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尝试教学法的课堂结构.docx

    • 资源ID:3478835       资源大小:57.40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尝试教学法的课堂结构.docx

    尝试教学法的课堂结构尝试教学法的课堂结构 传统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一些教师上新授课的结构,大都采用苏联五十年代凯洛夫教育学的五个环节: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新授;4.巩固练习;5.布置家庭作业。这个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知识的一般规律,但已不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这种传统结构,是为传统教学方法而设计的。 如果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先练后讲"为特征的尝试教学法,这种结构就不适应了。 新结构的设计与实践 在尝试教学法的试验过程中发现,先进的教学方法同陈旧的课堂结构产生了矛盾,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实施尝试教学法也发生困难。在试验尝试教学法的同时,对课堂结构进行了改革。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六段式"课堂结构。一堂数学新授课大体包括六个阶段,以下把每个阶段的作用、要求和时间,逐一加以分析。 1.基本训练 包括口算基本训练、应用题基本训练、公式进率基本训练等。小学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要靠天天练,这样做,把基本能力的训练落实到每一堂课之中。同时,上课一开始就进行基本训练,使学生立即投入紧张的练习中,能安定学生情绪,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基本训练题的设计要注意为新课服务。 2.导入新课 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揭示新课题。一般要编拟一道准备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经旧引新,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为学习新教材铺路架桥做好准备。同时,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堂课学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这一步时间不长,但很重要。只要花一、二分钟,开门见山,立即转入新课。 3.进行新课 这是新授课的主要部分,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新课,如教师讲解、学生自学、演示实验等。由于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必须突出重点,集中全力解决关键问题,切不可东拉西扯,拖泥带水。另外,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太多,宁可少些,但要学得好些。 4.试探练习 一般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生同时练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要了解差生的情况。这一步是一次集中反馈,通过板演评讲,教师可以重点补充讲解,解决中差生学习新知识存在的问题。这一步可以说是"进行新课"的延续,又为下一步学生课堂独立作业扫除障碍。 5.课堂作业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提高练习效率,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里完成作业,这是一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布置作业不要一刀切,要面向中差生,可为优秀生另外准备"超产题"。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辅导,特别对差生,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种"课内补课"的效果特好。 6.课堂小结 学生做完课堂作业并不是课的结束,因为学生通过亲自练习,发现了困难,需要得到解决。同时还有一个迫切的心情,自己做的作业,到底哪几题对了,哪几题错了。所以,应该安排这一步,做好一堂课的结束工作,这样一堂课的安排就善始善终了。 这段时间里,首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再重点归纳小结。由于学生经过了十分钟左右时间集中练习,再听教师归纳小结,体会就更深了,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然后可以当堂公布正确的答案,使学生当堂就知道,哪几题对了,哪几题错了,便于课后立即订正错误。如有必要,再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也可以预告明天学习的内容。 从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尝试教学法的五步基本教学程序,并不是一堂课的全过程。而是"进行新课"这一阶段中的五个步骤,一堂完整的课,"进行新课"的前后还有其他阶段。 经过试验证明,实行这种课堂结构教学效果较好。主要表现在: (1)突出新课教学的重点。新授课主要是进行新课教学,新的结构六个阶段全部围绕新课教学展开,能够保证较好地完成新教材的教学任务。 (2)增加练习时间。新的结构几乎安排一堂课的二分之一的时间进行练习,从基本练习到巩固练习,再到课堂练习,要求逐步提高,层次清楚。这样能保证学生当堂练习,当堂消化巩固,当堂解决问题,不留尾巴到下一堂课去。 (3)改变了"满堂灌"、"注入式"的旧教学方法。新的结构,增加了练习时间,"进行新课"时间只能控制在15分钟左右,促使教师改变"满堂灌"、"注入式"的做法。 新结构的理论依据 1.系统理论的应用 课堂教学可以看作一个教学系统,课堂结构中的每一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必须认真考虑,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才能有效地发挥这个教学系统的整体效果。 