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企业全面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doc
一、 课题名称浅谈现代企业全面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二、 课题内容企业信息化是对信息现代化这一新的历史潮流的响应。企业信息化的历史使命在于,继续解决改革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实现生产方式从工业粗放经济向信息集约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与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不同的是,企业信息化这场革命的生产力基础,是代表当代最先进生产力的信息技术和生命技术革命。三、 课题任务要求1 观点正确,论证充分。2 结构合理,逻辑严密。3 满足一定的阅读量。四、 同组设计者 无五、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2龚炳铮: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3联和运通顾问公司: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调研指标体系设计(征求意见稿) 4联和运通顾问公司:企业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表 5联和运通顾问公司: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调查问卷 6思科公司:网络就绪指标、互联网经济指标 7谢康:知识优势 8Meta集团:全球新电子经济指数 9解树江:虚拟企业 10 肯·巴斯金:公司DNA-来自生物的启示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目 录摘 要4引 言5一、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51.企业信息化的定义52.企业信息化的目的53.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6二、企业信息化的特点6三、为什么要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71.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82.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适应市场的客观需求83.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8四、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81.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8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83.企业决策支持系统9五、如何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91.领导充分重视、员工加强认识92.专职专人负责、建立相应部门93.改革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94.建立人才队伍、加强专业培训105.整体规划、分步实施106.建立标准、完善制度107.资金保证、长期打算10结束语11参考文献12摘 要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推动企业不断前进持续高速运转的强大精神力量。建设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对内形成凝聚力,对外形成竞争力。新时期的企业管理,如果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为基础,那么,再高明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手段也难于成功。本文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初步的阐述、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思路。对于如何按照"建设有效益信息化"的要求,正确引导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关键词:企业发展 企业素质 信息化引 言 企业信息化是对信息现代化这一新的历史潮流的响应。企业信息化的历史使命在于,继续解决改革与发展的两个根本性问题,一是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一是实现生产方式从工业粗放经济向信息集约经济的根本性转变。与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不同的是,企业信息化这场革命的生产力基础,是代表当代最先进生产力的信息技术和生命技术革命,改革的范围从农村、城市,扩展到全球化。它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照搬,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一、 什么是企业信息化?1.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地说,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过程。从实践经验的初步概括中,我们也可以将企业信息化归纳为以下定义: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从传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过程,即,是信息技术从业务应用向业务核心渗透的过程,是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过程;是基础设施重建,技术应用,结构调整,资源拓展,管理再造和制度创新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变的过程。 2企业信息化的目的1、提高效率:企业信息化可大大减少人力,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提高效益:企业信息化可以通过辅助管理和辅助决策,准确及时地把握市场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的商机。 3、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信息化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预见性,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3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整体来说,我国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但近几年来,由于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网络及通信技术等)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越来越重视,不少企业已投入到各自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但我国企业信息化的规模、层次和总体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差异:基础管理水平高、技术含量高的企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和普及程度就高;反之,基础管理落后、技术含量低的企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和普及程度就低。二、 企业信息化的特点(一)、强调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变过程,是企业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过程。表现在生产力上,是信息技术从边缘业务应用到核心业务深化的转变过程;表现在生产关系上,是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转变过程。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不光是信息技术应用,而且是管理的根本转变。不光是发展,更是改革,是生产方式转变过程。企业信息化要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两大主题。企业信息化是一场体制转变,是对计划经济时期(和工业时期)形成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不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落后经营方式、僵化组织结构、低效管理流程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推进企业信息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与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同时应强调,它不是传统的工业化意义上的改革与发展,而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意义上的改革与发展。(二) 、企业信息化所实现的总的转变,是通过它的诸构成要素的转变具体实现的。这些构成要素,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企业信息化比较全面的内涵:1.第一个要素是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2.第二个要素是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3.第三个要素是企业的产品和市场结构调整(从国家信息化六要素中信息技术和产业演变而来),强调通过信息化增加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信息附加值。从结构升级角度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具有现实意义。4.第四个要素是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强调对企业信息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开发利用;强调以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作为科学决策的可靠依据,具有较强针对性。5.第五个要素是企业管理再造,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决策水平的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的侧重不同,强调的是管理本身从以职能为核心向以流程为核心的根本性转变;特别是,“企业组织框架的重组、流程的再造,就意味着权利和利益的再分配”,而不光是一般的资源配置,强调要注意“从中国国情和企业的实际出发,消化和吸收先进管理思想和理念,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而不是让先进的管理软件迁就落后的管理方式”。把这个要素独立提出来,是为了纠正时弊。6.第六个要素是制度创新。