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docx

    • 资源ID:3510647       资源大小:51.53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docx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简答: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个社会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中国社会问题的产生有着复杂的根源。在此,可以将它们归纳为这样几个方面。 1、自然环境的变化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状况是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基本限制因素之一。 具体来讲: 一是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海啸、水灾、滑坡、旱灾、雹灾、风灾等,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候,它们对人类社会的正常生活影响很大。即使在现代,也往往是引起某些社会问题,如贫困、饥荒和疾病等的主要原因。 二是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如乱砍乱伐森林,使水土流失、耕地减少;将工业废水排入江河,使水中动植物减少甚至绝迹,同时污染人们的生活用水。这些都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 2、人口增速及其素质低下的影响 一是人口增长不当,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增长太快,超过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与经济发展速度和物质消费水平脱节,可能造成贫困落后、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相反,人口增长太慢,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则可能造成劳动力紧缺、人口过度老化等社会问题。 二是人口质量下降,会带来低能、痴呆、聋哑、精神病等个人病态问题,加重社会保障负担。人口素质低下已引起严重的社会劳动问题,我国职工队伍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择业竞争上岗能力不强,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人口文化素质低下,制约了道德素质的提高,从而使整个国民素质处在一种较低的发展水平。国民素质低下是民族精神不振、社会道德滑坡、低级文化流行、社会丑恶滋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3、经济方面的原因 我国目前正处在特定的市场经济转型期,既非传统的计划经济,又非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经济过渡时期。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难免有制度缺陷,这是社会问题发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生产力水平不高,生活物质财富还不能充裕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决定了种种差别和不平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导致人与人关系不协调的直接原因。此外,不可忽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特别是对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各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4、政治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仍处在探索过程中,新旧体制间的“真空”或结合部的断层,成为某些社会问题,特别是干部腐败、经济犯罪得以滋生蔓延的一个便利条件。权力的监督、约束机制严重滞后;权力下放过程中,由于相应的监督机制没有跟上,从而导致了权力运作的失调现象;权力运作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约束机制;社会主义民主监督体系尚待发展。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亟待改革。基层政权建设薄弱。政治体制不健全,使得党政机关部分工作人员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并且滋生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社会问题。 5、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变迁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往往发生变化,外来文化的引进和渗透,可能导致本土文化的重大变革。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如果盲目吸收外来的社会思潮,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就可能直接产生社会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深刻的教训。 此外,社会问题的产生尚有价值观根源。 “社会转型时期,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旧有价值观体系逐渐瓦解、重组,并将最终让位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价值观体系。然而,这一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滞后于社会发展、暂时混乱、局部失序的情况,从而加剧了社会转型中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的产生和蔓延。” 上述几个方面是产生社会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如果详细分析产生个各具体社会问题的原因,有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以及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因此,必须视各个社会的实际情况才能确定。 