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应用宝石学 常见题型.docx

    • 资源ID:3504078       资源大小:46.72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应用宝石学 常见题型.docx

    应用宝石学 常见题型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名词解释 应用宝石学 四明四暗:非均质体宝石。当它的两个主折射率方向与偏光镜的振动方向一致时,呈现出消光现象。当两个主折射率方向与偏光镜的振动方向斜交时,呈现明亮现象。因此非均质体宝石当转动物台一周有四次黑暗和四次明亮相间出现,则称为四次消光或四明四暗现象。 吸收光谱:物质吸收电磁辐射后,以吸收波长或波长的其他函数所描绘出来的曲线即吸收光谱。是物质分子对不同波长的光选择吸收的结果,是对物质进行分光光度研究的主要依据。 “马尾丝状”包体: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产出的翠榴石中所特有的一种包体,其包体就像马尾丝一样,因此被称为“马尾丝状”包体。 “铁铝窗”:铁铝榴石的吸收光谱具典型的铁的吸收光谱,黄绿区有三条强吸收窄带,分别在576mm、527mm和505mm处,故被形象的称为“铁铝窗”。 红色闪光: 光率体:是表示光波在宝石晶体中传播时,折射率值随光波振动方向变化的几何图形,是光波振动方向与相应折射率值之间关系的一种光性指示体。自宝石晶体中心起,沿光波振动方向按比例截取相应的折射率值,每一个振动方向都能做出一个线段,把各个线段的断电连接起来,便构成一个立体图形,次图形即为光率体。 天然宝石:指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由颜色、透明度、纯净度、光泽、特殊光学效应等因素构成)、耐久、稀少性,可加工成装饰品的矿物单晶体(可含双晶)。如祖母绿晶体、钻石晶体。 合成宝石:指部分或完全由人工制造的晶质或非晶质材料,这些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与其相对应的天然宝石基本相同,如合成红宝石、合成蓝宝石等。 选择性吸收: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线混合而成的。当光线穿过宝石材料时,宝石中存在一些色素离子,这些色素离子会吸收特定的波长。这些被吸收的波长在白光中消失,余下的光线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体色。这种宝石对光线部分吸收的现象叫做选择性吸收。 双晶:双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种晶体构成的非平行的规律连生体。双晶包括接触双晶、穿插双晶和聚片双晶等。 内含物:是指宝石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自身和外部因素所造成的、形成于宝石内部的特征,也可称为内部特征。 类质同象:晶体结构中某种质点A为它种类似的质点B所代替,而能保持原有晶体结构不改变,只是使晶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类质同象。 透视实验:也称线实验,将样品台面向下放置在有线条的白色智商,视线从亭部观察,当看不到纸上的线条透过时,则为钻石,否则为仿制品,但该试验仅适用于标准比例范围的圆明亮式琢型的钻石。 