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3481446
资源大小:71.95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背景、建设必要性以及研究过程 1.1.1 项目背景 泾县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东与宣城市、宁国市接壤;南与黄山市、旌德县毗连;西与青阳县交界;北与南陵县为邻;处于长江南岸平原与皖南山区的交接地带。XX年末,泾县总人口358209人,总户数111902户。县城总人口68672人,总户数25290户,其中非农业人口44330人,农业人口24342人。 泾县作为长江流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内联外引的两大机遇。长江流域的梯形开发正在由东向西、由长江三角洲地区,从上海浦东出发向内地发展,同时又由沿江地区向两侧纵深发展,而泾县正处于这一宏观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和带动面上。因此,从宏观角度出发,泾县应充分利用这一宏观区位优势、密切与长江黄金水道经济带大中城市的社会经济联系,接受这些城市的产业辐射,促进全县的产业结构向高质量、高层次、高效益方向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开发、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型社会经济发展格局。 为适应这种新形势下,快速发展的需要,泾县县委县*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建设和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园区建设,相继完成皖南第一商业街、滨江大道、桃花潭西路、谢园东路等一批城市基础建设工程,城市形象大为改观。城东工业区框架基本拉开,格局初步形成。同时县委、县*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中的不足和问题,审时度势,科学的制定泾县“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工业强县的主旋律,以新型工业为主体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而城东工业集中区道路工程的建设正是城东工业组团发展的根本。 在此背景下,XX年月泾县城东工业集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院承担了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根据合同要求,我院即组织各专业设计人员收集资料,踏勘现场,认真研究工程项目, 1 合理安排、科学调度设计资源,全力配合业主,以期实现预定的工程总体进度要求。 1.1.2 建设的必要性 财富路和创业路位于泾县城东工业集中区中心,是城东工业集中区南北向,东西向的交通主干道,同时也是工业集中区与城市出入道路的连接道路。 城东工业集中区位于城乡结合部,它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城乡结合部的落后交通面貌,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泾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尽快形成一个经济繁荣的良好城市格局和空间发展态势。 城东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将有利于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并积极推动城区、中心镇、一般镇梯度发展格局的尽快形成。 财富路和创业路的建设将极大配合城东工业集中区的开发建设,并与五里岗和泾宣路连接,构成通畅的城东主干道路网。极大的完善城东工业集中区与周边道路的连接,改善城东工业集中区的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城东工业集中区的城市化建设,更好地形成城东的城市框架。 工程建成后,将为县城国民经济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为泾县的外延拓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对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发展区域社会经济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编制依据 1、泾县城东工业集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给我院的关于编制“泾县城东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设计任务委托书。 2、XX年*工作报告。 3、泾县城市总体规划 4、泾县“十一五”发展规划 5、泾县城市防洪规划 2 6、城东工业集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工程区域1:1000地形图 7、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有关工程标准、规范及预算定额和拆迁征地补偿标准。