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doc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 广东 广州 510110)摘 要介绍数字化时代建设复合型图书馆的重要现实意义 ,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建设复合型图书馆的基本思路 ,以及该馆建设复合型图书馆的方法 、步骤和开展多元化服务所取得的重大社会效益 。关键词复合图书馆 ; 数字图书馆 ; 创新服务中图分类号 G2501 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1167 (2005) 06 0177 041建设复合型图书馆的重大现实意义对中国图书情报界来说 , “复合图书馆” ( hybrid libra r2y , 又称 “混合型图书馆”) 还是一个较新的名词 。追溯到1996 年英国学者苏顿 ( S1 Sut to n) 首次提出 “复合图书馆” 概念至今 , 它在国际图书情 报界也不过几年时间 。复合图 书馆概念的提出 , 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的 。从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 , 英 、美等国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取 得了显著 进展 , 数字图书馆的轮廓也日渐清晰 。然而 , 随着数字图 书馆的发展 , 人们越来越感到技术并不能解决图书馆发展 的一切问题 , 非技术因素正制约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进程 。 但同时数字图书馆的缺点也正是传统图书馆的优势 。“复合 图书馆”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 并很快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 认可 , 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经过几年来的理论研究 , 国内外图书馆界对复合图书 馆的理解大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 1) 信息载体多样化 。 即在复合图书馆中 , 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源与数字化信息资 源互补共存 ; ( 2) 管理服务集成化 。即强调对图书馆不同 来源的技术和资源进行整合 , 实现对传统文献资源和数字 化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和服务 ; ( 3) 功能复合化 。即认为 复合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 、优势互 补的统一体 。这 三 个 要 素 构 成 了 复 合 图 书 馆 的 基 本 特 征 , 是认识 、研究复合图书馆及其相关问题的出发点和基本点 。 这种传统与数字相互共存的 “复合型图书馆”或称 “混合 型图书馆”、“兼容性图书馆”, 将是 21 世纪图书馆的主要 运行模式 。“复合图书馆的理论与建设框架研究”已被列入 我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03 年度课题指南。运用复合图书馆理论指导我国 21 世纪图书馆事业的发 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 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 近年 来兴起了数字图书馆建设高潮 , 投入数百万 、数 千万元的 项目为数不少 , 但由于对数 字图书馆认识产生误区 , 有的 地方政府将数字图书馆取代建筑图书馆新馆 , 甚至在没有 网络的地区也提出建立数字图书馆 , 造成了不少决策上的 失误 。数字图书馆重复建设 和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 。以我馆最近所做的一次网上调研为例 , 2003 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 、科技图 书馆共订购外 文 电 子 数 据 库 171 个 , 投入经费 2000 多万元 , 重复购置率超过 70 %以上 ; 由 于知识产权的限制 , 这些电子资源绝大多数被要求在校园 网或图书馆局域网内使用 , 给资源共享带来极大障碍 , 同 时造成了巨 大 的 资 源 浪 费 。这 种 情 况 不 仅 仅 是 广 东 独 有 , 在我国各地也十分普遍 。