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心理学教程复习.docx

    • 资源ID:3515851       资源大小:49.7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学教程复习.docx

    心理学教程复习绪论 1. 2.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心理过程划分为三个具体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学习心理学教程的意义:首先有助于小学教师了解小学儿童的心理特点并有效地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其次有助于提高小学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培养科学世界观。 怎样才能学好心理学教程:在同时进行两种或集中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在进行某3. 种活动的时候,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集中不同的动作)注意的转移 5.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它们无意注意的特6. 性。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二、利用课内外7. 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2、激发学习动机。3、训练良好的注一分钟以上甚至终生的记忆) 16. 表象: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食物不在面前时在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觉表象。 表象的特性:形象性和概括性 表象的作用:一、表象是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的桥梁。二、表象是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物。三、表象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 识记:是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17. 的过程,是记忆的第一步。按识记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无意识记有意想象二、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三、幻想,是一种与个人生活愿望联系的,并指向于未来事物的想象,分为积极幻想和消极幻想。 小学儿童想象的发展包括想象的有意性、现实性、创造性、和概括性。 小学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一、3. 4.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关键 5. 大脑的主要机能是接受、分析、综合、贮藏和发布各种信息。 6. 枕叶与视觉有关,颞叶与听觉有关,顶叶与躯体感觉有关,额叶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具有特殊的作用,12.控 制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 7. 大脑左半球的机能是阅读和计算,右半球保证空间定向,音乐知觉,擅长对情绪、态度的理解。 8. 对心理的基本认识:1、心理具13. 有物质基础。2、心理具有客观源泉。3、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4、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9.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17. 调查法实验法 18.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 1. 注意:心里伙同对一定对象的19. 指向和集中。 2. 注意的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20. 3. 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4. 无意注意: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5. 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客观条件: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运动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主观条件:人对食21. 物的需要兴趣、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人的知识经验。 6. 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炫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7.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对目的任务的理解、用坚强的意志排除干扰、把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第二章 起来、培养间接兴趣。 1. 8. 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小学儿童注意有意性的2. 发展和小学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 9. 小学儿童注意有意性的发展:指有意注意在认识中的地位、作用逐渐提高和注意的有异性由被动到主动。 10. 小学儿童注意品质的发展包括: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 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8. 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错觉: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9. 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视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 儿童听觉的发展包括:纯音听10.觉的发展和语音听觉的发展 空间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丛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地活动形式。 11.发展观察力的意义:1、观察力是科学研究创造发明的基础。2、观察力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3、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提高儿童观察力的方法:一、要使儿童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二、12.要使儿童具有相应的知识准备。三、指导儿童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技能:加强观察方向的引导(2)充分利用感官,勤于思考观察时要13.细致耐心,学会运用比较。四、要重视观察结果的处理和运用。 小学儿童观察力发展遂平的特点:随年级增高而提高小学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包括认识个别对象阶段、认识空间联系阶段、认识因果联系阶段、认识对象总体阶段.(2)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发展与特点:包括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顺序性、深刻性。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象 记忆:人脑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环节。 记忆的种类:一、按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语词逻辑记忆二、14.