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docx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 一、名词解释 1、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组织:就是依法建立的*管理文化的机构和职能体系。一般而言,文化行政管理组织是*文化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总称,这些文化行政管理组织是文化管理的主体,也是行政权力的载体。 2、精神产品:是哲学、宗教,文艺作品,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技术成果等四类产品的总称。 3、准精神产品:精神经济学把哲学、宗教,文艺作品,社会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技术成果等精神产品称之为“准精神产品”,即这种产品具备了精神产品的基本特征。 4、泛精神产品:把人类产品中所包含的精神内容称为“泛精神产品”。 5、品牌:指一个名称、符号、标记或设计,或是它们的联合使用。其目的是用来确认一个销售者或一群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以与竞争者的产品和服务有所区别。 6、三级出资制度:指国有资产表现为中央国有和地方国有并存,中央、省、地市三级*均以出资人的身份履职,分别建立本级*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所管辖的国有资产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其实质是从“统一管理、以政代资”转向“分级所有、政资分开”,从而与市场经济接轨。 7、三个三原则:即三级出资人制度、三结合式管理、三层经营架构。 8、三结合式管理:就是为了改变国有企业在行政管理基础上多头管理、“五龙治水”的格局。以资本管理为基础,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的三结合,由国资委统一监管。 9、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强调人口和劳动的内在质量,人力资本的内在质量高低的差异,是由劳动者参加工作前所受的教育以及工作后接受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程度所决定的。指体现在人身上的,以其数量和质量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 10、文化产业管理:是对文化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的研究就是对文化产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的一般规律的总结以及文化产业经济活动对经济系统的影响和作用的规律的分析。 11、文化产业政策管理:是*机构对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监控和政策终结等过程的管理,是*公共政策管理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12、营利性文化项目:营利性文化项目的管理师合理运用获准的投资,按照商业计划书的规定,进行具体运作和控制,以确保或产品按时保质地完成,为最终实现利润提供使用价值载体。 13、文化产业:是对精神内容和意义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的总和,是智慧产业,其核心是创意,属于知识、智力密集型的产业,其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一般的服务业。 14、大众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是现实社会的一定程度的反映,对主流意识形态有所体现,并且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调整和规范,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意识形态性。 15、文化资本:指由企业文化,即企业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和模式以及文化的物质载体所构成的资本。企业文化资本根植于企业体内,融于企业的理念和管理模式之中。文化资本分为员工的精神面貌、着装、公司的形象等外在的的器物资本;公司完善的制度、高效的管理机制等支撑企业有效运行的制度资本;企业以及全体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历史使命感等深层次的核心驱动力所形成的资本这三个层次。 二、简答题 1、分析文化产业管理的基本原则 (1)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文化产业具有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双重特性,这决定了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不能仅仅考虑经济效益而损害社会利益,也不能单一的追求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利益。文化的产业化应该兼顾到文化经济活动的社会效益。 (2)公益性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分离的原则 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总称。文化也是千差万别的,对于这些准精神产品的提供,有的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由企业提供,这是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而有的是关系到社会大众的福利或国家安全的公共文化产品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等,其投入建设成本很大,但是又不能让消费者承担过高的成本,还有些属于民族文化遗存或者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对于这些公共性的文化产品需要由*提供,这些都是属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范畴。所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不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需要分类管理。 (3)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原则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宝贵财富,文化产业的管理者要把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作为管理的- 1 - 原则。一方面,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对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遗存的毁坏,甚至使得民族文化遗存和文化生态资源濒临灭绝,文化产业管理需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手段,通过*和民间的多方援助,保护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全球化导致民族文化面临外来强势文化冲击,文化霸权主义威胁到国家的文化安全,文化产业管理需要建立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不受到侵犯。 