三角薄片双晶:双晶类型中的接触双晶,由两个个体组成,彼此以简单的平面相接触。钻石的三角薄片双晶则是由两个八面体互以180度旋转相接触的。外观呈扁平状三角形,因而称为三角薄片双晶,角顶处可见凹角及围绕腰棱处有“V”型纹。 光疏介质:两种介质相比较,光的传播速度较大的叫光疏介质。戒指的光疏与光密是相对的,例如水对玻璃来说,水是光疏介质,而水对空气来说,水又是光密介质。 宝石鉴定 1、 变彩:变彩实际上是一种干涉及衍射效应,指光线从薄膜或从欧泊所特有的结构中反射出,经过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或一系列颜色,也称晕彩。 2、 脱玻化玻璃:脱玻化玻璃实质是一种部分结晶的玻璃,尽管这种材料具有高档翡翠的外观,但不现实翡翠的折射率、相对密度、光谱及解理特征,而且内部含有树枝状、羊齿脉状雏晶。 3、 气液两相包裹体:形成宝石晶体的液体介质具有较高温度和压力,其中水与二氧化碳等可以形成均一的流体相,被包裹到宝石中后,岁温度的下降,流体相分离,形成气相和液相包裹体。 4、 集合消光:在正交偏光下,各向异性的多晶质集合体的半透明至亚半透明宝石旋转一周时,出现始终明亮的现象。其原因是,不论旋转到任何位置,都会有许多晶粒处于不消光状态,也称集合消光。 5、 砂金效应:半透明的单晶宝石中含有片状包裹体,当光照射时因反射作用而闪闪发亮,这种现象称为砂金效应。 6、 翠性:硬玉具有平行柱面的两组完全理解,由于姐里面对光线的反射,形成闪亮“苍蝇翅膀”也称为翠性。 7、 异常消光:当均质体矿物在正交偏光下,应为消光现象不变,当期呈现不规则的明暗变化时。则为异常消光。异常消光现象往往呈现出格子状、斑纹状或无色圈的黑十字等异常消光现象。 8、 合成宝石:指部分或完全由人工制造的晶质或非晶质材料,这些材料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与其相对应的天然宝石基本相同,如合成红宝石、合成蓝宝石等。 9、 仿制宝石:完全或者全部由人工生产的花样产品,它们模仿天然宝石或者人造宝石的效应、颜色和外观,但不具有所仿宝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晶体结构,如玻璃和塑料。 10、原生包裹体:包裹体在寄主宝石的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被包裹到后来形成的宝石晶体中。 11、拼合处理:在珠宝行业中,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宝石材料用人工方法拼合在一起而制成宝石成品称为拼合处理。 12、牛眼干涉图:干涉图是双折射宝石与聚合偏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光学效应。牛眼干涉图是一轴晶宝石,在正交偏光下沿着光轴方向,借助干涉小球可观察到的。 应用宝石学 简答 1、什么是类质同象?形成类质同象的条件有哪些? 晶体结构中某种质点A为它种类似的质点B所代替,而能保持原有晶体结构不改变,只是使晶格常数发生不大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类质同象。形成条件:原子或离子半径相近;离子类型相近;离子电价平衡。 2、什么是优化处理?优化处理又可进一步分成哪两个类型?各举2个常见方法。 宝石的优化处理是指宝石除抛光和切磨以外,用于改善宝石的外观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人们通过各种人工处理手段,弥补天然宝石的不足和缺陷,使其更完美,风接近天然的优质品,从而提高宝石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可进一步划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类。 