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docx

    • 资源ID:3521024       资源大小:42.4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docx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 一、急诊绿色通道定义 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在为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挽救患者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急诊绿色通道救治范围 各种危重症需立即抢救患者;“三无”人员。 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病人生命。分类如下: 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重度休克、急性颅脑损伤。 心脑血管绿色通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各种昏迷。 妇产科绿色通道: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其他危及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三、急诊绿色通道工作程序 12 院前急救 急诊科工作人员接到院前急救电话后,询问病员数量及病情,如为成批病人,立刻报告急诊科主任协调全科力量做好抢救准备,急诊科力量不足时汇报医务科或医院总值班,启动成批病员抢救预案。 急诊科接电话后立即派出医护人员和救护车,医务人员初步判断病情,予现场急救,必要时转上级医院处理。转运前应先与相关医院急诊科电话联系,做好绿色通道启动准备工作。 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 1.急诊科与“120”患者转接流程: 急诊科接市120急救中心电话后做好接诊准备双方交接并签字交接完毕。 2.如为患者自行进入急诊科,接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需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时,上报相关科室及急诊科主任,如为工伤需同时上报医务科。 3.接诊科室遇成批患者时,应立即汇报医务科、主管院长,动员全院力量抢救,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医院指挥和安排。 4.急诊科处理患者 接诊护士负责5分钟内完成患者体位摆放、吸氧、心电13 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备用,建立急诊抢救病历。 接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初步判断患者病情,下达抢救医嘱、会诊医嘱、检查医嘱、手术医嘱等。抢救患者生命时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必要时通知相关专业人员到急诊科急会诊。 急诊绿色通道与病房、基层医疗机构转接流程 1.复合伤患者,接诊医师应汇报急诊科主任,按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顺序收治到相关专科,如有异议,由急诊科主任组织相关科室会诊后决定收治科室,收住困难时报医务部或医院总值班协调解决。 2.经急诊科急救处理后收入院困难,医院协调仍无法处理时,仍需收入院治疗的患者,或应患者本人要求转其他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时,转接流程:急诊科电话联系其他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告知病情,交待需准备事项携带必要物品,将患者送到基层医疗机构双方交接患者并签字交接完毕。 四、急诊绿色通道相关科室职责、配合流程 急诊科 14 1.与市医院“120”、各基层医疗机构、各级医院联系患者接诊、转诊事宜。 2.急诊绿色通道患者分诊、接诊。 3.急诊科主任负责启动急诊绿色通道。 4.指导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急诊付费相关手续。 5.患者初步急救处理,完善必要检查项目。 6.通知相关专科医师急会诊。 7.必要时汇报医务科主任、总值班。 8.组织拟定诊疗方案并实施,决定患者下一步去向。 9.通知住院收费处、药房、相关医技科室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服务。 10.组织做好医患沟通,保持相关记录。 11.与手术室、相关学科、临床科室做好患者交接工作。 12.做好接诊登记,完善医疗文书记录。 重症医学科 1.负责急会诊及气管插管等专科处置。 2.执行重症医学科患者转出、转入标准,与急诊科、手术室、各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患者交接工作。 3.患者收住重症医学科时,除做好患者生命支持治疗外,注意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负责请相关专科会诊,落实会诊医嘱。 4.其他日常诊疗、医患沟通工作。 手术室 15 1.安排患者急诊手术,保障麻醉安全。 2.与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各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患者交接工作。 各相关临床科室 1.接急会诊电话后在规定时间内前往急诊科急会诊。 2.提出本专业内检查、诊断、治疗建议,做好专科处置,提出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建议并实施。 3.患者收住本科室时,如有其他专业疾病,负责请相关专科会诊、处置或转科治疗。 4.按照专科专治及首诊负责原则,负责非本科患者的查房、提出诊疗意见或手术等,直至患者病情稳定。 5.应所在科室邀请,前往会诊。 各相关医技科室 1.实行24小时服务。 2.为绿色通道患者提供先诊疗后结算服务。 3.与临床保持有效沟通。 药房 1.实行24小时服务。 2.为绿色通道患者提供先诊疗后结算服务。 3.与临床保持有效沟通。 住院收费处 1.实行24小时服务。 16 2.为绿色通道患者提供先诊疗后结算服务。 3.与临床保持有效沟通。 4.抢救结束后与临床科室沟通,为患者补办住院手续。 五、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 急诊科实行24小时接诊,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接诊人员要严格把握急诊绿色通道适应症。 急诊绿色通道患者实行病情分级管理。依据急诊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急诊病人占用急诊医疗资源多少,根据病人病情评估结果进行分级,共分为四级:1级为濒危病人、2级为危重病人、3级为急症病人、4级为非急症病人。 1级:濒危病人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和医疗资源进行抢救。 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病人:气管插管病人,无呼吸/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2级:危重病人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与病人相应处置及治疗。 