总之,研究社会问题的成因,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因素;某一社会因素可能同时引起多种社会问题,多种社会因素也可能触发同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分析某一具体社会,既要抓住产生这个社会问题的主要因素,也要重视其他因素。 第二节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类型 一、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主要表现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问题突现或多发时期。XX年代末以来的改革引起了社会结构基本要素的分化、重组,原有的社会结构被打破,新的社会结构要素不断生成,这个重组的过程就是社会转型。在转型期中,社会结构要素的变动异常活跃,也异常动荡不定,社会结构各部分、各要素相互错动,充满了矛盾。所以分析目前我国社会问题的状况,发现其有诸多的类型。 依据社会问题存在的社会领域,有社会自然环境方面的、自然资源方面的、经济领域的、政治领域的、人口方面的、教育方面的、治安方面的、生产方面的、生活方面的,等等。依据社会问题存在及影响的空间地域,有全国性的,坚决、社会发展不同水平区域性的,民族区域性的。依据社会问题发生、发展的趋势,由必发性的,也有偶发性的。依据社会问题的表现形态或显示状态,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依据社会问题与整体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体制的关系,有结构性的,也有非结构性的,且为多结构性的。依据社会问题对社会影响的根本性质,有消极性的,也有积极性的。还有具有社会利益性的与不具有社会利益性的,有条件解决的与暂无条件解决的。 就我国实际状况而言,转型时期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可以概要的描述为以下几大类: 结构性社会问题 这类社会问题是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由社会结构变迁直接引发的,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某些强有力的客观因素推动所致。这类社会问题是社会结构本身的缺陷或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内部出现的功能障碍、关系失调等原因造成的。它们往往具有全局性和普遍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1、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时中国的首要问题。有关研究表明,多我国经济发展最有利、资源利用最有效的人口数量为7亿10亿人,而目前我国人口总数已过13亿。人口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对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考验。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2、就业问题 在强大的人口压力下,我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无法接纳大批涌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员,就业局面面临长期困难。从劳动力供求总量上看,城镇新增劳动力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每年城镇需要就业的劳动力达到2400万人。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9%计算,在现有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约束下,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最多9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农村劳动力中约有1/3的剩余劳动力无法利用,处于闲置状态或自发流动的状态。而在城市,失业率已超过4%,并有近20%3%的职工处于隐蔽性失业状态,或因企业生产不景气而没有饱满的工作量,处于闲置状态。 3、贫富分化加剧问题 由社会成员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而引发的贫富分化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贫富分化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分化;不同经济类型单位之间的贫富分化;不同行业之间的贫富分化;企业管理者与职工之间的贫富分化;农村居民之间的贫富分化;雇主与雇工之间的贫富分化区域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样呈扩大趋势。 4、官员腐败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在建国以来腐败最严重的时期,也属于世界腐败程度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失调、空缺、漏洞,*工作人员中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等方面的违法案件大幅度上升。公职人员滥用公共权力以权谋私人利益,这种腐败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污染,严重地损害了党和*的形象,对社会的道德基础具有极大的摧毁力,同时也对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构成巨大隐患。 变迁性社会问题 这类社会问题是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伴生物,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性现象。 1、农民工问题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巨大反差,使得乡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成为必然。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城乡隔绝的篱笆,使被以户籍制为核心而阻断的社会流动得以恢复。近年农村约有1亿劳动力溢出田地,流向城镇。这部分不断流动的以青壮年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形成了每年春节前后的民工潮,城市因无法承受其压力而引发了诸多城市病。