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新闻评论.docx

    • 资源ID:3569466       资源大小:49.78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闻评论.docx

    新闻评论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新闻评论是认识与意见表达的文本 1、评论存在的根本:评论存在的根本,不在于人的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高低,而在于人的观点和意见的不同。不同永恒存在,评论就永恒存在。 2、评论产生的原因:它之所以产生、存在、发展,是因为人们不仅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事实本身,也需要通过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事实的意义、其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方向。 3、新闻评论的意义:表达作者特定认识对具体新闻事件的认识,帮助人们通过新闻媒体对于公共事务进行意见交流。 4、新闻评论已经不再被垄断与媒体评论员之手,也不再仅仅局限于自上而下地传达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而可以被广大的人民群众用来表达和传播自己的意见。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思维特点和写作特点 1、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 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新闻评论主要表达的是主观性信息;而新闻报道只应表达客观性信息。新闻评论中对客观性信息的陈述,一般是作为评论对象的新闻事实和支持主观性信息的论据性材料;而新闻报道中则不应该包括表达作者主观性信息的判断句 2、新闻评论的形式特征:追求观点的表达效率 新闻评论文体的效率性,体现在结构和语言中,这包括高度概括的叙事、尽可能早的出现的判断句、简洁的文笔直笔而非曲笔。 结构上:以结构而言,它体现的是评论中不同内容先后次序的处理及其节奏。评论中往往把论点最重要的判断放在最前面。这就是所谓的“开门见山”。 语言上:就新闻评论语言的效率性来说,应该传递尽可能多的确定性信息。对于新闻评论而言要少用修辞。 3、新闻评论的思维特征 不同的文体对应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基本的思维方式有发散型和收敛型。 新闻评论的思维方式属于收敛性。收敛所体现的思维的集中,第一是集中于对象也就是新闻事件;第二是集中于论点也就是集中于对新闻事件的判断。 因为人们的“忽然想到”,往往是发散性思维,往往没有确定的逻辑关系,不能轻易把“忽然想到”的内容写进评论的论证线索中去。 人的思维形态,一般分为逻辑的、形象的与直觉的三种。 新闻评论所要求的认识的确定性、可论证性与可交流性,都要求它采用概念、判断、推理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因为,逻辑思维方式本身有一套保证结论确定性的规则和方法,而形象思维没有这些。 逻辑思维的公共性特别强,而形象思维的“个性”特别强,因此,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在文章中的地位、作用,也往往是区别新闻评论与杂文等不同文体的着眼点。 第三节 从中国新闻评论史看新闻评论的演进 1、从“论说”到“时评” 论说:万国公报上的政令新一说、循环日报上的论中国不可自恃、论宜变古以通今,清议报上的少年中国说 时评:20世纪初,以时报为标志的.也有学者认为,正是以时报的“时评”作为一个里程碑,中国报纸的言论由“论”进入“评”。 2、从传播思想到判断事实 与早期新闻评论抽象的、综合性议题有明显不同,当代绝大新闻评论的议题是具体的新闻事件。处于“政论时代”的早期新闻评论议论的内容,往往是国家社会普遍的问题。最早的时评具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事评”,其标题往往就是新闻事件。“时评”议题的“事评”特征,实际上反映着新闻评论由“政论本位”走向“新闻本位”的转变。 第二章 新闻评论中的观点 第一节 观点、论点的辨识 1.从内容上看 新闻评论中出现的观点,从内容上看,是评论作者对于新闻事件的认识,或由新闻事件所触发的认识。