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提高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效果的措施.doc

    • 资源ID:3585484       资源大小:36.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提高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效果的措施.doc

    提高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效果的措施成员:卢艳 高鹏程 高振 张红艳指导教师:杨旺生摘要:从我们对城市中个别的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发现,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办单位街道居民委员会,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希望达到的预期目标与社区居民实际感到的效果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们从目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情况中发现了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理论认识上的局限性、体制的不完善和社区文化组织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结合当先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社区模式与有益的经验,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实际的效益。关键词:城市社区 居民委员会 文化体制 中国传统文化 资金投入体系Abstract: The individual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pres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discovered from us to the city in that, between the effect which the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sponsor unit -neighborhood committee, develops which each cultural activity hope to achieve the anticipated target and the community inhabitant felt actually to have the big disparity. We had discovered from in at present civic culture construction situation the influence primary factor, including the theory knew on the limitation, the system are imperfect and the community culture organizes personnel's specialized quality level. Ties should first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y city community pattern and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we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 by enhances our country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ctual benefit.Key words: The city community;the residents' committee;culture System;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fund investment system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越来越受人关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社区文化建设起步较晚。在认识、资金投入、工作体制以及社区主体参与度方面都存在不足,从而造成效益的流失。近年来,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已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社区这种崭新的管理体制,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认识和认同。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提升城市品味、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以及塑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市社区文化建设与经济和其他事业建设相比,还显得相对滞后,如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等;因此,建议我市积极重视和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对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进行实效性分析,试图探索出一条能切实提高城市文化建设效果的途径是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现状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有些城市、区县政府成立了“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的社区文化正式起步。经过20年的积极实践探索、社区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的社区的文化建设工作效率并不高。从理论研究水平上讲,以由传统的狭义的社区文化概念转变成了民俗、文艺、科技、教育、体育、环境、精神文明等相结合的人文化概念。近几年,北京市西城区非常重视社区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已经组织了3次社区文化专门研讨会。