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小组合作学习.docx
感悟小组合作学习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双山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们是双山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数学活动的要求。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实效性,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经过一年多我们对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研究和尝试,我们的课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课上学生活动起来了,他们有了表达的欲望,提出的问题更有价值了。今天我们将由4位老师从如何构建学习小组、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的时机、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技能的培养、如何在小组学习中进行有效的评价四个方面为大家展示我组全体成员近一年来我们在学生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中点滴成果。 每个学习小组中人员的最优化搭配,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基础,下面请张老师对如何构建学习小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如何构建学习小组 一、合理构建小组 建立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互帮互助的合作小组是基础,是关键要素,是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的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要注意合作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一人说,另人听,一人操作,另一人观察、评价,然后换位进行,让学生逐步适应接受这种学习方式。例如,在巩固“4的组成”时,我让每两个人共用4根小棒,照书上小朋友的样子,一人拿小棒,一人猜,猜对后一起口述4的组成,然后换位进行。这种分工明确、操作简易的合作学习学生较感兴趣,并能顺利地进行。 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我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多人小组过渡。现有的教室座位安排比较适合四人组合的“田字格”型的小组结构,空间距离小,利于成员之间合作与交流。分组前教师要对全班学生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先进行同桌的合理配置,以利于形成优等生主动帮助中差学生,中差学生主动向优等生学习,活跃学生带动沉静学生的学习环境。 一般将同桌前后4人分为一个合作小组,每组挑选能力较强者设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A1、A2,另两名组员分别设为B1、B2,A1、B1为同位,A2、B2为同位,这样也可进行一带一对学。 二、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和职责 小组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 而是一种集体行为, 这就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曾有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 两个和尚抬水喝, 三个和尚没水喝。”因此, 小组学习要想成功开展, 建立分工合作的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例如: 上统计这一课时, 统计班里的同学生日在什么季节, 需要有人进行调查活动( 数一数) , 有人记录, 这时就需要学生先分工, 决定谁来数, 谁来记,然后才能合作。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要使小组合作富有成效,需选一名得力的组长。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围绕小组的建设给组员分工,设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和汇报员各一名。 小组长职责:组织全组同学有序地进行预习、讨论、操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记录员职责:记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独立学习的认真程度、小组交流时的发言情况、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等。检查员职责:检查、督促小组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负责各学科作业的收交、发放、简单检查,并汇报给各学科课代表。汇报员职责: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 注意:各成员角色要定期更换,职责定期轮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关注差生,让差生大胆发言,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学习小组建立起来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组学习往往流于形式,优等生霸占了整个学习交流的机会,只有提高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合作技能,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有效,下面听听王老师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的。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合作技能的培养 章丘市双山中心小学 王蕊蕊 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出现以下情况: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流于形式; 不接纳别人的意见;有想法却不善于表达;学习基础差的同学习惯依赖于思维活跃的同学,失去很多独立思考、发表意见的机会。针对以上现象,我们确立了一套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下面浅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在合作中学会倾听 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三听: 一是认真听每位同学的发言,眼睛看着对方,要听完整,不随便打断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等他人说完再说。 二是要听别人的发言要点,听后做出思考和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这样的要求下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反复琢磨、体会,学生不但养成了专心听的习惯,调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的品质。 二、学会表达与交流自己的观点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把想法记下来;积极参与,各个成员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但发言要按一定次序进行,由小组长安排好;在小组讨论交流时,我深入到小组中,主要对不会表达的学生有意识进行示范指导,调动这些学生的参与欲望,培养他们敢说的勇气,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理清思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交流氛围,对他们表达的内容多作正面评价。 三、在合作中学会讨论 方法一:讨论前,先让小组的成员独立思考,讨论时让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形成集体的意见,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可以轮流或推荐的形式由小组成员报告。 方法二:在小组每位成员独立思考后,小组长决定一位成员陈述自己的意见,其他成员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在小组讨论发表意见时,强调要尽量提出不同的意见。 方法三:互相提问。小组间互相提问或者男女同学互相提问,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学生没有创新与探究,总是满足于老师所讲的。 