2、分析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对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是*在完善的法律体系前提下,逐步转变*管理职能,通过制定规则、监督实施、完善基础、适度调控等相对间接的方式,采用各种经济、文化和法律的手段对文化产业进行间接调控。 (1)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在要求 文化产品与服务虽然具备商品的一般特性,属于产业的范畴,但是*对文化市场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对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是维护市场秩序,维持市场公平和公正的重要保障。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是依法行政和有效行政。*必须在法律规定条件下,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对文化产业进行积极的干预,管理“到位”,不能“缺位”。 (2)国家意识形态完整独立的需要 文化产业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从大的方面讲,首先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稳定的保证,是文化安全的根本;其次,文化产业同国家形象相关联,树立国家形象的产业正是文化产业。总之,文化产业既有文化上的重要性,还有经济上的重要性,更有着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意义。因此*的作用非常重要。 (3)促进文化体质改革的需要 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过程,新的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部门,存在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做出相应的调整,通过*的政策和资金推动产业的发展。 3、分析非营利性文化组织管理的主要特征 同企业相比,非营利性组织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非营利性,其组织目的是为公共利益服务,而不为自身的成员谋利。由此形成文化非营利性组织在以下几方面与企业组织的不同特征 (1)治理的特征。非营利性组织治理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其组织目标的公益性和资金来源的社会性。 (2)筹资管理的特征。营利性企业筹资的来源主要是发行股票和公司债券,而非营利性组织却没有资本金,也没有利润导向的定价制度,他们必须依靠资金来支持组织或机构的活动,如非营利性组织的经费很大一部分来自会费和捐赠。有些非营利性组织资金主要来源是服务收入,这些组织被称为“顾客支持型组织”,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则不是服务收费,被称为“公众支持型组织”。 (3)营销管理的基本特征 A社会效益为首要。文化非营利性组织的目标是为社会公众 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消费需求。非营利性组织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佳整合。 B营销对象多元化。非营利性组织最少要对两方面公众加以重视,一是消费者,二是捐助者。 C接受更严格的公众监督。非营利性组织开展营销活动常常要引起大众媒体、捐助者和顾客的关注,因此其承受的公众压力远远大于营利性组织 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非营利性组织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收入与支出的管理。收入管理按收入来源区分为非自创收入与自创收入进行管理。支出管理应当按支出的用途分为项目及活动支出与行政支出,分别进行管理。 4、分析品牌危机管理应当注意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品牌危机一般指企业与社会各方面之间因为某种非常因素引发的对企业声誉、形象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状态。它具有三个特点:偶发性、破坏性、紧迫性,因此,品牌危机管理要注意企业与社会各方面的问题。 危机处理措施:一:真诚地向消费者致歉,迅速收回不合格产品,及时推出新产品。二:给予消费者或者受害者一定的赔偿,合理的解决危机事件。三:启动危机公关系统。四:相机而动,化危机为契机。 品牌危机管理除了危机处理外,更重要的是防范于未然,防范品牌危机。企业要充分尊重消费者,在做好质量监控体系的同时,建立企业的危机公关系统,强化对危机的监控和防范能力: 一:企业应当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预防危机要从企业创办之日就着手进行,树立居安思危的意识、质量为本的理念,并随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壮大坚持不懈。 二:企业应当建立危机预警体系,以便高效迅速地处理危机。信息时代在某种角度上讲也是危机时代,高效灵敏的信息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分析、处理危机,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将危机损失最小化。 三:成立专门的危机管理小组,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型制定危机管理计划,一旦危机爆发可以立即做出反映。 - 2 - 四:做好危机公关传播方案,与媒体、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5、分析*对文化产业投资管理的基本内容 *对文化产业投资管理,其内容包括对投资主体、投资客体和投资市场的管理等三个方面。 (1)对文化产业投资主体的管理,首先是对投资主体的资格确认,这是文化产业投资管理的核心问题,与之相关的包括市场的准入政策、*对不同投资主体的政策等。 (2)投资主体的决策层次与结构和投资主体的运行方式,包括投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及投资主体在投资领域中与其他相关经济实体之间的关系,这三项基本要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文化产业的投资机制。 (3)投资客体是投资的对象,也就是各种文化产品和服务。在这方面主要是按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属性,将其划分为公益性文化产品和经营性文化产品,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 (4)投资市场,对于文化产业投资市场的管理,包括投资市场的监管、投资资金的管理等各种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监管。 6、 分析我国的国有资产有哪些内容? 答:国有资产是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就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国有资产 即国有财产,指属于国家所有的各种财产、物资、债权和其他权益,包括:1.依据国家法律取得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2.基于国家行政权力行使而取得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3.国家以各种方式投资形成的各项资产;4.由于接受各种馈赠所形成的应属于国家的财产;5.由于国家已有资产的收益所形成的应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 7、 分析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文化产业作为精神经济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其核心的资源应该是人力资源,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大致有如下几个: A、*、企业、个人共同投资原则。 