优化是指传统的人们广泛接受的使宝石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优化处理方式。如斯里兰卡灰白色蓝宝石经热处理变为蓝宝石,坦桑尼亚褐色黝帘石经热处理变成蓝色坦桑石等; 处理是指非传统的,尚不被人所接受的优化处理方式。如,翡翠和石英岩的染色处理、蓝色钻石辐照处理等。 3、简述合成星光红宝石的鉴别特征。 颜色:饱和度高、极纯,弯曲色带; 生长线:焰熔法弧线弯曲生长线; 内含物:球形、长形或蝌蚪形气泡,可以是单个产出,也可呈小簇或成群的云状物;单个或小簇产出的熔滴,以及由熔滴组成的面纱状、羽状体;呈三角形、六边形和长方形的铂片晶,具有金属光泽;不同长度的细小针状体,也可产生星光效应; 星光:浮在表面、清晰明亮、星线规则、位置居中、中间无亮斑; 二色性:一般不定向,通常台面与C轴平行,故可见多色性; 荧光:鲜艳; 加工:加工粗略,可见抛光纹和由快速抛光引起的“火痕”。 4、晶体的对成要素有哪些?并简单解释。 对称中心:晶体中的一个假想点,在通过该点的任意直线上,距该点等距的两端必有对应相同部分;晶体的对称中心使其相对应的晶面成反向平行,且大小相等;晶体的对称中心只能有一个,有的晶体则无对称中心。 对称轴:是指通过晶体中心的一根假想的直线。当晶体围绕其旋转一周时,其相同的外形能重复出现2、3、4或6次。这是的对称轴分别称为二次轴、三次轴、四次轴和六次轴。三次对称轴以上的称之为高次轴。 对称面(P):一个假想平面。将一个晶体划分为互为镜像反映的相等的两个部分。晶体可以没有对称面,也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对称面。 5、如何鉴别天然欧泊与合成欧泊? 紫外荧光:天然白欧泊长波强白色,并伴有持续磷光或惰性,黑欧泊惰性;合成白欧泊长波弱荧光无磷光,黑欧泊惰性,有时可有荧光和磷光。 天然欧泊的色斑呈二维平面分布,边缘模糊呈过度状,表面呈丝绢光泽;合成欧泊的色斑明显不同于天然欧泊,合成欧泊色斑呈三维柱状排列,转动时可见柱状升起的立体感,边缘锯齿状,界限明显,表面呈蜥蜴皮、鸡笼结构。 6、简述光在宝石加工和鉴定中的重要性。 宝石加工:宝石工匠通过切磨、抛光使宝石的瑰丽得以充分显示,如颜色、光泽、亮度、或财以及星光、猫眼等各种热数光学效应。 宝石鉴定:鉴定宝石时常用偏光镜、分光镜、折射仪、二色镜和显微镜等常规仪器检测宝石的光学性质,可方便、快捷和无损的鉴定宝石。 7、简述海蓝宝石的主要性质。 海蓝宝石常为明澈的天蓝色,很多海蓝宝石有一种微蓝绿色,也常见淡天蓝色,海蓝宝石的六方晶体往往是无暇澄清的颇大晶体,柱面条纹有时掩盖了六方晶体轮廓。 海蓝宝石的相对密度通常为2.682.71,折射率常光为1.5751.586,非常光为1.5701.580,双折射率为0.0050.006。宝石为一轴晶负光性。 海蓝宝石是由铁致色,吸收光谱不太明显。在紫区427nm处有一稍宽的带,蓝紫区456nm处有一弱线。它在紫外荧光下不发光,在查尔斯滤色镜下显浅绿蓝色。 典型的内含物特征是平行管状体,这些内含物的平行排列可以导致产生猫眼效应。常见雨点儿或雪花状气液两相内含物及薄片状云母。 8、请问合成红宝石有哪些方法?如何从内含物中进行鉴定? 有助溶剂法、提拉法、焰熔法。水热法等; 合成的红宝石内含物:球形、长形或蝌蚪形气泡,可以是单个产出,也可呈小簇或成群的云状物;单个或小簇产出的熔滴,以及由熔滴组成的面纱状、羽状体;呈三角形、六边形和长方形的铂片晶,具有金属光泽;不同长度的细小针状体,也可产生星光效应。 