按保持时间长短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有意识记-按识记是否建立在理解基础上,可以把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第四章 保持:是对识记过的事物在头1. 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是实现回忆的保证,是记忆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2.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忆,或者是错误的回忆。遗忘有两类: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 回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提取过程。它包含着对过去经验的搜寻和判定,有两种不同的水平:再认再现 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一、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二、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提高 5. 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1、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的类型发展到抽6. 象类型。2、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3、逐渐会用重复、联系来保持信息 小学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一、7. 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二、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1) 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记忆将所学的内8. 容,安排在儿童积极从事着的智力活动中,成为活动和思考的直接对象对有意义的材料,尽量使学生9.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对无意义的材料,尽量赋予人为意义后加以识记指导学生采用尝试回忆法进10. 行识记掌握一些识记的策略,如把词和形象紧密结合起来识记。再如在识记钱必须对材料做充分分析。11. 三、合理地组织复习复习要及时复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复习分量要适当,既要避免过度疲劳,又要适度提倡“过度学习”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四、12. 掌握一些识记的策略。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作用:1、想象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2、教和学的活13. 动离不开想象。3、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离不开想象。 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二、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象的训练;1、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想象。2、通过形式训练,提高想象和联想的能力三、正确引导小学儿童的幻想 小学儿童的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 思维的种类:一、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二、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思维过程的基本操作时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各个方面或不同特征,分别加以思考的过程。综合是在头脑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不同特征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加以思考的过程。 思维过程的具体表现为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 思维的基本形式有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种方式掌握概念, 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东西的存在或指明某种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形式 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的主要形式有两类: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过程,包括准备、酝酿、阐明、证实四个阶段。 思维品质的判断指标: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批判性。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1、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一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2、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3、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小学儿童思维概括水平的发展:经历三级水平:第一级、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第二级、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第三级,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 小学儿童对数的概括水平可划分为五级:第一级、直接概括水平。第二级、具体形象概括水平,第三级、形象抽象概括水平。第四级、初步的本质抽象概括水平。第五级、代数命题概括水平。 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1、发展儿童的言语,2、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3、运用变式和比较,帮助儿童形成17. 正确的概念,4、教给儿童思考问题的方法。二、解题策略的训练。三、小学儿童创造性思维几种品质的训练,包括流畅性训练,变通性训练,独特性训练。 学生解题的过程包括四个环18. 节:审题、题目归类、重现有关知识、意志与认识的关系:1、人的意志总9. 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基础之上的。2、认识过程也离不开意志的作用。二、意志与情感的关系: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动机冲突、意志行动的决策和意志努力 小学儿童意志发展的一般特点:1、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发小学道德行为的发展:一、小学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1、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14. 相适应。2、由外部调节向内部控制过渡。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养成。二、小学儿童道德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量方面。 小学儿童品德发展中的几个问题:攻击、撒谎、逃学或离家出走 小学儿童品德教育中的几种心理学方法:一、说理法和信号交际的功能。 儿童的自制能力 1、从生活小事上4. 情感的种类:一、按情感状态进行训练 2、耐心指导,反复训练 分类:分为激情、心境、应激三种表3、教师注意以身作则 三、教育儿现形式。二、按社会性内容分类:分童正确的对待挫折 四、在困难环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境中锻炼小学儿童的意志 1第六章、教师 5. 