它不是人类已被验证的认识。 那些被普遍接受的内容,可以看做事实,而那些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内容,就是作者自己的观点。在美国的一部批判性思维与传播论政中得推理应用一书中,这条线被称作“争议线”。这条“争议线”也就是人们的“共识线”。请注意。这个辨识标准,是在评论文本之外的,它就是一般评论接受者的常识。没有这种常识,就无法辨别评论中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实,也就根本无法阅读新闻评论。在一篇新闻评论中,如果没有高出“争议线的”的内容,我们可以说,这篇评论就没有观点。 在一篇评论中找不到观点,这可能吗? 有这样两种可能:其一,作者被事实性信息所支配,整个评论中没有出现高于、深于或是不同于事实性信息传递的意义,其表现形式是重述新闻事实。这被称为“以叙代论”或“以引带论”。其二,评论的作者不断地对新闻事实提出问题,却没有表达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论点如果说“观点”这个概念仅仅表达文章中一些话语具有主观见解的性质,那么,“论点”这个概念强调的则是某一个或是某一些观点在全篇作品中得核心作用。实际上,如果一篇评论中的观点过于分散,相互不发生支持、论证的关系,我们可以说它没有论点。 2、从文本内部的相互关系看 以“论证”的“关系”老看,学者方武认为:议论文的观点分分为四种类型:略。 在一篇评论的许多观点中,哪些观点可以被认为是“论点”呢?方武认为:既被论证有对别的观点起论证作用的观点,由于具备了“被论证”的特征,也应当被看做论点,它实际上就是通常所谓在中心论点统帅之下的分论点。 3、从写作角度来看 因为新闻评论就是表达对新闻事件的认识,所以论点就是整个认识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如果你写出了对新闻事件的最终认识,这就是你的论点 ,不管你把它放在评论的什么位置。 实际上,就写作要达到的效果而言,一篇新闻评论的论点,应该是明显的,而不应该是让人难以辨识的。 第二节 论点的表达形式是判断 在形式逻辑中,“判断是对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对象无不具有一定的属性。判断对象有所判定,就是肯定或是否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 在优秀的新闻评论中,论点往往由比较鲜明的判断来表达。 第三节 论点中的判断分类 1、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新闻评论所讨论的问题,或属于事实判断,或属于价值判断。”王民新闻评论写作。 区分事实与价值的意义:A使学习新闻写作的人,超越一般性阅读的经验层面,更为理性地把握新闻评论的内在结构。B从写作方面看:价值与事实是人类生活的两个界域,也是人们基本认识界面的分界。因此,它是我们对新闻事件发表看法的两大领域。 事实判断:由作为前提的事实推断作为结论的事实。比如,事实的构成、关系、原因和结果。 新闻报道中的事实与新闻评论中对事实的判断:新闻报道中的事实,是已经记者和媒体确认为真的事实;而新闻评论中对事实的判断,则是记者和媒体不能确认为真的,它是由已经确认为真的事实出发,经过认识,推断出另一个事实存在的可能性。前者“事实”,后者是“观点”。 价值判断是以一定价值尺度判断事实的价值,或者针对事实提出一种价值。这实际上是判断事实与人的关系事物对于我们的价值。与事实判断有所不同,人们的价值判断并不一定非此即彼,也不一定具有短期内的可验证性。 价值判断的基本特征: 价值判断具有“应然”的特征。 价值判断具有“比较”的特征。 此外,价值判断还具有普遍的特征、开放的特征。 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事实判断是大多数价值判断和政策性判断的基础。它们为论者提供此后判断的基础。有些评论往往是先做事实判断,后做价值判断。 2、具体判断和普遍性判断 具体判断:就是所谓的就事论事,只适用于对具体对象的判断,比如对新闻事件的具体的原因、性质、发展做出的判断。 普遍性判断:对一般情况进行判断,具有普遍的形式和普遍的适用性。 这两种判断,不仅往往在同一篇新闻评论中出现,也是不同新闻评论的写作思路,分别对应着不同的认识状态。 第四节 论点的要求 1、对观点的要求,可以分为认识方面的要求和表达方面的要求: 在认识方面,作为论点的,应该是一个人的认识的结果。 在表现方面,一篇新闻评论的论点,在新闻传播接受环境中,应该比其他议论文的论点更为鲜明,既容易被读者找到、理解,也容易被读者记住。 