10、 请简述澄清处理琥珀和天然琥珀之间以及压制琥珀和天然琥珀之间的鉴定特征。 宝石鉴定 简答 1、简述水晶和托帕石原石的主要区别。 颜色:水晶颜色从纯净的物色到略带色的淡灰色、浅褐色,托帕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其中最珍贵的颜色为粉红色、红色和金黄色; 内含物:水晶有气液两相包体,负晶,愈合裂隙及种类繁多的晶体包裹体,托帕石一般具有初始解理,长管状洞穴,扁平细小液态包裹体和水滴型的气液包裹体; 折射率:水晶的折射率是1.5441.553,托帕石的折射率是1.611.64 偏光镜:水晶在偏光镜下可见牛眼状干涉图,为一轴晶;托帕石在偏光镜下是单臂干涉图,为二轴晶。 2、指出钻石和莫依桑石的关键区分点。 在二溴甲烷中:钻石下沉,莫依桑石上浮; 色散:钻石强,莫依桑石极强; 刻面棱重影:钻石无,莫依桑石有; 断口:钻石是阶梯状断口,莫依桑石是贝壳状断口; 内含物:莫依桑石常含有平行的针状包裹体。 3、简述不同产地祖母绿的主要包裹体特征。 哥伦比亚:具有特征的三相内含物,方解石、石英、和白云石。其中契沃矿含黄铁矿较多,穆佐矿含有特征的黄棕色柱状氟碳钙铈矿。此外,哥伦比亚祖母绿常含有缝合线状内含物,使宝石呈云雾状;乌拉尔:具有典型的含似竹节状阳起石针状晶体或云母片;南非:常含有绿色或褐色云母片;津巴布韦桑达瓦纳:常含透闪石针状晶体和石榴石、针铁矿等;印度:“逗号”状晶洞含两相包裹体,以及小粒云母晶体;巴西:一般不喊内含物,有时具有两相或管状内含物。 4、简述红宝石与红色尖晶石的区分方法。 晶体形态:红宝石为板状,红色尖晶石为八面体;解理:两者均无,但红宝石有双晶;吸收光谱:红宝石在蓝区有三条吸收线,红色尖晶石在红区有两条吸收线;偏光镜下:红宝石为四明四暗,红色尖晶石为全暗;内含物:红宝石常有固态矿物晶体、液态羽状体、气态管状体等,红色尖晶石常有呈八面体状的尖晶石等;折射率:红宝石1.761.78,红色尖晶石1.7121.730 5、有哪些方法可以合成祖母绿,并指出如何从内含物把它们与天然祖母绿区分开来。 合成方法有助溶剂法和水热法。助溶剂法合成祖母绿内含物中有助溶剂残余,呈面纱状、网状、水滴状等,还有均匀的平行生长面;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内含物中有钉状包体,树棱状生长纹,金属包体,平行线状微小的两相包体以及平行管状两相包体等;天然祖母绿内含物中有气液固三相包体,气液两相包体,矿物包体以及裂隙等。 6、简述辐照改色淡水珍珠在常规宝石实验室中的鉴定方法。 外观、表面及内部特征:辐照淡水珍珠的颜色一般很深,主要为墨绿色、古铜色和暗紫红色,颜色色调深,云彩较强。又是可以透过透明的珍珠层透过透明的珍珠层观察到龟裂的核或内珍珠层。 紫外线荧光特征:天然呈色的黑珍珠在长波紫外光下显示红色荧光,辐照改色的珍珠常常为中到弱的黄绿、蓝白色荧光或为惰性。 拉曼光谱:黑色或很深色的珍珠显很强的荧光背景,其只有标准的文石谱,没有伴生峰,则应该是辐照改色的 7、举例3种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长石族宝石,并说明它们的鉴定特征。 