把社区的中心定为社区服务,而文化是社区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比一般性物质生活服务层次更高的服务。另外,社区文化市场的出现为社区文化有偿服务提供了体制、政策支持。80年代以前,社区文化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改革开放后,形成了部分有偿服务或完全市场型服务。文化的产业观念越来越强。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开办了成人、儿童两个系列10个班次的学校,由政府投资100万元建成面积26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1997年正式对外服务,主管单位(亚运村街道办事处)计划三年返还全部投资。管理上采用项目承包制,向经营者收取固定的费用。相比之下,也有大量的社区将文化单纯理解为活动,当作社区建设中的点缀与装饰。例如把社区文化归入完全的政府行为,组织管理系统的官本位思想和社区成员的“单位人”观念时常居主导地位。社区文化活动并不能体现社区文化的主旨,缺乏与社区成员的思想感情沟通。表面上热闹红火的活动与80%以上的社区成员关系不大,有的社区开展的“认识我的邻居”的活动都比较困难。从建设方面看,政府拿出大量资金投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据北京日报2002年7月26日报道,北京街道社区的体育健身场所已超过2000个。东城区的资金投入,1999年区财政拨款691万元,街道总投入1272多万元,自筹93多万元,共计近300万元,人均51元多。当然这在全国范围是比较高的。97年底,已建成区级公用文化设施7个,街道文化站10个,居委会文化室34个,比1987年增加十倍多。同时,十分注重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进行了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北京市绿化覆盖率达35.9%,公园绿地9.7平方米/人,已接近巴黎的11.06平方米/人。由于社区单位的积极参与,也使社区成为集社区居民、社区单位的共同家园,甚至有的社区因此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企业社区、校园社区、军队社区等等。其中形成品牌形象的有“荣丰2008社区”、“动力街区”、“东润风景社区”等。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实力不同,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存在很大差距。从1995年到1999年,北京人均文化事业费是10.13元/人,上海年人均文化事业费是21.23元/人,人均拥有藏书量(册)北京为0.67,上海为3.70。作为首都的北京(中国文化的中心)与上海尚且存在这样明显的差距,不难想象大量偏远欠发达的中西部城市的资金投入水平与之的差距了。另据国家体育总局1995年统计,我国共有各类体育场地61.57万个,人均占有面积仅0.65平方米,这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大(美国人均为10平方米)。现在,70%的城市居民还只能在自家的庭院、公路街道边或住宅空地等非正规的体育场所进行身体锻炼。最后,从队伍、组织看,街道、居委会文化干部,社区单位文化精英和群众文化骨干是社区文化队伍的主要成员。从平日工作中,各单位都注意到这方面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些社区内包含了文化体育单位,这些文化精英形成了一支非常强干的社区文化工作队。,对社区内居民文化骨干的培养也已经成为目前许多社区考虑和实施的工作内容。厦门思明区先后成立了社区书法协会、曲艺协会等,组建了一支业余文艺队伍,培养出一大批群众文艺骨干;南京市玄武区南农大社区,利用自身优势联合社会资源举办老年大学,开办有声乐班、健美操班等,丰富老年人业余生活的同时,使他们都成为了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力量;南京市锁金村社区每年一次的“新春乐”文化系列活动和“锁金之夏”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到今年已举办了17届,社区居民参与率达到52%。同时,我们看到居民委员会选举三到五年一次,造成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到目前为止,社区文化还没有建立专门的法规,管理起来较困难,通常是自发性的建立一些条例,标准不统一。没有专业力为基础的社区文化,容易形成低文化、低科技含量的现象,因创新性和前瞻性不足失去前进的动力,现在正在采用试点的方式,在极少数的社区里建立一套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二、影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效果的因素:在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20年历程中,我们不否认有较为成功的典范,但与我们要追求的理想化社区相比,依旧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况且他们的数量从整体上看来太少。从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开始,精神文明建设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包括建设学习型社区,文化型社区等一系列很好的设想与规划。但几年来,这些政策在绝大多数社区中并没有落实开展或没有很好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城市居民价值观普遍受西方文化影响变的混乱。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年的高速发展,我们在接受大量现代西方高科技技术成果的同时也吸收了他们的价值文化观念。在市场经济快餐式文化的影响下,追求竞争、效率、利益的思想为大多数城市居民所接受,我们甚至认为是受中国传统文化陶冶而形成的民族特质,从根本上影响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进程。与西方文化的开放个性不同的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更注重共性、和谐。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来看,她是一个多元、富有而又智慧的哲理体系,但是我们经常会片面的理解,认为不提倡个性的发挥,其反映到社区文化中,就显得创新不够,更多的是整体性、礼仪性的形式,进取性、民族性方面存在缺陷。