2、美国学者英奇与沃尼可对论点的四点要求:争议性、明确性、平衡性、挑战性 第三章 新闻评论中的事实 1、对事实的基本认识:事实是人们认识的结果:根据认识的基本规律,应将其置于一个动态的人类认识过程之中。 2、事实与观点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在认识上,人们对它已不存在疑义。 3、事实还具有稳定性,即无争议性、共信性。 4、在新闻评论中,一句话源于何处,也是辨识事实的一个着眼点。 来源之一:报道、文献、统计资料的内容 来源之二:评论者之外的其他个体的陈述内容,包括个人的观点 来源之三:作者本人也可以是新闻评论中一部分论据的提供者。 第一节 评论中新闻事实的不同作用 1、新闻评论中事实的作用: 第一,作为由头:放在新闻评论的开头部分,用于挑开话题、引出议论的材料。 第二,作为判断的对象:等待分析与判断的新闻事实,新闻评论的对象。 第三,作为论据:论证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插入的事实材料。 作为由头和论据的事实都无需做出判断。 2、作为由头的事实与作为判断对象的事实之间的异同: 相同点:都放在评论的开头部分 不同点:1、作为由头的新闻事实的作用只是为了挑开话题,并不一定要对由头本身进行深入判断;作为新闻评论对象的事实,则要求作者必须进行判断。 2、以新闻事实作为由头的评论,往往是从这个新闻事实出发展开思考,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以新闻事实作为对象的评论,则把思想始终集中在新闻事实本身,最终得出关于这个新闻事实的判断。 第二节 作为论据的事实 1、论据的要求:A没有争议。B与论点和评论对象相关。C接近。D新鲜。 2、作为论据的事实新鲜的理解: 从接受的角度来说,作者独立积累或者搜集的论据材料,本身具有评论的“附加值”作用。 提供更新的事实或者信息作为论据。 从写作的角度说,只有充分的、高质量的事实材料,才可能充分触动作者自己的思考,把思考提升到一个较高、较为开阔的层面上去,做出更高质量的判断。 3、论据的种类: 直接的事实材料。 间接的事实材料。 用于论据的知识可以简单地分为两层:常识与专科知识。 第三节 新闻事实的积累与利用 1、评论者积累事实的过程:材料的积累并不是一般的简单积累,而是相关性的积累、系统的积累、认识性的积累。阅读之后被分类保存下来的新闻材料,还要不断地更新、整理,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地对事物加深认识的过程。 2、评论者积累事实的意义: A材料越多,知识结构越丰富,就会有越多的新闻触发我们的“评论神经”。 B阅读之后被分类保存下来的新闻材料,还要不断更新、整理,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对一个事物加深认识的过程。否则,这些材料就是“死的”材料。没有积极的认识活动,所有的材料都会变成死的材料。 C“公众只有短的记忆,评论作者必须有长的记忆。公众对一个事件发展方向的判断,是根据他们对事件数周、数月正在发展的状况进行的;而评论作者却必须有宽阔地多的视野。” 3、新闻评论中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 A从本质上来讲,在新闻评论中,新闻事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认识性的关系。 B新闻评论作为一种认识性的文本,就是以“已知的事实”来说明、解释和判断“未知的事实”。 第四节 新闻评论中对事实的处理方法 1、新闻事实的处理原则 新闻事实的处理要符合效率原则。 叙事尽可能精简。 压缩和概括引述内容的过程,是对事件与评论关系在审视的过程,是一个清理思想的过程。 2、新闻事实的处理方法 文头叙事文头叙事除了一般的概括精简之外,还要依据受众的接受语境尽可能少地叙述事实。在一些“配评论”的作品中,作为叙事的报道就在评论的旁边,因此不用在文中进行叙事。 文中叙事:叙事不在文头,而在文中,把观点放在最前面。 文尾叙事:先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把新闻事件叙出。 3、新闻评论中三种事实的来源:1)新闻报道;虽然未见诸报端,但已为公众所周知评论者独自提供的事实。前两种存在一个“众所周知”的语境,应根据论点的需要进行新闻事实的叙述。 第四章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 1、论证与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基本概念:论证就是增加一个命题的可接受程度。