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研究.doc

    • 资源ID:3586649       资源大小:51.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研究.doc

    作者简介:赵敏祥(1962-),男,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所在单位:浙江工业大学通讯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留和路288号(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邮政编码:310023联系电话:13758218015E-mail:zhaomx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研究赵敏祥,喻丽君,励立庆(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 310023)摘要:文化创意产业已发展成为杭州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相对滞后,已成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本文在分析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人才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趋势,探讨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与具体目标,为杭州文化创意人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提供思路与参考。关键词:文化创意人才;层次定位;培养目标文化创意产业是“人脑+电脑+文化”的产业,人才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只有具备充足的高质量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才能真正推动杭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从近几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情况看,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加大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又以对人才培养进行目标定位最为关键。本文在分析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人才现状后,尝试对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进行较为合理的层次定位和目标设定。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其现状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色,所以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及其分类也各不相同。杭州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称谓,定义为:“以创意与文化为基础,以知识产权的形成与应用为载体,以创造财富与增加就业机会为目标的产业集群”,并将其划分为9大类,涉及28个中类,133个小类。同时,还按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进行划分,其中核心层主要包括八大重点行业: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休闲旅游业、文化会展业。目前杭州文化创意产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已逐步成为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增加值不断攀升。近5年来,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均以高于15%的速度增加,占全市GDP的比重也均高于11%。2010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702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1.8%。二是产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杭州GDP增速和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发展潜能巨大。2008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7.6%,高于全市GDP增速6.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3.8个百分点。二、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随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杭州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近年来,杭州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数量逐年增加,从业人员数从2004年的21.21万发展到2008年的41.42万,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也从2004年的4.44%发展到2008年的7.28%,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杭州作为美丽的天堂城市,拥有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因此杭州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具备自身的优势,如较高的人才发展水平、浓厚的文化创意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发达的教育培训环境等。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一)、总量不足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之所以蓬勃发展,与它们拥有充足的创意人才密切相关。如目前美国的创意人才总数已达到3850万人,占美国劳动力的30%,比较而言,杭州的差距十分巨大。即便在国内,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创意产业发达的城市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浙江经济普查年鉴(2008)的数据显示,杭州2008年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为41.42万人,占第三产业就业比重18.38%,占全部行业从业人员比重7.28%。而同期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和占全部行业从业人员比重分为为25.91%和18.77%,上海分别为22.13%和12.18%,广州也分别到达了18.45%和8.97%,高于杭州水平。(二)、结构失衡“对比来看,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在人才总量储备上较少,而且在人才结构上也不合理,具备A+B+C(A=Art,代表艺术;B=Business,代表商业;C=Computer,代表计算机技术)能力特质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尤其缺乏。 张京成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3):223.”据2008年杭州对创意人才的调查分析显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加工类人员较多,中高端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意、营销、策划等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结构比例中技术人员呈金字塔形结构排列,导致技术尖端人才和电子商务多面式复合型人才缺乏,存在人才结构性需求矛盾。从行业结构看,在杭州创意企业中从事设计服务类的人数最多,达到138620人,占杭州创意企业就业总人数的33.47%;最少的为影视传媒类,仅有4736人,占1.14%。可见杭州不同行业大类中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数量差距很大,与政府的产业发展重点和倾向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协调发展和总体提升。(三)、素质不高文化创意产业需要高素质、高质量的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文化创意人才的创意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才能,既需要先天禀赋,又需要后天培养,不是经过简单的训练就能达成的,也不是其他专业人才可以嫁接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大多从传统产业转移而来,缺乏专门的创意理论和实践训练,缺少经验,整体素质偏低。据2008年杭州对文化创意人才的调查,杭州文化创意人才呈现年轻化的特征,66的文化创意人才在20-30岁之间,从业年限在两年之内的超过七成,大多还是“新手”上路。三、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设立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明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总量规模、结构组成、素质要求,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层次定位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应根据不同层次需求实施不同的培养计划和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根据目前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情况,需要同步推进三个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不可偏废。1、以培养高技能的“创意灰领”为基础“创意灰领”是创意人才的基础层,他们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操作者、实践者、工程师,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对其培养应注重厚基础,突出技能导向。