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分配教案.docx
收入与分配教案收入与分配 适用学科 适用区域 知识点 高中政治 广西 个人收入的分配 财政与税收 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效率的含义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适用年级 课时时长 高中三年级 60 教学目标 了解财政的含义及其作用、财政收入的含义及来源、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 了解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 掌握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了解税收的含义和作用、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理解当前我国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政策措施 教学重点 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掌握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理解当前我国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政策措施 教学难点 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掌握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本单元所学是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和国家的财政政策,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公平及收入公平的含义、效率的含义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理解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的客观必然性;了解财政的含义及其作用、财政收入的含义及来源、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种类;了解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掌握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理解我国财政的作用;了解税收的含义和作用、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等相关的知识。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及其决定性因素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2、按劳分配的内容,必然性及意义 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必然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意义:会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也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实现表现 劳动者中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占多数,所以按劳分配方式必然是主体。 但在各种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的收入仍然占较大比重。 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这种分配方式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多种分配方式的主要形式: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3、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有利于让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 三、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收入公平 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分配方式与效率的关系: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 2、如何实现分配的社会公平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制度保证。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重要举措。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3、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含义 初次分配的含义:初次分配是指在生产活动中,将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再分配的含义: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四、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二者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二者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又存在着矛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原因: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畴内,使分配的结果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考点2 财政与税收 一、财政及其作用 1、几个重要的概念: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预算: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国家决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2、财政的巨大作用: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含义: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主要形式: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选择。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含义: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财政支出的形式:按财政支出的用途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五大类型。 3、财政收支的关系: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盈余: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部分。 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三、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量,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基本特征: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三者之间的关系:、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税收的分类: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五大类 2、影响较大的税种: 增值税::增值税不仅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所得越高,税率越高;计算方法:应税所得额×税率 四、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依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有了收入,才能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考点3 易错易混点 1、纳税人与负税人 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纳税人不一定要纳税,只有收入达到一定的时候,才会真正上缴税款,而上缴税款以后,纳税人就变成了负税人。 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2、判断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是纳税人的标准: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3、财政节余并非越多越好,节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的闲置和浪费。财政赤字也并非一定不好,只要适时适度。 4、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不仅不违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相反,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不是同时也不是同步富裕,而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然后,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最终共同富裕。 5、分配公平不等于平均主义,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而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借口兼顾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实质也是分配不公的表现。 6、对按劳分配的理解: A、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前提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非公有制经济中不可能实行按劳分配。 B、按劳分配并不是说按分配就规定所有的公有制企业的职工等量劳动能够获得等量的报酬 C、按劳分配中的劳动是指现在的劳动,劳动者离开公有制经济或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不属于按劳分配,退休金属于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 D、公有制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福利性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不体现劳动质量和数量的差别。 7、在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必须而且只能是按劳分配,同时这种劳动是社会劳动。 三、例题精析 “老啃族”是指出身农村但是在城市工作的“80后”。他们背负着历史对父母的亏欠、农村“泛家族关系”带来的沉重人情负担,需要负担生活在农村的父母的花销。从制度层面看,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农村劳动者就业层次低 C.我国现行的分配政策不合理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 B. D.C 本题考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题中材料“老啃族背负着历史对父母的亏欠、农村泛家族关系带来的沉重人情负担,需要负担生活在农村的父母的花销”,这是由我国现行的分配政策不合理造成的,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 三项不符合“制度层面”这一要求,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D有人说,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职位差距三把“剪刀”剪掉的是一些居民的幸福感,剪出的是不公感。