另一方面 , 在我国相当多的经济 欠发达地区 , 政府对图书馆事业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 , 几 年没有买新书惨淡经营的图书馆为数不少 , 自动化 、网络 化 、数字化对他们来说更是遥远的梦想 。如何使这些图书 馆跟上数字化时代的步伐 , 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 , 许 多图书馆学专家认为 , 我们应调整视角 , 既看到数字图书 馆 , 又看到传统图书馆 , 更看到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 使 二者真正实现共存互补 。从宏观上看 ,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 图书馆并不互相排斥而是有很大的互补性 。在印刷文献与 电子文献或虚拟文献共存互补的社会环境下 , 传统图书馆 与数字图书馆共存互补而建立的复合型图书馆 , 是当前及 将来图书馆发展的基本模式 。根据复合图 书 馆 理 论 进 行 21 世 纪 图 书 馆 的 建 设 和 服 务 , 使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 , 既符合社会 实际 , 又适应未来的需要 , 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实现馆藏信息资源的多元化 , 纸质文献 、电子文 献 、虚拟文献整 合 为 一 体 , 来 源 渠 道 更 多 , 品 种 更 齐 全 , 从而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2) 突破传统图书馆的时空限制 , 每天 24 小时提供服 务 , 不 分 区 域 , 不 分 远 近 , 都 可 进 行 信 息 资 源 的 存 储 与 传播 。(3) 以读者服务为中心的理念 和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服 务的宗旨得到全面执行 , 服务范围更广 , 读者更多 , 效益 更好 。不仅为本地 、本单位服务 , 还能为任何地点的与网 络联接的用户服务 , 服务面更宽 , 利用者更多 , 资源利用 率更高 , 社会效益更好 。(4) 虚实结合 , 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与选择 。读者177也可以不去 图 书 馆 , 在 单 位 或 家 里 通 过 网 络 利 用 图 书 馆 ;馆自动化网络中心 。(5) 以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为抓手 , 建立覆盖全省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 , 推动公共图书馆 、文化馆 和全社会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 。(6) 建立基于现代物流管理理 念和面向广大基层的广 东流动图书馆 。(7) 建立报刊信息开发中心 , 利用图书馆丰富的纸质 文献 、电子文献和虚拟文献进行二次开发 , 编辑出版 决 策内参、警界内参、文化内参等刊物 , 积极为党政 军机关和企业服务 。(8) 根据传统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 、流动图书馆和共 享工程的建设发展需要 , 积极实施图书馆体制改革 、业务 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 , 实现图书馆业务流程和机构的重组 。读者既可以从图书馆获得系统 、全面的知识信息 , 又可以从网络上获得最新信息和资料 ; 既可使本地 、本 单位的读 者获得实体服务 , 又可使远地读者获得远距离的虚拟服务 ; 图书馆既可实行限时限量服务 , 也可实行不限时不限量服 务 , 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5) 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传统图书馆时代的信息 资源共享 , 由于种种原因 , 难以实现 。在复合图书馆时代 , 由于实现了信息化 、数字化 、网络化 , 资源共享就能变为 现实 。(6) 图书馆的文化和学术功能得到更全面和更完善的 发展 。它不仅会提高图书馆 在信息社会的价值与地位 , 增 强竞争力 , 而且会极大地改善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形象 。由于复合图书馆对我国来说是个新事物 , 没有现成的 经验和模式 。为此 , 我们需要创新 , 需要在实践中创建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图书馆 , 并以读者服务为中心开展 广泛的信息服务 , 进而全面推进图书馆现代化事业 。