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急性中毒概述.docx

    • 资源ID:3520528       资源大小:42.8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急性中毒概述.docx

    急性中毒概述急性中毒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v 中毒: 某些物质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破坏神经及体液的调节功能,使正常生理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引起一系列症状体征,称为中毒。 能引起中毒的外来物质称为毒物。 v 根据来源和用途分类: 工业性毒物: v 工业原料、辅料等 农业性毒物: v 农药、化肥、除草剂等 药物性毒物: v 麻醉药、精神药物 植物性毒物: v 乌头、发芽马铃薯“龙葵碱”、四季豆中的皂素等 动物性毒物: v 毒蛇、蜈蚣、河豚鱼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织纹螺”等 日常生活性毒物: v 防腐剂、洗涤剂、食物中毒 毒气 v 根据作用部位和性质分类: 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等) 神经毒物 血液毒物 内脏毒物(如毒蕈、鱼苦胆等) v 根据溶解特点分类 : 水溶性毒物 脂溶性毒物 v 急性中毒: 毒物的毒性较剧烈或短时间内大量、突然地进入人体内,迅速引起症状甚至危及生命者称为急性中毒。 二、毒物的体内过程 v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v 1 经呼吸道吸收 气态、烟雾态和气溶胶态的物质大多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砷化氢等。 这是毒物进入人体最方便、最迅速、也是毒性作用发挥最快的一种途径。 v 2 经消化道吸收 胃和小肠是消化道吸收的主要部位。 胃肠道内pH值、毒物的脂溶性及其电离的难易程度是影响吸收的主要因素,另外,胃内容物的量、胃排空时间、肠蠕动等也影响其吸收。 如有机磷杀虫药、毒蕈、乙醇、河豚鱼、安眠药等毒物是经消化道吸收。 v 3 经皮肤粘膜吸收 脂溶性毒物,如有机磷、苯类,可穿透皮肤的脂质层吸收; 腐蚀性毒物,如强酸、强碱,造成皮肤直接损伤; 局部皮肤有损伤; 环境高温、高湿、皮肤多汗等情况下。 v 毒物的代谢 毒物被吸收后进入血液,分布于全身,主要在肝脏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作用进行代谢。 大多数毒物经代谢后毒性降低,但也有少数毒物在代谢后毒性反而增加,如对硫磷氧化成对氧磷,其毒性可增加数百倍。 v 毒物的排泄 大多数毒物经肾脏排出 其次是经肝胆途径由消化道排出 挥发性物质可经呼吸道排出 此外,少数毒物可随汗液、唾液、乳汁等排出。 三、中毒机制 v 局部刺激、腐蚀作用 v 缺氧 v 麻醉作用 v 抑制酶的活力 v 干扰细胞膜或细胞器的生理功能 v 竞争受体 v 四、临床表现 v 各种中毒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 毒物的毒理作用 进入机体的途径 剂量 机体的反应性。 其他:温度、湿度等 v 皮肤粘膜症状 腐蚀性毒物可引起皮肤粘膜灼伤。 引起氧合血红蛋白不足的毒物以及抑制呼吸中枢的毒物均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绀。 皮肤呈樱桃红色,见于一氧化碳、氰化物中毒。 大汗、潮湿,常见于有机磷中毒 v 眼部症状 1 瞳孔缩小 v 见于有机磷、毒扁豆碱、吗啡等中毒; 2 瞳孔扩大 v 见于阿托品、毒蕈、曼陀罗等中毒; 3 视力障碍 v 见于甲醇、苯丙胺中毒。 v 呼吸系统症状 1 刺激症状: v 可出现严重的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声嘶、咽痛、气道分泌物增多等,严重者可引起喉头水肿、中毒性肺水肿等。 2 呼吸气味: v 有机磷杀虫药有大蒜味,氢化物有苦杏仁味。 3 呼吸加快: v 引起酸中毒的毒物如水杨酸、甲醇等可兴奋呼吸中枢。 4 呼吸减慢: v 见于催眠药、安定药、吗啡等中毒,也可见于中毒性脑水肿。 