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需要很早就引起重视,病人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急诊科需要立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17 和必要的监护设备。严重影响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也属于该级别。 3级: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明确没有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或严重致残的征象,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诊。 病人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的不适,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在留观和候诊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者,病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4级:非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的病人。如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个,病情分级上调1级,定为3级。 启动绿色通道后,超出执业范围、权限或个人能力所限时,要严格请专科会诊,执行请示汇报制度。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协作协调机制 1.急诊科接诊人员遇大批量病员等处理困难需医院协调时,应逐级汇报至急诊科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主管院领导。 2.急危重症患者及重点病种患者实行急会诊、优先收入院抢救。各相关专业人员接急诊科急会诊通知后,要求院内10分钟内到场、院外20分钟内到场;夜班要求相关专业值班科室,必要时同时通知相关专科科主任、首席医师到场参加抢救。急诊科对于18 需要紧急入院治疗患者,及时办理相关入院手续,接急诊科绿色通道通知后,住院收费处应优先办理入院手续,相关科室优先收治,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抢救。 3.所有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患者来不及办理相关手续时,实行“先抢救、后付费”制度。 4.抢救涉及的住院收费处、药房、医技科室、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需全力配合,不得以各种理由推诿患者。各相关医技科室要给予优先检查、优先报告检查结果。 5.手术室接急诊科手术通知后,要求在10分钟内做好手术接诊准备。 6.工伤患者或急危重症患者术后常规送相关学科,相关学科接手术室通知后10分钟内做好接诊准备。 7.抢救结束后患者所在科室负责协助补办住院手续。 紧急抢救患者生命但患方无法履行患者知情同意手续时,接诊医师应汇报医务科处理。 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急诊科要认真登记绿色通道患者接诊情况。 急诊高危患者在“绿色通道”平均停留时间要小于60分钟。 19 附件1: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 接诊医师接诊、初步筛查急诊患者 重点病种患者 非重点病种患者 启动急诊绿色通道 急诊科常规抢救 立即予以抢救及必要的检查 通知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会诊 拟定诊疗方案 必要时急诊手术/介入 收专科病房治疗 术后收监护病房观察 病情稳定后转普通病房 说明:重点病种指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 附件2: 创伤急救服务流程与规范 20 一、急诊医师接诊患者后1-3分钟内按“ABBCS”查体法查体。必要时立即予以心肺复苏、开放气道、创伤急救、开放液体通道等。 二、问诊患者病情,包括“AMPLE”法则。 三、5分钟内完成“CRASHPLAN”查体。 四、依据创伤指数评估创伤严重程度,评分标准如下: 分值 1 3 5 6 项目 受伤部位 伤类 循环状态 呼吸状态 意识 四肢 切割伤或挫伤 正常 背 刺伤 血压<100 mmHg 胸或腹 钝挫伤 血压<60mmHg 头,颈 弹道伤 血压测不到 脉搏100-140次/分 脉搏>140次分 胸痛 倦睡 呼吸困难 嗜睡 发绀 浅昏迷 呼吸停止 深昏迷 严格重度分类标准: 轻伤,总分<9分,绝大多数仅需门诊治疗; 中度伤,10-16分,需入院观察: 危重伤,17-20分,需住院治疗,但死亡率低; 危重伤,21-29分,绝大多数一周内死亡。 五、按照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命后救伤的救治原则制定抢救方案。 六、启动急诊绿色通道,完成术前必要检查及术前准备,做好医患沟通并签字,通知麻醉科做好手术准备。从决定手术至到患者送至手术室时间不超过30分钟。 七、在规定时间内补记病历抢救记录。 21 多发伤抢救流程 估 呼吸心跳骤停者行CPR,神志昏迷 者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生命体征 排除呼吸道梗阻、休克、大出血等致命现象 进行快速、全面初步病情评受伤现场及急诊科 伤员 初步控制窒息、休克、大出血后进一步评估 病史采集:受伤时间、方式、撞击部位、落地位置、处理经过、上止血带时间、有无昏迷史 体格检查:按“CRASHPLAN”原则指导体检 实验室检查:血型、交叉配血、血气分析、血生化、血常规,多次复查,评估出血情况 特殊检查:X线、超声、腹腔镜、CT、MRI、腹腔穿刺等 V通气:给氧、清除气道异物、纠正舌后坠、经鼻或口气管插管、环甲膜切开、气管切开插管 多发伤再评估:动态观察,发现隐蔽的深部损伤、继发性损伤、并发症如十二指肠破裂、胰腺损伤、隐性出血、继发颅内、胸内、腹腔内出血等 初期抢救VIPCO程序 I输血补液抗休克:建立静脉通道、血管活性药物、小剂量碱性药物 P心肺脑复苏: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行CPR、必要时开胸行胸内心脏按压 C控制出血:一压二捏三上钳四吻合,二捏后迅速输血补液抗休克,再行进一步治疗 O.确定性手术治疗 颅脑损伤: 开放性颅脑损伤,颅骨凹陷性骨折,颅内血肿,脑疝等明确需要手术治疗的,尽早手术 不需要或不适应手术治疗的,行保守治疗 胸部损伤: 连枷胸,反常呼吸者:棉垫加压固定;呼吸机正压通气行气道内固定;肋骨牵引外固定 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一次性引出1000-1500ml以上者或引流3小时内,引流速度在200ml/h以上者_ 心脏损伤:及时修补 腹部损伤: 诊断明确,及时行剖腹探查 动态观察,做两手准备 四肢、骨盆、脊柱损伤: 四肢开放性骨折:充分复苏,尽早清创,一期切开内固定术 闭合性骨折:外固定,病情稳定后再进一步处理 骨盆骨折:单纯性一般卧床处理;合并血管神经、盆腔内脏器损伤,及时手术治疗 脊柱骨折:单纯性卧床休息,骨折不稳定,移位或合并脊髓损伤时,尽早行椎板减压,脊髓探查、内固定术 其它损伤: 对症处理 22

    注意事项

    本文(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