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2、环境污染问题与生态失衡 强大的人口压力,城市工业的飞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的迅猛崛起,引发了我国严重的生态平衡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增长受到资源、能耗和环境的严重制约。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另外,污染物排放总量长期居高不下,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一些流域、城市的水和大气污染十分严重,部分地区的生态破坏程度还在加剧。有关测算结果显示,这些年来我国因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每年都在2800亿元以上。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3、老龄化问题 从XX年开始,我国跨入老年型国家行列,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开始突出。从全国总量来看,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32亿人,XX年可达到2.312.39亿,XX年将达到4.124.58亿,超过总人口数的1/4,届时。独生子女构成的家庭中,将有四位老人需要赡养。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4、婚姻家庭问题 由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城乡家庭关系结构发生改变,家庭人口数量减少,核心家庭、小家庭占多数,出现了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随着社会交往的不断扩大,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善,人们婚姻观念的改变,离婚率有上升的趋势;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大量增加,纳妾、嫖娼现象迅速泛滥。 越轨性社会问题 它主要是由个人行为偏差而引发的。这类问题因直接危及个人生命和财产安全,严重影响社会治安秩序,人们反应最为强烈。目前突出的有: 1、黑恶势力猖獗 黑恶势力组织是一种独立于正常社会,具有反社会的文化心态和严密组织形式的犯罪团伙。从上世纪XX年代末到本世纪初,黑恶势力经历了一个萌芽、发展、壮大的过程。从现状看,目前我国黑恶势力大致上可以分为劫匪型、打手型、地霸型、欺行霸市型、走私贩毒型、高利放债型等类型。由于这些黑恶势力危害甚烈,所以民愤极大。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2、青少年犯罪 在我国公安机关破获的各类刑事案件和依法逮捕的犯罪分子,青少年占80%以上。青少年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犯罪的主体。 3、偷盗行为 该类犯罪占刑事案件的80%左右。主要为社会底层人员所为,它直接危害社会秩序,直接威胁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也较大。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4、假冒伪劣盛行 经济生活中、政治生活中、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个人、集体的大规模的制假售劣的欺诈行为,假货、假钱、假唱等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职业道德已经十分脆弱,伤天害理、见利忘义的事件屡见不鲜。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病态性社会问题 这类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有悖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那些畸形的、丑恶的社会现象,人们称之为“六害”。 1、色情泛滥 近年来,随着高科技产品的普及,如家庭电脑、录像机、影碟机等进入百姓家庭,一些载有色情、淫秽内容的软盘、激光盘、录像带也流进了千家万户,污染了人们的思想,败坏了社会风尚,诱发了大量的性犯罪活动。渲染色情文化的期刊、报纸、音像制品充斥大街小巷,卖淫嫖娼等丑恶现象急剧蔓延,已经到了公开、半公开的地步。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2、吸毒贩毒 20世纪XX年代,我国只在靠近“金三角”的西南边境一带发现少量吸毒者,后来人数急剧增加。进入XX年代后,毒品犯罪愈演愈烈。到XX年底,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数突破100万。而且犯罪形式不断发展,制毒规模由小作坊扩大为现代加工厂,毒品流向由走私出境演变为既出口、又内销,犯罪团伙的黑社会特征明显。可见,我国毒品形势异常严峻,禁毒工作任重而道远。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3、艾滋病流行 我国艾滋病发病率以每年20%30%的速度猛增,成为国家性灾难。XX年以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大多为云南的吸毒者,随后短短4年间,艾滋病病毒报告全覆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统计显示,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直线上升,我国每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4、利他性行为衰减 一段时期以来,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互动行为疲弱,歪风邪气在局部范围内有相当的市场,而英雄主义精神几近泯灭,以致集体性坐视不救现象频频出现,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等冷漠心态在许多公共场合常有发生。由于正气压不住邪气,“好人怕坏人”现象在有些地方和领域日渐蔓延。另外,拐卖妇女儿童、聚众赌博、邪教活动等近年来也呈现出加剧的态势。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5、赌博 20世纪XX年代以来,全国查处赌博案件每年都有几十万起,处罚参赌人员超百万。