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3.1 拟建项目直接影响我 项目直接影响区为泾县城东工业集中区。 1.3.2 研究范围 一、工程建设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书,本工程包括以下道路: 1、财富路,全长寿356米,红线36米; 2、创业路,全长2400米,红线36米。 各道路所处位置详见“道路平面网络图”。 二、工程内容 工程内容包括以上各道路的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以及其他道路附属工程。 1.3.3 研究内容 1、项目影响区社会经济的现状与将来发展的分析预测; 2、项目影响区交通系统和道路网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的调查分析; 3、项目影响区雨水、污水管网的现状及发展规划的调查分析; 4、道路交通量的发展预测; 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标准及规模; 6、建设条件的调查分析; 7、主体工程方案设计; 8、雨水、污水工程的设计; 9、道路附属工程的设计; 3 10、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11、工程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 12、资金筹措; 13、经济评价; 14、环境评价; 15、综合评价。 1.3.4 评价年限 本工程建设期为2.5年,计算评价期主干路拟定为2009XX年,计XX年。 1.4 主要研究结论 1.4.1 工程建设条件 本报告通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认为该县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雄厚,道路建设材料来源丰富,运输条件极其便利,具备良好的工程建设条件。 1.4.2 交通量预测 通过分析,未来特征交通量预测结果 道路名称 财富路 创业路 1.4.3 工程建设标准 一、道路工程 项 目 道路等级 计算行车速度 XX年 6480 6480 XX年 8640 8640 XX年 13872 13872 XX年 18624 18624 单 位 财富路 创业路 城市III级城市III级主干道 Km/h 40 主干道 40 4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平 曲 线 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 平曲线最小长度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最大纵坡 竖 最小纵坡 曲 停车视距 线 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抗震设防 二、桥梁工程 桥梁 名称 桥梁 中心桩号 全长 (m) m m m % % m m m 度 BZZ-100 500 128 0 1.5 0.3 40 1500 2000 VI BZZ-100 500 160 0 1.5 0.3 40 1500 2500 VI 斜交 跨径布置(m) 角度 (°) 5.900% 纵坡 一号桥 K0+289.00 308.80 (25+30+25)+(5×0 25)+(4×25) 二号桥 K0+500.00 63.80 三、排水工程 1、雨水工程 设计重现期:P=1年。 暴雨强度公式: 雨水管道计算采用相邻地区芜湖市暴雨强度公式 q=3345/0.83 地面径流系数:取0.65 地面集水积水时间t取10分钟 2、污水工程 3×20 5 0.494% 5 规划于城北新四军大道东侧建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5%计,污水处理厂规模为7万吨/日。污水处理厂用地约6公顷,污水处理厂周围设防护绿化带,城东新区设新水泵站,泵站周围设置不小于10米的绿化隔离带。 1.4.4 工程建设规模 根据合同要求,本工程道路建设规模如下: 道路名称 建设标准 财富路 创业路 主干道 主干道 建设长度 4356 2400 红线宽度 36 36 设计车速 40 40 1.4.5 道路征地拆迁 征地暂按道路路面385.1亩计算,其中财富路248.3亩,创业路136.8亩;拆迁费按每平方米1000元估算,拆迁面积3060平方米,其中财富路2000平方米,创业路1060平方米。 1.4.6 工程方案设计 1、平面设计 财富路和创业路平面线性按城市规划路网布置。 2、纵断设计 道路纵断面线性设计主要根据以下要素来确定: 规划路网控制标高; 现状自然地面; 地下水位标高、城市防洪标高; 相交道路等控制性标高。 3、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设计以规划为依据,并结合道路的实际确立横断面设计方案,横断面车道横坡均为1.5%,人行道横坡为2.0%。 财富路 6 本道路规划红线宽36m。 4.0(人行道)+4.0(非机动车道)+2.5m(绿化带)+15.0m(车行道)2.5m(绿化带)+4.0m(非机动车道)+4.0m(人行道)=36m 创业路 本道路规划红线宽36m。 4.0(人行道)+4.0(非机动车道)+2.5m(绿化带)+15.0m(车行道)2.5m(绿化带)+4.0m(非机动车道)+4.0m(人行道)=36m 4、交叉口设计 财富路、创业路沿线交叉均为平面交叉,主干路与主干路相交采用信号灯管理,主干路与次干路相交视交通情况采用信号灯管理或加强交通管制。 