尝试教学法的五步基本程序和六段式课堂结构,组成了新授?quot;五步六段式"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系统,在这个教学系统里以"解决尝试题"为核心。 2.反馈理论的应用 新的结构充分应用了反馈的原理,安排了两次集中反馈: 第一次集中反馈-第二次尝试练习。 进行新课结束,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及时传出对新知识理解程度的信息,如发现问题,教师能及时进行补充讲解,起到调节作用。 第二次集中反馈-课堂作业。 通过课堂练习,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如果再发现缺陷,当堂就能补救。 3.最佳时间理论的应用 一堂课40分钟,哪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学习效果较好,就是一堂课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上课后的第6分钟到20分钟之间,这段15分钟左右的时间是一堂课的最佳时间。因为开始几分钟,学生刚从课间活动转入课堂学习,情绪还没有安定下来;第6分钟开始,学生情绪已经稳定。又经过课间休息,这时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第20分钟以后,学生开始疲劳了,注意力也容易分散. 当然,一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如果安排在最佳时间,教学效果就好。传统结构把"检查复习"放在最佳时间里,是搞昨天的旧知识,可是转入"新授"时,学生已经疲劳了,新课的教学效果就差。新的结构把"进行新课"放在最佳时间里,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也集中,就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谈尝试教学法 这反映了广大教师改革旧教学法,探索新教学法的热情。一种新教学法的产生和成长,必须依靠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逐步完善。在这里,谨向热心试用和支持尝试教学法的同志表示感谢。 下面就各地教师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和大家共同研究。 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尝试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积极提高教学质量,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这是尝试教学法区别于旧教学法的最大特点。 单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而没有探索精神,也不大会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尝试教学法把培养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结合起来了。 尝试教学法与发现教学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发现教学法是国外介绍来的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一般做法是让学生利用教师或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亲自去发现应得的结论。尝试教学法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课本,通过尝试练习,自己去发现解题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尝试教学法与发现教学法是一致的。 国外的发现教学法强调儿童的个人发现,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科书的作用。认为不管多么高深的原理,只要教学方法得当,都能由儿童自己去发现。同时,由于没有详细介绍具体的教学,一般教师不易掌握。 尝试教学法是根据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儿童的心理特点设计的。它用尝试题引路,诱使学生自学课本,这样就能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尝试练习后,引导学生讨论,发挥学生之间相互作用,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作为形成概念的基础;最后教师讲解,保证使学生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 应用尝试教学法为什么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凡应用过尝试教学法的教师,大都觉得这个方法很"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自学能力发展了,教育质量也相应地得到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尝试教学法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同时又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注入式教学方法把学生处于"你讲我听"的被动地位,而尝试教学法则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这就是尝试教学法之所以"灵"的主要原因。 尝试教学法要求学生先练,教师再讲,会不会浪费时间? 有些教师担心,教师还没有讲解,学生就做尝试题,题目做错了还要订正,何必兜圈子,浪费时间呢。对于这个问题,让我们用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分析。比如,寻找一个陌生的地点,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不动脑筋随便跟着别人走,当时虽然一切很顺利,又很省力,可是离开别人的帮助,自己再去走,又不认识了。 第二种,是自己摸索找路,当时虽然费时较多,也可能要走弯路,但走了一遍,不会忘记。 第三种,是先学会看城市地图,然后按地图的位置和路线找到目的地。当然,起初要费时一点,但学会了按图找路的方法以后,不管什么地方都能迅速找到。而且去同一个地点,可以找到几条不同的路线。 尝试教学法好比是第三种方法。