近年来参赌人员数量呈扩大之势,人员构成之广、赌额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赌博还引发了家庭破裂、社会斗殴、抢劫凶杀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6、封建迷信活动 农村封建庙塑神、修饰坟墓现象泛滥,神汉巫婆通过迷信活动诈骗钱财、骗奸妇女、蛊惑人心,扰乱社会治安。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心理性社会问题 这是由于社会急剧转型引起的心理负荷加重和心理震荡,或者由于个人遭受挫折、创伤、身心疾患无法调适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这类心理性疾病本来并不为人们所关注,但因为其人数众多且涉及更多的人群和家庭而被归之为社会问题。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1、社会焦虑现象弥漫 市场竞争中存在的诸多起点、规则和结果等方面的不平等,让许多人觉得世道不公。近两年,经济高速增长,但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却在下降,而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更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心态和信心。特别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或弱势群体的人,由于利益受损或地位下降,已经萌生出明显的受挫感、危机感和强烈的被剥夺感,进而对现状萌生不满乃至敌视的情绪,形成了一种剧烈的社会精神阵痛。 第三章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 2、精神病患者增多 据卫生部最新统计结果,我国目前精神病患者已达16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2%。他们不仅自身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而且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构成了威胁。 3、自杀率上升 我国自杀死亡人数占非正常死亡人数的第一位,居卫生部统计,平均每小时约有20人自杀。XX年,我国有19.6万人自杀身亡,到近年已经上升到30万人左右。 二、简答: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问题除了具有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外,还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 1、交错性。在转型社会,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之间的位置与个性没有理顺、整合,带有转型时期特有的新旧要素的矛盾冲突的特征。转型社会里的社会问题,既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也不同于现代社会里的社会问题。其特征之一便是交叉性。就是说,在社会转型中,不仅有传统社会里遗留下来的社会问题,也有由于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社会问题。这两类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地交叉叠加在一起,使得社会问题的解决更为困难,在社会转型加速期就更是如此。 2、伴生性。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某些社会问题是无法避免的,是现代化的伴生现象,具有共性。由于社会变迁速度异常迅猛,与传统社会变迁缓慢、相对和谐有序相比,显得更加不稳定甚至混乱。诸如,人口膨胀、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失业率上升、社会犯罪率上升、官员腐败、价值观混乱等,大多数国家都经历过这一过程。 3、整体性。转型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不是某个方面的局部调整。变迁的不协调来自社会整体各方面、各部分、各要素,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都会产生失调。产生社会问题的根源不是局部的、短暂的,在整个转型时期只要存在社会矛盾,便会有社会问题。因而,解决社会问题的战略是:统筹兼顾、从长计议。 4、复杂性。 在我国,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山区与平原,经济状况不同,发展速度不同,生产的矛盾不同,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不尽相同。富裕地区主要是环境污染问题、两极分化问题、犯罪率增长等问题;贫困地区则面临人口膨胀、贫困、剩余劳动力转移等社会问题。一个具体社会问题的产生,通常不是纯粹和单一的因素引发的,而是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况,并非消除某一因素即可解决一种社会问题。由于各地区情况的差异、发展的不平衡、存在的矛盾不同,引发的社会问题肯定不尽相同。所有这些,意味着解决社会问题的各种努力可能是相互制约的,在短期内消除各种社会问题条件的难度加大。 5、生长性。 从现在起到今后一段比较长的时期内,中国所面临的特点时代条件和社会失调现象仍将延续下去,而且其中不少因素和可能呈急剧之势。由此可以认定,这个目前的社会问题尚未达到“充分化”或“最大化”的状态,社会问题的生长潜力和空间还很大。对于社会问题的这种生长性如果认识不足,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制约,则很可能酿成大的社会恶果。 所以,社会越是要发展,就越要重视“社会问题”。“社会问题”越是解决得好,社会发展就越快。若“社会问题”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那么,社会的发展就不是真正的发展,就会隐藏危机。 中国目前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湖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于XX年4月开始实施。最近,该省城调队会同岳阳市城调队就实施情况进行的一项专题调查表明:医疗改革运行中新旧制度转换基本平稳。但由于医改处于起步阶段,距“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改革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公费医疗药品报销范围不够合理 现行的湖南省公费医疗药品报销范围是医保用药报销的依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参保后自负金额的多寡。 