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导学案.docx
年级数学上册等腰三角形导学案发散思维 点拨方法 开发智能 因材施教 直线提分 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杨成超 l 等腰三角形 : 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及三线合一的性质,并会应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 一 、学生看P49-P51并思考一下问题: a)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b) 等腰三角形中,若出现“三线”中的一线,应该会想到什么?“三线合一”为你解决哪类问题带来方便? c) 等腰三角形中,“三线”都未出现,为解决问题,该怎么做? d) 等腰三角形除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你还能总结出什么样的结论? e) 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性质2 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你能证明上述两个性质吗? 二、自学检测: 1.如图:ABC中, 若AB=AC,则_; 若AB=AC, BAD=CAD,则 _,_; 若AB=AC, BD=CD,则_,_; 若AB=AC, ADBC,则_,_。 2. 已知:房屋的顶角BAC=100度,过屋顶A的立柱BC,屋檐AB=AC, 求:顶架上B, C, BAD, CAD的度数。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ABC中, AB=AC,则B和C是什么关系? 等腰ABC中, ADBC,还有无其它特殊性质? 1 AD发散思维 点拨方法 开发智能 因材施教 直线提分 3、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和中线重合. ( ) 4、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是锐角. ( ) 5、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 ( ) 6、如果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00°,那么其余两个角一定是40°. ( ) 7、已知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它的顶角为30° 顶角=180°2倍底角; 底角=12 2三线合一: 1=2 ADBC A AB=AC BD=CD AB=AC 1=2 12 ADBC BD=CD AB=AC 1=2 BD=CD ADBC B D C 四、例题讲解: P50例1 五、提高练习: 1. 如图4,墙上钉了一根木条,小明想检验这根木条是否水平,他拿来一个如图所示的测平仪,在这个测平仪中,AB=AC,BC边的中点D处有一个重锤,小明将BC边与木条重合,观察此重锤是否通过A点,如通过A点,则是水平的,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 图4 2. 已知:如图5,在RtABC中,ACB=90°,AC=BC,D是AB的中点,E、F分别在AC、BC上,且EDFD,求证:S四边形CEDF12SABC。 2 发散思维 点拨方法 开发智能 因材施教 直线提分 3.等腰三角形顶角为a,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夹的角是b,则b与a的关系式为b=_。 2.已知:如图2,ABC中,AB=AC,CEAE于E,CE=ACE=B。 12BC,E在ABC外,求证:六、作业与学后反思: 1.已知:如图3,等边三角形ABC中,D为AC边的中点,E为BC延长线一点,CE=CD,DMBC于M,求证:M是BE的中点。 2.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B=2C,AD是ABC的角平分线,请说明 AC=AB+BD。 方法一: 3 发散思维 点拨方法 开发智能 因材施教 直线提分 方法二: 3.如图,在ABC中,ACB=90°,D是BC延长线上一点,E是BD垂直平分线与AB的交点,DE交AC于F.求证:点E在AF的垂直平分线上. A E 1 F 2 B C D 5.如图所示,在ABC中,D为BC上的一点,连结AD,点E在AD上,并且1=2,3=4。求证:AD垂直平分BC。 6.如图所示,ÐBAC=ÐABD,AC=BD,点O是AD、BC的交点,点E是AB的中点试判断OE和AB的位置关系,并给出证明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实施开放性教学,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由表演者变为激发学生灵感的激发者与捕捉者,学生由听者变为实验者、发现者、演讲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操作为重要手段,以感悟为学习目的,以发现为宗旨。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新身实践、合作交流,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 A E C O B 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