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新青岛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

    • 资源ID:3569528       资源大小:46.01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青岛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

    新青岛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第五单元 单元备课 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一、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大小比较、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上面这些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教材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熟练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与改写小数,以及比较小数的大小。 2、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进行名数间的改写。 3、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四、教学方法:启发法,总结法,练习法 五、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 六、教学措施: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措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如,小数大小的比较就可以将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迁移过来。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正迁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 七、课件教具:电子白板 八、单元课时安排: 信息窗1 2课时 信息窗2 2课时 信息窗3 2课时 信息窗4 1课时 信息窗5 1课时 复习 1课时 北京镇集体备课课时计划 北京镇_第二小学_学校 课题 信息窗1 小数的意义 课型 新授 第 1 课时 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知识与能力 教学 过程与方法 力。 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法 谈话 讲授 练习 学法 教 学 过 程 教具学具 教材处理 直尺、方格纸、课件 二次备课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1、自学课本32-33页,试着读、写下面的小数。 0.25 读作: 一点六五 写作: 0.365 读作: 零点零六 写作: 想一想:你是怎样读、写这些小数的?它与整数的读、写有什么异同点? 2、自学教材P33-35页的内容,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我学会了: 我不明白的地方: 3、借助米尺、方格纸,试着做一做 (1)0.1是( )分之一,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5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请把下面的数位顺序表补充完整。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数位 . 计数单位 (5)下面的小数由哪几部分组成?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意思? 11.365 0.207 二、小组互助 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三、交流提升 1、展示交流 预设: 小数的读、写: 生1:先读小数点前面的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点后面的部分。 生2:写小数时,小数点前面的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作“点”,小数点后面的部分通常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教师点拨:读写小数时,都是从整数部分开始,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方法读或写,小数部分是几就读或写几。注意在读写时不要忘掉小数点。 重点说明读法的不同:整数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的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的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小数读法,小数部分从高位到低位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使是连续的0,也要依次读出来。 小数的意义: 借助课件展示,十分之几的分数用一位小数来表示,百分之几的分数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千分之几的分数用三位小数来表示。 通过观察课件直观图,让学生明确小数部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 提升: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记作0.1;0.01;0.001. 五、总结拓展: 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其实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课下搜集生活中的小数记录下来,并想一想他们分别表示是什么意思? 教后 反思 北京镇集体备课课时计划 北京镇_第二小学_学校 课题 信息窗1 小数的读写法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型 新授 第 2课时 教学 目标 理解掌握读写法的知识,能正确、流利地读写小数 理解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 通过对小数的认识初步培养学生数感。 小数读写法、数位顺序表。 内容 数位顺序。 分析 教法 谈话 讲授 练习 教具学具 学法 教材处理 一、自学质疑 课件 二次备课 教 学 过 程 1预习P48页的信息窗,看有哪些信息。 2根据信息看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试着解决。 二、小组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互相完善,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教师巡视交流。 三、交流提升 1小数的组成:小数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个位,十位,百位 小数的数位顺序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整数的计数单位是:个,十,百,千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一,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一,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一 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数位 计数单位 万 千 百 十 一个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万分之一 小数部分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也是10。 2在0.365中,3在十分位上,表示3个十分之一,也就是3个0.1. 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百分之一,也就是6个0.01;5在千分位上,表示5个千分之一,也就是5个0.001. 0.365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有365个这样的计算单位。 3怎样读写小数? 0.25读作:零点二五 0.365读作:零点三六五 一点六五写作:1.65 零点零六写作:0.06 四、达标测评: 第52页第5-11题。 配套练习册22页5、6、7题。 五、总结 六、板书设计: 小数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个位,十位,百位 小数的数位顺序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 整数的计数单位是:个,十,百,千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一,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一,三位小数表示千之一 教后 反思 北京镇集体备课课时计划 北京镇_第二小学_学校 课题 信息窗2 小数的大小比较 课型 新授 第 1 课时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知识与能力 教学 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力。 