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doc

    • 资源ID:3586035       资源大小:23.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doc

    新課程實施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價 趙德成 摘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成為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深入理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涵,可以將它與教育目標分類學中的情意領域(affective domain)聯繫起來。從橫向上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要素具有相對獨立性,它們描述了人的情意領域的完整畫面;從縱向上看,這三個要素具有層次遞進性,構成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情意發展連續體。情意領域的評價,在教學實踐中發揮著監督、導向、改進教學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任課教師可以採用觀察、訪談、句子完成、問卷、利克特量表等方法實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 關鍵字:新課程;情感;態度;價值觀;情意領域;評價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之一,就是要"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成為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學科課程標準(實驗稿)都明確闡述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培養目標,並提出相應的教學與評價建議。在當前的課程改革實踐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與評價問題,引起了教師和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那麼,到底什麼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為什麼要重視它們的評價?怎麼評價?在評價實踐中要注意些什麼?澄清、剖析和探討這些問題,對於當前新課程實施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價實踐具有現實意義。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涵 要深入理解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涵,可以將它與教育目標分類學中的情意領域(affective domain,國內也有人譯為情意領域)聯繫起來。1956年,布盧姆和他的同事出版了教育目標分類學:認知領域,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意和動作技能三個大領域,並對認知領域的主要成分進行了細緻的描述和解釋。這本書在剛剛出版的幾年時間裏,幾乎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 60年代早期,隨著美國政府和公眾對教育目標的興趣日益增長,特別是克拉斯沃爾及其同事在1964年出版了教育目標分類學:情意領域之後,教育目標分類學才開始受到重視,許多教育工作者經常把認知目標和情意目標掛在嘴上,認知領域、情意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的區分在美國教育界幾乎人人皆知,並逐漸在世界範圍傳播開來。 情意領域是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情意"本身是一個十分複雜的概念,難以精確地界定,目前還沒有能為大家所公認的解釋。當被問及"什麼是情意"的時候,許多教師和研究人員往往不會正面回答,而是通過正反舉例的方式來加以說明。比如,"情意就是非智力因素,一個人的態度、興趣和價值觀都屬於情意變數",或"情意就是認知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以外的,和情感聯繫比較緊密的那些變數,如,興趣、動機、態度"。籠統地說,情意領域主要涉及一個人的情感、態度、興趣和價值觀等。從這一意義上說,我國課程目標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實際上剛好與情意領域相對應。 從內部成分上來說,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的情意目標主要包括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要素。與人們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慣常理解不同,在新的課程理念背景下,它們被賦予了十分豐富的內涵。余文森新課程需要什麼樣的教學觀念a鐘啟泉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解讀c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276其中,情感不僅指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還包括愛、快樂、審美情趣等豐富的內心體驗;態度不僅指學習態度,還包括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等;價值觀作為一個比較寬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以及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從橫向上看,這三個要素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它們描述了人的情意領域的完整畫面;而從縱向上看,這三個要素具有層次遞進性,它們構成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情意發展連續體。