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应该深入到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难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四、在合作中学会评价 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当学生进行汇报发言时,要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为了鼓励学困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表现,在评价方面给他们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学困生能解决完成相应层次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比尖子生更高的评价,并计入学习小组的评价表。 五、在合作中学会展示 展示不是对所学内容的重复,而是提升。一般将本节课的重难点、关键点、易错点等有选择的进行展示,或者展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如学习新发现、心得学习体验、新的感悟生成等。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小展示,然后再在全班进行大展示。 对展示学生的要求:1、提前进入预定位置,上一组展示完毕,迅速到位,不耽误时间。2、面向全体同学,侧身讲解。3、准备充分,尽量脱稿或半脱稿。4、合理运用双色笔,板面设计要合理、规范。等等 王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五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技能培养进行了阐述,让我们受益匪浅。学生有了合作学习的能力了,什么时候进行合作学习,需要老师们及时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在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的时机把握上,马老师有自己的独到的解,有请马老师。 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交流的时机 合作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所以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契机很重要。我们认为当遇到以下方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了。 1、当学生独立思考出现问题时, 学生在探索或联系时出现困难是常事。如果教师急于求成,直接帮助学生排除困难,这样不利于学生智力开发,而且记忆也不会深刻。当在这时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实际操作、讨论,就能够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人教实验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 “按不同标准分类”一课时,在学生分铅笔的过程中,我要求他们四人一组,先独立思考,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按自己的标准进行分类,然后将自己的分类标准、结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时说说小组里共有几种分法,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由于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了一会儿,再让他们交流、讨论,学生在讨论时也知道说些什么,汇报时也井井有条了。学生们明白了:由于物体具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所以可以用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类。甚至有的同学还出现了其他的分类方式,在此不再一一细说。 2、当学生彼此有争议时,进行合作学习 不同的个体对于不同的问题总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习认知上的矛盾冲突。 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克和千克” 学习后,我问学生:“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铁比较,哪个更重一些?”有的说棉花,有的说铁,于是让学生在小组中争辩,“我认为铁重,棉花怎么也比不上铁重。”有个孩子说:“你说的不对,老师已经说了,棉花和铁都是1千克,所以它们一样重。”“我也赞成你的观点,不管是棉花还是铁,它们的质量都是1千克,都是一样的。”另一个孩子也发表自己的想法。正是在这种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的主体思想驰骋在自由辩论的空间里,他们才把自己的真实想法毫无保留的展示出来。多少精彩的、具有创造力的想法就是在孩子们的争辩中脱颖而出,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在此也得到了发展。 3.当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时 在教学中,应该特别强调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同学们各抒己见,提出的思路就会不同,有的学生还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同意别人的解法而发生争议,这时老师可以开展小组交流。如:老师提出这样一道让学生做:锅炉房运来10.4吨煤,11月烧掉2.84吨,12月烧掉6.16吨,还剩多少吨?有的学生说10.4-2.84-6.16,有的说10.4-。谁的对,有什么道理?这时小组展开讨论。在讨论中问题越辩越有道理。汇报时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从不同的思路讲明道理。使个别同学明白了从总数中连续减去11月烧的和12月烧的,与从总数中减去11月、12月烧的之和都可以求出剩余,而且还认为后种方法更为简便。 4、当遇到算法多样化时,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人教实验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8页教学9加几时。例题“9+8”我让每个学生自己算,看看有几种算法,哪种算法简单,你最喜欢用哪种算法?并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小组中的同学听。在同学门的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可能会分6凑十,有的会分9凑十,还有的可能采取往下数的方式。再比较优化出最简单的方法。这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能力。这样,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有了数学思考,也有了合作交流的机会,同学们在交流中学会了更多的算法,也发展了学生们的思维。 5.当学生得出的答案可能是五花八门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当认识了1/2后,老师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的纸,折出他的1/4并涂上颜色。这时老师从一学生中拿出一例:1/4是正方形对不对?学生异口同声说对,那有没有其他折法?老师便采取小组交流形式,使同学们开阔了思路。学生们折出的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几种答案都是正确的。老师运用小组合作形式对学生们的答案给予了肯定。 6、遇到动手操作、探索问题时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到分数,才认识了1/2和1/4,在拓展题里,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题:小猴和小猪在一次分吃西瓜的时候也想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分数,小猴想: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小猪想:我的肚皮大,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4。他们两个谁吃的多?为什么?学生马上说小猪吃的多,也有的说小猴吃的多。此时,要求他们在小组里用同样的圆形来折一折,画一画,一块来探索这个问题,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经过几分钟的交流后,答案出来了。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合作意识,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并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7、当学生举手如林,为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时 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当认识完角的形状、特点及各部分的名称时,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孩子们充分发言,有的说教室的黑板上有角,门上有角,玻璃上有角、国旗上有角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无不积极兴奋,当老师说停的时候,还有的学生意犹未尽,一副遗憾的样子,于是我趁机组织小组合作,“把你看到的、想到的,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孩子们听后立即又沉浸在畅所欲言的情境中,终于使自己的想法在小组的合作中得到了分享,满足了全部同学,也把周围有角的物体说全了。 