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最新企业内控规范、指引、解读、文件资料汇编.doc

    • 资源ID:3586255       资源大小:2.11MB        全文页数:26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最新企业内控规范、指引、解读、文件资料汇编.doc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指引资料汇编目 录财政部 证监会 审计署 银监会 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第一章 总 则2第二章 内部环境3第三章 风险评估4第四章 控制活动5第五章 信息与沟通6第六章 内部监督7第七章 附则8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通知9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9第一章 总则9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框架9第三章 专项风险的内部控制11第一节 对附属公司的管理控制11第二节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内部控制11第三节 其他风险的内部控制11第四章 内部控制的检查监督12第五章 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12第六章 附则13关于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通知14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14第一章 总则14第二章 基本要求15第三章 重点关注的控制活动16第一节 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控制16第二节 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16第三节 对外担保的内部控制17第四节 募集资金使用的内部控制18第五节 重大投资的内部控制18第六节 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19第四章 内部控制的检查和披露19第五章 附则20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 (内部控制部分)21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 第七章内部控制22第一节 总体要求22第二节 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控制22第三节 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23第四节 对外担保的内部控制24第五节 重大投资的内部控制24第六节 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25第七节 内部控制的检查和披露25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 第七章内部控制27第一节 总体要求27第二节 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控制27第三节 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28第四节 对外担保的内部控制29第五节 重大投资的内部控制29第六节 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30第七节 内部审计工作规范30第八节 内部控制的检查和披露33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 第七章 内部控制35第一节 总体要求35第二节 对控股子公司的管理控制35第三节 关联交易的内部控制36第四节 对外担保的内部控制37第五节 重大投资的内部控制37第六节 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38第七节 内部控制的检查和披露38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4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41第一章总则41第二章风险管理初始信息42第三章风险评估43第四章风险管理策略44第五章风险管理解决方案44第六章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45第七章风险管理组织体系46第八章风险管理信息系统48第九章风险管理文化48第十章附则49附录 风险管理常用技术方法简介49一、风险坐标图49二、蒙特卡罗方法52三、关键风险指标管理53四、压力测试53风险管理专业术语解释54财政部 证监会 审计署 银监会 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5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56控制环境类指引5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 号组织架构56第一章总 则56第二章 组织架构的设计56第三章 组织架构的运行5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2 号发展战略58第一章 总 则58第二章 发展战略的制定58第三章 发展战略的实施5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3 号人力资源60第一章 总 则60第二章 人力资源的引进与开发60第三章 人力资源的使用与退出60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4 号社会责任62第一章 总 则62第二章 安全生产62第三章 产品质量62第四章 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63第五章 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6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5 号企业文化64第一章 总 则64第二章 企业文化的建设64第三章 企业文化的评估64控制活动类指引66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6 号资金活动66第一章 总 则66第二章 筹 资66第三章 投 资67第四章 营 运6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7 号采购业务69第一章 总 则69第二章 购 买69第三章 付 款70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8 号资产管理71第一章 总 则71第二章 存 货71第三章 固定资产72第四章 无形资产7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9 号销售业务74第一章 总 则74第二章 销 售74第三章 收 款74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0 号研究与开发76第一章 总 则76第二章 立项与研究76第三章 开发与保护77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1 号工程项目78第一章 总 则78第二章 工程立项78第三章 工程招标79第四章 工程造价79第五章 工程建设80第六章 工程验收80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2 号担保业务82第一章 总 则82第二章 调查评估与审批82第三章 执行与监控8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3 号业务外包84第一章 总 则84第二章 承包方选择84第三章 业务外包实施85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4 号财务报告86第一章 总 则86第二章 财务报告的编制86第三章 财务报告的对外提供87第四章 财务报告的分析利用87控制手段类指引88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5 号全面预算88第一章 总 则88第二章 预算编制88第三章 预算执行88第四章 预算考核89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6 号合同管理90第一章 总 则90第二章 合同的订立90第三章 合同的履行9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7 号内部信息传递92第一章 总 则92第二章 内部报告的形成92第三章 内部报告的使用92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8 号信息系统94第一章 总 则94第二章 信息系统的开发94第三章 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95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96第一章 总 则96第二章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96第三章 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97第四章 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97第五章 内部控制评价报告98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99第一章 总 则99第二章 计划审计工作99第三章 实施审计工作100第四章 评价控制缺陷101第五章 完成审计工作101第六章 出具审计报告101第七章 记录审计工作103附录: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1031. 标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032. 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043. 否定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044. 