5、路面设计 本设计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 拟定路面结构组合如下: 机动车道: 22cm厚C35水泥混凝土面层 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 20cm厚10%石灰土底基层 素土夯实,压实度95% 非机动车道: 18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 15cm厚5%水泥稳定碎石 20cm 厚10%石灰土底基层 素土夯实,压实度93% 人行道结构: 5cm厚25×25cm普通人行道板 2cm厚1:4水泥砂浆卧底 7 10cm厚C10混凝土基层 1.4.7 投资估算 泾县城东工业集中区道路工程6.26公里,投资11983.00万元。 1.4.8 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11983.00万元,拟由泾县地方财政自筹资金4983.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7000万元。 1.4.9 建设进度设想 本工程计划2006-XX年安排实施,初步设想如下: XX年4月XX年6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XX年7月XX年10月,完成勘察、设计工作; XX年11月XX年12月,完成项目全部建设。 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 1.4.10 财务评价结果 财务内部收益率(全部投资)为11.54%,财务内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0%,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达到行业要求,财务净现值大于零,说明该项目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投资回收期比较小,表现项目投资能按时回收。 第二章 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 2.1区域概况 2.1.1历史沿革与行政区划 泾县地域周以前为荒服。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秦代属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改鄣郡为丹阳郡,泾县属之。泾县县名始见于汉书,历来认为泾肥建置于汉初,故称“汉家旧县”。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据清嘉庆泾肥志记载,宋乾道三年府学学谕姚鹏飞在“题名碑”文中云:“泾实宣之望邑也,建自秦,历汉、晋、唐逮于国朝,距今凡一千三百余年”。嘉定间泾县县令王林在重修泾学 8 记中云:“泾古邑也,生自秦迄今千三百年”。泾县志.职官表中载:“秦罢封建为郡县,泾之为县见于前后汉书,盖实自秦始”。明嘉靖三十年和县邱时庸为三十一年由王廷干所编篡泾县志所作序中云:“泾邑自赢秦始置封壤颇巨,今石台、太平、旌德皆其旧地”。王廷干自序云:“泾固先秦之旧邑,而江左之名区也。汉晋以来,封壤称钜。至唐天宝永泰中析为旌、太、石埭三县,而泾地分焉。” 故泾县建置于秦,汉则因之之说,由来已久。存此产奋考。 泾县以水得名。境内青弋江古称“泾水”,故名泾县。 县境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0°21至30°50,东经117°57至118°41之间,东邻宣州市、宁国县;南界旌德县、黄山市、西接青阳县;北依南陵县。总面积2054.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4 7%。县志距省会合肥市公路里程233公里;距行署驻地宣 州市52公里;距黄山市115公里。古志称:县境介长山大谷间,当吴越之交会,为歙池之襟喉。 古代泾县境域较广。汉代,析县境西部部分地域置陵阳县。唐代,先后从泾县析出建县的有太平、石埭、青阳等县。新中国建立后,于XX年将茂林区樵山乡划属太平县。XX年复将铜山乡麻川山场4.3平方公里地域划归太平县。历经朝代更迭,政区分合,遂成现状。XX年,全县辖11个建制镇10个乡,总人口35.82万人。 2.1.2 地理位置 泾县地处安徽省东南部,位于北纬30°23至30°51,东经117°58至118°40之间,该县东与宣城市、宁国市接壤;南与黄山市、旌德县毗连;西与青阳县交界;北与南陵县为邻,处于长江南岸平原与皖南山区的交接地带。县域东西距离66公里,南北距离53公里,总面积2054.5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1个镇、10个乡、264个行政村和14个居民委员会。县人民*设于泾川镇,位于县境偏北,地处青弋江河谷平原,现状建成区面积约6.14平方公里。 9 2.1.3 自然资源 (一)矿产资源 全县矿产资源有35种。 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 铁矿、锰矿、铜矿、铅锌矿,钼矿、锑矿(地质储量3万余吨)、金、银矿等。 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 建筑材料:花岗石产地25处,大理石产地11处,产量1亿多立方米。石灰岩五大岩层分布带,有概算地质储量的矿点17处,白云岩产地1处,板岩产地1处,以及6条水系的黄沙。 化工、玻璃、陶瓷等材料:黄铁矿8处,钾矿5处,方解石矿1处,重晶石矿1处,硅灰石矿1处,瓷石1处,高岭土3处,耐火粘土11处,石英矿6处,均有一定的地质远景储量。 煤:据勘探,全县煤地质储藏量约1280万吨。其中有烟煤937.9万吨,占探明储量73.3%。无烟煤343.5万吨,占探明储量的26.7%。