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的诊疗流程.docx
急性脑卒中的诊疗流程急性脑卒中的诊疗、管理流程 一、急性脑卒中诊疗流程: 急性脑卒中 急性脑梗死 急性脑出血 <4.5H 4.5-8H之内则急查DWI后 行动脉溶栓+取栓 NIHSS<10,RACE<5 行静脉溶栓 NIHSS>10,RACE>5,或进展性梗死,行动脉溶栓 基底节区中等量以上出血、小脑出血>10ml或合并脑积水、脑室铸型、合并血管畸形、动脉瘤可行外科手术,余均可内科保守治疗 二、急性脑卒中的管理流程 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管理流程 静脉溶栓患者的管理:溶栓后第1小时每隔15分钟进行一次NIHSS评分;第2-4小时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NIHSS评分;4-12小时每2小时进行一次NIHSS评分;12小时后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NIHSS评分;24小时候每天一次NIHSS评分。溶栓后当天4-6小时后复查头部CT,如无出血,可于溶栓后12小时候给予低分子肝素4100u 皮下注射或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溶栓24小时候复查头部CT,无出血,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动脉溶栓患者的管理:溶栓后立即复查头部CT。回病房后第1小时每30分钟观察一次肌力、意识、语言功能、瞳孔大小及光反射评定。第2-4小时每1小时观察一次肌力、意识、语言功能、瞳孔大小及光反射评定;每4-12小时观察肌力、意识、语言功能、瞳孔大小及光反射评定。溶栓后每天进行一次NIHSS评分。动脉溶栓后第2天复查头部CT,无出血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未行溶栓或不能行溶栓治疗患者的管理:给予双抗+强化抗动脉硬化治疗。发病24小时内 观察肌力、言语功能、瞳孔变化,每2小时一次,要求上长期医嘱。 动-静脉溶栓的桥接治疗管理:急诊病人后第1时间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抽血检查。溶栓小组成员立即跟随患者前往CT行CT检查,无出血,随行的溶栓护士给予r-TPA 治疗。给予溶栓治疗过程中联系核磁共振,完善核磁平扫+血管成像检查。若为大血管病变,立即转入导管室行动脉溶栓的补救治疗;若无大血管病变则回病房。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管理:静脉溶栓患者,血压超过180/110mmhg,需适度降压,控制在上述水平以下;动脉溶栓患者:血管完全再通者,血压控制水平不宜过高;血管无再通者,血压可适当升高;原则上急性脑梗死患者一周之内不建议使用降压药物,除非血压过高以上,可选用缓和降压药物适度降压。 2)急性脑出血的管理流程 脑实质出血患者的管理:基底节区出血血>30ml ,可考虑微创钻颅;出血量30ml以 , 之后病情稳定患者可3-5天复查一次头部CT。 脑实质出血的血压管理:血压控制在140-160/70-90mmhg之间。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管理:急诊入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瞳孔大小、脑膜刺激征等。生命体征稳定者,除内科长规处理外24小时内完善核磁平扫/MRA或CT检查,条件允许完善DSA造影检查。血压控制在120-130/70-80mmhg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