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长石族宝石有:1、具有月光效应的月光石;2、具有砂金效应的月光石;3、具有晕彩效应的拉长石; 月光石的鉴别:颜色以白色或无色中泛美丽的蓝色为佳,放大观察可见“蜈蚣”状包裹体或初始解理,折射率1.52左右,相对密度值低,在2.56重液中呈漂浮状态,正交偏光下四明四暗,锥光下可观察到二轴晶干涉图;拉长石的鉴别:颜色从无色到黄色、现灰色至深灰色,变彩效果较为明显,但多位灰蓝色、灰绿色和灰黄色,大多数为单色变彩颜色,少部分拉长石具有多色变彩颜色,硬度为6,相对密度为2.692.72,通常为2.70,透明、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射率为1.561.57,双折射率为0.009,二轴晶正光性,宝石内常含有特征的内含物,内含物由不透明的金属矿物组成,可呈针状、片状或拉长状。 8、写出3种具有典型铁谱的宝石,并对它们的谱线特征进行描述。 蓝宝石:蓝区有450nm、460nm、470nm的3条吸收窄带; 橄榄石:蓝区有453nm、473nm、493nm的3条吸收窄带; 铁铝榴石:黄绿区有3条强吸收窄带,蓝区和橙区有弱带。 9、简述漂白充胶处理翡翠的鉴定特征。 龟裂纹:龟裂纹又称酸蚀网纹,是翡翠收到强烈酸蚀,颗粒之间的间隙扩大,并充填了硬度较低的树脂胶,在切磨抛光之后形成的; 树枝状裂隙:如果翡翠有小的裂隙,经酸洗充胶后,裂隙内会填充较多的胶,在反射光下可见呈油脂状的下凹弧面,而且边界常呈裂碎状或树枝状; 底色干净:B货翡翠经过酸洗去掉杂质使其很干净,但浅绿和藕粉底仍会存在; 充胶的凹坑:B货翡翠,往往是挂件,常会有个别的局部有酸蚀的凹坑,填充有大量的胶,甚至还可见到胶中封闭的气泡; 手镯的敲击声:B货翡翠的手镯,在敲击时声音沉闷,不够清脆; 紫外荧光:许多树脂胶都在长波紫外光下发蓝白荧光; 相对密度:经强烈酸洗的B货相对密度一定小于天然翡翠,在二碘甲烷重液中上浮。 10、列举3种玻璃仿特殊光学效应的品种,并说明它们的鉴别特征。 玻璃猫眼:是由集中不同玻璃的光纤以立方或六方的形式排列并熔结在一起成“光纤面板”能产生几号的猫眼效应,折射率1.50,相对密度4.58,硬度6,用放大镜观察期亮带两侧面便可发现典型的蜂窝状结构; 仿欧泊:利用一种可控沉积过程产生的含钙、钠和镁的硅酸盐玻璃,其内部具有箔片状薄层结构,光在通过这些薄层时发生干涉形成类似欧泊的变彩,仿欧泊的折射率和相对密度都比欧泊高,分别为1.491.50和2.42.5; 星彩玻璃:一般为褐红色,用来仿日光石,在放大镜下可见大量三角形和六边形的金属铜片,铜片在反射光下显强的金属光泽。 几种玉器的主要鉴别特征总结表: 折射率 相对密度 光泽 断口 硬度 透明度 翡翠 1.651.67 3.33 软玉 1.62 2.803.10 参差状 6.5 独山玉 1.56或1.70 2.733.18 岫玉 1561.57 2.442.82 油脂至玻璃光泽 油脂光泽 参差状 6.57 玻璃至油脂光泽 油脂至蜡状光泽 参差状 66.5 参差状 4.55.5 亚透明至不透明 半透明至不透明 半透明至不透明 半透明至不透明 论述 1、论述祖母绿的基本性质及与合成祖母绿最重要的鉴别特征。 化学成分:Be3Al2Si6O18,常含有Cr、Cs、V、Fe、Ni等色素离子; 形态:六方晶系,常呈柱状,具六方双锥和平行双面,柱面课件纵条纹; 解理:不完全底面解理;硬度:7.257.75,祖母绿具脆性;相对密度:2.72.9,视品种而变;折射率:1.561.59,双折射率为0.0040.009,视品种而变; 祖母绿为一轴晶负光性,具有玻璃光泽,色散为0.014,可具猫眼效应和星光效应;大多数祖母绿加工成八角阶梯琢型,称之为祖母绿型; 内含物的差异是区分天然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的最重要依据: 天然祖母绿内含物包括固态矿物晶体,云母、阳起石、黄铁矿、透闪石等;液态羽状体,常呈蝉翼状,也可见到铁染现象;气液两相及三相包裹体是不规则状或层状分布的乳滴状气液两相包体,哥伦比亚还存在由气态、液态和立方体岩盐形成的三相包裹体特征;细管状平行结晶C轴排列的空洞或空腔等; 合成祖母绿的内含物包括固态的硅铍石晶体、籽晶片、不透明三边或六边的铂片晶;水热法的两相内含物、硅铍石和空洞组成的图钉状或剑状内含物;助溶剂法合成祖母绿具典型的云翳状或花边状羽状体;莱尼克斯助溶剂法的内含物组合是破碎的熔融体、空洞的羽状体以及两相或三相长尖状内含物;镀层祖母绿的双层结构,其表层具交织裂隙网细纹。 