3建设复合型图书馆的初步实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型图书馆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创新工程 , 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很多 , 但在馆领导班子的正 确领导和决策下 , 我馆依靠全体干部职工 , 积极开展社会 合作和科研攻关 , 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 使复合型图 书馆的建设不断取得进展 :(1) 依托 90 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在公益性办馆 理念指导下 , 在我国率先揉合现代公共关系理论 , 将形象 识别系 统 ( CIS) 导 入 图 书 馆 工 作 , 以 图 书 馆 理 念 识 别 (L M I) 、图书馆行为识别 (LB I) 、图书馆视觉识别 (L V I) 为核心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 易名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 馆”, 确立省馆地位 ; 设计馆徽 , 树立文化形象 专属标志 ; 撰制馆训 “渊深者修诸己 , 汲养者惠于人”, 以人文关怀理 念 、文化语境强化本馆整体形象 ; 通过各种传媒经常性的 报导 , 形成品牌效应 , 增值无形资产 , 营造有利于事业发 展的社会环境 , 争取到良好的舆论氛围 、政策保障和财政 支持 。2004 年广东省委 、省政府决定投资 5 亿元 , 将中山 图书馆作为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的三个标志性工程之一进 行建 设 , 每 年 增 加 购 书 费 2000 万 元 , 2004 年 购 书 费 达3100 万元 , 增长幅度居全国图书馆前列 。(2) 在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的条件下 , 从我国国情 出发 , 采用适合中国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在大规模数字资 源整合 、远程数据访问 、版权保护 、网上参考咨询等关键 问题上大胆创新 , 率先建成我国第一个实用化省级数字图 书馆 “广 东 数 字 图 书 馆”。我 馆 经 过 90 多 年 的 积 累 , 拥有 380 万册的馆藏 , 近年来建立的广东数字图书馆 , 目 前拥有国内最大的中文数字化资源库 : 电子图书 90 万种 , 期刊论文 2000 万篇 , 博士硕士论文 30 万篇 , 学术会议论 文 20 万篇 , 各种类型的数据库 30 多个 。这些信息资源安 装在 20 多台服务器上 ( 其中 14 台服务器实现电信级主机2建设复合型图书馆的基本思路复合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 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构成要素的综合 。传统图书馆由藏书 、读者 、人员 、建筑 设备 、技术方法及管理等要素构成 。一般来说 , 数字图书 馆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 而 是一个信息系统 , 由 数字化信 息载体 、数字化信息资源 、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 网络用户 等要素构成 。复 合 图 书 馆 的 构 成 要 素 是 以 上 二 者 的 综 合 , 主要有 : ( 1) 纸质文献 、电子文献等信息资源 ; ( 2) 普通 读者及网络读者 ; ( 3) 能适应传统与数字化 、网络化复合 环境的工作人员 ; ( 4) 传统建筑设备及计算机系统 ; ( 5) 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技术 ; ( 6) 通信网络或信息通道 ; ( 8) 管理系统 , 包 括 传 统 图 书 馆 及 数 字 化 信 息 、网 络 管 理 等 。 复合图书馆的构成要素 , 从 性质与功能上分析 , 基本上是 传统图书馆构成要素的延伸与扩展 , 不同的是将数字图书 馆的构成要素与传统图书馆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有机的结合 。我们根据我馆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 , 提出了以下建 设复合型图书馆的基本思路 :(1) 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 , 以各种方式整合大规模的 数字化资源 , 建立包括纸质 文献 、电子文献和虚 拟文献的 多元化的文献体系 。