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森林资源:县域境内多竹木,是全省主要林区之一。林业用地206万亩,有林地和灌木丛占75%。XX年森林覆盖率达44.7%,木材蓄积达230万立方米,毛竹蓄积量达2600万根,居全省第3位。泾县地带性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并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境内现有木本植物600余种,主要常绿阔叶树种以青冈栎、苦楮为主,并有石栎、甜槠、锦槠、华东楠、豹皮楠、紫楠、红楠、石楠、大叶楠、冬青、米饭花、继木、栓木、尖叶山茶等。常绿阔叶林遭破坏以后,多生有锥栗、茅栗、榆树、白栎、小叶栎、枫香、化香、黄檀、栓皮栎等落叶树种。有的已形成占优势混交林。针叶树林以人 10 工林为主。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湿地松以及大面积的毛竹、元杂竹等,蔡村“竹海”广袤数十里,为江南一带少见。热带树种红楝子在本县有天然分布。因山区海拔高度不同,植被在垂直带上也有变化。 草地资源。泾县草地资源丰富,境内草本植物约计1000余种,其中药材达600余种,花卉60多种,余为牧用杂草以及水草植物,为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农作物资源。XX年全县有桑园35907地,茶园39029地。泾县蚕桑生产,唐时城乡已呈“寻街听茧缫”的兴盛景象,产丝质地精良,素有“碧色银丝雪样堆,犹胜湖州清水线”之誉。民国初,全县出产蚕丝仍为大宗。抗战爆发,急剧衰落,建国后得到发展,XX年全县产茧2329吨。泾县山区茶园遍布,所产绿茶素负成名,尤以火青、特尖、提魁之佳。清宁国府志称:泾县“火青”品最高,为贡品。建国后泾县茶叶生产迅速发展,XX年“火青”名茶投放国际市场,备受青睐,XX年被评为全国新增的十大名茶之一,XX年泾县“特尖”,又被评为部优名茶,XX年茶叶总产量为878吨。 动物资源: 全县境山高林密,溪涧纵横,自然环境优越,有兽、鸟、鱼、虫各种野生动物2000余种。清嘉庆泾县志载:泾县主要野生动物兽类有:虎、豹、豺、鹿、猿、窟、狸、狐、罐、猴、野猪、兔、松鼠、獭、貉、穿山甲、熊、玉面狸等。鸟类有24种,鳞甲类24种,蛇虫类12种。长期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野生动物有的绝迹,有的繁殖极少,如虎豹之类已属罕见。建国以来,*逐步采取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大部分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动物得到保护繁殖。据XX年代初调查全县各类野生动物约有115种。其中珍禽稀兽有梅花鹿、云豹、金猫、黑鹿、四不象、白鹇等,还有古生动物扬子鳄。鱼类特产有产于县西落星潭的“雪花金鲐”,味同长江鲥鱼;有产于琴溪的“琴鱼”,封建时代列为贡品,龙鳍果腹,长不盈寸,干制佐 11 茶,味美无比。 土地资源 泾县以丘陵低山为主,中山和平原所占面积很少,境内东南部黄山为最高峰,海拔1174.8米,海拔最低20米左右,两者相差1154.8米左右。全县地貌具二起一伏的特征,东南部和西北部二处为隆起的丘陵山地区,其间镶嵌一条带状河谷平原,总的地面高程,由西南向东北逐级递减,具明显阶梯特点。丘陵山地的走向与区域构造线吻合,大都北东走向。 2.2 道路现状及评价 泾县对外交通无铁路、民用机场及港口码头,只有公路运输系统,道路分布以县城为中心,呈辐射形至各乡镇。对外公路有北贡南陵县,桃花潭太平湖,榔桥旌德县,琴溪宣州区,昌桥南陵县。205国道南北贯穿全县,境内全长55.77公里,公路总长575.7公里,平均公路网密度为0.28公里/平方公里。 目前,工业集中区项目区完全处于新建状态,工业集中区内路网均未形成,仅有部分建筑物之间的临时道路和过境公路,并且均为区域性的连接道路,道路路面状况差,道路功能不完善,却承担大量的进出城交通。 2.3 沿线建筑、河流、管线等情况 本项目建设工程位于县城东部,道路沿线建筑物均未形成,均为农业用地及荒地,道路及管线均未形成。 2.4 自然条件和地震烈度区划 一、地形地貌 泾县境内地势东、南、西三面较高,北面较低,中部为狭长的冲击小平原。东南和西南诸峰林立,群山绵亘,属黄山余脉,东、西北部丘陵起伏,地势平缓,属九华山余脉。境内多山富水,大小山峰160余座,黄山为最高峰,海拔1175米,全县平均海拔250米。 12 二、地震地质 泾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淮地台下扬子台坳内次级单元沿江拱断褶带和皖南扬断带的过渡地带,它们之间以江南深断裂为界。县城地区具有明显的全息统陆相沉积特征。地表以上510米可见石灰岩层、红色砂层和砂乐岩层,基岩以上至地表大多为砂卵石透水层和亚粘土弱透水层。地基承载力一般为725吨/平方米。扬粟断层带穿境面过。 三、河流水文 青弋江为境内主要河流,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全县,县境内流长75公里;最大支流徽河,自南向北,在岩潭入青弋江,境内流长51公里;陈村灌区总干渠流经县内个乡镇,全长40.5公里,可自流灌溉,建有陈村、纪村、屏山、望村岭、百户坑大小水电站5座,小型水库50座。 四、气候气象 泾县属副热带季风性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6度,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最冷月(元月)平均气温15,绝对最高气温40.7,绝对最低气温14.7。全县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503毫米,最大日降雨量246.5毫米。