另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自闭性、保守性,言行谨慎,只讲中庸(对其所追求的目的积极的入世并不理解),于是我们并不愿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对于社区的参与度极低,仅仅追求个人的家庭生活。同样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老子道德经告诉人们应尊重大自然的规律,人与自然的融洽关系;西方人严重的圣者空子,他的思想也是影响最大的,但他却在君子的要求中明确提出要仁,即爱人也,并且注重礼乐的教化;佛教,也是为了最终更好的入世才暂时的修炼大智般的身心。尽管如此,那些已经吸收了不良营养的国人们,确实很难改掉身上的孽根,这注定社区文化的建设过程需要经历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磨合期。其次,在文化体制上我们存在着许多滞后的因素。各级政府都设文化机构,看似完善的层层文化部门,不但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相反还使政府负担过重,在应该政府负责的监督、管理方面力不从心。这种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包办的模式,显然再也不能适合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能很好的满足,社区文化的参与性难以充分发挥。政府文化部门将每年其建设的场馆数量、资金投入数额和文化活动举办的次数作为本年度的工作评价指标,极易造成不计质量、成本的盲目膨胀。居民委员会制度从性质上看是居民自治的组织,只应管理社区内的生活琐事,量力而行。但现行的行政体制将其规划为政府最底层的职能机关,让其肩负着沉重的社会负担,如下岗职工再就业,城市违章建筑的清除等。由于人员和资金的不足,目前居民委员会感到力不从心,精疲力尽,本应由最了解社区情况的居委会组织建设的社区文化自然就难以再提上日常的工作日程了。例如,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上逐渐形成了较完善的文化企业和社会团体,在文化活动的策划与具体实施方面有着专业的素养。随着WTO的进程越来越深入,我国的文化产业行业也在进行体制上的改革。在国际化竞争的大潮中,开放性趋势已成为必然。社区的开放性要求资源的共享,最主要的是社会上的资源有效地进入社区。还有,我们发现许多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并不能代表居民的真实需求。通常情况下,社区在制定文化建设方案时主要是依据上级政府的发展要求,对自身社区内居民的意见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在调查中显示,居民之所以不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文化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符和自己的爱好。特别是中青年人调查对象,认为社区活动的形式过于单调,主要是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内容上缺乏时代感,所以绝大多数的中青年社区成员几乎没有参加过一次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就此问题,我曾经和南京市玄武区南农大社区的居委会主任交流过,原因是目前居委会的的各方面资源都很有限,很难照顾到各层次的文化需求。并且认为主要是由于中青年居民业余时间少,组织起来非常困难。另外,从该社区的人员配置年龄上看,由于多为退休老教师,已经很难适应年轻人的文化潮流,所以在情感上也较为倾向于老年人。其实社区工作本来就应该多服务于弱势群体,可见这并不意味着中青年人的社区服务就可以忽视掉,对于中青年人也应该给与一定程度的关注。应为他们才是家庭的支柱力量,从经济收入分配看,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状况。从社会学的角度,需关心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的质量,使其更好地投入到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另外,从未来社区文化社会办的趋势看,应意识到高收入的人群愿意为自己的文化消费支付更高的费用。加上目前社区可利用的资源先天不足,更不能无的放矢的浪费。每年都有重复建设的现象,同时也有大量的场馆空闲无人问津。这种不以需求为导向的生产,体现的不仅是体制的落后,更是社区文化建设者们思考的麻木,而在我们看来,后者才是根本的毒瘤。三、提高城市社区文化工作效果的措施:以上所涉及到的我国社区文化成效低的原因既是问题的本身也是对策的根源。我们正是因为发现了造成目前困境几个较为主要的矛盾,所以希望能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找到实现社区文化工作高效的道路。1 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开展社区文化,必须建立相应的社区文化机构,有了组织机构,才能充分开发利用本社区的文化设施、设备,挖掘本地区的文化人才,才能有效地开展本地区的社区文化活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我们必须借鉴国外的成功模式。美国是一个很早就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的国家。他们采取社区自治模式,即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分离,中央与地方政府不设文化部(局)、宣传部、体育总局等机构,但制定了管理法规和政策,由各种文化社会团体具体实施。法律部门负责文化市场的管理,最高法院根据宪法修正案裁定(只要不影响区域、国家整体发展,每个社区都有权决定自己的特色)。这样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因素,政府只需要发挥其监管职责,有效地减轻了政府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繁杂的事务。同时,政府出台了不少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例如,政府鼓励企业资助文化事业,资助数额可以冲抵税收额;政府对各种非盈利性文化组织实行免税;鼓励发展各种文化俱乐部,在注册、信息和活动等方面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家庭发展手工制作,生产具有审美价值的商品,为社区创造大量的税收;积极开发文化娱乐设施,并为一些重要的民间文化体育活动无偿地提供场地;采取各种办法使文化用品走进千家万户,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发现正是由于政府的文化体制设置的不同和一系列积极政策的颁布,是美国的社区可以在经济、文化方面协调发展,增强凝聚力和吸引力。