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向学生提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入狂喜、出的任务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是1. 愤怒、恐惧、绝望等。 他们力所能及的。2、当儿童在活动6.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中遇到困难时,要给予鼓励和必要的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指导,但不要代替他们去解决问题。7. 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紧张情况3、根据小学儿童意志品质上的差异,时产生的情感状态。 注意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做到因2. 8.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言行是否人、因不同发展时期锻炼。 符合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而产生的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情感体验。 1. 品德: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3. 9. 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反映,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程中发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认识现现。 实、掌握知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2. 品德和道德的区别:一、道德4. 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10. 美感:是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则是依赖于某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二、5. 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的情感体验。 制约,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6. 11. 小学儿童情感的发展:稳定性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还要服从于的发展,可控性的发展,丰富性和深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三、道7. 刻性的发展。 德主要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12. 小学儿童情感发展中的几个问象,品德则主要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题:一、过度焦虑,分为素质性焦虑究的对象。 8. 和境遇性焦虑。二、恐怖症,儿童对3. 品德的心理结构,由道德认识、某些事物、情境或观念表现出不适当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心9. 的、异常强烈恐怖的情绪。 理成分构成。 13. 小学儿童情感的培养:一、提4.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规范高儿童的认识能力,促进其情感的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10. 展。二、创设情境,陶冶小学儿童的5. 道德情感:是关于人的举止、情感。三、在教育、教学中正确地运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用移情 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道德目标,以实11. 14. 意志:是人在行动中自觉地克现一定道德动机的过程,它是调节道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德行为的内部力量 15. 意志的三个特征:明确的目的7.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12. 性、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与克服困难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为。 相联系 8. 道德判断的规律:从他律到自16. 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一、律,从效果到动机,由片面到全面13. 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其道德水平的方法)1、说理要科学 2、说理要尊重儿童 3、排除意义障碍15. 二、仿效法(根据儿童善于模仿的特点,给儿童提供道德榜样,让其效仿,从而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在儿童身上具体化的方法)1、模仿学习的作用 2、为儿童提供榜样时应注意的问题:可信、可敬、可亲 3、注意纠正儿童模仿上的偏向 三、强化法,第七章遵循 以下原则1、要有一个目标 2、制定1. 小步子 3、及时反馈 4、表扬与批评相结合,巩固训练结果 惩罚应少用、慎用,因为:1、惩罚带有一定风险的手段 2、惩罚会消弱甚至破坏儿童的自我教育 3、2. 惩罚易造成意义障碍 运用惩罚时应注意:1、惩罚应3. 以顾及儿童的自尊心、尊重人格为前提 2、惩罚要公正,要考虑儿童的年4. 龄特征 3、结合说理的延缓惩罚效果好。 5.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6. 人际关系: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交往时由信息交7. 流、动作交换和相互理解三个过程构成的复杂过程。相互理解包括三个方面:意义理解、情感理解和动机理解。8. 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因素:空间距离、交往频率、仪表风度、心理品质、特点相似、特点互补 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全员性、班级人际关9. 系的发展性 影响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规范、心理相容、舆论和凝聚力 规范:反映一个班级中认为某种行为是对是错的集体期望。 心理相容:班级的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 舆论:是一种群众性的意见,是班级中通过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共同信念。 凝聚力:是指班级对其成员的吸引力。 小学儿童的择友标准:直接接10. 触关系,接受关系,敬慕关系,以及其他关系 小学儿童择友的特点:择友的同质性择友的趋上性12. 小学儿童在班级中的地位分为受欢迎儿童、不受欢迎儿童和中间型儿童 受欢迎儿童的特点:良好的学习成绩和能力、良好的性格特征、13.良 好的品德、其他特征如字写的漂亮等 小团体:是一种正式群体,其必须及时地提出明确思维要求和必要的限制,并向他们说明道理。 小学儿童人际关系的调节:一、在生活中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二、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和原则 三、调整处境不利于儿童在集体中的地位 个性及其倾向性 个性:指的是人的个别性、特殊性和个别差异。心理学中的个性则是指个体在物质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意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系统。 