1、个人自负比例较低的甲类药品范围较窄报销范围将药品划分为不同报销比例的甲、乙类,看门诊,甲类能报销70%,乙类要在扣除10%之后才能报销70%,实际上只能报销63%。列入报销范围的甲、乙类药共个品种,其中甲类药店436个,乙类药1006个,甲类药品比例仅占30%。如果把非常用药和滋补保健药剔除后,甲类药所占比例还不到25%。 2、甲、乙类药品划分不尽合理。比如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乙酰螺旋霉素等是医生最常用的常规退热、消炎药,却都划为乙类药品。 3、报销范围中少数品种偏离实际。如:青霉素甲类药中的凯德林、舒氨新、凯兰欣、优普林并不是大多数医生的常规用药,有的医生对此药还闻所未闻。相反,医生对划入乙类的苄星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情有独钟,病人也乐用这类常规药。价格便宜、纯属国产的麻醉药也分出了甲、乙类,不利于医生因人施药,及时治疗。 二、具体操作有诸多不便 1、报账、转院手续烦琐。报账要经过初审、复审、核审、审批四关,有的是同一部门几人分别审,有的是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审。对因无法确诊的患者要求转院的,还要求本人提出申请后经主治医生、医务科、医保科、医保中心批准后方可转出。 2、结账程序不便于快捷操作。现有的医保出院费结算程序让操作人员无法做到快捷方便。据调查,每个病人结账最快的要40分种,复杂点的要半天时间。 3、对特殊病种病人的处理缺乏灵活性。一是要求申请者到医保中心见面;二是要求提供近期切片检查报告。第一点尚可理解。第二点对癌症恢复期病人来说,则很难做到。因为不可能为提供一个报告又去开一刀,所以有的患者只好作罢。 4、对参加医保的病人硬性规定诊疗地点,不利于患者及时治疗。 三、医疗单位工作难度加大 医疗改革给患者提供了看病时“货比三家”的条件,对医疗单位(医院)来说,则面临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医保配套服务方面,给医疗单位增加了一定的负担与难度。 1、经济负担增加。以岳阳市一医院为例,该医院实行医保专门增设一个科室,新增5名工作人员,除新增人员经费外,每月还要增加与医保中心的电脑联网费近2000元,杂项费1000余元。 2、工作量增加。实行医保后,从医生到一般工作人员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还需加强医保知识的学习。药品、特检、特治、一次性医用材料、腹腔镜手术费、服务设施等有1500多个品种或项目都需要不同人员掌握,最多的一个项目需分类三次。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单位的工作量。 3、扩大医保就诊网点难度较大。近3万元一台的刷卡机以及每月近千元的电脑联网费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就诊网点的铺开。 四、医疗单位、医保机构、患者之间产生摩擦 1、医保机构下达的费用控制定额,医疗单位(医院)执行起来有难度。医保机构以收定支,对参保医院分别下达了床位周转率和住院金额两个指标。为确保完成任务,医院将指标分解到各科室,但从执行情况看,难以达标。其原因主要是近几年住院的危重病人比例呈上升趋势,费用飚升,难以控制。仅以费用中等的乙肝治疗为例,如用效果比较好的干扰素,一个治疗周期就需4500元左右。仅以岳阳市一医院为例,60%的科室超定额。 2、医院对医保机构扣结算预留金意见较大。医院与医保中心结账,需扣10%的结算预留金,视该单位医保工作业绩好坏、年终评比结果再考虑返还。医院普遍认为,此种做法严重影响其流动资金周转和正常业务工作的开展,对此小医院反应最为强烈。 3、医护人员与患者矛盾增加。由于医保宣传力度不够,一些患者对医保政策、医保用药不甚了解,加之对检查项目公费范围减小、自负金额增加的情况不清楚,医务人员的解释工作不到位,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 五、一些费用收取欠科学 1、住院“门槛费”的收取标准过高。岳阳市XX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6400元,按此标准计算的住院“门槛费”最高应为640元。而现在该市市级医院住院“门槛费”最高的750元,最低的也要650元。近年来,除行政机关和少数事业单位略为加薪外,大多数单位收入减少,这实际增加了个人负担比例。 2、退休人员和特殊病种中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费用上负担较重。在医保之前,退休职工的医药费报95%,癌症病人全报。实行新政策后,经济负担增加。如岳阳市水运公司一姓方退休女职工,患糖尿病,有两个孩子下岗,老两口退休工资只有600多元,每月需从生活费中拿出100多元买药治病。 六、参保单位对患者支持不够 部分单位职工还反映,一些单位认为参保了,就无承担解决职工其他问题的义务,参保单位把责任推到了医保部门。近年来不少单位经济效益较差,而医保在原来公费医疗的基础上自负比例又作了较大的提升(据测算,大约增加了25左右),收入减少和支出增加,使群众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冲击。 论当代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 要想了解我国现下贫富差距的现状,则必先了解什么是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正如所有相关研究所指出,目前中国社会存在很大的贫富差距。这是毋容置疑的。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富裕得多,农村居民中农民工又比农民富裕得多。在城市居民中,干部和准干部比国企工人和非国企工人富裕得多。资产阶级比谁都要富裕。我认为,这些贫富差距之中,有些是正常的,有些是非常有害的。 一、造成中国贫富差距的原因如下: 1、中国广大农民的贫困是因为落后的生产力,这是正常的。不少农民还在用手刨食,和两千年前的农民没有根本区别。只要中国农业不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的规模经济,农民相对于其他阶级只会越来越穷。 2、现行的户口制度不健全,把中国的城乡差距越拉越大。现行户口制度使得农民工不能在他们的工作场所变为城里人。他们不能享受城市社会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贫困救济。一、两亿农民工全国流动,引发诸多社会问题。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是今后几十年中国社会分层变化发展的主旋律,但城乡隔离直接阻碍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国工人阶级。这是非常有害的。 3、市场经济天生贫富差距。哪里有市场经济,哪里就有资产阶级。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要防止富人逃税,要向穷人提供社会保障,但不能均贫富。贫富差距本身恰恰就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火车头。