从国外现行的社区工作体制中,我们确实发现其有许多可取之处,但由于从社会制度上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如何将其恰到好处的运用到我们的社区建设中来就成为了一个融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诸多研究课题于一身的问题。这里我们提出的看法仅做一种尝试:从中西方政府的文化体制差异中,可以看到西方政府在这方面主要承担监管职能,具体的文化事务统统由社会团体来做,对于社区文化则主要靠社区居民自己来组织。对于我国政府,近几年确实也意识到大政府小社会的弊端,开始学着慢慢地将一些行业放手,让社会资源加入进来,形成竞争机制,提高效率。但是这样的政策没有实施彻底,总担心一旦放开了手,自己的权力就消失了,与之相对应的利益也会减少。所以有些政府部门并没有精简,越位缺位现象也随处可见。从文化建设机构的设置上看,我们认为根本没有必要在各级政府都设置,只需在地方设市一级的文化部门就够了,并由中央直接负责。具体的运作是:市级文化部门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制定计划,直接下传给街道,由街道联合社会团体共同开展。在西方的完全社会团体负责的基础上,保留最简单的政府干涉,是与中国共产党为确保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相吻合的,是需要在统一的领导下为前提的百花齐放。对于取消省一级文化部门,是为了解放市级文化规划的主动性,在国家方针的统领下的自由。另外由于文化的实施主要体现在基层社区的发展上,所以只设市一级文化部门的管理,防止多头领导,责任不清而造成的效率低下,避开省级政府的干涉可以有效的保持中央精神文明建设不走样。对于市级文化部门而言,只须制定符合本市区的文化政策和管理法规,直接下达到街道,不对具体活动干涉,由法律部门负责文化市场的管理。街道根据政策与社区需求,联合社会团体开展具体活动,包括硬件设施的建设。从这一套民主集中相统一的体制中,市级文化部门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只有其充当着中央与最基层(街道社区)的纽带,权责清晰。并因中央的直接授权,体现文化事业在中央工作中的特殊地位,有利于在市场经济下精神文明建设的宏观指导。同时,中央与地方统一起来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文化团体的积极参与,从而减轻街道办的工作负担。中央文化部 市文化局街道文化站 (图)2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社区文化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具备固定的设施和设备,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在进行区域建设规划的同时,应考虑到如何配备相应的文化设施,以文化的、长远的眼光,为社区文化建设打好基础。除了体制结构调整外,还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行机制,其中资金来源、队伍建设、项目建设开展是关系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关键。3 建立多渠道社区文化资金投入体系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需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首先,政府投资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政府部门要在年度经济规划中把对文化的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其次,社区要充分利用本社区企、事业单位或个人的优势,通过各种方式对社区文化建设输入资金,以建立文化基金等形式为文化发展开辟道路。同时,社区可利用现有的文化设施实施有偿服务,采取以文补文等方式自筹资金。从对南京农业大学社区调查中,我们发现该社区活动资金的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数量少严重阻碍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2000年开始,由国家体育总局拨款,在全国城市范围里,为绝大多数社区建设了公共体育休闲设施,但这远远不能满足社区自身的文化休闲需求,特别是80年代或90年代建成的老社区,受其空间结构的限制,很难再增加相应的文化设施场馆。另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后,在带来了社区经济活跃的同时也带来了社区文化氛围低俗的现象,许多网吧、棋牌馆、迪厅就开在学校、居民生活区的旁边,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美国科罗拉多州郎蒙特地区的社区少年团,全部由那些有过犯罪记录的年轻人组成,经常在学校、市民服务俱乐部以及其他公共场所演出自编自导的剧目,向青少年传播有用的信息。城市青少年服务部门、地方艺术委员会和社会团体向他们提供全部的信息和资金。所以,我们应该走一条市场拉动资金投入,法律规范社区经营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市场在社区和社会间的资源配置吸收投资,社区并不在体制上给予限制,同时市场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正常、健康的社区文化市场发展方向。具体的实施政策应根据不同社区自身的特点而定,原则是利用社区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整合周边市场资源,共同合作开发,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资金投入社区以前,社区应认真、仔细对其各项条件进行考察,首先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社区居民利益不受侵害;其次,应以整体维红,文化建设不能与社区整体建设方向相悖;最后,应对其可能造成的连带反应给予足够重视。总之,社区自主经营是以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为基础的自主经营,对市场可能存在的弊端用社区委员会组织的宏观调控加以规范。4、加强社区文化工作队伍的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的组织者是这套运行机制的领导者、管理者,他们业务水平的高低、敬业精神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社区文化建设的最终成败。社区文化工作在党委、政府的下统筹安排,与人事编制等部门相互配合,解决好基层文化机构的设置、队伍稳定和人员待遇问题。