货率达到63%,网上订货率达到37%,电子结算率达到98.5%。到2015年,在“电话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基础上,积极推进“网上订货、网上配货、网上结算”,真正形成符合行业特征、达到行业中上等水平的卷烟营销网络;全面建设专业物流、精益物流、智能物流、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打造完整统一、先进实用、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物联网。批零网上订货率达到70%以上,网上配货率和网上结算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基本实现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二)烟叶发展上水平*烟叶发展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5年,建设基本烟田60万亩,烟叶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规模,收购烟叶60万担左右,其中优质特色烟叶40万担左右,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烟叶品质特色化、生产方式现代化。发挥卷烟品牌导向作用,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按照基地单元种植面积1.7万亩、收购量5万担的规模要求,到2015年,全省建成基地单元12个,其中皖南烟区10个,皖北烟区2个;原料需求的导向性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分别与上海烟草集团、浙江中烟工业公司、湖南中烟工业公司、*中烟工业公司、贵州中烟工业公司建设基地单元,100%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加大特色烟叶扶持力度,实现烟叶品质特色化。到2015年,皖南焦甜香特色烟叶开发量达40万担,占全省烟叶收购总量的66.7%,新增面积重点发展皖南泾县、旌德、东至等特色烟生产新烟区。特色优质烟叶等级合格率达到80%以上,先进实用技术到位率达100%,达到“化学成份协调、外观质量优良、安全性高、焦甜香感明显”目标,实现烟叶品质特色化。创新组织形式业务流程,实现生产方式现代化。到2015年,全面完成60万亩基本烟田建设,综合配套烟水、机耕路、密集烤房、育苗工场、烟草农机具等设施,建设标准化基层烟叶站12个,专业化育苗达到100%,专业化服务达到80%以上;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种烟比例达到80%以上;信息化全流程、全覆盖。烟叶种植万亩乡5个,千亩村100个,种烟主体平均种植规模25亩左右,烟叶平均亩产稳定在300斤左右,亩均劳动用工控制在20个以内,实现生产方式现代化。(三)科技创新上水平科技创新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动力源泉。到2015年,全省系统科技创新体系健全完善,科技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取得一批在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的科技创新成果,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取得明显成效,拥有一批规模合理、素质较高的创新人才;在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上取得明显进步,科技人员创新热情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到2015年,紧紧围绕烟草育种、烟叶生产、打叶复烤、现代流通、企业管理、循环经济、数字烟草等重点领域,力争在皖南焦甜香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研究、皖南烤烟浓香型焦甜香特色彰显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烟草有害生物调查研究重大专项及基本烟田治理、无公害烟叶开发、打叶复烤保香保润、营销业务模式优化、物流系统集成创新、管理流程优化再造、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组织成长理论研究等重点课题上取得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标准化和质量监督检测工作全面加强。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截止“十一五”末,全省系统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有582人,技能资格的有9147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有20人,高级技能资格的有1118人。到2015年,专业技术人才达到1280人左右,专业技能人才达到9600人左右,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才达到65人左右,高技能人才达到2400人左右。完善全省系统创新体系。到2015年,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和华环国际烟草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加大与*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合作力度;健全完善群众性创新活动机制,深入推进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创新奖励和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的有效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形成开放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四)基础管理上水平基础管理上水平,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期间,全省系统从加强财务管理、贯标、对标和创优四项工作入手,夯实发展基础,真正实现基础管理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切实加强财务管理。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以成本费用控制为重点,以财务信息系统集成为支撑,以财务风险防范为关键,以财务工作转型为动力,以财务队伍建设为保障,推动财务管理工作上水平。到2015年,卷烟三项费用率控制在7.8%以内,总资产贡献率力争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保持112%以上;定额管理体系全面建立,指标覆盖率达到100%;全面预算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主要预算指标执行差异率控制在±3%以内,预算管理资源配置作用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系统高度集成,行业统一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持续完善,预算、结算与核算“三算”系统有机结合,财务工作效率明显提升;财务制度与内控体系进一步完善,会计工作标准化课题研究成果全面推广应用,企业财务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行业预算、核算、资产、税务等4个专家库基本建立,财务队伍专业化建设取得突破,财务预变应变能力得以增强,财务服务经营管理的能力显著提升。贯标目标持续提升。