(2) 以读者服务为中心 , 坚持公益性的服务宗旨 , 整 合传统借阅服务 、数字图书 馆服务 、网上参考咨 询服务和 电子阅览服务 , 建立新型的读者综合服务体系 。(3) 利用 T RS 数字图书馆整合门户平台 , 建立数字图 书馆搜索引擎 , 实现数字化 资源的异构平台跨库检索 , 并 且与网上参考咨询有机地组成远程文献传递系统 , 方便读先进水平 。知名专家 、学者和数以十万计的作者纷纷给数字图书馆授(3) 启动以网络为基础 , 以知识导航为动力 , 以资源共享为目标的 “广东流动图书馆”工程 。广东流 动图书馆 的运作方式是 : 省财政每年下拨 500 万元专项购书经费及 配套资金 , 由省立中山图书馆统购统编 , 通借通还 , 按每 年流动图书馆分馆 1 万册左右标准配置 , 各分馆每年交换 一次新书 。实际上每年购置 的新书 , 是在各县级 流动图书 馆分馆之间流通 , 实现了广东流动图书馆的所有资源为全 省各县百姓所共享 。另外 , 计划用 5 年时间覆盖全省经济 欠发达地区公共图书馆 。广东省流动 图 书 馆 于 2003 年 11 月正式启动 , 至今已建成 9 个分馆 。一个以广东省立中山 图书馆为龙头带动 , 以山区 县图书馆为依托 , 整 合全省资 源形成中心辐射的图书物流 , 信息虚拟物流的动态服务网 络在南粤大地形成 , 受到了 广大读者的欢迎 。文 化部周和 平副部长在贺信中说 : “广东省流动图书馆的建立在全国属 首创 , 是 文 献 信 息 资 源 共 享 的 一 种 很 好 的 形 式 , 值 得 倡 导 。”周和平副部长还亲自参加了广宁分馆的开馆仪式 。(4) 利用 T RS 数字图书馆整合门户平台 , 建立了数字 图书馆搜索引擎 , 实现了超海量数字化资源的异构平台跨 库检索 , 并且与网上参考咨询有机地组成远程文献传递系 统 , 方便读者检索和免费索取原文 。(5) 创建了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新模式 , 为来自全 球的读者提供全年 365 天每天 24 小时的联机服务 。读者只 要拥有读书卡 , 不论在任何时间 、地点 , 均可以按照自己 的需要借阅和下载书刊资料 , 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6) 建立了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中心 , 大力开展网上参 考咨询服务 。我馆通过网上参考咨询系统的分布管理功能 , 与超星数字图书馆 、汕头图书馆 、湛江图书馆 、东莞图书 馆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等合作 , 为全球的 读者提供 “一站式”的服务 , 即读者在网上免费 获得咨询 答案的同时 , 还可以得到原文提供服务 。(7) 创造性地实施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我馆根据 本省网络和各行业计算机应用十分普及的特点 , 把共享工 程与 “村村通工程”、“校校通工程”、“金卫通工程”等政 府工程相结合 , 在文化 、教育 、科技和卫生领域大批发展 基层信息服务点用户 , 依托 各行业已经建立的图书室 、资 料室和科技情报服务站开展服务 , 使文化信息资源在各个 行业迅速推广和应用 , 到 2004 年 3 月 12 日为止 , 已发展 共享工程基层信息服务点 3500 多个 , 居全国领先水平 。(8)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解决取得重大突破 。我馆 与北京超星公司密切合作 , 开展大规模的作品征集和授权权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逐步解决 , 为复合图书馆开展大规模的网上参考咨询和远程文献传递服务创造了必要的 条件 。(9) 建立了报刊信息开发中心 , 利用图书馆丰富的纸 质文献 、电子文献和虚拟文献进行二次开发 , 编辑出版了决策内参、警界内参、文化内参等刊物 , 积极为党 政军机关和企业服务 , 受到广泛好评 。(10) 建立缩微文献数字化系统 , 开展大规模缩微文献 的数字化转换和建库工作 , 目前已完成馆藏缩微文献转换70 万拍 , 并已提供上网阅览服务 。4复合型图书馆的服务与社会效益我们致力于建设的复合型图书馆 , 目前已投入正式应用和服务 。用户分为七大类型 :(1) 联机 编 目 成 员 馆 。参 加 联 机 编 目 的 图 书 馆 30 多 个 , 实现采编 、借阅 、典藏等各业务部门自动化管理和书 目数据的资源共享 。(2) 合作图书馆 。超星数字图书馆 、汕头图书馆 、湛 江图书馆 、江门图书馆等 20 多个单位 , 联合参加了网上参 考咨询服务 。(3) 共享工程基层中心 。