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3563869
资源大小:44.86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docx
新人教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教学设计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9-60页三角形的认识。 1、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认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及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知道什么是三角形的底的高。 2、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3、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认识三角形底的高的含义。 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主题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三角形,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 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在图上描出来。 2、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 小组交流后说一说。 3、导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 教学过程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认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探索发现 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1情境图。 1、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做一个三角形吗?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得到一个三角形,利用手边的材料,比比谁的方法多。 学生分组运用准备的材料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展示做出的三角形,并汇报过程与方法。 师生交流:如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用三角板或尺上的其他三角形直接描画、在纸上分别画围起来的三条线段,都能得到一个三角形。 2、这些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之处? 1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介绍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师:你能在本子上画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画出三角形后教师介绍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4、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出示如下三个三角形: 师:谁能说一说这三个三角形都有哪些共同特征? 指名口答,根据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教师指出: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5、认识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是什么意思? 教师边操作边说明: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6、三角形高的画法。 在黑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教师边示范边说明: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 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用虚线画一画。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画的这条线段用虚线表示,画完后还要画出直角标记和写上2 “高”。 师:观察老师刚才画三角形高的过程,你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提出:三角形一共有三条边,老师只是以其中的一条边为底画出了三角形的高,如果是以另外两条边为底呢? 教师适时指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出现的,另外两条边也可以作为底,也可以分别找到它们的高。 师小结:一个三角形有三条高。 巩固发散 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共同归纳: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了三角形的底和高并学会了画三角形的高。 作业设计 1、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65页练习十五第1题。 三角形的认识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特征: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每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3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1页三角形的特性。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 2、在观察、试验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走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性。 知道三角形的稳走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同样长的小棒若干根,用木条制作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设计 激趣导入 1、盖房时,在窗框未安装好之前,木工师傅常常先在窗框上斜钉一根木条。 教学过程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导入课题:其实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的特性。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探索发现 教学教材第61页例2。 4 1、小组活动: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各能摆出几个? 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后反馈: 摆三角形:不管怎么摆,只能摆出一种三角形。 摆四边形:可以摆出多种不同的四边形。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三角形和四边形,发现三角形不管怎么摆,都不变;而四边形却会发生变化,有好几种形状。 2、出示教材第61页情境图。 找一找,猜一猜。 先让学生找出上面的图中哪里有三角形。猜一猜它们有什么作用。 做一做,想一想。 师:刚才大家从图中都找到这些部位有三角形,猜测这些三角形有稳定作用,下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测。 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用木条钉成的四边形和三角形,进行如下操作: 依次使劲地把四边形和三角形向两边拉或往中间推,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师指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得到广泛的应用。 巩固发散 教材第61页的“做一做”。 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共同归纳:知道了三角形有稳定性。 作业设计 教材第65页练习十五第2、3题。 三角形的特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板书设计 5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2页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 应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准备4组不同长度的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小明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的生活情境,并提出数学问题: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走哪一条比较近?你是怎样想的? 组织学生观察交流,发现从小明家到学校有以下三条路: 小明家邮局学校; 小明家学校; 小明家商店学校;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小明家到学校走“小明家学校”这条路线最近。 2、为什么第二条路线最近呢? 教学过程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师生交流后指出: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为什么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探索发现 1、实验探究。 要知道为什么第二条路线最近,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师:如果任意给你们三条纸条,把它们当作三条线段,一定能首尾相连地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引发学生猜想。 6 师生活动:动手实验,用4组纸条围三角形。 6厘米、7厘米、8厘米; 4厘米、5厘米、9厘米; 3厘米、6厘米、10厘米。; 8厘米、11厘米、11厘米。 学生分组操作并记录每一组情况,交流哪些能围成,哪些不能围成。 汇报预测: 能围成三角形的有:6厘米、7厘米、8厘米;8厘米、11厘米、11厘米;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有:4厘米、5厘米、9厘米;3厘米,6厘米、10厘米; 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讨论后汇报得出结论:不是任意的三条纸条都能围成三角形。 2、交流探讨:为什么都是三条纸条,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行呢?比较它们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1)通过学生进一步探讨交流,引导学生发现: 6+7>8,6+8>7,7+8>6 4+9>5,5+9>4,4+5=9 3+10>6,6+10>4,3+6<10 8+11>11,11+11>8,11+8>11。 师:通过刚才的整理,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2)师生沟通,根据各小组的汇报进行整理。 能围成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两边的和等于第三边;两边的和小于第三边。 指着结论中的“4+9>5”提问:为什么长度为4厘米、5厘米、9厘米的三条 纸条围不成三角形呢? 引出: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中的“两边”应该是“任意”的两条边。 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巩固发散 1、解释小明选择上学的路线。 现在你能用这个发现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走中间这条路最近的原因7 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2、在能围成三角形的一组后面画“” (1)5cm、4cm、8cm ( ) (2)3cm、5cm、9cm ( ) (3)12cm、16cm、25cm ( ) 交流时,教师可以介绍用两短边的和与第三边比较。 3、一个三角形,最长的一条边为12cm,另两条边的和为14cm。这两条边可能是多少厘米? 引导学生有序思考,着重说一说lcm和13cm为什么不行。 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互相补充,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小结: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作业设计 教材第66页练习十五第6、8题。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6+7>8,6+8>7,7+8>6 4+9>5,5+9>4,4+5=9 板书设计 3+10>6,6+10>4,3+6<10 8+11>11,11+11>8,11+8>11。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8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3-64页三角形的分类。 1、能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等腰、等边三角形。 2、感悟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索能力。 按角和边的特征给三角形分类。 区别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直尺、各种形状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师:我们学过哪几种角?什么角叫锐角,什么角叫直角,什么角叫钝角? (1)课件出示各种角,让学生分别辨认是什么类型的角并说说判断的依据 师:同学们真棒!牢牢记住学习之路上的老朋友。 2、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三角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探索发现 1、操作实验,探究三角形的角的特征。 9 (1)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后,展开小组合作,量出每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并按要求填表。 图 号 三个角的度数 锐角个数 直角个数 钝角个数 (2)展示、交流。 学生分小组将三角形和填好的表格在实物投影仪上进行展示、交流,教师 根据三类三角形的特征适时进行指导。 