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状语后置课件.ppt
睇少啲电视啦 你行先,少看点电视 你先走,文言句式,倒装句,句子成分公式,状地,,主语,+谓语,补得,+宾语,定的,状地,定的,补得,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的”定“地”状“得”后补,帮助区分定状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隔开心有数。,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状语后置;二、宾语前置;三、定语后置;四、主谓倒装。,状地,,主语,+谓语,补得,+宾语,定的,状地,定的,补得,状语后置,(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状语位于谓语的前面,谓语的后面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没有补语这个成分,因此,翻译时谓语后面的补语往往要移到谓语前面作状语,这就是“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结构后置”)。标志性介词:以、于、乎(相当“于”),(定)主状谓(补)(定)宾(补),1、私见张良,具以告事。【以事】具告 鸿门宴 2、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以沛公言】具报项王 鸿门宴 3、秦王购之(以)金千金,邑万家。荆轲刺秦王 秦王【(以)金千金,邑万家】购之。,(一)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句式特点一:谓语+以+后置状语,私下里见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把沛公的话】详细地报告给项王,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悬赏】来购买他的头颅。,1、既替余以蕙纕兮。离骚2、又申之以揽茝。离骚3、谣诼谓余以善淫。离骚,巩固练习:,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佩带】而贬黜我啊,既【以蕙纕】替余兮,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又【以揽茝】申之,【以善淫】谣诼谓余。,【用好做淫荡之事】来造谣诬蔑我。,4、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5、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6、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张衡传,【以孝悌之义】申之,【用孝敬父母重兄弟的道理】教导百姓,【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饰,【用篆文、山龟、鸟兽之类的图形】做装饰,【以事】验之,合契若神,【用事实】来验证它(指候风地动仪),就像神灵一样符合。,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2、以其无理于晋,且贰于楚。烛之武退秦师,(二)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于蓝】取之,而【于蓝】青。,以其于晋无理,且于楚贰。,青色,【从蓝藻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藻】深。,因为它(郑国)【对晋国】无礼,而且【对楚国】怀有二心。,3、燕王拜送于庭前。荆轲刺秦王 4、长于臣。鸿门宴5、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将军(于)河北战,(于)河南战。,燕王于庭前拜送,于臣长。,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年纪)比我大,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6、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7、遂与秦王会(于)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遂与秦王(于)渑池会。,沛公(于)霸上军。,沛公的军队在霸上驻扎,于是就和秦王在渑池相会。,注意: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8、请奉盆缶(于)秦王,以相娱乐。廉颇蔺相如列传,请(于)秦王奉盆缶,以相娱乐,请允许我给秦王献缶,(请秦王敲一敲),借此互相娱乐,句式特点二:谓语+于+后置状语,(三)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乎己参省,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乎吾前生,其闻道也固乎吾先。,君子广泛地学习,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在我之前出生,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3、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乎吾后生,其闻道也亦乎吾先。,句式特点三:谓语+乎+后置状语,在我之后出生的,(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乎:相当于“于”,句式特点二:,谓语+于+后置状语,谓语+乎+后置状语,句式特点三:,总结:句式特点一:谓语+以+后置状语,巩固练习,1、佚之狐言于郑伯。烛之武退秦师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荆轲刺秦王4、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巩固练习,1、佚之狐言于郑伯。烛之武退秦师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荆轲刺秦王4、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5、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7、步余马于兰皋兮。离骚8、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5、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6、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7、步余马于兰皋兮。离骚8、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能够在这里再次见到将军,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我在滋生兰草的水边策马漫步,在朝廷中做官,9、亦自溢于庭树。孔雀东南飞10、长叹(于)空房中。孔雀东南飞11、严霜结(于)庭兰。孔雀东南飞12、徘徊(于)庭树下。孔雀东南飞13、俱会(于)大道口。孔雀东南飞,9、亦自溢于庭树。孔雀东南飞10、长叹(于)空房中。孔雀东南飞11、严霜结(于)庭兰。孔雀东南飞12、徘徊(于)庭树下。孔雀东南飞13、俱会(于)大道口。孔雀东南飞,也在庭院的大树自溢。,在空房中长叹,浓霜在庭院的兰花上结满了,在庭院的树下徘徊,在大陆的交叉口相会,1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15、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16、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17、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1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15、不能喻之于怀。兰亭集序16、当其欣于所遇。兰亭集序17、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聚会,在心里不能清楚地说明,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也将会对这篇文章有所感受,18、悟言(于)一室之内。兰亭集序19、放浪(于)形骸之外。兰亭集序2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2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18、悟言(于)一室之内。兰亭集序19、放浪(于)形骸之外。兰亭集序20、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2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赤壁赋,在室内面对面地畅谈。,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生活。,22、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23、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2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游褒禅山记,22、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23、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2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2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游褒禅山记,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徘徊。,唐代的和尚慧褒起初在它的山脚下筑舍定居,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2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27、但见悲鸟号(于)古木。蜀道难28、又闻子规啼(于)月夜。蜀道难29、雄飞雌从绕(于)林间。蜀道难,2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27、但见悲鸟号(于)古木。蜀道难28、又闻子规啼(于)月夜。蜀道难29、雄飞雌从绕(于)林间。蜀道难,蜀道非常难走,比登天还难,只见悲鸟在古树的枝头上哀鸣。,又听见子规在月夜里啼叫。,雄雌相随在树林间飞来飞去。,30、(吾)送客(于)湓浦口。