到2015年,全省系统实现质量目标总体提升2%以上,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提高5%以上;全面提升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体系文件执行率达到100%;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在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水平,管理体系信息化率达到100%;全面提升人员素质水平和持续改进能力,省局(公司)至少培养4名以上具备综合管理素质的专家骨干,每个地市局(公司)至少培养1-2名具备综合管理素质的专家骨干;建立不低于管理人员10%比例的企业管理审核队伍;全面提升管理体系综合水平,实现质量、安全“二标一体”融合。逐步建立规范的标准体系框架、科学的质量目标体系、合理的业务流程管理、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强大的信息系统支撑,实现上下游、内外部客户满意度的全面提升。对标指标不断细化。到2015年,全省对标管理工作实现一个突破(实现对标理念的突破);进行两个探索(探索指标数据库、最佳实践库建设);建立三个体系(建立指标、评价、管理控制三个体系);完善四个化(标准化、体系化、数字化、模块化);达到五个提升(烟叶生产、卷烟营销、物流配送、专卖管理、综合管理五个主要环节提升)。一般效率性指标年平均同比提升2%左右,能耗指标年平均下降2%左右;人均卷烟实物销量达到行业平均标准要求,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在1%以内。全省所有对标指标均达到行业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全省3-4家批发企业综合评价接近行业先进水平。积极开展基层创优活动。以“打牢基础、强化功能、提升素质、增强活力”为着力点,突出抓好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设、队伍建设,提高基层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基层建设和基层管理水平,到2015年,基层单位达标率达到95%以上,其中15%以上的基层单位达到优秀级评价标准。五、“卷烟上水平”保障措施(一)发挥市场营销基础引领作用,全力培育行业知名品牌持续打牢市场基础,构建面向客户和消费者的营销体系。加强卷烟市场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结构和变化趋势的分析研究,完善消费需求信息数据库,提高需求预测准确率。通过建立市场需求分析体系、客户服务体系、营销信息共享体系、营销调控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切实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增强把握市场能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卷烟品牌的进入与退出规则。省局(公司)按月发布全省市场分析报告,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按照“分类管理、不设门槛、动态调整”的总体要求管理品牌进退。省局(公司)统一管理卷烟品牌的市场准入,除了按照市场需求与国家局发展战略要求外,不增设品牌进入的其它限制,行业知名品牌和具有低焦低害高技术含量的品牌(规格)优先准入。按照市场覆盖面、销售存销比、年度销售量标准开展定期评价,淘汰市场竞争能力弱或不符合行业发展方向的品牌规格。完善卷烟采供规则,真正按消费真实需求采购与投放适销对路货源,努力克服货源组织及投放上的非市场因素。突出市场消费引领,加强知名品牌市场维护。根据行业“532”和“461”品牌发展战略,省局(公司)制定行业知名品牌发展规划,市公司围绕品牌制定市场总体规划、区域市场布局和品牌结构布局,与全省品牌发展规划全面对接;把保持知名品牌价格稳定、提高知名品牌在零售环节的毛利水平作为品牌维护工作的首要任务;重视终端建设,加强终端管理,挖掘终端价值,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知名品牌市场覆盖率和上柜率;合理把握投放节奏,调节供求关系,确保知名品牌始终保持良好的市场状况。完善品牌培育机制,提高品牌培育水平。省局(公司)定期公布全国和全省商业销量及批发销售收入(含税)前15位品牌的排序,引导市公司加快培育知名品牌步伐;以共同培育知名品牌为主线,完善与工业企业的需求预测对接、货源衔接、调拨节奏、品牌进退、品牌评价、宣传促销等工作机制;完善知名品牌精准营销的运行机制和操作规程,实现精准营销目标;充实品牌培育队伍,加强品牌培育培训,增强品牌培育的能力和水平。大胆探索实践,建设行业领先的卷烟物流网络。建立健全物流组织机构,按照统一性、完整性、先进性和经济适用性原则,推进全省物流体系建设;整合卷烟在途信息系统、仓储视频监控系统、数字仓储管理系统、车载GPS/GIS系统,形成全省物流信息管控平台;根据行业物流建设标准,建立物流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高物流运行效率;开展区域物流中心建设试点,扩大跨区域配送规模,积极整合物流资源,加强工商物流协同,推进工商网上配货工作,促进区域工商物流一体化;通过建设优质可控的零售终端,实施卷烟物流跟踪技术在零售环节的延伸应用,研究行业物联网在卷烟消费市场的应用途径,努力建设覆盖行业全领域、全过程的无可替代的烟草物联网。(二)持续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重点发展特色烟叶争取特色烟叶开发政策,促进特色烟区发展。“十二五”期间,全省烟叶生产规模扩大至60万担,新增20万担特色烟收购计划,年增1.7万亩,5万担。争取国家局支持,每年新增一个基地单元建设计划,享受特色烟新区开发政策,按照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求开发。争取地方政府支持,规划建立基本烟田制度,发展皖南焦甜香特色优质烟叶新区,加快形成规模生产。加大特色烟叶扶持力度,促进种植布局优化。继续加大对皖南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的投入,增加生产补贴投入,维护烟农种烟积极性;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建设产区技术中心;建设技术人员队伍,推广落实实用新技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基础作用,好中选优,重点开发焦甜香特色烟叶新烟区,优化种植布局。注重基础设施综合配套,促进烟叶生产基础建设。按照每亩基本烟田2000元的投入标准进行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科学规划、系统设计、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原则,以基本烟田为单位,完善烟水工程、机耕路、密集烤房、育苗工场、农机具、基层站点和防灾减灾体系的综合配套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基地单元建设工作相结合,整县推进,全面实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发挥卷烟品牌导向作用,促进原料基地建设。配合工业企业共建原料基地,根据卷烟品牌需求,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和品种,共同开展技术研发,落实人员力量,加强技术指导,建立质量评价和追踪反馈机制,突出主导原料的风格特色和在卷烟品牌中的地位,实现从简单采购向优化资源配置、从数量保证向注重质量、从货源供应向工商共同开发转变。高度重视科技引领支撑,促进烟叶质量提升。加强烟叶科技队伍建设,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加快优质特色品种选育,研究推广测土施肥技术。完善密集烤房建造技术,深入研究烘烤工艺,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加快适用技术的推广,提高技术落实率。建立健全皖北和皖南烟区烟叶生产标准化体系,全面实现烟叶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升烟叶质量水平。探索烟叶生产组织形式,促进管理机制创新。