价值观 内容 分析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 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小数大小比较与整数大小比较的对比 教法 谈话 讲授 练习 教具学具 学法 教 教材处理 课件 二次备学 过 程 课 一、自学质疑 引导:我们学习过整数大小的比较,同学们思考一下怎么样来比较小数的大小呢?用你的方法比较下面两组小数的大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9.7元 和5.9元 6.79 米和6.85米 二、小组互助: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小研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完善,组长要做好记录。 三、交流提升 1、展示交流: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交流的结果? 通过整数比较大小,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这节课可要学习什么了。大家一起看信息窗2,根据信息窗2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问题1:灰松鼠的尾巴鱼岩松鼠相比,哪个长? 1.98与1.45比较大小 比较小数的大小,要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不能比较,再比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可以看出9比8大,所以1.98比1.45 ,所以大灰松鼠的尾巴比鱼岩松鼠长。 问题2:雪兔的体重与海南兔,哪一个重? 2.45与1.6相比,整数部分相同看小数部分,小数部分怎么比较呢? 2.45的整数部分是2,1.6的整数部分是1,2大于1,所以雪兔重。 和整数大小比较一起看,同学们讨论一下小数比较大小与整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归纳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四、总结拓展 两个同学一组,一人任意说出两个小数,另一人比较小数的大小要求小数的位数不超过四位 五、总结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希望能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 后 反 思 北京镇集体备课课时计划 北京镇_第二小学_学校 课题 质 信息窗2 小数的性 新第 2课课型 授 时 结合具体事例探索小数的性质,并利知识与能力 教学 目标 过程与学习小数的性质。 方法 情感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度与价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值观 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内容 分析 教法 学法 教学重学习小数的性质。 点 教学难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点 谈话 讲授 教具学 课件 练习 具 教材处理 一、自学质疑 出示:5,50,500,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由此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你还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请你猜一猜:小数的大小与它末尾的0二次备课 会有什么关系呢?出示教学课件。引导:聪明的同学们,猜猜平胸龟蛋与小鳄龟蛋相比,哪一个长呢? 二、小组互助: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小研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完善,组长要做好记录。 三、交流提升 1. 理解小数的性质: 雪兔的尾巴与海南兔相比,哪一个长呢?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交流的结果? 两条尾巴一样长。 分组讨论:为什么这两条尾巴一样长? 引导学生用尺量一量,用小格分一分比较大小 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启发学生归纳: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归纳小数的性质: 你能把上面的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3.简化小数:0.500和13.040 演示课件引导: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的“0”,把小数化简。 你能将:0.500和13.040化简吗? 4.小数中间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四、达标测试 自主练习1、5、6. 五、总结拓展 不改变数的大小,你能将0.9、6.07、和5改写成三位小数吗?你是怎么改的?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后 反思 北京镇集体备课课时计划 北京镇_第二小学_学校 课题 新第 1 课信息窗3 课型 授 时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这一规律进行小数除以10、100、知识与1000的口算,并能用来解决一些能力 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猜想、验证、归纳、概括的方法,培养初步过程与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方法 的兴趣,以及检验的意识和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情感态培养学生用联系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度与价的能力。 值观 教学重学生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教学 目标 内容 分析 点 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小数点向左移动位数不够时用“0”教学难补足。 点 教法 谈话 讲授 教具学 课件 学练习 具 法 教材处理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1、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教 学 2、自学第1红点问题,解决问题。 过 3.通过自学,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程 二、小组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互相完善,把你的发现的疑惑分享给小组里的同学,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二次备课 录,留待课堂交流,让其他组帮助。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提升 问:想一想,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可以向哪个方向移动?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是否也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呢?如果会,这其中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出示例题。 请同学们在自备本上列出算式,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460.5÷10=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 460.5÷100=0.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两位 460.5÷1000=0.0215 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三位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 三个算式中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 又有什么不同? 三个算式的得数与460.5比较,大小有什么变化? 提出猜想。 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数点向左移动,也会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那么这个变化有没有规律呢?你能结合例5的学习以及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猜想一下这个规律是怎样的? 学生说出自己的猜想,互相补充。 验证猜想。 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我们还需要进行验证。