在议论的“三要素”中,与论点和论据两个“静态”的要素不同,论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再选题之后的实际写作过程中完成的。 第一节 论证的作用 1、论证的作用:一是用来寻找、检验和确证认识的结果;二是用来说服别人接受这个认识的结果。 只有经过论证了得认识结果,我们自己才能相信,也才能使别人接受。 新闻评论的表达是理性的,既有理性的内容,也有理性的形式。而所谓理性的形式,就表现在逻辑论证上。 2、新闻评论是否应以理性为主? 1、在意见表达的公共领域,人们之所以选择以理性相接是因为这才是有效率的:既是认识的效率,也是表达的效率,还是交流的效率标准。 2、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理性的表达本身就是在传播理性。而促进理性,正是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课后练习第1题 第二节 论证的基本方法 1、论证总的来看,就是从前提推出结论,以论据支持论点。基本的逻辑论证方法,表现为结论与前提之间的三种关系,即演绎、归纳和类比。 从作品阅读中的辨识练习开始,掌握新闻评论中运用的逻辑方法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首先辨识论证中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其次,辨识前提和结论的特征。 2、演绎推理的运用: 演绎推理是以一般原理为前提,对个别事物进行判断。 新闻评论所要做得演绎推理,就是要从人们普遍经验的“一般”,来推出对新闻事件这个个别的判断。 演绎推理有一种实用的反驳形式就是归谬法:把对方的观点先接受为前提,并以此推演下去,直到推出荒谬的结论,以证明这个观点的错误。 3、归纳推理的运用: 归纳推理是从个别知识的前提推出一般知识的结论。 对于新闻评论来说,归纳推理的前提往往是那些多次出现的相同或者相似的新闻事件。 “四大名爹”:社会阶层分化、富二代等社会问题 搀扶跌倒老人而成为被告的事件、小悦悦事件:社会道德良知、社会诚信 各种“炫富”事件:社会基本价值观的扭曲和价值尺度的缺失 4、类比推理的运用: 类比推理:两个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的,而且已知其中另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相同属性的结论。 它从“个别”的前提出发,推导出“个别”的结论。 我们在对一个新的具体事物进行判断时,往往要借助我们对类似事物的知识,这是普遍发生,而且容易“启动”的思维过程,在新闻评论中也是一样。 5、类比推理出现错误的原因: 类比的两个事物相差太远。课后练习第2题 把比喻误当做类比推理。课后练习第4题 6、关于新闻评论中得联想 我们不大可能把联想排除出新闻评论的思考过程,但必须对联想造成的不确定性抱有警觉。主要观点应建立在逻辑论证的基础之上 7、分析方法的运用: 新闻评论往往面对的是复杂的问题和复杂的对象,评论者难以直接作出判断,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分析方法,将复杂事物剖分成比较简单明晰的几部分,分别做出判断,往往是有效的论证方法。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复杂的事物一时难以判断,意识因为多重因素客观上纠结在一起,二是因为人们在主观上把问题混淆在一起,形成了认识的障碍。因此,要开拓出新的认识面,往往就需要把事物和问题“分开来看”。 8、厘清概念的逻辑方法运用:新闻评论对事物的判断,往往要从辨析和厘清概念开始。通过对概念含义的解释和辨证来阐明观点,纠正谬误。 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节奏 结构:不同类别或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按程度多少的顺序进行有机排列。 节奏:高度、宽度、深度、时间等多维空间内的有规律或无规律的阶段性变化简称节奏。 第一节 结构师表达效率的基本要求 1、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 结构的基本内容:中心和顺序;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详写和略写 结构的实质:就是组织材料的问题,就是研究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表明事物内部各部分的特性和各部分彼此之间的联系问题。 2、一篇文章为什么要有结构? 