年降水量变化:冬季偏少,夏季偏多,历年月最多降雨量分别为:5月、6月、7月、8月和9月。年最多降雨量为2270.0mm(XX年),年最少降雨量为970.5mm。历年一日最大暴雨量为246.5mm。风向夏季西南,冬季东北,最大风速20米/秒。县城位于河谷平原,静风频率高达43%,其中东北、西南频率为31%,北风为17%,东风为8%,东南风为2%,西南风为5%,西风为9%,西北风为4%。全县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011.5小时,日照时数历年最多是2451.6小时,历年最少是1613.6小时,无霜期长达240天。主要灾害天气为干 13 旱、暴雨。 五、土壤 全县土壤分为5个类型,黄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黄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红色粘土多分布在青弋江河谷平原外侧的低丘、岗地区;水稻土和潮土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山间盆地、山丘间和山前为较开阔地段。 2.5 自然条件对工程影响 2.5.1 对工程方案的影响 工业集中区项目范围内地形基本平坦,起伏较小,且工程地质坚实,有利于建筑和用地建设,因此具备良好的建设条件,自然条件对方案影响较小,在方案设计时,应当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进行多方案比较,做到安全、经济、实用、美观。 2.5.2 对施工条件的影响 工业集中区水源丰富,且雨量集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自然条件总体来说有利于施工。只是部分年季有水灾、旱涝现象。冬季轻冻,对工程施工有些影响。 2.5.3 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工业集中区地处皖南,建筑材料资源丰富,无需长途运输。水泥、沙石等主要建筑材料,完全能自给自足。 项目区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质上不存在不良构造,是建筑抗震有利场地,因此,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小。 第三章 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3.1 城市规划概要 3.1.1 城市性质与规模 县城的城市性质为:革命老区和宣纸之乡,以旅游为主、轻工和商贸并举的山区生态型小城市。 泾县XX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约为14.64平方公里,人均97.6 14 平方米。 3.1.2 城市空间发展方略 城区近期发展方向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往东南发展,远期则往西南和东部发展。 3.1.3 城市布局结构 规划依据现有的布局形态以及城市发展方向的趋势,遵循依山沿水,尽量尊重保持自然山水地形,不作大的拆建,规划采用“两轴”、“三带”、“四组团”的规划结构。 “两轴” 分别为依托新四军大道、桃花潭路发展的城市轴线。 “三带” 沿青弋江、幕溪河和陈村灌区总干渠沿岸建设的滨水绿化景观带。 “四组团”:中心组团位于县城中部核心区域,是全县的行政、商业中心,配套居住;城西南组团规划建成文教区以及居住区,突出县城居住和文化功能;城东组团主要发展工业,是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新区;城北组团依托交通优势,建设旅游综合服务区,强化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 中心组团:由于重心东移,东邻新四军大道、西靠青弋江的中心组团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中心,在新四军大道和谢园路交叉口的西南形成城市新的政务中心和城市广场,这也是中心组团与其他各组团的联系纽带。中心组团在规划上最先形成对老城环境需求的吸引,对疏散老城的居住密度和东部开发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中心组团的建设一方面要着重考虑和老城区的交通联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区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方式上要遵循新区开发和老区改造有机协调的原则。 城西南组团:规划主要依托现状的县一中扩建和县体育场的搬 15 迁,建设文教区和居住区,突出县城的居住和文化功能。沿桃花潭西路两侧以西苑小区和百园新村为基础规划建设一类居住用地。 城东组团:城东组团建设用地总体较平坦,其对外交通便捷。规划将建成县城的新兴工业组团。是县城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新区。以发展地方特色工业为主导的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多功能、综合性、环境良好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城北组团:考虑到交通和区位优势,规划于新四军大道和原322省道交叉口东南处规划具有文化、休闲、旅游功能的综合服务区。 3.1.4 道路网规划 对旧区道路系统作了全面整理,取消畸形交叉口,封闭和打通部分丁字路,对部分线型曲折的道路截弯取直,宽窄不一的道路,拓宽至规范宽度等,达到相应的路网间距和路网密度,规划城区道路系统以新四军大道为界,其中西部采用环状放射道路路网形式,东部基本采用方格网的形式。