它实际是三个要素的集合:、是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强调企业信息化使知识资本和社会资本(包括制度、规范)成为新的增量因素,这个要素以往经常被忽略;、是引进新的产权制度,强调企业信息化将导入无边界虚拟企业等新的组织形式,与传统企业制度相互补充,这个指标以往也被忽略;、是信息化人才。这是六要素原有指标,但这里主要强调信息化人才与一般人才不同的特殊性。强调学习和知识创新在实现人的现代化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强调从机械的以产值为核心的生产目的的实现,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的生产目的的实现。(三)、企业信息化的目标。 是提高经济主体活力,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最终实现知识创新基础上人的现代化转变。强调企业信息化不是从技术到技术,不能为了信息化的工具和手段而忘记信息化的目的;企业信息化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超出企业边界的社会效益。三、为什么要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1.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正大踏步朝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以知识和信息为增值的主体和对象,要求知识和信息成为企业具有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求企业的所有员工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和信息的作用,这就迫使企业去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而企业信息化又恰恰提供了一个知识和信息被获取、被增值的平台。2.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适应市场的客观需求市场是企业的生命线。迅速地根据市场需求信息作出反应,及时地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而现在的市场早已由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卖方市场转变为当前市场经济时代的买方市场。企业信息化能使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合理安排生产,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进而有效地驾驭市场。3.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现在,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企业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靠正确的决策,而决策的基础就是信息。企业要准确、快速的获取和处理信息,企业信息化是必然的选择。四、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 1.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即通过应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如CAD、CAM等),提高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加速企业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质量。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知识,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即企业内联网:Intranet),实现无纸化办公,加快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改进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3.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加入因特网,进行企业的信息发布,并建设企业外部网(即Extranet)。通过采集和利用国家宏观信息、企业材料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的生产流通信息、市场信息等经营信息,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企业的正确决策能力。五、 如何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1.领导充分重视、员工加强认识企业领导层和全体员工对企业信息化要有正确和清醒的认识和重视,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提高效益、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企业自身的需要,而不是企业的一个摆设。 2.专职专人负责、建立相应部门企业信息化是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个“一把手”工程,企业应安排最高领导层中一名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领导来专门负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国外称为企业信息主管,即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直接对企业最高领导负责,下设企业信息化委员会,成员由企业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兼任。3.改革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我国企业现行的管理模式大都是金字塔型的管理模式,而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企业应引入精简化和扁平化的网络型管理模式,这种新的管理模式有以下几个好处:(1)可以有效地减少管理层次和中心环节,使得从底层到高层的信息传递时间缩短,企业领导层的工作效率提高,而且便于企业精简机构,进而减少管理费用。(2)便于企业根据不同时期的业务需要动态地调整各个业务部门的设置,使企业保持弹性,而且可以大大降低人事成本。(3)有效地消除了企业内部信息冗余和信息流通不畅的问题,各个部门所出现的问题都可被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和及时解决,因此可以尽量避免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可能出现的漏洞,大大地加强了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4.建立人才队伍、加强专业培训企业要有一批稳定的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管理业务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企业要长期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训,不仅要培训专业知识,而且要培训他们的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 5.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整体规划、分步(或分阶段)实施。要站在发展的高度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可适当超前,但要适度,要注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适当取舍,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目求大求全求新,从而导致虎头蛇尾,最后草草了事;也不能有“一次投入,终生受益”的思想,要分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阶段、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6.建立标准、完善制度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有一套完整、有效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和规章制度。企业信息化不是计算机+网络+数据的简单堆砌,而应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标准、规范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维护,使企业能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信息,从而保证企业信息化走在正常、稳定和规范的轨道上。7.资金保证、长期打算企业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企业安排好相应的足够的资金,企业切不可由于资金原因而使企业信息化建设产生中断或停止。结束语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保持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我们政府特此制定了由“知识成产系统,技术生产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只是应用系统”4个良性循环的子系统所形成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传播系统,已经被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当中。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早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来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企业才能更加充满活力,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发展。修改意见:1.文章内容是企业信息化,在选题阶段就已经建议改为“企业信息化对某一地区企业发展的影响探析”了,或者“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成长的作用研究”。2.字数不够论文标准,请注意。3.文章框架还要再进行梳理。 参考文献1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中国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2龚炳铮: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3联和运通顾问公司: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调研指标体系设计(征求意见稿) 4联和运通顾问公司:企业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表 5联和运通顾问公司:企业互联网应用水平调查问卷 6思科公司:网络就绪指标、互联网经济指标 7谢康:知识优势 8Meta集团:全球新电子经济指数 9解树江:虚拟企业 10肯·巴斯金:公司DNA-来自生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