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文学概论提纲.docx

    • 资源ID:3561345       资源大小:47.2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学概论提纲.docx

    文学概论提纲文学概论复习提纲 一、选择,填空 1、文学理论的含义及对象 文学理论含义: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他以文学的普遍规律为其研究范围,具体说,他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其研究范围。 文学理论研究的对象:文学 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作品、作家、世界、读者。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特点: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艺术交往论。 话语蕴藉及典范形态 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典范形态:含蓄和含混 西方文论 直觉 直觉主义文论:以主体观念为基础,由叔本华创始,经尼采发扬光大,到柏格森,克罗齐达到高潮至胡塞尔渐次纳入现象学思路。 直觉的观象是情感 直觉的机制是表现。 直觉活动即艺术 艺术概括 含义: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片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艺术概括的规定性:从“个别”到“一般”“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艺术概括的作用:艺术概括是实现艺术真实的基本途径 文学的内容与形式关系 文学内容和形式之间是相互规定的:一方面,一定的材料和内容要求并规定着相应的文学形式;另一方面,文学材料和内容又必须达到充分的形式化,融入文学形式中。在文学之美的创造中,形式材料和内容的表现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构思的各种方式:综合、突出与简化、变形与陌生化、 典型: 含义: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现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他在叙事作品中,又称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意境: 意境概念:是指抒情性作品中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文学意境的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意境分类: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1 意象: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审美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审美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审美意象的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 审美意象的分类:寓言式意象和符号式意象 材料积累的三途径:生活、书本、情感积累。 文艺的起源: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原罪说 艺术的真实与生活的真实关系: 与生活真实不同的是,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涵的认识和感悟。 生活的真实为文学创造提供了原型启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然而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超越,它在假定性情景中,揭示生活的本质及其必然性,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从这个侧面上说,艺术的真实是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 内蕴的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内在要求,假定真实是艺术真实外部特征 附:艺术真实特征:内蕴真实、假定真实、主观真实、诗艺性 二、名词解释: 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表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文学批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解释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的话语:是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包含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等要素。 灵感:指作家在构思的过程中因机遇而引起创造力高度发挥的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文学理论的七种基本形态。 答:文学哲学,以反映论为基础的文学哲学是文学了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 文学心理学,创作作品接受过程,是一个心理转换的过程,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接受,都是特殊的心理行为。 