无法表示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05发布实施内控规范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发布会上的讲话106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解读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111一、关于应用指引111(一)内部环境类指引111(二)控制活动类指引113(三)控制手段类指引117二、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指引119三、关于内部控制审计指引120四、关于企业执行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准备工作121五、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的监督评价122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23控制环境类指引123健全组织架构 奠定内控基础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号组织架构123强化发展战略管理 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2号发展战略128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夯实企业发展基石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3号人力资源133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应尽的义务和使命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137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提升企业软实力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5号企业文化142控制活动类指引146强化资金风险管控 不断提升企业效益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146强化采购风险管控 提高企业采购效能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157保障企业资产安全 全面提升资产效能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8号资产管理161规范销售行为 扩大市场份额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9号销售业务170促进企业自主创新 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0号研究与开发174强化风险管控 确保工程质量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1号工程项目177严控担保风险 促进企业稳健发展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2号担保业务190加强业务外包管理 防范业务外包风险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3号业务外包195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4号财务报告199控制手段类指引205强化全面预算管理 促进实现发展战略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5号全面预算205提高合同管理效能 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213有效管控内部信息传递 促进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优化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218优化信息系统 提升管理水平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223切实做好内部控制评价,不断实现内部控制自我提升 财政部会计司解读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231一、内部控制评价概述231(一)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231(二)内部控制评价的对象231(三)内部控制评价的原则232(四)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形式和职责安排232二、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233(一)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工作底稿设计233三、关于内部控制评价的程序233(一)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程序234(二)内部控制评价的频率234(三)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234四、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235(一)内部控制缺陷的分类235(二)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236(三)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与整改237五、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37(一)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237(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编制和报送238附件1:内部控制评价核心指标240附件2:××股份有限公司20××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244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提升企业内控有效性的重要制度安排 财政部会计司(刘玉廷 王宏执笔)246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文件银监会保监会财会20087号财政部 证监会 审计署 银监会 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 中直管理局,铁道部、国管局,总后勤部、武警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审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审计局,中国证监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监管局,中国证监会上海、深圳专员办,各保监局、保险公司,各银监局、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管理的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现予印发,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们。附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财政部 证监会 审计署 银监会 保监会 二八年五月二十二日附件: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大中型企业。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本规范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大中型企业和小企业的划分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三条 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第四条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二)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三)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四)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五)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第五条 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要素:(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四)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五)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第六条 企业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制定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实施。第七条 企业应当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促进内部控制流程与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实现对业务和事项的自动控制,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第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促进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第九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法律法规、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明确贯彻实施本规范的具体要求,对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十条 接受企业委托从事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和相关执业准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的从业人员应当对发表的内部控制审计意见负责。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为同一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第二章 内部环境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股东(大)会享有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规定的合法权利,依法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的表决权。