个性的特性:普遍性和个别性 个性的结构:个性倾向性系统、自我意识系统、个性的心理特征系统 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兴趣、志向、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世界观:是指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形成的观点体系,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小学儿童需要的种类:五个层次:第一层是生理的需要,第二层是安全的需要,第三层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一、小学儿童活动需要的发展二、小学儿童认识需要的发展,表现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趋势。三、小学儿童交往需要的发展,主要向老师和同学两个方面发展。四、小学儿童成就需要的发展。小学儿童在入学头几年,成就需要的发展表现如下:1、儿童的期望变的更加现实。2、儿童越来越多的使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己的成绩。3、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抱负水平有所提高。4、儿童对学业失败的焦虑增长。 小学儿童需要的引导和培养:1、满足小学儿童的合理需要,抑制其不合理地需要。2、引导和培养小学儿童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 兴趣的种类:根据社会价值分为高尚兴趣和低级兴趣。从起因将兴趣划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活动效能水平分为有效的兴趣和无效的兴趣。 小学儿童兴趣的发展:1、学习上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2、兴趣广度的发展,就是兴趣的范围。3、兴趣稳定性的发展,指兴趣持续4 的时间。4、兴趣效能性的发展,兴趣对人的活动的激活程度。 14. 小学儿童兴趣的引导和培养:一、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就本质而言,兴趣是动态的,这是因为:1、兴趣是发展的。2、兴趣激发人的活动。二、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意兴趣。三、利用原有兴趣迁移。兴趣迁移的条件:1、要善于发现小学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是什么。2、要5 善于寻找新的事物或活动与原有兴趣之间的相通点。3、要在识记活动中循循善诱,促使儿童产生新的认识需要,并指导他们客服困难。四、适6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几种表现:1、过高的评价,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可能性、活动的成果以及某些9. 个性品质。很容易形成过分自信、高傲、势利眼、不讲策略和难于相处等性格特征。2、过低的评价,对自己10. 的能力及今后的发展缺乏信心,很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3、适当的评价,儿童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好与人交往的。 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1、自我评价独立性的发展。211.、 自我评价全面性的发展。3、自我评价稳定性的发展 提高自我评价水平,促进自我防止一些极端气质类型学生的病态倾向发展。 性格:是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定义的解释:1、性格是人在现实社会中形成的个性品质,它经常与个体的价值观、信念、需要等个性倾向性相联系。2、性格是一组能展示个人独特风格的心理特征之总和。3、性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性格的特征:一、性格的态度特征,具体分为:1、对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2、多劳动工作、学习态度的性格特征。3、对自1 两种情况:意识处在多数学生两端的儿童,二是就每一个儿童相互比较而言,各自具有不同于他人的性格优劣组合。有针对性的教育应该是:1、利用优秀生的优良性格品质作为榜样,带头使群体风气向更高水准发展。2、充分肯定落后儿童身上的优秀品质,推动他与群体风气认同,切忌一味强调缺点,以免儿童失去上进希望。3、经常开小组评议会,提醒每个人不断发现自己的性格优势与不足,以便引起注意与改正。 第十一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儿童心理学中的发展是指个体当的表扬和鼓励。 志向:是关于将来做什么事、当什么人的有激怒意义的意图和决心,是理想的初级阶段。 小学儿童的志向有以下特点:1、主要属于职业志向,而涉及道德和政治方面的理想比较少。2、小学儿童的职业志向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直观体验,因而有很大的模仿性,同时,又带有幻想的性质。3、带有很大的易变性。4、部分小学生能把职业志向与当前学习结合起来,落实到行动上。 小学儿童志向的培养:1、要加强志向教育,让儿童从小就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2、要帮助儿童把志向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并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检查和第八章自我调整。3、要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为小学儿童树立切实可信、可敬1. 的榜样,不断提高他们的志向的动力效能。 小学儿童的价值观特点表现为:从个人价值观向群体价值观过渡。 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2. 1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意识,包括意识到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2 自我意识的三种心理成分:自3. 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统一于个体的自我意识之中。一、自我4. 认识,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或基础是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二、自我体验,是指自己对自己怀有一种情绪体验,5. 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情绪体验,自我体验的内容有:自尊感,也称自尊心。自信感,6. 也称自信心。成功感与失败感,成功感是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取得成就时产生的自我体验;而失败感则是在实现目标遭遇挫折时产生的自我体验。7. 三、自我监控,自我意识在意志和活动方面表现为自我检查、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自我检查时主题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的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以保证活动的预定目的与计划逐步得以实现。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实行监8. 督。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地掌握,其表现为两个方面:发动作用和制止作用。 3 自我意识的作用:1、对态度和行为的调节、控制作用。2、对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 意识的发展:一、通过学习活动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1、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于儿童的自我评价具有重要意义。2、提高自我评价能力的策略,有以下几点:A、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B、在自我评价偏低的儿童中倡导“自我竞赛”。C、鼓励儿童与自己在学习上具有相同能力的人进行“平等竞争”。二、通过交往活动提高儿童自我评价能力。1、和同龄人的交往活动对于儿童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2、培养社会视角转换技能。转换技能培养训练的方法:A、命题作文。B、结合生活事件进行集体讨论。3、儿童交往中的个别指导。 小学儿童的个性心12. 