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论课件.ppt
1,第二讲:小学体育课程论(二),2,第二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与理念,(一)什么是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的建议。,3,(二)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1.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新的课程理念;2.构建了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3.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4.注重因地制宜开发与利用多种课程资源。,课程标准的界定,4,第二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与理念,一 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5,第二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与理念,二 课程特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它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和综合性。,6,三 课程基本理念及设计思路,1.课程基本理念(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7,2.设计思路(一)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五)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三 课程基本理念及设计思路,8,课程总目标,学习领域目标,水平目标,StepByStep,第三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内容,9,学校体育目标体系,学校体育总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课外体育活动目标,课余体育训练目标,课余体育竞赛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10,一、课程目标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第三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内容,11,(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第三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内容,12,(二)学习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2.运动技能目标;3.身体健康目标;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13,1.运动参与目标,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参与 怎样参与,14,2.运动技能目标,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运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15,3.身体健康目标,形成正确的身体知识;发展体能;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16,4.心理健康目标,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17,5.社会适应目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18,水平目标:每个水平阶段的四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要求是不相同的,对应水平一水平六都有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将每一学习领域的目标依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运动能力等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水平一水平六),第三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内容,19,我国新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将学习目标与内容标准划分六个水平等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划分学习水平,制订水平目标。小学划分为三个水平:一二年级:水平1;三四年级:水平2;五六年级:水平3初中三个年级为一个水平:水平4高中三个年级为一个水平:水平5,20,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与水平目标,学习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运动主线,健康主线,水平六(发展目标)水平五(高中)水平四(初中)水平三(小学5-6)水平二(小学3-4)水平一(小学1-2),21,1.学习领域一 运动参与 在16年级,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一)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水平13目标要求(二)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水平13目标要求,第三节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内容,22,2.学习领域二 运动技能(一)获得运动基础知识;水平13目标要求(二)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水平13目标要求,23,2.学习领域二 运动技能(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水平13目标要求(四)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水平13目标要求,24,3.学习领域三 身体健康 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身体状况对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体育活动是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因此,本学习领域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发展体能的同时,注意使他们了解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25,3.学习领域三 身体健康(一)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水平13目标要求(二)发展体能;水平13目标要求,26,3.学习领域三 身体健康(三)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水平13目标要求(四)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水平13目标要求,27,4.学习领域四 心理健康 在小学教育阶段,应侧重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一)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水平13目标要求,28,4.学习领域四 心理健康(二)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水平13目标要求(三)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水平13目标要求(四)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水平13目标要求,29,5.学习领域四 社会适应 在16年级,应着重帮助学生了解一般的游戏规则,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并表现出一定的合作行为。(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水平13目标要求(二)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水平13目标要求,30,(三)新课标与旧大纲的比较分析,1.指导思想不同2.目标体系不同3.学习领域不同4.学段不同5.内容标准不同6.教学时数规定不同7.评价方法不同,31,1.指导思想不同,新课标:明确规定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旧大纲:规定体育课程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32,2.目标体系不同,新课标: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课程总目标 学习领域目标 水平目标)旧大纲:只有比较笼统的、操作性不强的目标(增强体质、发展体能、掌握“三基”等),33,3.学习领域不同,新课标:“两条主线”确定“五个领域”(两条主线:身体活动主线与健康主线)(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旧大纲:根据运动项目划分学习领域(竞技运动教学体系),34,4.学段不同,新课标:按水平划分学段(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各地、各校情况的差异性)旧大纲:一般将一个年级划分为一个学段(表现出“一刀切”的特点),35,5.内容标准不同,新课标:没有规定具体教学内容,只对完成课程目标 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一个大体范围和参考依据。(选择余地大、弹性大)旧大纲:规定了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内容(选择余地小、弹性小),36,6.教学时数规定不同,新课标:没有规定学习内容的时数,教师可据学生达 成学习目标的状况灵活调整教学时数和进度。旧大纲:规定了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要求。,37,7.评价方法不同,新课标:评价内容多元、方式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旧大纲:评价内容单一、方式方法僵硬的评价体系,38,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