我省公共图书馆 、文化馆已 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中心共约 300 多个 , 使用我馆 开发的共享工程广东省基层中心信息服务系统已实现资源 共享 。(4) 共享工程信息服务点 。我馆发展教 育 、科技 、卫 生领域的图书馆 、情报资料室用户共约 3500 多个 , 通过网 络为广大读者服务 , 使每个信息服务点具有与我馆基本相 同的信息服务能力 。(5) 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 。我馆 决策内参、警 界内参、文化内参等文献开发产品的用户 3000 多个 。 (6) 远程终端用户 。其中读书卡用户 10 万名 , 可以远 程借阅和下载经过作者授权的数字图书 ; 非读书卡用户 20 万名 , 通过网上参考咨询得到期刊 、学位论文等原文提供服务 。(7) 普通读者 。其中拥有借书证的读者 16 万名 , 没有 借书证进馆阅览的读者 30 万名以上 。复合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以下巨大的社会效益 :(1) 坚持办馆的 “公益性”与 “开放性”。我馆实行天 天开放制度 , 每周开 放 时 间 超 过 85 小 时 , 每 天 开 放 131 5 小时 , 是 全 国 开 放 时 间 最 长 的 公 共 图 书 馆 之 一 。我 馆 以179也是方便读者 , 强调开放的重要举措 。此外 , 我馆的公益良好的 业 绩 。目 前 , 已 建 成 共 享 工 程 广 东 省 分 中 心 以 及性与开放性还体现在敞开发放借书 证 、借刊证 , 实行大面积开架服务 , 保存本也提供 借阅服务 , 阅览室实 行免证无 偿服务 , 广受读者欢迎 。我馆连续几年全年接待 读者人次 突破 200 万人次 , 2001 年 、2002 年接待读者人次分别都超 过 300 万人次 。传统书刊借阅量 达 600 万册次 , 超过馆藏 图书总量 。我馆坚持公益性 与开放性 , 为提高全 民族思想 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贡献力量 , 2002 年被文化部评 为 “读者喜爱的图书馆”, 2003 年被广东省政府 授 予 “广 东省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 广东数字图书馆超时空 、跨地域的联机服务 , 每 天 24 小时开放 , 为全球的读者带来极大便利 , 2002 年数字 图书被借 阅 下 载 630 多 万 册 次 , 平 均 每 天 11 72 万 册 次 ;2003 年数字图书被借阅下载 660 万册 , 平均每天 11 8 万册 ,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 居全国前列 。(3) 建立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中心 , 利用分布式管理技 术与国内外多个图书馆联合 , 广泛开展了网上参考咨询和 原文传递服 务 。据 统 计 , 参 考 咨 询 服 务 中 心 为 全 国 30 个 省 、市 、自治区和台湾 、香 港 、澳 门 地 区 的 读 者 , 以 及 美 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俄罗 斯 、日 本 等 数 十 个 国 家 的 读 者提供了 “一站式”参考咨 询服务 , 即读者在网 上免费获 得答案的同时 , 还可以得到 提供原文服务 , 平均 解答时间 为 2 小时 , 快的几分钟内可完成 。2002 年至 2004 年共解答 咨询 65 万例 , 远程提供原文传递 200 多万篇 ( 册) ; 收到 读者来信和反馈意见 3 , 000 多件 , 满意率达 89 % 。广东省 电力通讯公司 曾 咨 询 有 关 网 络 资 源 管 理 以 及 命 名 等 规 范 , 咨询人员通过网络找到了相关的文献 , 使他们节省投资 50 万元 。2003 年非典疫情期间 , 为 了 防 止 病 毒 的 交 叉 感 染 , 保障广大读者的身体健康 , 咨询服务中心坚持 24 小时开放 服务 , 几十位参 考 咨 询 服 务 人 员 , 不 分 昼 夜 , 不 计 报 酬 , 在各自的岗位上及时解答来自全球的读者咨询和提供原文 服务 。广大读者对图书馆提供的及时周到的全文服务给予 了高度评价 。(4) 广东流动图书馆的建立 , 为广东省东西部和粤北 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图书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带来了 动力 。流动图书馆体现了很 强的服务特色 , 藏书 包括农业 科学类 , 政治 、法律类 , 文 化 教 育 类 , 语 言 文 字 类 , 自 然 科学总论和工业技术类 , 文学 、艺术 、历史地理和医药卫 生类等图 书 。