B、总量投入与结构调整并重原则。 C、人才良性竞争与合理流动原则。 D、加大人力激励中多种激励方式相结合的原则。 8、 分析文化产业管理的主要措施与方法有哪些? 答:A、行政干预手段。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相关职能部门具有对文化内容进行意识形态管理和监督的职责。 B社会监督与引导手段。主要利用舆论与社会监督的方式,运用社区机构、学校、群众等社会监督体系,对文化生产和经营活动进行社会监督。 C、法律调控手段。文化产业管理要求强化部门规章及文件的规范性、统一性,确保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文件的衔接,提高执行力度。 D、经济手段。经济手段主要包含:财政手段、金融政策、价格手段和土地政策等等。 E、技术手段。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文化与科技的相互融合。 9、 分析文化企业应当怎样实施品牌策略? 答:对于企业来说,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企业通过品牌的构建和维护,获取持久竞争力。换句话说,文化产品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品牌的竞争最终是精神内容的竞争。文化企业应当实施以下品牌战略: A、品牌窄化与宽化战略。品牌窄化是品牌对应着少数几类甚至只有一类产品;品牌宽化战略是指品牌对应着众多品类,甚至包括关联性不大的产品大类。 B、品牌提升战略。品牌资产如同企业的其他资产一样,是在流动转移中增值的,主要包括以下四中战略:1.品牌延伸战略。品牌延伸是将品牌资产在企业内部从原有产品转移到新产品之上的品牌提升战略。2.品牌联盟。品牌联盟是品牌资产在企业间通过产业业务链的合作,继续强化现有产品的提升战略。3.品牌授权。是品牌所有者将自己所拥有的品牌有偿授予被授权者使用的一种品牌提升方式。4.品牌特许经营。是一种类似于品牌授权的品牌提升方式,是品牌资产在现有产品上进行企业间的转移。 10、 分析*对文化产业投资管理的宏观调控? 答:*对于投资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完善法律和法规体系,以及各项经济和行政政策来调控。通常,在以市场为主导、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环境下,*并不直接对投资进行干预,而是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进行调控。 - 3 - A、法律调控。法律对文化产业投资的调控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有关的公司法的法律规定了企业投资决策的权力机构、组织形式和投机决策程序等,一般这些法律具有普遍性。 B、*的经济与行政调控。除了法律调控外,*主要是通过各项经济政策来实施调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财政政策调控。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是*调节经济的主要杠杆。2.产业政策调控。产业政策往往与税收和财政政策相关联,它是根据*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需要,针对重点发展行业制定的扶持性政策。3.区域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战略。各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的资源不同,经济条件不同,地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由此形成的投资需求也不相同。 11、分析文化企业投资的模式有哪些? 企业的投资模式是指企业如何进行资金的投放和项目的启动,从而完成投资预定的目标。一般投资可以采取项目孵化、直接投资、并购、控股等方式。 项目孵化,是指将投资在公司内部作为一个发展启动项目。这一投资方式适合于处于种子期和导入期的文化产品。可以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投资,在内部进行项目孵化,在市场机会成熟后,再剥离出去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实体。 直接投资的方式是企业投资建立项目子公司。这种投资方式适用于市场需求比较成熟,产品竞争力较强,企业掌握着改产品的关键性资源,能够迅速打开市场的情况。这种投资模式可以迅速地进入目标市场,建立市场竞争优势,避免不必要的利益冲突。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获取投资项目的资源,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企业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经营手段,是企业资本运营的重要方式。实质是一个企业取得另一个企业的财产、经营权或股份,并使一个企业直接或间接对另一个企业发生支配性的影响。 合资也是文化产业投资常用的一种方式。这是两家或多家企业,利用各自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共同组建公司,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可由企业自己决定选择控股还是参股。 12、分析中国应当怎样管理国有资产。 从“双重职能混淆”到“三层次模式”,三层次模式a隶属问题b处理好三层级的关系问题。 从“多龙治水”到“一龙治水”。 A将管“资产”、“人”和“事”相结合,根据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相应机构,依据公司法以股东形式行使权力,管出资人该管的事。 B. 新机构工作人员要有足够的积极性,按国有资产收益最大化行使权力。 C. 新机构工作人员要有足够的能力,按资产收益最大化的要求作出正确决策。 从“分级管理”到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A.坚持国家统一所有;B.明确出资人职责履行方式;C.清晰出资人权限。 13、分析企业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及其内容 在企业理念下,项目管理大概可以看做是四个过程的连续,通过这些过程,实现企业理念和使命。这四个过程包括计划、决定、实施和监控。其中计划和决定实际上是“意志的形成”,实施和监控则表现为“意志的贯彻”。在具运作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重点:项目目标、项目计划、项目团队、项目资金、项目进程、项目风险等。 项目目标:项目可行性分析,考虑该项目的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值得启动并有可能顺利完成。 项目计划:为项目制定相应的时间表、功能表、人员表、配合部门表等系统的计划安排。 项目团队:团队在既定投资总额的基础上决定,寻找最佳组合,相互沟通合作。 项目资金:如何筹措资金,确保资金按计划地供应,是项目实施的前提。 项目进程:要求项目团队按计划进度按时保质完成。 项目风险:。 14、分析文化产业创业团队的组建过程及其管理方法 创业团队的创建需要四个阶段: 形成阶段。 震荡阶段。 - 4 - 规范阶段。 执行阶段这四个方面。 团队的绩效管理体系分为以下几点:先做好绩效计划、重视绩效辅导、绩效考核,具体来说就是团队领导者要适时制定管理计划、酬薪管理,增强团队的学习能力,合理分配各项工作任务及其计划,创造自己的团队文化等。 15、分析文化企业应当怎样做好人才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首先,企业高层特别是老板必须对此有高度认识,做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的坚强后盾。在文化企业里面,高层的意志对企业的文化氛围和职能战略具有决定性影响。