尽量保持与自然山水的协调统一。依据地形有一些变形,形成“四横三纵”主干路格局。 老城区路网主要呈向心放射状,并依托几条主干路重点向东部发展,使东部新区与中心区交通联系顺畅。其余东西向主、次干道尽量与周边山势平行,沿等高线设置与山势呼应。 1、城市主干道。道路红线宽50-30米,该类道路有作为城市主轴的新四军大道、谢园路、财富路、桃花潭路、红星路等。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为4060公里/小时。 2、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30-20米,该类道路有云茂路、体育路、气象路、稼祥路等。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为3040公里/小时。 以上级别的道路形成了城市的干道网络。 3、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25-15米,城市支路把城区划分为更小的街坊与小区,道路通入每一块地,以促进地块的开发与城市的全面建设。部分该类道路为旧区道路,不宜大规模拓宽,但需满足机动车 16 通行的要求,部分为交通量不大的通向周围乡镇的道路,道路红线宽1525米。该类道路主要有苏红路、叶挺路、天府路、青弋江大道等。 3.2 城东工业集中区用地规划 城东组团:城东组团建设用地总体较平坦,其对外交通便捷。规划将建成县城的新兴工业组团。是县城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新区。以发展地方特色工业为主导的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多功能、综合性、环境良好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3.3 交通量预测 道路的远景交通量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趋势型交通量:指现有交通量按其固有的发展规律,自然增长的交通量。 诱增型交通量:指拟建道路通车后,由于时空距离的变化,导致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相互依赖关系的变化而诱发的交通量。 转移交通量:指拟建道路通车后,从其他道路及由于竞争关系而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转移过来的交通量。 本项目财富路和创业路为新建道路,无现有交通量,其建成后交通量主要为诱增型交通量。 根据交通部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办法规定,预测年限为道路建成后XX年。本项目拟于XX年终建成通车,结合泾县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预测特征年定为XX年、XX年、XX年,预测基准年为XX年。 本项目交通量的预测分为趋势型交通量预测和诱增及转移交通量预测两个方面,趋势型交通量预测采用简化的四阶段法,即根据项目直接影响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资料,在分析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其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速度,从而计算未来各道路发生、吸引量,然后进行交通量的分布和路网分配工作,从而获得趋势型交通量。诱增及转移交通量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 17 分析结合的方法预测。 根据泾县工农业增长速度及其和客货指标,交通量增长的关系综合考虑,预测其中交通量的增长率拟采用:2009-XX年为10%;2012-XX年为7%;XX年-XX年为3%。 通过分析,未来特征交通量预测结果 道路名称 财富路 创业路 XX年 6480 6480 XX年 8640 8640 XX年 13872 13872 XX年 18624 18624 第四章 采用的规范、建设标准 4.1 采用规范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JG B01-2004 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J013-95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JTJ014-97 5、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2-96 6、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 7、城市道路和建设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8、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CJJ77-98 9、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CJJ11-93 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J021-89 11、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 JTJ023-85 