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價的重要意義 重視情意領域的評價,不僅是因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本身作為非智力因素,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方面,對於學生的終身發展以及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具有深遠意義,還因為情意領域的評價可以和其他領域的評價一樣,在教學實踐中發揮著監督、導向、改進教學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一)監督教育教學的品質 我國新頒佈的各學科課程標準都在課程目標中明確提出了情意領域的具體要求,比如,"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習慣"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第4頁,"在他人的鼓勵與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第 10頁。課程標準描述了學生在經過某一學段之後應達成的學習結果,是衡量教育教學品質的準繩,無論是外部評價,還是課堂評價,都應該辯證地依據課程標準的有關規定,既重視認知領域目標的評價,又要高度關注並採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實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有效地監督學校和教師的教學品質,實現新課程的育人目標。 (二)發揮積極的導向作用 實施情意評價對教育教學還有積極的導向作用。在我國,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為評價而教"的文化氛圍十分濃厚,評什麼以及怎麼評,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內容與方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無疑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它促使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關注教學對學生情意領域發展的影響,並主動尋找有效的策略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促進學生在情意領域的發展。 (三)有效改進教學工作 教學和評價是教育活動中緊密聯繫、相互促進的兩個方面,僅憑其中的某一方面,或者將兩者割裂開來,都難以很好地實現教育教學的預期目標。任課教師不僅要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有機地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之中,還要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使情意的培養與評價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而具體的做法就是通過及時、多次、靈活的形成性評價,瞭解學生的情意狀態,診斷學生情意發展中存在的優勢和不足,並在此基礎上及時調整教學方案,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有效改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工作。由於情意因素和認知因素是緊密聯繫和相互促進的,學習態度、自我效能感、學習熱情、合作態度等很多情意因素對學生的認知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情意領域的教學改進,還會促進學生在認知領域的發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價的方法 教學實踐中之所以忽視情意目標的培養,而且積極開展情意評價的教師也不是很多,主要是因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是一些觸摸不到的東西,要想客觀地評價它們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應該說,現在多數教育工作者已在觀念上認識到情意培養及其評價的重要意義。一般來說,情意評價通常採用自我報告的方式,要求學生說出他們關於興趣、態度、價值觀等情意因素的想法和感受,這就可能使評價受到學生誠實回答的意願、社會稱許反應以及外在情境等方面的消極影響。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設法克服這些困難,尋找既科學有效又簡便易行的評價策略,以切實推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價實踐的發展。 近三十多年來,教師和研究人員廣泛借鑒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測量學,乃至情緒心理學等其他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對教學過程中的情意評價開展了許多研究,總結出很多具體的情意評價方法。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方法,如主題統覺測驗、社會關係圖、情境測驗、語義分析技術等,都是由專業研究人員為了研究的需要而開發出來的,如果沒有相當程度的專業訓練,不太適合由任課教師在課堂評價實踐中應用。結合我國當前中小學教師培訓的實際狀況以及新課程實施的真實需求,筆者認為,任課教師可以採用如下幾種方法實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 (一)觀察 儘管一個人的外在行為表現與內在心理特徵並不是完全對應的,但經過長期細緻的觀察,教師還是可以獲得對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較為準確和清晰的認識。每個教師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都會有意無意地觀察學生的各種表現。但要想獲得客觀的、豐富的有關學生情意發展狀況的評價資訊,教師就要帶著比較明確的評價目的,甚至要有具體的觀察計畫和觀察指標,並且認真做好觀察記錄。觀察記錄的具體方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事件頻次記錄法和軼事記錄法是兩種使用起來比較方便的記錄方法。 (二)訪談 師生之間的溝通和訪談是評價學生各種情意表現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從與學生進行的個別訪談、團體座談、公開討論,或者偶爾的閒談中瞭解他們的態度、興趣或價值觀等。這種方法讓教師可以觀察到學生的姿勢、表情、聲調,還可以通過追問要求學生澄清或具體說明對某些問題的看法,所以能更準確,深人地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但要通過訪談有效瞭解學生的真實情意狀態,教師要得到學生的信任,要保持溫暖、積極傾聽的態度,要在訪談前準備大量清晰、簡要的開放性問題,使學生大膽、充分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三)句子完成 句子完成法通常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如,"我覺得寫作文.","一想起語文教師,我首先想到的動物就是."