中小企业如果想长久留住优秀人才,必须给予人才以足够的信任和个人事业发展空间。 其次,要克服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个人事情的误区,明白职业生涯规划是需要企业组织、部门主管和人才三方共同完成的。 再次,文化企业人力资源部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员工职业发展制度,为员工设计职业发展通道。根据工作内容的不同,将员工分成不同的序列,建立管理序列、技术序列、操作序列和营销序列晋升通道,避免所有人想要发展必须过管理序列的独木桥,使每个人才都能看得到明天的希望。 16、中国应当怎样对文化产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 答:1、观念创新。大胆使用人才,突破传统理念;引进高级人才,培训人才。 2、体制创新。*制定政策;文化人才市场化,建立有活力的人才市场;引进柔性流动的方式,实行管理者任期制;目标责任制;深化文化产业的人事制度改革。以开放文化产能也人力资源为重心,推动*的管理体制创新,深化进行文化产业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人才配置市场步伐,推动文化产业人力和资本的整体开发,创造引得进,流得出的优良体制,通过市场使人力有活力,进行市场引导配。 3、机制创新。用人机制:开放的与市场接轨的招聘制度;构建符合文化产业特点的灵 活的薪酬机制。 创新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情感激励方式、群体激励方式等等。 育人机制的创新:重视并加强高校的人才培养。 17、分析中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及特点。 答: 现状:1、文化产业对人才文化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2、对人才的经营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3、对复合型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点:智力性;再生性;生产过程的时代性;能动性;使用过程的时效性;消耗性。 存在的主要问题: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分布不均。表现。 18、分析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现状及特点分别是什么 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十七大,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等各个层面支持文化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文化产业政策基础理论研究; 文化产业政策发展建议研究; 区域文化产业政策研究; 国外文化产业政策研究;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存在问题研究; 文化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研究,对我国文化产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文化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 - 5 - 19、分析文化企业和非营利性文化单位管理的异同点。 不同点:1)非利性文化单位投资的目的在于公益性的目标,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投资的盈余也不可以作为分红,只能用于组织事业的发展投入。而文化企业管理活动,是企业自身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过程,其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 2)非营利性文化单位需要通过事业经营,弥补自身的成本的支出,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企业和社会的资助。而文化企业是以市场客户需求为中心,生产、经营文化产品,以此获得发展运营的成本和利润。 3)非营利性文化单位的投资评估a、投资评估对象是否符合组织的目标和使命。b、对投资项目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估。c、评估投资对象的风险。而文化企业在以上评估外还要对投入成本和现金收入进行评估。 4)文化企业的管理模式是更加职能化的部门分工方式,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但是由于文化市场的竞争比较激烈,所以相对于非营利性文化单位相比文化产品和项目的生命周期短。 相同点:1)都有强化投资的项目管理; 2)都要有监管制度来监督财务; 3)文化产业是指拥有一定数量的固定资产,吸收一定数量的就业人员,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的文化部门和文化行业。非营利性文化单位吸引了大量的就业人员,具有一定规模的投入,形成了固定资产,非营利性文化单位的产品虽然一般不直接成为商品, 但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文化公共服务。所以,非营利性文化单位可以定位于文化产业。 4)二者都是产业化运作机制。产业化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市场化,非营利性文化产业中要市场化的是非营利性文化单位中的经营者, 而不是非营利性文化单位本身。 20.分析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一、国外文化产业政策的特征: (一)文化产业机构的设置淡化产业界线;(二)*对文化产业的财政资助侧重于公共文化建设;(三)*对文化产业提供的服务注重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 二、国外文化产业政策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文化体制要淡化文化行业的界限 从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来看,它逐渐由流通向制造业、服务业扩展。文化产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上打破了行业的界限,归属部门也比较复杂,有的还设置专门“文化产业行动小组”,把*、文化部门、企业统一在其管理之下。国外对于“文化产业”的归属往往是多个部门,涉及的行业捆绑在一起,淡化行业界线,便于行业之间的协调和管理,有利于“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这是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二)应用经济调控手段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 国外善于使用经济调控手段来引导文化产业的平衡发展,而不仅是使用行政手段,这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首先,在经费的划拨上要有所区分。要合理地划分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界线。其次,扶持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发展。再次,重点投入“国际文化品牌”项目研制和开发。 (三)为文化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 国外在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定位为服务角色十分明确,这是我们可以学习的经验。如美国*为文化组织提供注册、年检、监督等服务和管理。强调*服务的主动性,是国外文化产业的重要特征。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