v 循环系统症状 休克: v 奎宁、奎尼丁等可引起血管源性休克;青霉素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心律失常: v 洋地黄等兴奋迷走神经、拟肾上腺素类、三环抗抑郁药等兴奋交感神经、氨茶碱中毒可引起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中毒性心肌病: v 见于洋地黄、奎尼丁、河豚鱼等中毒。 v 消化系统症状 毒物损伤口腔可引起口腔炎,损伤胃粘膜可引起急性胃炎,损伤肝脏可引起中毒性肝病。 大多数口服中毒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v 神经系统症状 v 1 中毒性脑病 病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迷、谵妄、惊厥等。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如血压升高、脉搏变慢、喷射状呕吐等。如有脑疝形成,可表现为双侧瞳孔不等大。 v 2 中毒性周围神经病 毒物作用于周围神经系统,可引起周围神经病,表现为肢体瘫痪、肌纤维颤动等。如铅中毒所致脑神经麻痹,砷中毒所致多发性神经炎。 v 泌尿系统症状 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常见的有肾中毒伴肾小管坏死,休克引起的肾缺血以及肾小管阻塞。 血液系统 有些毒物可加速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有的可导致血小板质或量的异常或使血液凝固障碍而引起出血,有的还可使白细胞减少。 发热 见于抗胆碱药、二硝基酚、棉酚等中毒 五、诊断要点 v 病史 v 体格检查 v 实验室检查 v 六、急救措施 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特效解毒剂的应用 v 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1 迅速脱离有毒环境 2 维持基本生命 v 心跳骤停者应立即予以心肺复苏,条件许可时尽早采用气管插管、给氧和呼吸机。 v 呼吸道梗阻者应立即清理呼吸道,解除梗阻。 v 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v 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1 吸入性中毒的急救 v 脱离中毒环境,搬至上风或侧风方向,使其呼吸新鲜空气。 v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舌后坠。 v 及早吸氧,必要时使用呼吸机或采用高压氧治疗。 2 接触性中毒的急救 v 立即除去被污染的衣物,然后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体表。切忌用热水或用少量水擦洗。 v 若眼部接触到毒物时,不可用中和性的溶液冲洗以免发生化学反应造成角膜、结膜的损伤,应采用清水或等渗盐水大量冲洗,直至石蕊试纸显示中性为止。 v 皮肤接触腐蚀性毒物时,冲洗时间应达到15-30分钟。 3 食入性中毒的急救 v 催吐 v 洗胃 v 导泻 v 灌肠 v 合理应用吸附剂 v 催吐 将胃内大部分毒物排出,达到减少毒素吸收的目的。 禁忌症: v 昏迷、惊厥状态; v 腐蚀性毒物中毒; v 原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主动脉瘤、消化性溃疡者; v 年老体弱、妊娠、高血压、冠心病、休克者。 方法: v 机械催吐、药物催吐 体位: v 病人采取左侧卧位,头部放低,面向左侧,臂部略抬高; v 幼儿应俯卧,头向下,臂部略抬高,以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发生窒息或引起肺炎。 注意事项: v 空腹服毒者应饮水500ml,以利催吐; v 注意体位,头侧向一边,以防误吸。 v 洗胃 v 适应证: 除腐蚀性毒物中毒外所有服毒病人。一般应在服毒后6小时内洗胃效果最好。 v 禁忌证: 腐蚀性毒物中毒者; 正在抽搐、大量呕血者; 原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史者。 v 洗胃液的选择: 保护剂: v 对口服腐蚀性毒物者,可用牛奶、蛋清、米汤、植物油等保护胃肠粘膜。 溶剂: v 饮入脂溶性毒物如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时,可先用液体石蜡150200ml,使其溶解而不被吸收,然后进行洗胃。 吸附剂: v 活性炭,适用于河豚毒、生物碱中毒。 解毒剂: v 通过与体内存留的毒物进行中和、氧化、沉淀等化学作用,改变毒物的理化性质,使其失去毒性。 