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秩序,其本身具有稳定性。 结构作为文章内部的一种秩序,其本身就是表达效率的体现。 结构是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结果的外在显示,对于读者则是理解全篇的“指示图谱”。 3、结构对于新闻写作的意义: 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特别讲求传播效率的议论文体,有其更为特殊的结构特征。 新闻评论的结构,应该简单、清楚,与受众之间有明确的“约定感”。 新闻评论的结构,受新闻文体共同的规律所制约。 4、结构效率性的表现: 结构是表现性的,也是认识性的,它是通过表现来反映认识的。 对于认识来说,它表现的不是评论的作者偶然的认识过程,不是对这个过程的自然摹写,而是创造一个有利于读者理解作者认识的最简洁的“图示”。 5、思考的结构与表现的结构: 我们一般所说的新闻评论的结构,实际上是指它的“表现结构”,也就是落实到纸面上的结构,而不是思考的结构。 思考的结构是个人化的、具有偶然性的;表达的结构则是则要体现普遍性、规律性,特别是效率性。 各种文体,都对应着不同的表现结构。 第二节 评论的开头和结尾 1、议论文的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外层结构”:反映开头、结尾和中间论述这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内层结构”:反映论证部分的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 2、新闻评论中开头部分的特殊性: 对于新闻评论而言,认识的“起点”,的确应该是已被受众接受的前提。但是,文章表现的起点,却往往是结论。 倒金字塔结构新闻评论要把认识过程最后得出的结论尽快写在前面。 3、开头部分的常见内容: 一般来说,应该摆在开头的,无非是两类: 一类是叙事,包括作为评论对象的事实与作为由头的新闻事实、归纳出的问题,要批驳的观点; 另一类是判断,包括结论、部分结论、阶段性的判断。 一个表明结论的判断句本身,往往就包含了判断的对象和对这个事实本身的判断。 4、新闻评论的结尾: 新闻评论作为一个传播说服性信息的文本,结尾的重要性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因为它处于整个阅读过程的最后是作者影响读者最后的机会,决定读者最终可能保留的印象。 最强的论证或者放在开头,或者放在结尾。 一般而言,结尾应在不重复已经论述的信息的基础上,给读者提供一个总体的感觉,加深读者对主要观点的记忆。 第三节 新闻评论论证部分的结构 新闻评论中间部分,也就是论证部分的结构,其基本上是并列与递进两种主要类型。 第四节 新闻评论的节奏 作为讲求表达效率的文本,相比较应该更为紧张。 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 第一节 选题的性质与过程 1、新闻评论的选题 新闻评论针对新闻表达我们的认识。有待认识的对象无限多,选择一个对象,作为认识的起点,这就是评论的选题。对于新闻评论的写作来说,选题是一个起点,但其实选题本身就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对评论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 2、选题的对象是要评论的事件或问题 对于以新闻事件作为评论对象的文章来说,选题就是“选事”。择题的步骤:首先要看有些什么事件要评论的?然后就要分析这些事件有没有值得评论的?又要看这些事件是不是必须评论的? 对于那些并非针对事件性新闻来发表议论、并非要对新闻事件进行判断的评论来说,选题就是“选问题”:在当前,有哪些问题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3、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 选题,就是人们在选择要评论的事的时候的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就是对不同新闻的价值进行判断,往往就决定着看重什么、不看重什么,评什么、不评什么。这取决于评论者自身的价值观、价值标准。 因为新闻评论比新闻报道要少;并不是所有新闻报道都有评论的价值。因此选题的价值判断尺度,要比新闻报道的价值判断尺度还要严格。 