文学符号学,文学创作旨在向人们传递特殊的审美信息,创作必须运用语言符号,作品则是语言符号的结晶。 文学价值学,这种价值一般不是指使用价值,而是一种特殊的艺术价值。 文学信息学,从文学创作到作品发表,是特殊信息的传播。 文学社会学,在所有的形态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文学文化学,这种形态的文学理论以“泛文学”作为研究对象。 实境与虚境 答: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虚境是实境的升华,它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与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和统帅 的地位,因此才有神境,灵境的别名。 总之,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的结构原理。 文学风格中创作个性 答: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 、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2 式,是在日常个性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他只是潜在作家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艺术才能等。当它付诸行动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共鸣及其原因 答:共鸣是文学进入高潮阶段的重要标志,指的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原因:一是作品本身具有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二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必须含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思想见解与情感体验。具体来说,就接受主体而言,共鸣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思想观念相通,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思想观念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思想观念相通而产生共鸣。 情感经验相似,由于读者期待视野中情感经验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情感经验的相同或相似而产生共鸣。 意志愿望相近,读者期待视野的意志愿望与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意志愿望相近,也会使读者产生共鸣。此外,读者期待视野形成的特定历史处境如果与一定作品反映的历史状况有某种相通相类之处,也会引起强烈共鸣。 四、论述题 1、传统所说的“结构”与叙事学的“结构”有何不同? 答:传统所说的“结构”是指形式内部各种关系的和谐安排,如作品中的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语句的排列与组合、修辞、各种写作手法等。 叙事学中的结构主要是结构主义所指的结构,主要包括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前者为表层结构,后者为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可把叙述内容化简为一系列的叙述句,而这些叙述句是不可任意错乱序列的,一旦破坏便会产生不知所云或支离破碎之感。如驿站长中主要故事内容可化简为:驿站长有个漂亮的女儿都妮亚 剽骑兵来到驿站装病 剽骑兵劫走都妮亚 驿站长寻找都妮亚失败 驿站长在孤独中酗酒而死 每个基本事件的结构通过句法关系而显示出来,这是一种历时性向度关系。深层结构的根据是相信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深层意义关系。如柳毅传中的故事情节,故事中,循规蹈矩是导致不幸的原因,柳毅应举的后果是落第,龙女诉于舅姑的后果是被罚牧羊;而向运转化则都通脱离常规的行为有关,由马惊乱跑而得见龙女,娶不明身份寡妇而得成仙等,这些关系便是作品的深层结构启示出表面故事背后的另一层意义,即对现实和习俗观念的怀疑,渴望从超越常规中寻到幸福。对同一作品的深层结构的分析会得出不同的层次、不同角度的多种结果。因此,这些便是传统“结构”和叙事学“结构”的不同。 2、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关系。 答:文学消费广义上是指:文学欣赏、文学阅读;狭义上是指:近代商品经济与印刷出版媒介充分发展,文学成为特殊商品之后的欣赏与阅读。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是读者的阅读活动。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既有区别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区别: 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而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文学消费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给人带来精神享受;另一方面,为获得这种享受,消费者又必须会出相应3 的货币,因而文学消费兼具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文学接受”概念则不然,当我们说“文学接受”时,可以不考虑接受者的这种这种经济行为,不考虑他的文学书籍是买来的、借来的或别人赠送的,而仅仅关注接受者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这种精神活动本身。 