12、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024-85 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 1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 15、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DJ20-78 1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BGJ14-87 17、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 18 18、给排水标准图集成电路 2002 19、消防技术规范 20、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 GB5768-1999 2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JTJ074-94 22、公路小桥涵手册 4.2 设计标准 4.2.1 道路工程 项 目 道路等级 计算行车速度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 平 曲 线 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圆曲线半径 平曲线最小长度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最大纵坡 竖 最小纵坡 曲 停车视距 线 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抗震设防 4.2.2 桥梁工程 桥梁 名称 一号桥 桥梁 中心桩号 全长 (m) K0+289.00 308.80 (25+30+25)+(5×25)+(4×25) 19 单 位 财富路 创业路 城市III级城市III级主干道 主干道 40 BZZ-100 500 160 0 1.5 0.3 40 1500 2500 VI Km/h m m m % % m m m 度 40 BZZ-100 500 128 0 1.5 0.3 40 1500 2000 VI 斜交 跨径布置(m) 角度 (°) 0 5.900% 纵坡 二号桥 K0+500.00 63.80 3×20 5 0.494% 4.2.3 排水工程 1、雨水工程 设计重现期:P=1年。 暴雨强度公式: 雨水管道计算采用相邻地区芜湖市暴雨强度公式 q=3345/0.83 地面径流系数:取0.65 地面集水积水时间t取10分钟 2、污水工程 规划于城北新四军大道东侧建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85%计,污水处理厂规模为7万吨/日。污水处理厂用地约6公顷,污水处理厂周围设防护绿化带,城东新区设新水泵站,泵站周围设置不小于10米的绿化隔离带。 4.3 新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4.3.1 道路等级的确定 道路等级的确定,主要依据其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作用、功能和适应的远景交通量确定。 根据泾县总体规划工业集中区道路等级如下表: 序号 1 2 道路名称 财富路 创业路 道路性质 主干道 主干道 计算行车速度 40km/h 40km/h 备 注 双向四车道 双向四车道 4.3.2 非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分析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定,一条自行车道宽1米,一条自行车道的路段通行能力为: Npb=3600×NbtTf× Npb:一条自行车道的路段通行能力(Veh/h.m) 20 Tf:连续车流通过观测断面的时间段(S) Nbt:在Tf时间段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自行车车数(Veh) Wpb:自行车道宽度 据有关资料分析得出,自行车两侧不受机动车干扰时的平均时速达18km/h;受平面交叉口影响时的路段通行能力则为100Veh/h.m(有分隔措施)。 根据泾县有关资料预测,至XX年,平均路段非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为3000Veh/h。 非机车道数n=3000/1000=3.0米(单向) 考虑到城市地下管线的埋设需留有适当的位置等因素以及泾县发展规模和用地布局影响,主干道单侧非机车道宽度定为4.0米。 4.3.3 机动车道通行能力分析 1、设计小时交通量 机动车道,通行能力按单位时间通过道路某断面的小客车数确定车道数的设计小时交通量按下式计算: Nh=N×K× Nh设计小时交通量; N设计年限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K设计高峰小时交通量与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值,取0.11; 主要主向交通量与断面交通量的比值,取0.6。 2、拟建道路单向车道数的确定 车道数确定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确定。 