对于目前这支队伍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改善:第一,在社区内由公民选举产生一名社区文化建设小组的组长,并在社区委员会中选出几名小组成员,组建一支专门负责文化方面的工作小组。第二,为提高文化组织工作的专业水平,可以经常开展组内培训或组外讨论,也可与其他社区的文化组形成工作上的合作关系。注意扶持社区的业余文化团队,培养业余文艺骨干力量,搞好创作、比赛、交流等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不断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水平。要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开展家庭文化活动,把培育民间艺人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三,充分发挥居民监督机制,居民有权罢免现任组长的职权。从目前社区文化建设工作难的问题上看,主要是很少有社区成立了专门的文化建设组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国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先进文化的号召来看,从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来看,由社区委员会组建一支文化工作小组已经是当务之急。责权明晰,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同时为保证工作的效率,就需要科学的管理,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和完善的全民监督机制。 5结合地域特点开展丰富多采的阵地文化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我市是历史文化名城,2400多年的文明史形成了独特的六朝文化、秦淮文化和古都文化,文化遗产丰富,民间文化源远流长。因此,我市的社区文化工作必须尊重并结合地区特点,把社区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阵地,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开展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尽可能地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只有这样,社区文化工作才能深深扎根于本民族、本社区的文化土壤中,才能为群众所接受,才能使我市的民俗文化与现化文化相得益彰、发扬光大,从整体上提升我市的文化品味。文化建设的成功是一种个性化创造的成果,美国因为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自身的文化习惯,创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社区文化体制环境。总的来说,在于其政府与民间活动的互动,将文化定为社区发展的核心,注重青少年的教育,通过社区文化活动激发社区活力,并提倡社区自身的资源整合作用。从西方各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因其自身特有的性状而区别于其他国家,都是联系历史,结合经济、政治、文化后的社区模式。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在这样一些成功的案例中,各国都将文化作为社区发展的核心,有着充足的信息和资金优势。由此,我们只能本着借鉴的态度将其中适合目前国情的有益经验吸收并为我所用。就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我们认为应该追求一种与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协调的社区文化生活,充分体现出社区作为家的概念,既温馨、舒适,又具有审美娱乐、教育的功能。结语:人民群众能够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制的变革也许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但从改变现在低效运行机制是可以很快就实现的,并且我们看到在我国很多试点的社区正在进行着市场+调控,培训+监督的改进工作,结果告诉我们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社区文化工作走这条路是可行的,高效的。中国社区建设和20年的风雨历程,给了我们今后工作的经验和信心,社区也正在渐渐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大家庭,极具人文气息的社区文化已经成为个人生活质量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的全面性和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是全面小康的时代内容。我们相信,在今后的20年发展中,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一定可以形成温馨,舒适,健康,繁荣的局面。参考文献:1孟固,白志刚.社区文化与公民素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2李会欣,刘庆龙.中国城市社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3马仲良,于燕燕.社区文化与教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4谢芳.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5刘伯奎.中华文化与中国社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6王青山.中国社区建设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倍根.学校与社区关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8姚干荣.以社区自治区为目标创新社区治理模式J.中国城市经济,2004,(8).9周洪明,冯伟刚.漂浮在商业之上的文化社区N.时代周报,2004-7-6.10陈岩.社区建设的创新与现代城市的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2004,(8).

    注意事项

    本文(提高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效果的措施.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