没有这个火车头来牵引,市场经济就无法运转。*有很多方法缩小贫富差距,例如义务教育、社会保障、高考。但是,不可能在市场经济社会消灭贫富差距。中国资产阶级是中国市场经济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经济全球化正在加剧中国的贫富差距,这是不可避免的。跨国公司付给其中国分支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很高的工资。XX年,跨国公司中国总部总经理的年薪有的高达五十万美元,销售经理的年薪可以达到五万到六万美元,普通工程师的年薪达到一万五到两万美元。对跨国公司来说,这比在美国还低了至少四分之一,但在中国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这是普通中国工人收入的十到五十倍。 5、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 6、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和改革不平衡造成的差距。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据国家统计局数字表明,XX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XX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二、解决方法及对策思考。 从当前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现状来看,虽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尚未达到两极分化的程度,但如果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甚至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所以应采取相关措施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 1、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就业机构的调整。从目前来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之间在居住、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税收、财政和金融等方面不公平和二元化的政策和管理, 引导农村富足劳动力有序转移。为此,应大力实行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彻底消除城乡壁垒,疏通人口城镇化的渠道,通过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流动,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分工 。同时,要优先发展金融业、电信业、保险业等与农村工业发展有较大关联的第三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服务。 2、打破行业垄断,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应采取措施降低非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从而消除或减轻行业之间的不公平交易,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通过立法来限制、减少市场垄断,坚决反对垄断价格行为,打击不正当竞争。另外,考虑对某些个人收入明显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性行业应征收垄断税。在税收上要做到扶持低收入行业、困难行业的发展, 保障其职工的基本收入和生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控制收入差距于适当的范围之内必须兼顾效率和公平。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上报告中承诺缩小中国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改善人民生活。他说,“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他还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另外,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要制定合理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累进税率,还应征收遗产税、高消费税等。还要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支持和扶助农村的发展。 4、完善社会主义保障体系, 保持社会稳定。要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和医疗制度, 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制度,以促进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市场机制追求效率,社会保障则应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地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才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5、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形成三次分配格局。有学者把“慈善事业机制”称为“三次分配”机制。要缩小财富差距,就应当有三次分配: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二次分配要讲公平,*应当利用税收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次分配要讲社会责任,富人们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帮助穷人改善生活、教育和医疗的条件。另外,对于热心于慈善事业的企业,*应该在税收和投资项目的立项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从而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注意事项

    本文(当代中国社会问题.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