琵琶行3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32、转徙于江湖之间。琵琶行3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30、(吾)送客(于)湓浦口。琵琶行3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32、转徙于江湖之间。琵琶行3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我在湓浦口送客。,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艺,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就不用期望本国的民众多比邻国多,3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35、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3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37、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34、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35、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36、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37、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过秦论,头发斑白的老人就再也用不着在路上背着沉重的东西赶路了。,这和用剑刺人而杀死他 有什么不同,冰是由水凝结成但却比水冷。,被征发守卫边塞的士卒并不比九国部队强,38、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过秦论39、而耻学于师。师说40、学于余。师说41、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38、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过秦论39、而耻学于师。师说40、学于余。师说41、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陈涉的地位,不如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这些诸侯国的国君尊贵。,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向我学习,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贤明,42、拜送书于庭前。廉颇蔺相如列传43、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44、故燕王欲结交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45、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42、拜送书于庭前。廉颇蔺相如列传43、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44、故燕王欲结交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45、会于西河外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朝堂上礼拜之后送出(与秦国交换和氏璧的)国书,(廉颇)凭借着勇气在诸侯间闻名,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朋友,在西河以外的渑池会面,46、为降虏于蛮夷。苏武传47、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48、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49、风乎舞雩。四子侍坐,46、为降虏于蛮夷。苏武传47、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48、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49、风乎舞雩。四子侍坐,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特别喜欢对天文阴阳历算方面的问题思考,虽然他的才能比世人都要高,但是没有骄傲自大的情感。,到舞雩台上吹吹风,总结:(一)文言文中的状语后置一般即指介词结构后置。其中尤以“于”“以”“乎”构成的介词结构居多。(二)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历史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资料,精品课件欢迎使用,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建设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交通运输,开平,3发展(1)原因:甲午战争以后列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路成为中国人 的强烈愿望。(2)成果:1909年 建成通车;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4制约因素 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修筑权,救亡图存,京张铁路,二、水运与航空 1水运(1)1872年,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2)1900年前后,民间兴办的各种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几乎都是在列强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1)起步:1918年,附设在福建马尾造船厂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2)发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此后十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轮船招商局,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三、从驿传到邮政 1邮政(1)初办邮政: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此后又设,邮传正式脱离海关。(2)进一步发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邮传部,万国邮联大会,2电讯(1)开端:1877年,福建巡抚在 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2)特点:进程曲折,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30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交通通讯变化的影响(1)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3)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台湾,出行,方式,多姿多彩,合作探究提认知,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串点成面握全局,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1)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2)消极影响:有利于西方列强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1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解析:李鸿章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不是具体以某个企业的创办为标志;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项表述都有错误。答案:A,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A电话 B汽车C电报 D火车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答案:D,典题例析,例1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纪七十年代,由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可判断最有可能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答案C,题组冲关,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强垄断局面的交通行业是()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轮船运输 D航空运输解析:根据所学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据此本题选C项。答案:C,2.右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上登载的一幅漫画,其要表达的主题是()A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D西方八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解析:从图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国举的灯笼是火车形状,20世纪初的这一幅漫画正反映了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权益。B项说法错误,C项不能反映漫画的主题,D项时间上不一致。答案:A,典题例析,例2(2010福建高考)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答案A,题组冲关,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答案:B,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