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简答题重难.docx

    • 资源ID:3555096       资源大小:42.1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简答题重难.docx

    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简答题重难两星 一、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体看来,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 遗传,也叫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形态、结构以及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1、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2、 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 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部分 1、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可能变成现实 2、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3、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教育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a、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b、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c、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各种要素 2、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气主导作用的表现 a、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b、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d、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实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条件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的实现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个体主观能动性 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概念 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一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2、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性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 二、教育目的的特点? 同人类社会生活和活动的目的一样,教育目的也带有意识性、意欲性、可能性和预期性的特点。除此之外,教育目的还有两个较为明显的特点: 1、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质的规定性 2、 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 三、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处于第二个层次,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某一专业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级别的学校、不同专业方向的具体化。 四、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结合,它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就会导致实际教育活动脱离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难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人的发展需要是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生存的和发展的,等等。 3、人们的教育思想 从根本上说,教育目的是存于人的头脑中的一种观念,它反映的是教育者在观念上预先建立起来的关于未来新人的主观形象。因此,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五、 个人本位论及其主要观点 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 代表人物: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郝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 卢梭:儿童要远离社会,把儿童带到乡村大自然的淳朴环境中。 裴斯泰洛齐:就在于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 永恒主义郝钦斯:教育制度的目的就是提高作为人的人。 马利坦: “塑造人“,帮助儿童成为充分成型和完善发展的人。 2 六、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七、实施素质教育的措施 1、改变教育观念 2、转变学生观 3、加大教育改革力度 4、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八、教师的职业角色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 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角色 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角色 九、教师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十、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热爱学生 3、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教师的知识素养 1、政治理论修养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3、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4、丰富的实践知识 3 教师的能力素养 1、语言表达能 2、组织管理能力 3、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的 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 2、愉悦的情感 3、良好的人际关系 4、健康的人格 十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发展的巨大动力。 2教师的专业人格 诚实正直是做人的根本,善良宽容是对学生的爱,公正严格是出于教师的责任 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教师专业知识主要包括 本体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 4专业能力的提高 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分为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两个方面 5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 教师专业态度和动机是教师专业活动的动力基础。 6专业自我形成 包括自我意象、自我尊重、工作动机、工作满意感、任务知觉和未来前景。 十二、现代学生观*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 1、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 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4 学生是独特的人 1、 学生是完整的人 2、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十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方面 a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b教师领导方式 c教师的智慧 d教师的人格因素 2、学生方面 主要因素是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学生与教师关系好就喜欢这位教师的课,主动亲近教师。自认为教师瞧不起自己的,就会主动疏远教师。 3、环境方面 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必然影响师生关系。课堂的组织形式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学生的人数等。 (二)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和方法 1、教师方面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c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d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e发扬教育民主 f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g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h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2、学生方面 a正确认识自己 b正确认识老师 3、环境方面 十四、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5 十五、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分科课程 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他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调理清晰的文化知识,但是容易带来科目过多、分科过细的问题。 综合课程 是指打破传统的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缺点:1、教科书的编写较为困难,只专不博的教师很难胜任综合科的教学,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 2、难以向学生提供系统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利于高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 它采取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需要注意的是,“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都是综合课程的形式,隶属综合课程,只不过综合的程度以及设计的思路略有差异。 十六、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1、 强制性 2、普遍性 3、基础性 十七、教科书编写的内容和形式特征 内容特征 1、要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2、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构建知识 3、要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4、要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5、要利于师生互动 6、要体现范例性课题原则 7、要鼓励学生想象和思考 8、教科书的编写要留有较大的余地 形式特征 1、要从学生理解程度、语言规律出发,考虑教科书的文体要求 2、课文结构要从多因素出发进行协调和配合 3、要注意图文并茂 6 十八、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在一定范围内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 校本课程的开发1、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2、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 3、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发展需要,强调多样性与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权利。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此外,学校课程开发,也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教育民主化即要求教育管理部门适当地简政放权,也要求学校真正将教师、学生当作“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十九、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4、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二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进行社会调查 审查学生活动 开发实施条件 研究学生情况 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建立资源数据库 二十一、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二十二、教学过程的结构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7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招聘考试论述题简答题重难.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