v 15000高锰酸钾,适用于安眠药、氰化物、砷化物、无机磷中毒。1605中毒禁用。 v 2%碳酸氢钠,适用于阿片类、土的宁、氰化物、高锰酸钾中毒。敌百虫及强酸中毒禁用。 中和剂: v 吞服强酸时可采用弱碱,如镁乳、氢氧化铝凝胶等中和,不要用碳酸氢钠,因其遇酸可生成二氧化碳,使胃肠膨胀,有造成穿孔的危险。 v 强碱可用弱酸物质中和。 沉淀剂: v 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与氟化物或草酸盐作用,生成氟化钙或草酸钙沉淀; v 生理盐水与硝酸盐作用生成氟化银。 导泻: 常用25%硫酸钠3060ml或50%硫酸镁4080ml; 一般不用油类泻药,以免促进脂溶性毒物的吸收; 严重脱水及口服强腐蚀性毒物者禁止导泻; 肾功能不全、呼吸抑制或昏迷病人及磷化锌和有机磷中毒晚期患者不宜使用硫酸镁,因其若吸收过多,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灌肠: 除腐蚀性毒物中毒外,适用于口服中毒超过6小时以上,导泻无效者及抑制肠蠕动的毒物中毒。 合理应用吸附剂: 吸附剂是指一类可吸附毒物以减少毒物吸收的物质,其主要作用为氧化、中和或沉淀毒物。 常用活性炭和万能解毒剂,洗胃后口服或经胃管注入。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v 1 利尿 对于经由肾脏排泄的毒物,加强利尿可促进毒物排出。 措施包括: v 补液:大剂量快速输入液体 v 使用利尿剂:速尿、甘露醇 v 碱化尿液:5%碳酸氢钠 v 2 供氧 一氧化碳中毒时,吸氧可促进碳氧血红蛋白解离,加速一氧化碳排出。 高压氧治疗是一氧化碳中毒的特效疗法。 v 3 血液净化 血液透析、血液灌注和血浆置换。 特效解毒剂的应用 v 1 金属中毒解毒药 此类药物多属于螯合剂。常用的有依地酸钠钙,适用于铅中毒;二巯丙醇可用于砷、汞、金、锑中毒。 v 2 高铁血红蛋白症解毒药 小剂量亚甲蓝可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正常血红蛋白,用于亚硝酸盐、苯胺、硝基苯等中毒引起的高铁血红蛋白症。 v 3 氢化物中毒解毒药 采用亚硝酸盐-硫代硫酸钠疗法。 v 4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解毒药 如阿托品、碘解磷定、氯解磷定、双复磷等。 v 5 中枢神经抑制剂解毒药 钠洛铜:阿片类麻醉药的解毒药,对麻醉镇痛引起的呼吸抑制有特异拮抗作用。 氟马西尼 七、护理措施 v 病情观察 1 对急性中毒的病人应紧急抢救,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脉搏、血压、瞳孔、及呼吸有否特殊气味等。昏迷病人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发生。如有皮肤溃疡及破损应及时处理,预防感染。 2 口服毒物者应迅速进行催吐或洗胃,并按医嘱留取呕吐物、胃内容物及血、尿、便标本送去检验。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气管插管。 4 做好心电监护,及早发现心脏损害,及时处理。 5 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注意观察并记录出入量,严重呕吐、腹泻者记录呕吐物的颜色和量。注意尿量以及血压与尿量的关系。 v 一般护理 1 休息及饮食 v 急性中毒者应卧床休息、保暖。病情许可时,尽量鼓励病人进食,急性中毒饮食应为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的无渣饮食,腐蚀性毒物中毒者应早期给乳类等流质饮食。 2 口腔护理 v 吞服腐蚀性毒物者应特别注意口腔护理,密切观察口腔粘膜变化。 3 对症护理 v 昏迷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循环功能,定时翻身; v 惊厥者应保护病人避免受伤,应用抗惊厥药; v 高热者给予降温等; v 尿潴留者给予导尿等。 4 心理护理 v 评估病人心理状况,尤其对服毒自杀者,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加强安全防范措施,起床后要有专人陪护,避免病人接触可自伤的物品。 v 八、健康教育 v 加强防毒宣传 v 不吃有毒或变质的食品 v 加强毒物管理

    注意事项

    本文(急性中毒概述.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