文学消费既包括阅读行为,也包括未含阅读活动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则一定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有的文学消费者买来文学书籍,并不打算或并未进入阅读,而只是为了收藏、摆设或炫耀。文学接受则不包括这种占有式的外来享用活动,文学接受活动只是对进入具体的文学阅读过程的读者而言的。 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要使文学消费得以顺利进行,除草剂要求文学消费者具备必要的文化知识、阅读能力及消费心理等主观条件之外,还要求文学消费者具备必要和经济能力、闲暇时间和适当的空间等客观条件。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则有所不同。就文学接受的主观条件而言,除了前面所说的阅读能力等之外,文学接受研究更关注接受者的个性、气质、性别、年龄、职业、经历、人生观、文化修养、审美趣味、艺术经验、期待视野及阅读心境等。文学接受的客观条件则主要指接受的对象以及接受者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等。由此可以看出,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各有侧重。 学消费研究具有综合的多视角的特点,而文学接受研究则偏于审美经验或艺术心理这一独特视角。 联系: 文学消费是初级状态的或者说低层次的文学接受,而文学接受则是高级状态的或者说高层次的文学消费,二者共同指向的核心均为文学欣赏或审美鉴赏这个文学阅读活动的最高层次。举个例子说明:为了切身体会红楼梦中故事情节和主题,你到书店花了20块钱买了一本红楼梦这是文学消费;而买回后,你对其进行了阅读,这便成了文学接受;你买红楼梦是为了去阅读它,而你阅读它是为了体会它的故事情节和主题,这是文学欣赏;因而,文学消费是文学接受的初级状态,而文学接受是高层次的文学消费,买回红楼梦和阅读红楼梦二者共同的指向核心都是为了欣赏红楼梦这个最高层次。因而,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着密切的联系。 3、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和复合。 答:行动是是人物有目的的行为,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也是事件得以发展的载体。 按照法国学者布雷蒙德的分析方法,可以把一般故事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表述为三段式序列。 可能性。一个行动将要发生或具有了发生的条件。比如西厢记中张生见到莺莺后神魂颠倒,随即找到寺庙的主持要求借宿。显然,这个借厢的行动意味着两者之间将有事要发生,而且他的借宿也为下一步的行动发生提供了条件。 变为现实。即行动开始进行,这一阶段以肯定或否定而导致故事发展方向改变的形式出现。如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的故事,其中第一第二次行动都因为种种原因而遭到挫折,因此而生出了更多的故事线索。 取得结果。这可以是行动成功,达到目的,也可以是行动失败,没有达到目的。总之一个行动在此结束全过程。 一个故事中的行动常常可能是几个行动序列的复合,典型的复合形式有以下三种: 首尾连接式。一个行动的结果成为另一个行动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环接一环的情节链,使故事得以延续下去。传统的章回体小说用的便是这种形式。说书人说完一段后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和“原文再续书接上一回”用的便是这种形式。 中间包含式。一个行动的展开过程中又包含着作为手段的次一级行动序列,在次一级中还可以包含更次一级行动序列。如福尔摩斯侦探集中,总情节线索中再细分出更具体的行动细节复合方式,使小说环环相扣,悬念重重,疑中生疑,案中有案。 左右并连式。同一事件序列中的行动可能通过变换角度而形成平行对应的两个角度。如电影“007”系列电影中的情节:一方面是侦探詹姆斯邦在追踪调查犯罪集团,而另一方面是犯罪集团同时在寻找追杀邦,这两条线索平行对应发展。一般来说,一部小说,不可能只有一种简单的行动模式,通常由几种复合序列综合形成。 4 4、用社会历史批评来批评你所熟悉的作品。 答:社会历史批评是一种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由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认为分析、理解和评价作品,必须将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等与作品联系起来考察的一种批评模式。 注: eg:由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就是一部对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经典电影罗生门的拙劣模仿。张艺谋的想法可以看出是好的,想模仿三角度叙事,但是他只学了皮毛,只是借了罗生门的形式,而没有学到罗生门的神韵,罗生门最终讲的是人性都是自私,三个人三种不同的解释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自己好,别人不好。张艺谋没有学到这点,因此英雄里的故事情节七零八落,最后也没讲明白自己要说什么。这主要和张艺谋的出身有关,张艺谋是学摄影的,因此对文本的把握能力很差。摄像看到的大多是表面上的东西,写作永远是摄像的一道坎。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张艺谋对讲故事无能为力的情况了。张艺谋拍摄的武侠电影永远都是场面宏大,故事孱弱、苍白。而电影英雄也是这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包括他第二部武侠电影十面埋伏,整个是一个古装版的无间道,非得把故事讲得乱七八糟,一点逻辑和道理也没有,官府好像只有两名官差,就是刘德华和金城武,也没有上司,也没有同事,飞刀门倒是一大堆人,接下来说说黄金甲,最大的感觉就是漏洞百出。