下列措施有利于改善这种情况的是 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 B 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 增加居民收人,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 C D A 本题考查的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项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观点是错误的,市场应该起决定性作用;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行业差距、职位差距三把“剪刀”体现的是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整顿收入分配秩序,故符合题意,材料中讲到是的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平,与题意无关。 XX年x月x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这一新政体现了 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减少财政收入支持经济的健康发展A. B. 国家通过调整分配政策促进生产的发展 我国税和税的征收有固定性的基本特征 C. D. D 本题考查的是国家财政的作用。题中材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既表明了国家通过调整分配政策减轻小型微利企业的税负负担,促进小型微利企业的健康发展;也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特征。由此可见,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项表述正确但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本题材料中的措施并不一定会使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故项表述不科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XX年x月x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决定自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依据上题中的新政,某小微企业一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为 A.50000元 元 C.10000元 元 B. 20000 D.25000C 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税收的种类及计算方法。根据题中材料“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可以得出一年应纳税所得额为10万元的某小微企业,按新政其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表示为:10×50×20即1万元。因此,答案是C项。 四、课堂运用 1、据发布,XX年海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是44971元,比XX年增长139%,扣除物价因素,时机增长108%。全省只有临高县出现负增长,相比XX年的平均工资,降幅为08%。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年平均工资的提高是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表现 B物价是影响人均收入增长的直接因素 C各市县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贫富悬殊 D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提高是*重视初次分配公平的表现 D 本题考查的是分配与公平的知识点,A就业人员的工资报酬不是再分配,表述错误。B物价不是直接因素。C材料没有表现。是初次分配的表现。 2、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2020 年前在全社会范围内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公民公平地享有养老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 推动了城乡发展一体化 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日标的要求 A B 完善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 DA 本题考查实现社会公平。“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公民公平地享有养老保障”有利于促进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共同富裕所决定的,选A。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轨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配置资源无关。 1、自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产品,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这种举措有利于 降低相关企业负担,促进太阳能行业健康发展 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A. B. 鼓励人们积极创业,发挥服务行业稳增长作用 调节人们收入结构,促进初次分配领域的公平 C. D. B 本题考查税收的作用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材料中“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是一种减税政策,有利于降低相关企业负担,促进太阳能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利用太阳能生产的电力产品”有利于促进光伏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选B。材料和服务行业与分配制度无关,不选。 2、如图漫画指向网上交易活动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对漫画中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经营者的行为属于骗税A. 经营者的行为属于偷税 体现出税收的强制性 B. C. 体现出税收的固定性 D. B 税收改革和依法纳税是我国的重大方针和社会关注焦点之一,本题通过漫画的形式,紧扣这一热点,考查对税法特征和依法纳税的理解。漫画中经营者是逃避缴税而不是骗取税收优惠,故错误,正确。材料中税务人员的行为体现出征税人员严格依法征税,这是税收强制性的体现,而不是固定性,故正确,错误。 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正确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XX年XX年我国社会商品销售总额中的价格形成图 材料二 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S省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扩大企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试点范围;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电、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改革;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等。 依据上述材料,揭示图所示的经济信息,分析S省采取的改革措施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经济信息:搞个开放以来,*定价或指导价越来越小,市场调节价越来越大,说明我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决定性作用。 经济道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避免对经营额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激发企业活力;实行阶梯价格制度促进人们节约资源,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安全监管制度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援助实现宏观调控目标,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作答时注意本题涉及到两个小问,一是反映的经济信息,二是经济生活道理。反映的经济信息较为简单,从图表中很容易看出*定价或指导价越来越小,市场调节价越来越大,说明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起决定性作用。经济生活道理:关键是结合材料,主要从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实行阶梯价格制度的意义,规范市场秩序,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角度进行分析。 2、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6XX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变化情况图 注: 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 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根据图,概括1996XX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动趋势。 从XX年到XX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 (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 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1996XX年,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XX年后,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20世纪XX年代中后期水平。 大于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第问,关键是认真审题,根据图的标题及小注从整体上把握该图的主旨,从而找准需要分析对比的角度,对总体变化趋势作出正确判断。第问,若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显然已超过50%,故其增长率一定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第问,主要考查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具体措施。一是注意设问对知识范围的限定,即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的有关知识,不能从再分配等角度进行分析;二是注意解答方向,即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具体措施,这需要从提高劳动报酬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两机制”等角度分析。 课程小结 1、个人收入的分配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兼顾效率与公平 2、财政与税收 财政及其作用 财政收入与支出 税收及其种类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