它不仅使学生学会一种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在学会解题方法的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掌握数学思考方法,发展智力,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本领。有了这种能力,不要看现在慢了一点,以后就可以超过别人。一位教育家说得好:知识是可能被遗忘的,但能力却不会被丢失弃,它将伴随你的终生。 应用尝试教学法,中差生能适应吗? 最初试验尝试教学法时,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顾虑。总以为教师还没有教,让学生先做尝试题,对优秀生不会有什么问题,中差生就难适应了。教学实践的结果,打消了我们的顾虑。出乎我们意料之外,中差生喜欢尝试教学法,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的幅度较大。 学会看书,学会思考,这正是中差生缺乏的东西。尝试教学法能引导学生主动地自学课本,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恰好能对症下药,解决中差生的根本问题。 尝试教学法的五个步骤是不是一堂课的步骤? 不是。尝试教学法的五步,并不是一堂教学课的全过程,而是"进行新课"这一环节中的五个步骤。一堂完整的数学课,"进行新课"的前后还有其他环节。 应用尝试教学法的新授课一般结构如下: 基本训练 导入新课 进行新课 1.出示尝试题 2.自学课本 3.尝试练习 4.学生讨论 5.教师讲解 巩固练习 课堂作业 课的小结 怎样编拟和出示尝试题? 出示尝试题是五步教学法的起步,起步得好坏将影响全局,所以编拟和出示尝试题是应用尝试教学法的关键一步,是备课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尝试题是作为学生自学课本例题的一种手段。编拟的尝试题要同课本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难度大致相等,仅是把数目或题材变换一下,应用题的题材最好选用学生熟悉的,数目不要太大,尽可能使学生能口算。这样,在计算机上不增加学生麻烦,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上。 在低年级能不能应用尝试教学法? 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自学能力,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又很有限,所以在低年级应用尝试教学法有一定的困难。一般地说,从二年级开始逐步应用,到中、高年级应用效果更好。 但并不是说,在一年级就绝对不能运用。在低年级可以适当应用尝试教学法。但是应用时要慎重,教 学内容一般安排在后继教材上,学生要具备为解决尝试题所必要的经验和知识。自学课本时,可以采用教师说,学生跟着看的办法,逐步教会学生阅读课本。 笔者在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理论一文中已经指出尝试教学法的局限性,这点还希望读者注意。一种教学方法不可能是灵丹妙药,十全十美。它在一定的条件下起着良好的作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未必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进行教学改革要有科学的态度。另外,试用一种新教学法不能要求一试就成功,教师要有一个熟悉和掌握的过程,学生也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要受到暂时的挫折而灰心,坚持实践,不断尝试,一定能取得成功。 三谈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与现代教学论有什么关系? 现代教学论与传统教学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教学过程不单纯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过程。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学到什么",而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了。因此,教师的使命,不应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进而主动地去获得知识和能力。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引起数学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化: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先练,教师再讲。 单纯传授知识-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被动听讲,死记硬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技巧性教育为主-思考性教育为主。 培养书生型人才-培养创造型人才。 以上各种变化,都是从传统教学论思想向现代教学论思想发展。为什么教师对尝试教学法有"似曾相识"和乐于试用之感呢?一是它来源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二是它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 尝试教学法是怎样的教学方法? 在现代的教学方法中,按照我的看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基本教学方法,主要有八种;另一类叫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国内外已有许多种,尝试教学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1.讲 解 法 综 -1.发 现 教 学 法 基 -2.谈 话 法 合 -2.自学辅导教学法 本 -3.练 习 法 性 -3.尝 试 教 学 法 教 -4.阅 读 法 教 -4.情 境 教 学 法 学 -5.演 示 法 学 -5.游 戏 教 学 法 方 -6.实 验 法 方 -6.程 序 教 学 法 法 -7.参 观 法 法 -7.机 器 教 学 法 -8.实习作业法 -8.模 型 教 学 法 综合性的教学方法是将八种基本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例如发现教学法和尝试教学法中,既有教师讲解学生看书,也有师生谈话学生做练习,有时还有演示教具做实验,把几种基本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最优的组合。 我认为,综合性教学方法的出现是教学法发展史上一个飞跃。