坚持“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专业合作”的工作方针,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形成与生产力水平、管理水平相适应的适度规模种植、统一专业服务的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建立和完善流程优化、标准统一、运行规范的烟叶业务模式;建立和完善职责清晰、服务优质、管理高效的基层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工业主动参与、深度介入、共同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工商合作模式。(三)加大专卖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烟草联合执法机制,增强卷烟打假合力。注重发挥全省烟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两个联席会议作用,巩固和完善刑事打击、行政处罚并重的市场管理格局。始终保持打假高压态势,推动打团破网向数量型与质量型并重转变。健全市场监管体系,探索日常监管新模式,大力推进“卷烟打假进社区、专卖放心店、零售户培训”三大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专卖基层队所作用,真正提高监管效率。“十二五”期间,市场净化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坚持合理布局,发挥行政许可的积极作用。加强与政府法制部门协调,研究改进卷烟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划,依法实施行政许可,完善许可标准和工作流程,提高零售许可证管理的透明度、规范性和科学性。积极协调工商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切实解决无证经营问题。加大对专卖行政许可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强化对零售户的教育培训,提高零售户守法意识。到2015年,全省持证经营率达到95%以上。全面加强专卖基层建设,提升专卖队伍素质和能力。加强内部管理监督工作,促进规范经营落实到位。以开展创优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县级局建设。到2015年,全省县级局均达到优秀县级局创建活动达标评价标准,其中20%以上达到优秀评价标准。加快推进专卖信息化建设,用信息化手段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着力推进专卖职业技能鉴定,增强专卖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稳定性,持续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四)健全完善创新体系,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健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确立市局(公司)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起多种模式的科研合作,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皖南烟叶公司和华环公司技术中心建设,加大对省烟草研究所的支持力度。按照“一流的环境、一流的研发手段、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成果”的要求,推进技术中心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健全完善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完善科技传导机制,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立烟叶产区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基层技术推广工作,充分调动和保护基层烟叶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研究多元化技术推广和服务方式,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的技术水平。健全完善质量安全体系。健全标准化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健全质检体系,加强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建设,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加强烟叶产区、复烤企业烟叶质检内控管理,提高烟叶生产过程管理水平和烟叶质量水平。建立全员创新长效机制。根据“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保证、协同推进、政策激励”原则,建立鼓励全员创新的长效机制。健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QC小组活动推进体系和组织网络,发挥群众性创新在提升员工素质、激发员工活力、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大科技创新考核力度,按照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创新体系(创新工作)等主要考核指标,逐级建立完善科技创新考核制度。加大科技创新奖励力度,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办法,建立健全各级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形成以省局(公司)奖励为引导、市局(公司)奖励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精心组织科技项目实施。整合系统内外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健全科技项目运行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强科技计划的项目实施与能力建设有机衔接,完善科技项目实施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专利和标准,提高全省系统持续创新能力。(五)努力提升管理能力,促进基础管理上水平探索财务管理机制创新,发挥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强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健全财务监管长效机制,保证资金资产安全。强化成本费用控制,逐步建立健全全员管理、全面覆盖、全程控制、动态完善的定额管理体系,切实加强财务审计过程控制,推动企业增收节支。重视资本性支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执行力。完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和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归口管理部门的专业优势,推动预算管理在全员参与上取得突破。改善预算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结合实际实施贯标管理,促进质量目标持续提升。健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为核心的企业标准体系。建立符合标准要求,反映顾客需求的质量目标体系,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实现质量目标的动态提升。建立单位自查、省内互查的检查监督机制,加快从标准强制执行向自觉执行的转变。加强内审员队伍管理,建立和完善内审员专家库。利用三至五年时间,全面实现体系建设与信息化建设的高度融合。不断细化对标指标体系,促进对标管理落实到位。运用制度明确对标管理的组织领导、指标体系、工作内容,把对标工作融入到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中,增强对标工作的影响力和穿透力,促进对标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不断细化对标管理的指标体系,实现数据共享、在线跟踪、实时监控、实时调整目标。