这 些 图 书 对 于 普 及 基 层 、农 村 的 法 律 知 识 、 科学技术知识 , 提高基层群众的基础教育水平和文化生活 素质都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广东省政府决定每年发展 15 个县 , “广东流动图书馆”将用大约 5 年的时间 , 覆盖广东 全省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公共图书馆 。我省公共图书 总量将增加 200 万册 , 以流动图书馆服务半径达 600 公里“广东数字文化网”1 个 , 市级基层中心 19 个 , 县 区 图 书馆 、乡镇图书馆 、文化站等基层中心 300 多个 ; 扩大共享 工程的覆盖面 , 并与 “村村通”、“校校通”等政府工程密 切合作 , 发展共享工程基层信息服务点 3500 多个 ; 大力开 展网上信息服务 。2004 年被文化部授予 “全国文化信息资 源共享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6) 通过开发 、提供 、利用丰富的 文献信息资源 , 在 为一般大众服务的同时 , 有重点 、主动地为党政机关 、企 事业单位提供大量高层次的书刊资料服务 , 参与和服务于 经济建设 , 直接或间接为社会 创造了 财 富 。我 馆 对 近 200 种海外中文报刊进行深层次开发加工 , 编印出版内部刊物决策内参, 时效性强 、信息量大 、针对性强 , 成为广东 以及部分省市高层读者的参考读物 , 而且还通过外交部为 我国驻外使节服务 。决策内参自 1991 年创刊以来 , 已 历时 11 年 , 出 版 发 行 580 多 期 , 发 布 了 410 多 期 的 机 读 版 , 成为广东省政府 “省 、市长信息服务网络”指定信息 源 。1999 年 9 月 , 李长春书记到馆视察时 , 点名要求提供决策内参, 并对办刊作出了重要指示 。我馆的剪报业务 根据社会的信息需求 , 开发出各项专题信息达 40 多项 , 基本覆盖广东地区的房地产 、食品饮料 、家用电器 、化妆品 、电脑电讯等主要产业 。专题咨询组利用馆藏的多个数据库和现代化网络 , 为企业开拓市场和投资决策 , 提供了准确 、快捷的咨询服务 。( 7) 开展 “百年撷英 、传世藏典”系列活动 , 繁荣广 东学术文化 。为检 阅 20 世 纪 广 东 社 会 科 学 和 自 然 科 学 研 究的成就 , 珍藏 百 年 广 东 学 术 文 化 遗 产 , 促 进 21 世 纪 广 东省学术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 我馆与广东省委宣传部 、省 文化厅 、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省科学技术协会 、省文 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 “百年撷英 、传世藏典 20 世纪广东学术文化图书展览系列活动 , 公开向社会各界 广泛征集 1900 - 2000 年间 海 内 外 粤 籍 ( 含 建 省 前 的 海 南 和香港 、澳门地区) 人士和在粤工作的外省籍人士所编撰 的专著 、文集 、调查报告 、工具书 、资料汇编 、校勘古籍 和文学作品等亲笔签名图书和手稿 。目前 , 已征集 、收藏1949 名学者 的 7147 种 9670 册 图 书 , 并 建 立 了 书 目 数 据库 、学者生平档 案 及 图 片 资 料 数 据 库 , 供 读 者 网 上 查 检 。一个初具规模的汇集广东学人著作 、手稿 、图片 、生平档案的文献中心已经形成 。“百 年 撷 英 、传 世 藏 典 ”系 列 活 动的实施 , 不但对进一步丰富传统的图书馆地方文献理论 和实践 ,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而且扩大了我馆影响力 , 拓 宽了地方 文 献 征 集 的 渠 道 , 开 创 了 地 方 文 献 工 作 的 新 局面 。(下转第 226 页)1张久珍 1 论学科馆员制度的确立与保障 A . 中国图书馆学会 1 新 世 纪 的 图 书 馆 员 M . 北 京 : 北 京 图 书 馆 出 版 社 , 20031 324 .2马建 玲 1 国 外 图 书 馆 Myli brar y 个 性 化 服 务 系 统 比 较 研 究A. 中国图书馆学会 1 新世纪的图书馆员 M. 北京 : 北京 图书馆出版社 , 20031 141 .3朱建亮 , 等 1 图书馆服务效益策略 M. 广州 : 暨南大学出 版社 , 2004 .4朱建亮 1 谈谈新世纪联想思维在图书馆广泛应用的前景 J .图书馆论坛 , 2004 , ( 2) .情报专家 , 一些学科文献专 家 , 一些未来的图书 馆专家等将从中产生 。为 此 , 应 尽 快 将 此 项 服 务 模 式 推 广 。当 然 ,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首先就要建设好一支学科馆员队伍 , 并不断提高其素质 , 加强其 管理和探索 , 方能达 到预期的 目的 。在这里要顺便提出专科院校图书馆开展专业化服务问 题 。