8.当学生个人思考的结论不全面时 在数学教材中,有许多问题涉及面较大,学生个体思考往往考虑不全面。如:在讲长方形周长公式前,先让学生自己试算出一个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发现有的列式是6+6+4+4,有的是6+4+6+4,有的是6×2+4×2,只有个别学生列为×2。然后让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为什么这样列式?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组内同学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你一言,我一语,使每个组员都受到启发。使他们明白了×2的道理及他是最简便的算法。正由于小组合作与交流,才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对数学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 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很大,一旦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他们就能开动脑筋,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独出心裁,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将所学过的知识梳理总结成知识网络。 学生们在在小组合作中的每一次精彩的表现都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给与肯定、给与评价,哪些评价方式更能让学生保持兴趣、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李老师的做法。 如何在小组学习中进行有效地评价 一、小组学习评价的意义。 从上一学期开始我校数学组全体教师讨论研究,为了更好的发挥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更多的参与学习活动,决定在教学中恰当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试行一段时间多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但是合作的效率有待提高,分析原因,我们发现在小组合作中教师的评价没有及时跟上,要不就是流于形式。所以我们数学组的老师经过实践研究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小组评价方式。 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方式 1、教师评价。 小组合作中,同伴与同伴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比较常见,学生积极对话,发表不同见解,指出对方错误漏之处,场面颇为激动人心。但我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了个体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果改成“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是否会好一些。 在小组评价方面我们也走了很多弯路,比方说一开始的画正字的方法,虽然提高了孩子们小组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课堂纪律明显好转,但是不能兼顾其他学科,以及其他班级事务。所以我在原来小组评价的基础上引入了小组评价表,这样把所以课程以及两操卫生都整合进去。每一科教师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评价,一周一评,评出优秀小组予以奖励小贴花。 其次在小组评价的同时也要进行个体评价,我主要是采用及时评价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当场进行评价,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积极回答问题、发言精彩、有独特见解的同学采用口头表扬、体态语言等方式进行即时鼓励评价。如跷一下大拇指;一句表扬的话;全体学生鼓掌等等。这些奖励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给学生创造了主动发展的机会。一次认可也是一次成功,成功可使学生产生自信、自我肯定等一系列良好情绪情感体验。这种良好体验的不断实现,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 2、小组互评。 低年级我们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逐渐引导孩子进行小组互评。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不足,反省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使每个学生都明确改进方向,促进学生更好地合作,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进行小组评价时要讲清评价标准,比如我们从点低年级开始这样训练小组互评,你认为他们小组说的怎么样?好在哪儿?不好在什么地方?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3、小组自评。 小组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的效能要想有效发挥,还需要小组自我评价,实时反思,以求不断完善,使小组学习更有效。所以实时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它能提示孩子们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不如别的小组,我们该怎么改进。我通常给孩子8张笑脸,每张笑脸有不同的含义,比方说在小组内讨论时,遵守纪律得一张笑脸,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得一张笑脸,有价值的结论得一张笑脸,记录认真规范得一张笑脸,展示汇报条理清楚得一张笑脸等等,学生对号入座,一定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找到前进方向。 三、 小组评价的最佳时机 上课开始前 上课铃声后,学生们刚回到教室,情绪还处于激动状态,很难快速平静下来。此时,教师可根据学生课前的准备情况、是否集中注意力准备上课等情况,给表现好的小组加分。这是一种学习状态的评价。而此时进行小组评价时,教师尽量让各小组都得分,给表现好或差的小组要有一定的区别,但差距不宜过大,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整节课一个良好的开端。 课堂活动的交替时 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转换容易引起学生注意力的分散,此时加入小组评价却起到了调节的作用,效果显著。例如教师发出指令后可立即根据各组的反映情况、作答情况,给予反应敏捷、表现好的小组高分,以此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便于快速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这是一种反应能力的评价。 当然为了不挫伤那部分反映稍慢、表现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在此时的转换环节中采取一些策略,适当调整分值,给暂时处于劣势的小组一定的勉励分,激励学习兴趣,鼓励后来者居上。 课堂活动进行中 小组竞赛是课堂活动进行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小组是课堂上的一个小集体,主要应该注重小组的合作表现,而不是以突出个人的表现情况为评价依据。每个成员都以小组为荣,有集体意识。例如:某个组员回答不够准确或不够流利的时候,可以请组内其他成员及时给予补充和纠正。同时对于回答有误的同学也要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表扬其敢于尝试的勇气,激励暂时落后的小组在下个环节中继续努力。这是一种交流能力的评价。在竞赛中制定合理的竞赛规则是竞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竞赛规则应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尽量避免个别学生的事务表现而大幅度影响小组的整体成绩,而且,团结协作的小组应是得分最高的小组。同时,竞赛是必须提醒小组成员之间应互相帮助 “路漫漫其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在我们的探索之路上有你的身影,相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将会打绽放出更多的教研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