董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依法行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监督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经理层负责组织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第十二条 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适当的机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第十三条 企业应当在董事会下设立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其他相关事宜等。审计委员会负责人应当具备相应的独立性、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第十四条 企业应当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企业应当通过编制内部管理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第十五条 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结合内部审计监督,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制定和实施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二)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三)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岗位轮换制度。(四)掌握国家秘密或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性规定。(五)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政策。第十七条 企业应当将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作为选拔和聘用员工的重要标准,切实加强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员工素质。第十八条 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倡导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强化风险意识。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第十九条 企业应当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和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备案制度。第三章 风险评估第二十条 企业应当根据设定的控制目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风险评估。第二十一条 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风险承受度是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第二十二条 企业识别内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一)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二)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三)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五)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六)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第二十三条 企业识别外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一)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二)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三)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四)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五)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六)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范的程序开展工作,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应当合理分析、准确掌握董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损失。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风险降低是企业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风险分担是企业准备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风险承受是企业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第二十七条 企业应当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第四章 控制活动第二十八条 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第二十九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要求企业全面系统地分析、梳理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职务,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第三十条 授权审批控制要求企业根据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企业应当编制常规授权的权限指引,规范特别授权的范围、权限、程序和责任,严格控制特别授权。常规授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按照既定的职责和程序进行的授权。特别授权是指企业在特殊情况、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授权。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企业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第三十一条 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企业应当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从业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机构负责人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大中型企业应当设置总会计师。设置总会计师的企业,不得设置与其职权重叠的副职。第三十二条 财产保护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企业应当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处置财产。第三十三条 预算控制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第三十四条 运营分析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经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生产、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第三十五条 绩效考评控制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第三十六条 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第三十七条 企业应当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第五章 信息与沟通第三十八条 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第三十九条 企业应当对收集的各种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合理筛选、核对、整合,提高信息的有用性。企业可以通过财务会计资料、经营管理资料、调研报告、专项信息、内部刊物、办公网络等渠道,获取内部信息。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业务往来单位、市场调查、来信来访、网络媒体以及有关监管部门等渠道,获取外部信息。第四十条 企业应当将内部控制相关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级次、责任单位、业务环节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之间进行沟通和反馈。信息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并加以解决。重要信息应当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第四十一条 企业应当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企业应当加强对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访问与变更、数据输入与输出、文件储存与保管、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控制,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第四十二条 企业应当建立反舞弊机制,坚持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原则,明确反舞弊工作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有关机构在反舞弊工作中的职责权限,规范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程序。企业至少应当将下列情形作为反舞弊工作的重点:(一)未经授权或者采取其他不法方式侵占、挪用企业资产,牟取不当利益。