过去我们是孤立地研究某一种教学方法,这是有缺陷的,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一堂课里不可能只用一种方法。一堂课里,既有教师讲解,又有学生练习,还要与学生谈话等等,它们总是综合在一起运用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完整的系统,其中的各种活动又是可以控制的,互相可以配合的。因此,我们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也必须从整体上,用相互联系的观点、运动的观点,考虑如何把几种基本方法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最优的组合,得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尝试教学法为什么有固定的教学程序? 尝试教学法有固定的教学程序,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新框框,是教条主义的。我认为,一种教学法要成熟,一定要提出一个相对稳定的程序,并能够按照程序去做。如果一种教学方法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序,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就不成其为科学的教学法。当然,不能绝对化,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基本模式,一个基本的教学程序,但是不能生搬硬套。生搬硬套就是程式化了,但这不是模式本身的缺点。 尝试教学法的五步如何灵活运用? 尝试教学法有一个固定的教学程序,它只是为教师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指示了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并不是凝固不变的,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情况的不同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灵活运用。 怎样灵活地运用这五步呢?根据我们的实践,学生熟悉尝试教学法以后,这五步就不必分得那么清楚,可以有机地结合进行。例如,出示尝试题后,学生可一边自学课本,一边就动手做尝试题了,第二、第三步就呵成一气。第四、第五出步,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可以结合进行,教师参加学生一起讨论,把需要讲解的内容穿插进来。这样做,比较自然,既 节约时间,又显灵活。 示 尝 试 题 边看书、边练习 学生讨论、结合教 师 讲 解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第二步与第三步可调换一下。出示尝试题后,不叫学生先看课本,而让学生先做尝试题,练了以后,再让学生打开课本对照。这样安排,也是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 教师的讲解是讲例题还是讲尝试题? 这个问题是大家通过实践发现的。教师讲解时不可能也没必要把尝试题和例题都讲一遍。那么究竟该讲尝试题还是例题呢?根据我们的实践,应该讲尝试题。 应用尝试教学法怎样进行练习设计? 一堂数学课上得成功与否同练习的设计关系极大。教师备课,很大一部分精力要花在练习设计上。尝试教学法把练习放在主要的地位,更要重视练习设计。我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个基本模式,我们把它叫做多层次不断尝试的练习,在不断尝试中,一步比一步有所提高。 基本训练题 (铺路) 为新课作准备。 准 备 题 (架桥) 为出现尝试题作准备,在新旧知识间架起桥梁。 尝 试 题 (探索) 与例题基本相似,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第二次尝试题 (巩固) 与例题稍有变化,再试探一下掌握新知识的情况, 并起巩固新知、反馈信息的作用。 课堂作业题 (主体) 这是基本掌握新知识后的练习,可适当结合旧知进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思 考 题 (发展) 这是机动题,留给完成课堂作业的学生做。 六个层次的练习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程度的信息不断地反馈出来,教师可以及时调控。因此六个层次不断尝试的练习设计,是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用尝试教学法是不是让错误先入为主了? 有些教师试用尝试教学法有顾虑,他们认为老师还没有教,学生先做尝试题,如果做错了,这不是把错误的印象先入为主了吗? 这是必须分清两种性质的尝试,一种是盲目的尝试;另一种是有指导的尝试。二十世纪初,国外有的心理学家曾提出"尝试错误学习",他们认为尝试错误学习可以在没有模仿的情况下进行,自己去尝试,在犯了许多错误之后,逐步纠正错误,从中学会知识和技能。这种尝试过程,多少带有一点盲目性。 尝试教学法并不是盲目性的尝试,而是指导的尝试。我们创造了三个条件,使学生可能尝试成功。 第一个条件:旧知识的基础作用。 第二个条件:准备题的引导作用。 第三个条件;课本例题的示范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试验班的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后,尝试题的正确率一般都在80%以上,有20%左右的中差生会发生错误。但是运用尝试教学法,开始做错尝试题并不要紧,因为接着就是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学生能够很快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再加上后面还有几个层次的练习,一般是能当堂解决问题的。 运用尝试教学法采用什么课堂结构? 运用尝试教学法,一定要有一个先进的课堂结构来配合它。这个先进的课堂结构简称为"六段结构"。一堂新授课分为六个阶段: (1)基本训练; (2)导入新课; (3)进行新课; (4)尝试练习; (5)课堂作业; (6)课堂小结。 尝试教学法的五个步骤就在第三阶段"进行新课"中进行。 最后,我想重复说一下,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尝试教学法仅是教学法百花园中的一朵。这种方法的天地很广,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一种教学法的创立和发展,一个人是无法办到的,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广大教师共同劳动的成果。