2、请写出5种宝石学中的特殊光学现象,并分别解释其形成原因。 猫眼效应:宝石内部含有丰富的包裹体,当一组针管状包裹体密集而平行的排列,琢磨的宝石使其底面平行于包裹体的方向,加工时,琢磨成具有光滑的弧形顶面,以便使入射光能从宝石次表层的针管状包裹体、洞穴或片晶中反射出来,这时就会出现猫眼效应; 星光效应:当宝石内部含有大量的针管状包裹体,并且具有至少两个方向和定向排列的针管状包裹体,琢磨的宝石使其底面平行于包裹体的底面时会出现星光效应,包括四射星光和六射星光; 变彩:当两条光线在相同方向上传播时,频率相同、位相相同并沿同一条光路传播,两光波的电矢量加强,波峰与波谷均重合时,它们相互增强,A、B两光线想家,合成光波C,以至光强度增大,所发生的这种干涉及衍射效应,称为变彩,其包括单色变彩和多色变彩; 砂金效应:半透明的单晶宝石中含有片状包裹体,当光照射时因反射作用而闪闪发亮,这种现象称为砂金效应。 变色效应:变石成分中含有微量元素铬,变色的原因实际上是一种颜色的平衡。 3、试论述宝石内含物在宝石鉴定研究中的意义。 1、鉴定宝石的种类:有些宝石中含有特定的包裹体,这些包裹体可以帮助我们鉴定 宝石的种类; 2、区分天然、合成及仿制宝石:天然保湿和合成宝石在格子的生长过程中都留下了生长痕迹,根据生长痕迹能有效的区分它们; 3、检测某些人工优化处理的宝石:宝石优化处理方法很多,每个宝石可以有几种方法对其颜色、外观进行改善,在进行这些改善的同时,会造成新的内含物特征,给鉴定提供依据; 4、宝石质量和价格的评价:内含物的多少、颜色的深浅、颗粒大小和分布状况等都对宝石的品质起着重要作用。内含物的特征可以帮助判断宝石品质的高低; 5、了解宝石形成的环境:研究宝石的内含物,可以帮助了解宝石形成的环境,如生长温度、压力、介质成分等,还可以通过对内含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了解宝石形成的地质年代; 6、指导加工:根据内含物在宝石中所处的位置、数量、大小和分布状态等特点来指导加工,确定加工款式,保证多加工出的宝石能产出最大的经济价值。 4、详细写出折射仪用途及局限性。 用途:1、测定宝石的折射率:折射仪可测定RI1.351.81之间的宝石折射率值。绝大多数宝石折射率在此范围,只要具有光滑平面都能得到定量的数据; 2、测定宝石的双折射率:一轴晶和二轴晶宝石都具有双折射,双折射率值的准确测定对区分折射率值范围重叠的宝石尤为重要; 3、确定宝石的轴性和光性符号:根据宝石在折射仪上阴影边界的移动情况,可判断宝石是各向同性或一轴晶或二轴晶; 4、测定宝石的近似折射率值:利用点测法可测得弧面型宝石、雕件、小刻面宝石和抛光不好的宝石的近似折射率值。 局限性:1、所测宝石一定要有抛光面:如无光滑平面,宝石无法与折射仪棱镜保持良好的光学接触。2、宝石的RI1.35或者RI1.81都无法读数。3、不能区分某些人工处理的宝石和某些合成宝石。 用实验室仪器辨别几种混在一起的宝石论述题总结: 1、测折射率值: 2、看吸收光谱: 3、用偏光镜和干涉小球: 4、用放大镜看内含物: 5、用紫外荧光灯看荧光: 6、掂试轻重:

    注意事项

    本文(应用宝石学 常见题型.doc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