理特征 能力: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它是使活动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心理条件。人在完成某项活动时,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条件作为保证,这种基本条件即能力。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相互关系:1、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不可缺少的前提。2、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并影响对知识、技能的运用。3、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对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3. 能力的种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小学儿童能力的差异:1、小学14. 儿童能力类型的差异。2、小学儿童能力发展水平差异。3、小学生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小学儿童能力的培养:1、激发兴趣。2、能力与个性其他品质的良好配合。3、知识与技能训练。 气质:是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 气质的类型:一、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将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粘液质。二、巴甫洛15. 夫将气质分为:1、强、平衡而且灵活型,又叫活泼型。2、强而不平衡型,又叫不可遏制型或兴奋型。3、强、平衡而不灵活型,又叫安静型。4、弱型 气质的了解与个别施教:一、了解气质类型的方法,两种方法:行为观察法和量表测量法。二、根据学生气质类型进行教育。1、要巧妙地利用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2、要善于理解不同气质16. 类型学生的不足之处。3、要注意和己态度的性格特征。二、性格的理智特征:即人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方面的个体差异。三、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四个方面:1、情绪的强度特征,指个体受情绪的感染和支配的程度以及情绪受意志控制的程度。2、情绪的稳定性特征,指个体情绪起伏或波动程度。3、情2绪的持久性特征,指情绪在个体身上维持时间久暂。4、主导心境,指不同主导心境在个体身上稳定表现的程度。四、性格的意志特征,包括四个方面:1、对行为目标明确程度的性格特征。2、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的意志特征。3、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的意志特征。4、对贯彻执行行动方面的意志特征。 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有区别又有联系,一、区别:1、气质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也无好坏之分;而性格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可以按照一定社会评价标准分为好的或坏的。2、气质与性格彼此具有相对独立性,同种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具有不同性格特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有类似的性格特点。二、联系:31、不同气质可以使个人的性格特征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色彩。2、某一气质会比另一气质更容易促使个体形成某种性格特征。3、性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变气质。 小学儿童性格的发展:一、小学儿童的态度特征。二、小学儿童性格特征的早期表现;1、情绪特征2、意志特征3、理智特征 4小学儿童性格的培养方法:一、提供适当参照群体。二、注意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三、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创造良好集体气氛依赖于以下几点:1、在集体建立之初,即建立明确的集体目标和管理制度;2、班主任自身的模范和威信,以及灵活5而又客观公正的管理方法;3、经常组织班级同学参与集体目标相统一的活动。四、了解性格特点,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相应教育。 根据性格特点进行教育的教育方案:1、列出全体儿童的性格优点、弱点,从中找出多数儿童的共同性格倾向。2、借助多数儿童的性格优势,鼓动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并借此抑制不良性格的滋生。3、经常组织一些适合于群体良好共性的活动,使群体风气得以维护和发扬。4、同时要注重创新、求异,让少数儿童的性格优势也得以充分发挥并与多数儿童的性格优势取得互补。 性格培养在考虑到儿童共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个别性:这主要指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它具体表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心理活动从不分化到逐渐分化。第二、心理活动从无意性为主到有意性为主。第三、从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第四、对事物的态度由不稳定到逐步稳定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一、发展的连续性欲阶段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心理发展的前后阶段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先前的发展是后来发展的基础,而后来的发展是先前发展的必然结果。2、心理发展进入高一级水平后,原先的发展水平并不是简单地消亡,而是被高一级水平所包容和整合。二、发展的定向性,有两层含义:1、指心理的发展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2、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过程是不可逆的。三、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1、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2、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四、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主观因素指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最积极的因素是儿童的需要。1、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间相互依存。2、需要与心理发展水平间相互促进。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1、人类的遗传素质为每一个正常儿童提供了形成人类心理的基础,同时,也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2、遗传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 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第二、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年龄特征: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都具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性,称为年龄特征。 15.16.17. 18.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学教程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