3、路段机动车车道通行能力计算如下: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结合本项目情况,同时参考国内一些资料,机动车路段通行能力为: N=n×g× N:车道单向设计通行能力 21 n:一条车道可能通行能力: 计算行车速度 n 50 1690 40 1640 30 1550 g:机动车道等级系数: 道路等级 g 主干道 0.80 次干道 0.85 支路 0.90 k:车道折减系数: 单向车道数 k 1 1 2 1.85 3 2.6 :交口影响折减系数:=0.85 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各条道路路段机动车道单向通行能力如下表所示: 编号 路 名 机动车道单向通行能力 设计服务交通量1 2 财富路 创业路 设计服务交通量 TD=SF/(.K) 管道路的设计服务交通量较本项目道路规划期末预测交通量大,但考虑到本项目是城市道路,车辆通行种类较多,因此道路断面是合理可行的。 第五章 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 5.1 沿线土地资源使用开发情况 城东工业集中区规划主要为工业用地和少量的商业金融用地,沿幕溪河北岸适当发展部分二类居住用地,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间以绿化带隔离。 二类居住用地:指多、高住宅区,以开发商品房为主,容积率控22 2063 2063 31259 31259 制在1.6-1.8以下,绿地率30%以上。 由于城市近期发展方向在原有基础上往东发展,所以近期的住宅建设中,应避免在中心区进行大规模的拆迁,而应避开原有的旧区,以较小的投资在片区的空地进行建设,同时提供相应的动迁用房,服务于远期全面的旧区改造。 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有导向作用,土地开发利用,必须以道路的修建为基础。本工程的建设是城东组团土地资源使用开发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5.2 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要求 要使泾县的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提高泾县在皖南的地位,加强泾县的有序发展,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和提高城市活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泾县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把泾县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具有优越的投资环境的区域性经济中心,泾县应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稳定的农业基础,提高整体经济素质,提高总体经济水平。实现这些的关键在于包括交通设施在内的基础设施的完善。泾县城东工业集中区道路工程的建设,拉大了城市框架,改善了泾县的交通条件,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为泾县的经济发展和工业集中区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5.3 拟建道路对工业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改善程度 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征集土地、拆迁房屋、造成建设区人口动迁,劳动力重新安置等社会问题。对农村居民而言,由于道路建设占用一定农田、菜地等耕地,由此会使农民的生存和生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受到影响;且对农民的劳作带来不便。便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在规划区范围内所有耕地均将变成城区,农民也将从务农为主转变成服务、务工、务商为主,故由此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从长远来看,道路的建设有利于提供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推进泾县的城市化进程。 23 拟建工程投入运营后,将改善城区的交通条件,加速该区域的社会发展。由于交通的便利和对外联系的加强,将带动影响区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亦将提高项目建设区域人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活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通讯等事业的发展,这将最终提高城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5.4 项目建设是工业集中区发展的需要 泾县县城城东工业集中区是泾县县城总体规划确定的以发展工业为主的工业组团,该用地组团东临规划的205国道,西临现在 205国道,322省道贯穿基中,规划建设用地约8平方公里,占县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的50%以上,是到XX年前泾县城市主要建设方向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而该区域内的城市道路是区域发展的根本,是地块的血脉,道路建设的速度是其建设发展的决定因素。 5.5 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