4、选题是对媒体定位与受众需求契合点的寻找 影响选题的因素: 对于新闻媒体而言,受媒体宗旨和传播对象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媒体的定位和传播对象的不同,评论的选题也往往呈现不同的范围和倾向,而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评论选题也受新闻运作规律和媒体操作节奏的影响,比如,传统的党报、机关报更多地选择具有宣传和指导功能的非事件性选题,不十分注意选题的时效性,而当代新闻运作频率较快的新兴媒体和都市报纸,则基本选择时效性较强的事件性选题。 5、选题是作者的认识结构与新闻事实之间的契合 人们事先存在的知识结构和相关思考、情感倾向不可能是全面的、无所不包的,而是相对集中于某一个方面的,这些知识和相关思考构成一个人认识的结构,这个认识的结构“等待”着认识对象的出现,而相关新闻事件就是这样的认识对象。 第二节 选题的类型 1、选题的类型以评论和新闻的关系为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事件性选题与非事件性选题 两大类 2、事件性选题 对于事件性选题来说,选题就是“选事”。事件性选题的新闻评论由少到多,逐渐成为新闻评论的主流。 特点:这类选题的评论紧跟新闻事件,时效性强,能够及时满足读者的期待。它对作者的判断力、迅速反应和写作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它的重时效性,也往往引起“一窝蜂”式的同题写作、浅层次上的重复表达,因评论作者的“速度竞争”而造成评论水平的下降。 3、非事件性选题 非事件性选题不是要对某个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判断,而是通过积累和思考,在许多新闻事实或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中发现共同的、突出的问题,因此,一般来说是“选问题”的选题。随着媒体的市场化运作及人们对新闻评论事件性与时效性的期待,非事件性选题的主导地位可能会有所降低,但由于其包含的特殊的认识价值,不会完全消失。 判断非事件性选题:它评的是我们工作中或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倾向、一个问题,与已经进入公共意识的话题相关,评论那些重要但并非即时的事情。 特点:与事件性选题相比,非事件性选题的评论节奏较缓,时效性也较差一些。非事件性选题是不可代替的,因为:有一些深刻的思考,需要经过长期的观察与积淀,并不是可以由事件性新闻立时唤起的,也不是针对新闻事件的“急就章”所能代替的。它要求作者应有更多、更细的观察与积累,更开阔的视野和普遍联系的思维能力,往往在别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好的非事件性选题的评论,虽不是“缘事而发”,但都与当下社会人们的思考与困惑的问题相契合,因此,他们与事件性选题一样,也满足了人们的认识期待。 4、周期性选题 有一些特殊的选题是以固定的时间周期出现的,比如以纪念日或其他周期性活动为题的评论,有着一定的可预期性。这类选题以社论居多。它是由社会生活的周期提起议程的,周期性选题本身是周期性地重复,所以要更着重于写出新意。 特点:周期性的选题的确定往往需要更开阔的视野,而不是临阵磨枪的应付。长周期的选题,要与当代人思考的现实问题紧密相连。 第三节 选题的标准与经验 四标准:新、确、普遍、近 第七章 新闻评论的标题 第一节 新闻评论标题的基本要求 1、效率性的要求 评论标题效率性的具体要求 它要求最大程度地反映文章内容的最重要信息。 它要求更有效率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因为新闻评论作为新闻文体,比其他文体更为重视信息的传播,特别是重视传播的效率。体现在标题上,有两层意思:a、标题自身的结构就是有效率的 b、标题起到了有效率地传播内容的功能 如何认识新闻传播的效率 接受效果的表现方面:P128 其一是受众的接受、理解的速度。其二是信息传播的确定性。其三是概括性。 2、表现性的要求:一些形式上的要求,比较突出的就是形式上的美感 第二节 新闻评论标题的演进与类别 1、评论标题的演进轨迹 : 范围题:这些标题的信息抽象而概括,只标明论说的大致范围,不标明评论的具体对象,其信息的确定性差一些。 对象题:标题往往只标出事件性内容,信息虽然具体、确定,但仍然是单一的,属于“评论对象”的类型。 判断题:往往是一个标准的判断句,兼备评论对象的客观性信息和评论主体的观点性信息,这是评论标题反映内容确定性最高 的评论标题。 附加信息题:当代新闻评论标题的一种新趋势是通过附加题以补充信息,就是在大字号的短标题之下,附加一个小字号实题,标明具体判断或评论对象。 这种变化趋势,从标题内容看,是更为确定的信息;从标题形式看,是逐渐脱离议论文传统,而更接近新闻文体的规范。