(二)在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三)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四)相关机构或人员串通舞弊。第四十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设置举报专线,明确举报投诉处理程序、办理时限和办结要求,确保举报、投诉成为企业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应当及时传达至全体员工。第六章 内部监督第四十四条 企业应当根据本规范及其配套办法,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或经授权的其他监督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的范围和频率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以及日常监督的有效性等予以确定。第四十五条 企业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包括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企业应当跟踪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情况,并就内部监督中发现的重大缺陷,追究相关责任单位或者责任人的责任。第四十六条 企业应当结合内部监督情况,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方式、范围、程序和频率,由企业根据经营业务调整、经营环境变化、业务发展状况、实际风险水平等自行确定。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四十七条 企业应当以书面或者其他适当的形式,妥善保存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记录或者资料,确保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过程的可验证性。第七章 附则第四十八条 本规范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解释。第四十九条 本规范的配套办法由财政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另行制定。第五十条 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实施。关于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的通知各上市公司为推动和指导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公司风险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公司法、证券法、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本所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现予以发布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推动和指导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本所)上市公司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公司法、证券法、国务院批转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见>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制定本指引。第二条 内部控制是指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了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对公司战略制定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它是由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第三条 在本所上市的公司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及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保证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及实施的有效性,以提高公司经营的效果与效率,增强公司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确保公司行为合法合规。第四条 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有效实施及其检查监督负责,董事会及其全体成员应保证内部控制相关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框架第五条 公司内控制度应力求全面、完整,至少在以下层面作出安排:(一)公司层面;(二)公司下属部门及附属公司层面;(三)公司各业务环节层面。第六条 公司建立和实施内控制度时,应考虑以下基本要素:(一)目标设定,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的风险偏好设定战略目标。(二)内部环境,指公司的组织文化以及其他影响员工风险意识的综合因素,包括员工对风险的看法、管理层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偏好、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氛围、董事会和监事会对风险的关注和指导等。(三)风险确认,指董事会和管理层确认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内部和外部风险因素。(四)风险评估,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确定管理风险的方法。(五)风险管理策略选择,指董事会和管理层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偏好选择风险管理策略。(六)控制活动,指为确保风险管理策略有效执行而制定的制度和程序,包括核准、授权、验证、调整、复核、定期盘点、记录核对、职能分工、资产保全、绩效考核等。(七)信息沟通,指产生服务于规划、执行、监督等管理活动的信息并适时向使用者提供的过程。(八)检查监督,指公司自行检查和监督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的过程。第七条 公司应在符合总体战略目标的基础上,针对各下属部门、附属公司以及各业务环节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第八条 公司内部控制通常应涵盖经营活动中所有业务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一)销货及收款环节:包括订单处理、信用管理、运送货物、开出销货发票、确认收入及应收账款、收到现款及其记录等。(二)采购及付款环节:包括采购申请、处理采购单、验收货物、填写验收报告或处理退货、记录应付账款、核准付款、支付现款及其记录等。(三)生产环节:包括拟定生产计划、开出用料清单、储存原材料、投入生产、计算存货生产成本、计算销货成本、质量控制等。(四)固定资产管理环节:包括固定资产的自建、购置、处置、维护、保管与记录等。(五)货币资金管理环节:包括货币资金的入账、划出、记录、报告、出纳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授权等。(六)关联交易环节:包括关联方的界定,关联交易的定价、授权、执行、报告和记录等。(七)担保与融资环节:包括借款、担保、承兑、租赁、发行新股、发行债券等的授权、执行与记录等。(八)投资环节:包括投资有价证券、股权、不动产、经营性资产、金融衍生品及其他长、短期投资、委托理财、募集资金使用的决策、执行、保管与记录等。(九)研发环节:包括基础研究、产品设计、技术开发、产品测试、研发记录及文件保管等。(十)人事管理环节:包括雇用、签订聘用合同、培训、请假、加班、离岗、辞退、退休、计时、计算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及各项代扣款、薪资记录、薪资支付、考勤及考核等。公司在内控制度制定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所处行业及生产经营特点对上述业务环节进行调整。第九条 公司内控制度除涵盖对经营活动各环节的控制外,还包括贯穿于经营活动各环节之中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印章使用管理、票据领用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质量管理、担保管理、职务授权及代理制度、定期沟通制度、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及对附属公司的管理制度等。第十条 公司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还应制定信息管理的内控制度。信息管理的内控制度至少应涵盖下列内容:(一)信息处理部门与使用部门权责的划分;(二)信息处理部门的功能及职责划分;(三)系统开发及程序修改的控制;(四)程序及资料的存取、数据处理的控制;(五)档案、设备、信息的安全控制;(六)在本所网站或公司网站上进行公开信息披露活动的控制。第十一条 公司应根据国家财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第十二条 金融等特殊行业的公司建立内控制度,还应遵循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第十三条 公司应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本所鼓励公司聘请中介机构协助建立内控制度。第三章 专项风险的内部控制第一节 对附属公司的管理控制第十四条 公司应对控股子公司实行管理控制,主要包括:(一)依法建立对控股子公司的控制架构,确定控股子公司章程的主要条款,选任董事、监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二)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协调控股子公司的经营策略和风险管理策略,督促控股子公司据以制定相关业务经营计划、风险管理程序。(三)制定控股子公司的业绩考核与激励约束制度。(四)制定母子公司业务竞争、关联交易等方面的政策及程序。(五)制定控股子公司重大事项的内部报告制度。重大事项包括但不限于发展计划及预算、重大投资、收购出售资产、提供财务资助、为他人提供担保、从事证券及金融衍生品投资、签订重大合同、海外控股子公司的外汇风险管理等。(六)定期取得控股子公司月度财务报告和管理报告,并根据相关规定,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控股子公司的财务报告。第

    注意事项

    本文(最新企业内控规范、指引、解读、文件资料汇编.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