等等,要求學生進行填補。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不自覺地將自己內心情感、態度、需要、價值觀等情意因素投射到反應之中。這種情意評價的方法實施起來很簡便,不需要什麼特殊的訓練,但在結果解釋時要謹慎,一般要結合其他評價方法獲得的資訊,才能作出比較合理的推論。 (四)問卷 多數教師都有過使用問卷法開展調查或填答問卷的經歷,問卷法是教師開展行動研究的一種常用方法,也可以用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問卷編制是成功實施情意評價的關鍵。教師要明確自己所要評價的具體情意變數是什麼,以及這一變數的內部結構和外在表現是怎樣的,然後在此基礎上編寫出一系列封閉式和開放式問題,合成一套情意評價問卷。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最好在正式實施評價之前,對問捲進行試測,以發現其中潛在的問題並進行必要的改進。 (五)利克特量表 利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是測量態度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也廣泛應用於情意領域其他因素的評價。這種量表通常提供若干個有關陳述,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和感受,表示其同意的程度。比如,學生先閱讀這樣一個陳述,"在全部同學面前發言對於我來說很輕鬆",然後從備選的五個答案(非常同意、同意、沒意見、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中選擇一個。相對來說,利克特量表的編制、實施和解釋都比較複雜一些,教師要根據評價物件的年齡,適當調整陳述的措辭方式(如是否使用反向的陳述)、陳述的數量以及回答選項的個數等。從他人已經開發出來的利克特量表中選擇一個或多個,用於自己所教學生的情意評價,可以說是一種明智而便捷的做法。 當然,可以用於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價的方法還有不少。比如強迫選擇法,要求學生從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特質(如學科)的敍述中選出喜歡的一個,以評價學生的興趣;再如等級排序法,通過讓學生按選擇順序排列代表不同價值系統的陳述,以評價學生的價值觀。值得注意的是,情意評價的方法是一把"雙刃劍",任何一種方法都有優勢和局限,如果使用不當就可能帶來消極的後果。教師在情意評價實踐中不要"為了方法而方法",要善於根據實際情況,謹慎選用合適的評價方法及其組合,使情意評價真正發揮積極的作用。 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價的改進建議 新課程實施以來,各實驗區在教育評價改革新理念的指導下,就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評價開展了許多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收穫了一些有益的經驗,也出現了一些需要亟待改進的重要問題。為了使新課程實施中的情意評價實踐能健康發展,我們在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如下一些有針對性的改進建議。 (一)澄清有關概念,明確評價的內客和具體指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內涵到底是什麼,有些中小學教師和研究人員還未對此形成明確的認識。不少人將態度局限於學習態度,將情感片面地理解為學習興趣,對價值觀的理解就更加模糊。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情意評價改革的實踐探索。只有幫助教師澄清有關概念,深人理解情意目標,才可能使情意評價有明確的評價內容和具體指標,這是保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價科學有效的前提。應該說,對於中小學生來說,要培養的情意品質有很多,但如果在評價實踐中構建一個大而全的評價指標體系,什麼都要評價,勢必增加教師和學生的負擔,而且可能會影響情意評價的實效。教師要在全面關注學生情意發展的基礎上,選取少數幾個具體的情意因素(如學習興趣、作文效能感、對學科的態度等)開展比較正規的評價。 (二)克服盲目量化的傾向 在當前的情意評價實踐中,存在著比較普遍的盲目量化傾向。有些教師對如何給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分感到困惑,關心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得分在綜合評價中占多大比重合適;有的實驗區用單一的情境模擬測試(如故意在樓道裏扔垃圾看學生是否在經過時撿起)來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根據學生的表現評出不同的等級。這反映出教師還沒有認識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性質上的特殊性,沒有認識到它們的評價更適合採用觀察、軼事記錄、訪談等質性評價方式。趙德成,李靈新課程實施中的學生評價改革j中小學管理,2003,(6)在教育研究中為了探究某些情意變數的特點及其與其他變數的關係,或者出於大規模教育品質監控的需要,對學生的情意變數實施量化的評價是可以的。但是,在任課教師的課堂評價中,情意領域的評價不是為了甄別和評定等級,而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教師的成長,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只需有質性的評價就足夠了。教師在情意評價實踐中要克服盲目量化的傾向,避免不當量化帶來錯誤甚至有害的評價推論。 (三)儘量與高利害脫鉤 有些教師之所以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評價中那麼青睞量化的分數,主要是因為他們試圖通過分數給學生評定等級和排隊。本來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進行量化評分就是不被提倡的,再要排隊就更不可取了,因為這無形中增加了情意評價的利害關係。一旦情意評價的結果與學生的名譽、分數、獎懲和升學等實際利益聯繫起來,學生就很可能防禦性地在評價者面前掩飾自己的行為,在自我報告過程中不表達真實的意見和想法,從而使教師無法客觀地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且可能迫使學生變得日益虛偽。因此,教師在實施情意評價的時候,必須淡化利害,儘量與高利害脫鉤。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採用匿名答卷、隱私保護、第三方施評等程式和技術,以最大程度地克服高利害因素的消極影響。11

    注意事项

    本文(新课程实施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