师:通过探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汇报预测:有的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有的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有的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如图;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两个角都是锐角,如图;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另外两个角都是锐角,如图。 启发学生思考: 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锐角?最少有几个锐角? 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直角?最多有几个钝角? 认识三类三角形的关系。 师: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课件出示: 10 三角形 (3)认识直角三角形。 课件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的两条边叫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另一条边叫斜边。 师:量一量这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长,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生交流量后明确: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 2、探究三角形边的特征。 (1)操作感知。 师:如果按边分,怎么分?同桌合作研究手中学具袋2中的5个小三角形。 课件出示学生要研究的5个小三角形图案。 学生操作后,展示并介绍;分了两类,一类是只有两条边相等,另一类是三条边都相等。 师:数学上,把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 借助课件介绍等腰三角形的“腰”、“底”、“顶角”、“底角”等名称,学生依样选择一个等腰三角形作标注并相互说一说。 师:除了两条腰相等,等腰三角形还有什么特征? 师:怎么证明呢? 学生可能采用对折后再比较的办法,这时可让学生动手演示。 (3)等边三角形。 师:除了三条边都相等,等边三角形还有什么特征? 师: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什么角呢? 师: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是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明确:都有相等的边,而且至少有两条边相等。 得出: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64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分别是如何画的,画了哪些三角形。 2、分一分,填一填。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3、动手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教材练习十五第4、10题。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 按边分: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板书设计 三个角都是锐角 有一个角是直角 有一个角是钝角 有两条边相等 三条边都相等 12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7页三角形的内角和。 1、通过测量、剪拼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学会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3、在课堂活动中培养观察、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量角器、剪好的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剪刀。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学过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谁能说说用量角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指名学生口答。学生回答后,出示三角尺。 师: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引导学生说出90°、60°、30°。 出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出三个角的度数:90°、45°、 45°。 师:请同学们任选一个三角尺,算出它的三个角一共多少度。 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 教学过程 2、师小结:每个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180°。教师指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称为三角形的内角和。 引导学生猜想: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节课,我们将通过动手操作的方法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问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探索发现 出示教材第67页例6:画几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 1、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题中“不同类型”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类型”指13 的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操作感知。 让学生根据题意要求,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探索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3、组织交流。 通过操作、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口答,让学生汇报计算结果,不同的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计算结果,只要学生说的相对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如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我的这个三角形内角和大约是180°。”学生还可从会出现大于180°或小于180°的情况,不能得到一致的答案,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教师这时可以指出:我们还可能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刚才的这个结论。 4、剪拼、验证。 (1)动手操作。 让学生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一拼,看看拼成了什么角,想一想说明了什么。 (2)反馈交流。 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交流,“不管是什么样的三角形,三个内角都刚好拼成一个平角。也就是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是真实的、正确的。 5、得出结论。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和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6、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67页“做一做”。 出示题目后,要求学生先计算,再汇报结果。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2度数的?说说计算的方法。 小结: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根据这个规律知道可以用180°减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出第三个未知角的度数。 巩固发散 1、算一算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 14 2、算出下面三角形中3的度数。它们各是什么三角形? 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根据这个规律知道可以用180°减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出第三个未知角的度数。 作业设计 教材第69页练习十六第1、2、3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 板书设计 1+2+3=180°,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15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68页解决问题。 1、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发现并验证“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的规律。 2、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经历探究发现和验证“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这一规律的过程。 用不同的方法验证四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量角器、不同类型的四边形。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谁来说一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我们是如何验证的? 学生反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分别通过拼一拼、量一量等方法进行通验证。 2、课件出示一个四边形。 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这个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是否也和三角形一样?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否也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四边形的内角和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探索发现 1、阅读与理解。 提出问题:四边形可以分成长方形、正方形、梯形这些图形的内角和是不是一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2、研究特殊四边形的内角和。 (1)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 师:你知道这个长方形四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吗?那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 (2)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 师: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那正方形呢? 师生交流后小结: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长方形、正方形16 是特殊的四边形。 3、研究一般四边形的内角和。 (1)猜一猜。 猜一猜其它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2)操作、验证一般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先独立思考,你想怎样验证? 再小组合作探究,运用多种方法验证。 最后汇报,展示你的验证方法。 (3)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来给大家介绍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四边形内角和是360°的? 汇报预测: 量角求和。 我们小组的方法是用量角器测量出四个内角的度数,再求出它们的和。 师:你们的方法是分别测量四个内角的度数,那你们测量的四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内角和是360°吗?同学们觉得这个小组的方法怎样?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量角求和法可能会出现误差。 师:能不能因此否定我们刚才的猜想呢?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拼角求和。 由于有了三角形学习的经验,学生很快就想到: 我们小组想到把四个角分别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刚好拼成了一个周角,所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为了让全班学生能够真切、清晰地看到剪拼的过程,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分角求和。 可以连接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课件演示过程: 4、回顾与反思。 17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得到了同一个结论: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巩固发散 1、在一个四边形中,1=120°,2 =135°,3=55°,求4的度数。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6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后,反馈时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求出它的内角和。 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交流后总结: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作业设计 教材第70页练习十六第5、6题。 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180°+180°=360° 四边形内角和是360°。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