原因无非是为了在一个信息越来越密集、人类活动的节奏和人们接受信息的内心节奏越来越快的情况下,让人们更为方便地接受评论的信息。 2、新闻评论标题的分类 表达论点的标题 完整地表达论点的标题:一般是一个判断句,因为论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表达就是判断。 不完整地表达论点的标题:有些评论的标题可以看做是表达了论点,但并非完整的判断句,因为标题中看不到主语。 不表达论点的评论标题 标出要评论的新闻事件,即把评论的对象标出来。 标出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标出评论对象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修辞等方法透露更多的主观信息:暗示作者的倾向、评论的方式、角度或重点 标出问题 标出议论的范围 标出评论的主体 第八章 新闻评论的语言与文风 第一节 新闻评论语言的一般特征 1、作为议论文体,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文体的语言特点 新闻评论语言的主要成分是以概念和判断为主的。在语音词汇的选择上,新闻评论应该尽可能使用确定性的概念,而少使用形容词或转喻性的词汇。新闻评论的句子,其表达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确定的,而不应该是含糊的、可能发生歧义的。 2、作为新闻文体,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议论文体的语言特点 新闻评论的语言讲求表达的效率:表现为易读,迅速理解,并且应该具有较好的传播和记忆效果,这就决定着它使用的字、词不能生僻、拗口;它的句子结构不应该过长、过于完整而应该短促有力,朗朗上口。从盘面媒体的角度说,还应尽可能地划分段落,以便于读者掌握全篇的层次与结构,并节省目力。 新闻评论与杂文在语音上的区别 3、当前新闻评论语言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时评写作在中国蓬勃发展,由于更多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更多的新闻评论主体的汇入,专业判断与知识含量的增加是当代时评的一个语言特点,由此也导致新闻评论中学术概念的密集化,这就是所谓“时评腔”的问题。 时评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关系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看: 时评所涉及的公共事务的内容,以及议论事务的理性层面、大众传播的效率性,肯定会使其语言与生活语言有较大距离,可能在整体上给人一种模式化的语言印象,造成阅读心理上的疏离感。 新闻评论的传播对象不是特殊的传播对象,也不见得有着特殊的媒介素养,他们就是生活中的人。他们阅读新闻评论的语言环境是与他们的整个生活环境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在新闻评论中必须照顾到他们对生活语言的亲近感,必须在新闻评论自身的语言节奏中安排使生活语言能够进入的“窗口”,以便使读者找到“生活化”的语言标识,使他们在少量生活语言元素的亲近感中,接受新闻评论理性的、效率性的基本语言面貌。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语言风格 1、在语言使用方面,新闻评论可能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情感化的与理想化的。 在一定程度上,评论的情感性与形象性是达到好的传播效果的手段。因为它的传播对象是有情感的人,而且人们普遍比较容易接受形象化的表达。但是,语言的情感性与形象性在意见传播的伦理上和效果上都是值得警惕的,因为其一:情感性与形象性的语言容易越过接受者头脑中的“理性审查机制”而达到劝服对方接受的目的。其二,情感性与形象性的语言,也可能干扰评论者所要表达的观点的理性内涵。 第三节 新闻评论文风的变化 中国当代新闻评论的文风与语言,正在由“官话”转向“民话”,这是由如下几个变化因素引起的:其一,政治民主在新闻媒体上体现为言论写作广泛的社会参与。其二,媒体格局单一化的结构,也有所松动。其三,广播、电视评论和网络评论等参与性、交流性特别强的评论形式,给评论语言带来了新的冲击。

    注意事项

    本文(新闻评论.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