加强对标指标考核评价,促进对标绩效不断提升。探索尝试创优方式方法,推动创优工作持续开展。在基层单位创优活动全面启动的基础上,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会,大力宣传典型,营造创优活动氛围。通过狠抓创优活动与日常工作的结合,实现基层创优活动的整体推进。通过调研督导,推动基层创优活动扎实开展。通过评价考核,促进基层单位创优活动再上新台阶。持之以恒抓好制度建设,始终严格执行规范管理。按照省局(公司)规范要求,健全各级管理规章制度。发挥制度建设在内部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中的作用,运用制度规定促进规范管理,确保监管到位。完善安全管理保障体系,促进安全生产格局形成。加强审计监督,实现两个转变和全过程监控。持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组织生产经营的新局面。(六)确立信息化发展战略,有效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资源共享的一体化数字烟草,努力实现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网络、统一数据库。加快推进信息化与烟草产业相融合,努力实现决策、监管、业务、服务全面信息化。科学规划,推进企业信息化与行业信息化相融合。认真研究全省系统信息化发展路径,明确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实现方法,确立信息化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加快集成,全面整合信息资源。用三年时间,有机整合目前运行的各个信息系统,实现应用、数据、门户、安全、资源全面集成的一体化“数字烟草”。着眼未来,搭建灵活安全的基础架构。采用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将网络、主机、存储融为一体,形成弹性、灵活的基础设施架构,按需分配资源给各类应用,向数据一体、平台整合、业务集成、门户统一的集中方式发展。规范运维,切实提高信息化的运营水平。建立合理的运维管理体系,搭建省市公司两级集成运维管理平台,统一模式、健全制度、规范流程、提高效率。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全面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数据与应用灾备中心,实现数据安全恢复、应用平滑切换,增强抗风险能力。(七)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竞争软实力坚持以“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为核心,以行业行为规范为载体、以服务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平台、以文化评价机制为手段,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实现从思想到行为、从理念到品牌、从学习到创新、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推动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进步,为“卷烟上水平”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加大服务品牌建设力度,将“徽映”品牌打造成市场认可的知名品牌。坚持省局(公司)规划管理指导,直属单位负责实施推进,提高员工、客户和消费者的认知度,提升“徽映”服务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形象力。突出服务品牌建设与培养“四要”良好作风的融合,让全体干部员工在服务品牌建设中提升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八)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开发人力资源内在潜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卷烟上水平”的领导能力。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增强法制观念,保持艰苦奋斗本色,促进“两个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真正落实,全面提升领导干部指导“卷烟上水平”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培养锻炼机制、后备干部培育机制,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卷烟上水平”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增强人才队伍培养的持续动力。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卷烟上水平”的创新能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岗位的业务能力。构建岗位分类的人才成长机制,构建岗位职责的人才评价机制,构建岗位要求的竞争择优机制,构建规范有序的收入分配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专业技术岗位和技能岗位的设置,持续开展职业技术评定和技能鉴定,积极推进专业技术、技能评聘工作,促使人才队伍持续成长进步。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全员整体素质。围绕“卷烟上水平”的战略任务,以中高层经营管理人才和中高级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为重点对象,以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为重点内容,充分发挥省市两级公司的培训资源作用,大规模开展教育培训,大幅度提升干部员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九)充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促进知名品牌加快发展省局(公司)制定经济运行业绩考核办法,以国家局年度业绩考核办法为依据,突出市场营销、烟叶发展、科技创新、基础管理等主要经济指标考核,同时兼顾“卷烟上水平”保障工作指标考核,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尤其对行业知名品牌的培育情况加大考核比重系数,引起直属单位对培育行业知名品牌的高度重视,促进行业知名品牌规模发展和价值提升。(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 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卷烟上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准确把握国家局和省局(公司)“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卷烟上水平”的组织领导能力。结合实际,加强组织指导,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推动全省系统“卷烟上水平”的良好氛围,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卷烟上水平”的强大合力。各直属单位要精心组织实施,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加强检查监督,定期总结落实情况,作出考核评价。运用新思维、大手笔、超常规措施,努力推进“卷烟上水平”各项工作落实。全省系统干部员工要始终发扬“四要”良好作风,始终保持“满腔热情、富有激情、充满智慧、奋力创新”的精神状态,确保总体规划目标圆满实现。26

    注意事项

    本文(烟草专卖局(公司)“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