我认为 , 专科院校则应按具体专业建设学科 馆员队伍 和开展这方面的服务 , 综合性大学则先可粗放一点 。另外 , 在公共图书馆也应逐步开展 , 首先把专题服务搞起来 。另Discussion on the Spec ial izat ion ServiceZ H U J ia nlia ng(Li bra r y of So ut h Chi na No r mal U niver sit y , Gua ngzho u 510631 , Chi na)Abstract : Thi s ar ticle poi nt ed o ut t hat sp ecializatio n ser vice i s t he new ser vice mo de of uni ver sit y li bra r y , al so di scussed it s o bject , co nt ent , met ho d , p ri ncip al p a rt a nd relatio n ship wit hi n co mp re hen sive ser vice a nd i ndividuatio n ser vice1 Fi nall y t he a ut ho r emp ha sized t he wo r t hi ne ss of sp ecializatio n ser vice , a nd p ropo sed it wo ul d be ext ended a s soo n a s po ssi ble1Key words : li brar y ; sp ecializatio n ser vice ; subject li bra rian ; ser vice mo de作者简介朱建亮 , 男 , 教授 , 原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 。收稿日期2005 07 25(上接第 180 页)5结语上述事实说明 , 进入 21 世纪以来 , 我国公共图书馆进 行复合型图书馆的建设和服务是大势所趋 。由于我馆建设 复合型图书馆的方向正确 , 措施有力 , 社会效益显著 , 今 年荣获文化部授予的首届 “文化部创新奖”。我们决心今后 继续努力 , 为建设 21 世纪现代化图书馆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1凌美秀 , 彭一中. 复合图书馆研究综述 J . 图书馆 , 2005 , ( 2) .2韩 红. 论复合图书馆建设 J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 7 ( 1) .3谭艺曼 , 彭一中. 复合图书馆管理模式及其构成要素 J . 图 书情报工作 , 2005 , 49 ( 3) .4刘 俐. 试论复合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以国家科技图书文献 中心为例 J . 情报学刊 , 2005 , 17 ( 2) .5李惠珍. 走向复合图书馆的 21 世纪图书馆 J . 图书馆论坛 ,2004 , 24 ( 5) .6董 颖. 论复合图书馆环境下服务范式的转变 J . 图书情报 工作 , 2004 , 48 ( 5) .The Construct ion and Service of Complex L ibrary in the D igital TimesMO Shaoqia ng( Sun Yat sen Li bra r y of Gua ngdo ng Pro vi nce , Gua ngzho u 510110 , Chi na)Abstract : The pap er brief l y i nt ro duce s t he i mpo r t a nt significance of co n st r ucti ng co mplex li bra r y i n t he digit al ti me s , t he ba sic ro ut e s , met h2o ds , a nd st ep s of Sun Yat sen Li bra r y of Gua ngdo ng Pro vi nce to co n st r uct co mplex li brar y , a s well a s t he great social eff ect s t hey have a2chieved i n developi ng mul ti ser vice .Key words : co mplex li bra r y ; di git al li bra r y ; i nno vative ser vice作者简介莫少强 (1952 ) , 男 , 研究馆员 ,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 , 已发文 40 余篇 。收稿日期2005 09 1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