使其全面把握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进行创意设计的相关技术技能,能根据不同群体的文化生活需要和策划者的要求进行设计制作,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支撑。2、以培养复合型的“创意白领”为重点“创意白领”是创意人才的中间层,他们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管理者、协调者、主力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其培养应注重宽口径,突出复合型导向,既要求懂技术,懂行业知识,还要懂管理。他们不仅要学习自身学科和专业所需知识,更要全面学习人文、经济、技术等各领域的知识内容。需要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而透彻地了解创意产业、深刻理解社会文化。使其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并且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和必要的科技知识,尤其是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能够适应多种工作岗位,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支柱力量。3、以培养领军型的“创意金领”为核心“创意金领”是创意人才的最高层,他们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决策者、领导者、引领者,决定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是创意和创新最重要和宝贵的资源。对其培养应注重创新性、创造性,突出原创导向,寻求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教育内容等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开拓、完善人才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激发其创意潜能,培养其创意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二)、具体目标1、总量目标根据2004和2008年浙江经济普查年鉴,2004-2008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年均增长率为18.21%。鉴于该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处于兴起阶段,基底数据较小,随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基数的不断增加,今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年均递增率应该趋缓。2009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提出杭州市十二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增长率为10%的目标。根据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提出的“将杭州建成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国家战略定位,本研究认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增长率应该在10%-12%比较合适。以此增长速度为目标,到2015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规模应该达到81-92万左右。2、行业结构目标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近两年的发展看,杭州八大重点文化创意产业产值占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的比重从2009年的61.00%上升到2010年的65.60%(见表1),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正向重点领域集聚。同时,八大重点产业的从业人数占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从2009年的53.08%下降到2010年的49.57%,表明人才供应与八大重点产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对产业的支撑力不足。根据杭州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休闲之都”、“动漫之都”、“设计之都”等发展目标,以及新媒体产业的加快发展,杭州八大重点产业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比重将进一步增加,应该调整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结构,加大对八大重点产业的人才培养力度。使2015年八大重点产业的人才比重占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总量的60%左右,在数量上达到49-55万左右。从八大重点产业内部看,2009年至2010年期间,信息服务业的产值显著增加,设计服务业、文化休闲旅游业产值略有增加,而现代传媒业、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文化会展业略有下降。尽管八大重点产业对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均十分重要,都进入了政府扶持推动的范畴,但从分析看,除政府推动外,文化创意产业内部各领域的发展还受到科技发展、社会需求变动等多种因素影响。从文化创意产业内部各领域从业人数占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的比重看,其升降趋势与产值趋势基本一致,但也存在不协调的领域,如文化休闲旅游业的产值2010年比2009年增加1个百分点,而从业人数反而下降了0.27个百分点,这可能意味着人才供应不能满足产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到2015年各领域的人才比例应在保持现有比例的基础上作出及时调整。根据设计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和帮助达成“设计之都”目标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设计服务业人才的比重应该从当前的17%左右提高到20%左右。同时根据以数字出版、移动媒体、数字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军的趋势,现代传媒业人才的比重应该从当前的4.8%左右提高到6%左右。表1 杭州八大重点产业产值及从业人数占文化创意产业比重情况表核心层行业产值占文化创意产业比重(%)从业人数占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比重(%)2009年2010年2009年2010年信息服务业15.30%20.50%10.73%10.61%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13.40%14.30%17.36%17.01%现代传媒业9.10%8.20%5.27%4.76%艺术品业3.90%3.80%3.69%3.11%教育培训业15.30%14.20%12.36%10.79%文化休闲旅游业2.40%3.40%3.01%2.74%文化会展业1.60%1.20%0.66%0.55%合计61.00%65.60%53.08%49.57%注:因动漫游戏业包含在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和基础软件服务行业中,无法单独测算。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1上、下)相关数据整理统计和计算四、结束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对于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加大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力度已迫在眉睫。在明确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校、企业、政府和社会等各方优势,加强相互合作与支持,不断优化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现“将杭州建成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本研究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YJA880167)、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B11JY10Q)及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人文社科校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108)成果。参考文献:1 翁卫军主编.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杭州:杭州出版社 2007-2009年版2 张京成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2011年版3 王晓玲,徐志彪主编.中国广州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1).4 李建盛主编.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9-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4). 5 叶辛,蒯大申主编.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1). 6 吴攻科.北京市创意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及开发D.北京:北京物资学院,2008(6).7 滕贺圆.创意经济时代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方式探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007(3):382-383.8 戴卫明.论高等学校创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9(7):51-53.9 华正伟.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9-41.10 郑昭.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战略研究J.产业经济,2009(4).

    注意事项

    本文(杭州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研究.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