出示:再任意找几个小数,分别除以10、100、1000,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交流汇报,说一说举例验证的情况。 总结规律: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这个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全班齐读。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规律还可以怎样说? 四、达标测评 “练一练”第1题除法的题。 “练一练”第2题。 “练一练”第3题。 五、总结拓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教后 反思 北京镇集体备课课时计划 北京镇_第二小学_学校 第2 课信息窗3 课型 新授 课时 题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知识与能力 1000的积。 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教学 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目过程与方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标 法 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让学生在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这一规律的实际情感态度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小数知识与价值观 的积极意向。 探索一个小数乘10、100、1000所引教学重点 内起的小数点位置变化的规律。 容 向右移动时位数不够要在右边添分教学难点 “0”,前面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 析 教法 谈话 讲授 教具学具 课件 学练习 法 二次教材处理 备课 一、自学质疑 课前小研究 1、观察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得教 学 到了哪些信息? 过 2、自学第2个红点问题,解决问题。 程 3.通过自学,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二、小组互助 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课前预习进行交流,互相完善,把你的发现的疑惑分享给小组里的同学,对于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不能达成共识的,组长要做好记录,留待课堂交流,让其他组帮助。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提升 激趣:调皮的小数点自我介绍:我是小数点,别看我个子小,我的本领可不小,不信,你瞧,一棵树苗高5.04分米,逐渐长高到50.4分米,变成一棵大松树504分米。板书:变得比原数大 引入:可见小数点向右移动会使小数变大,那这种变化到底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师:今天我们就以5.04为例来研究这一规律 1、出示: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师板书算式,让学生用计算器逐题计算出积。 5.04×10=50.4 5.04×100=504 5.04×1000=5040 通过计算,仔细观察,用每个算式中的积分别和5.04比,你有什么发现? 看来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同桌讨论填一填 5.04乘10得,就是把5.04的向边移动了位; 5.04乘100得,就是把5.04的向边移动了位; 5.04乘1000得,就是把5.04的向边移动了位。 交流时,师板书,并板演5.04乘100,5.04乘1000的小数点移动? 思考:你能发现这三组中小数点的移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同桌讨论:根据相同点和不同点,尝试把这三句话概括成一句话 板书:5.04乘10、100、1000,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追问:那猜想一下用5.04乘10000小数点会怎么移?乘100000呢? 师:依次类推,能写完吗?那用什么符号来表示? 师:5.04乘10、100、1000具有这样的规律,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乘10、100、1000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 验证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组找一个小数,分别用计算器把它乘10、100、1000,记录下来后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 我们找的一个小数 ×10 ×100 ×1000 小数点移动情况 归纳:通过这个活动,你认为刚才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小数?既然这个规律适用于所有的小数,那我们可以把5.04换成“一个小数” 齐读发现的规律,指出:这就是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 游戏:小数点搬家 现在老师说一个数,请用数字卡片摆出来,发出口令: a.把0.05乘10,移动小数点,所得的积是。 b. 把7.2乘1000,移动小数点,所得的积是。 (2)四人小组合作要求:(课件出示) a.一个同学利用数字卡片摆出一个数, b.向其中的一个同学发出口令,让他给小数点搬家,并说出最后结果是多少 c.一个同学发完三次口令后,就交换,每人轮流一次 直接把0.351的小数点 向右移动三位 0.351×1000=351 你是怎么移动小数点的? 明确:一个小数乘1000,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三位,记录结果时必须要把前面最高位上的零去掉。 师:那你觉得用计算器计算和移动小数点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同桌合作请利用手中的数字卡片再摆一摆,移一移,一起去体会一下。 把“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它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 题 3、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 4、自主练习9题 五、总结拓展: 这节课快要结束了,瞧,小数点还想问问大家,你们愿意接受它的提问吗? 小数点提问:同学们,相信今天这节课后你对我又有了更多的了解,你能和我、和大家说一说吗? 教 后 反 思 北京镇集体备课课时计划 北京镇_第二小学_学校 课题 信息窗3 新课型 第3课时 授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知识与能力 教通过各种练习,加深学生对小数点位学 目过程与置移动规律的掌握,能合理应用与解标 方法 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 值观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教学重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内点 容 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析 教学难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点 教法 谈话 讲授 教具学 课件 学练习 具 法 教 二次教材处理 学 备课 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过 一、明确目标: 程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并初步掌握了小数点移动规律,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不同的练习,进一步掌握用小数点移动规律,来解决问题。 二、小组整理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先进行组员交流,并把小组存在的共同问题或典型的问题记录下来,进行班内交流。 三、交流提升: 1、小组汇报学习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2、教师点拨提升。组组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梳理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时的规律,进行两种移动比较。 3、针对性练习,根据本课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设计练习题,并强化训练。 四、达标测评 1、自主练习第5题,按要求填写,交流规律 2、自主练习第7题,辩对错 3、自主练习第810题,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注重学生方法运用。 教师强调: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1000倍 五、总结反思 教后 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新青岛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