雷雨剧本经典,还是把一个雷雨拍得乌烟瘴气。而且唐朝以降,都设有三省六部,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但是电影里一个宰相、大臣也看不到,48小时里,也没看见皇帝亲临朝政。作乱谋反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不和大臣商量。最起码也应该了解一下大臣们的立场。大导演要有原创精神,有自己的思想。李安能成为国际著名的导演,不是因为他拍的东西场面大,票房高,而是他的电影里一直融入了他自己对文化的思考,对于两种不同文化的冲突的思考。而张艺谋恰恰缺的就是这一点。 曾看过一部英、德合拍的电影我爱贝克汉姆,原以为只是一部追贝克汉姆的烂片子,结果看完才发现,原来这是一部以英国女子足球发展为背景,反映在英国生活的印度人生活状态和追求的电影,片子的主题是这些印度人在英国生活多年,一直不能融入英国的主流社会,但是他们不甘逆来顺受,自强不息,最终靠自己的天分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荣誉。这样一部小制作的电影我都能看到导演背后的诚意,但是在黄金甲,我什么都看不到,只能看到一群无知少女,袒胸露背,在我眼前晃来晃去。表面上的宏大、奢华掩盖不了电影本身的苍白。、 eg:,围城确实有它写实的一面,就是说它有反映生活的一面,它的生活描写呀,确实能够体现XX年代中国战争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情景。确实,我认为通过读围城,是可以了解XX年代中国的一些情况,比如说教育界的情况,比如说城市里面的情况,知识分子的状态。就是说它描写了现代中国的一些生活的情景。围城所写的是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漩涡,曲折深刻地反映了那个社会的一个角落,是行将崩溃的社会生动的写照,是对那个腐朽社会的抗议。对这种说法现在有的年轻的评论家可能不以为然。其实我认为围城是有这层意思,就是说围城它有揭露性的一面,就是写XX年代中国社会生活特别是对社会上那种陋习,精神上的落后,有些描写呢,是非常真实的。 如果我们从社会学批评这个层面理解,围城确实是有认识的作用,这个层面叫生活描写的层面。生活描写层面可以帮助了解现代中国一些我们不太熟悉的东西,有认识历史的价值。文化批判的层面 围城所构筑的文学世界,包含有钱钟书对这个世界的一种看法,这种看法是带有他的文化立场的。他写这个小说,有他的出发点,或者叫“视点”,好的小说,往往都有独特的“视点”。钱钟书是以他的视点来构筑这个文学世界的,那就是文化批判,或者批判文化。钱钟书更多的时候是批判文化,他对现代中国的文化,不管是残留下来的传统文化,还是从外国进来的新文化,是老的还是新的,是流行的不流行的,一概批判。而且批判是非常辛辣。他把他的围城,整个写成是一个“新儒林”。我们知道古代有个儒林外史的小说,揭露科举制度丑恶的现象。那么钱钟书写的围城第二个层面,实际上是新的“儒林”。“五四”以来的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大都是英雄,先躯桥梁,是社会发展的先知先觉的人,知识分子位置是很高的。但是围城里面不是这样,围城里面知识分子是处在一个被讽刺、被批判的位置。 钱钟书的批判呢,确实有他的特色,他的批判对象都是新式的知识分子。他写知识分子的困境、弱点,他通过这些知识分子的“新”,来看他们身上5 最旧的、最可怜的东西。总之,方兄是善良而没有用处,聪明但是优柔寡断。在生活面前呢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怯懦,碰到事拿不定主意,喜欢乱说,所以呢他不断地失去机会。 方鸿渐上大学的时候,看到新式恋爱他很羡慕,但是老父亲一吓他,就缩回去了,是个优柔寡断的人。他对苏文纨的态度也这样:不喜欢苏文纨,那就明说好了,但是他非常怯懦,结果自己落到那个套里边了。小说里边写一个情节,说方鸿渐虽然并不喜欢老姑娘苏文纨,但不好驳人家的面子,就跟苏小姐约会,在花前月下,不能自持啊,就吻了苏文纨。结果呢,方兄就落了这个套了。最终苏文纨知道了真相,就在方鸿渐所相思的另一个女孩子唐晓芙跟前中伤方鸿渐,把方跟唐晓芙的关系给破坏了。 但是不要把它看成就是一般的三角恋爱,并不只是青年男女玩过家家,里面有一种文化批判。方鸿渐爱情问题上所代表这种性格,这种处世的原则,就出于一种文化批判。方鸿渐爱情问题上所代表这种性格,这种处世的原则,就出于一种文化。在钱钟书的心目中,就是中西文化的合璧,结晶了这样的一个方鸿渐,优柔寡断,没有主见。另外对方鸿渐的一些描写,很显然钱钟书是批判的。比如说方鸿渐非常懒,不想做事,喜欢得过且过,自我安慰,有点像阿Q,这是不是一种文化的惰性呢。我想这个是钱钟书的看法,认为传统文化再加上西洋文明,结合以后所形成的一种慵懒的性格,名份上很新,也喝牛奶喝咖啡吃面包,跳舞,但骨子里很旧,或者说是新旧杂拌,实际上就带有批判。钱钟书笔下很多人物啊,都可以找到文化批判的意图,像船上疯玩“杯水主义”肉欲游戏的那个鲍小姐,钱钟书明显在批判,方鸿渐当然更是一个批判的中心了。方鸿渐对传统文化是看不起的,但又很留恋,所以说他的心态啊实际上是中外文化冲突所产生的那种矛盾的心态,无所依持,没有主心骨。 附: 如何运用社会历史批评去评论一部作品? 这样的标题很大,会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 首先一部作品的存在,说明它本生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得到人们对它的认可。评价是以客观的理论对本生存在并且得到人们认可的理论进行进行评析,如果按照主人翁的原意加以点评,似乎没有多大的意义,当然,如果要从相反有一方面去加以驳斥,这样的难度就会很大,就需要更强有力的论证来影响人们的意识,首先要把作者的观点和你自己的观点不一致的地方,把人们原有的观念搅乱,从新树立起你要表明的观念让人们接受,这是论文很高的境界。再一个方面,就是你所提到的社会历史的角度,从这一方面看来,历史是悠久的,社会面貌、人文风貌、政治背景是导异同的,那可能就需要引用一些历史的精典作为论据,便其产生反时空效应,更据有说服力。但要结合社会历史批评的相关概念作评。 6

    注意事项

    本文(文学概论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