我愿和全国各地同志一起,为创建我们中国自己的教学法体系而共同努力 尝试教学法步骤 尝试教学法简单的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讲解。具体分为五个步骤。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数学知识大多是通过习题的形式出现的,出示的尝试练习题要与课本中的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这样便于学生能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去解决尝试题。 新课开始,教师在宣布课题时,一定要明确提出,这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要求是什么,然后在出示尝试题。尝试题出示后,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第二步:自学课本。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愿望。这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例题就成了学生自身的需要。阅读课本时,教师可预先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作指导。由于尝试题与课本例题相仿,学生通过一定的训练是能够看懂的。学生可以通过看例题举一反三,学会尝试题的解决方法。 这种带着问题自习课本,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好。因为自学课本后,要立即解决教师提出的尝试题,自学课本的效果当时就能看的见,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自学课本例题,大部分学生对于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进而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尝试练习。 既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教师就顺水推舟让他们试一试。一般让上、中、下三种程度的学生进行板演,其他同学同时在草稿纸上练习。练习时,教师要巡回视察,及时了解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学生练习时,还可以继续看课本的例题,一边看,一边做。 第四步: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后,可能是一部分学生做对了,一部分学生做错了。教师根据学生板演的情况,引导学生评讲讨论,谁做对了,谁做错了。板演的学生可以讲一讲自己这样做的理由,不同看法可以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学生尝试练,尝试讲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是否做对,是否讲对,这时听教师的讲解已成为他们一种迫切要求。 第五步:教师讲解。 学生会做题目,并不等于掌握知识,还必须懂道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要进行系统的讲解。 这里的讲解与过去的旧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因为学生的起点不一样。由于学生已经自学了课本,并且做了尝试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教材关键地方重点讲解。 以上五步是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步骤。 、基本模式 一种教学模式,必须要有基本模式,适用于一般情况下的模式,也就是能在中小学各科中常用的模式。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再灵活应用,产生各种变式。如果没有基本的,谈不上灵活应用。这个基本模式必须充分体现尝试教学的“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特征,按照尝试教学过程,为了便于教师操作使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套基本操作模式,在一般情况下中小学均可使用,并且行之有效。它的教学程序分成七步进行。 尝试教学基本模式 主体尝试阶段 准备阶段 准备练习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铺路架桥。 出示尝试问题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发学生进行尝试。 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 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 学生讨论这一步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并进行合作交流。 教师讲解这一步是确保学生掌握系统知识,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的评价。 延伸阶段第二次尝试练习一堂课应该有多次尝试,通过不同层次的尝试活动,逐步逼近教学目标。 以上七步基本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主体尝试阶段、延伸阶段。这七步是一个有机整体,反映了学生完整的尝试过程,也是一个有序可控的教学系统。这七步中,中间的五步是主体,第一步是准备阶段,第七步是延伸阶段,这两步都是为主体尝试阶段服务的。 第一步:准备练习 这一步是尝试教学的预备阶段,一般要做好两个准备: 心理准备:创设尝试氛围,激发学生进行尝试的兴趣。 知识准备: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发展起来的,尝试教学的奥秘就是用“七分熟”的旧知识自己学习“三分生”的新知识。所以必须准备“七分熟”的旧知识。 为了使学生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尝试问题,必须要为学生创设尝试条件,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以旧引新,突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解决尝试题铺路架桥。 第二步: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也就为学生的尝试活动提出任务,也是确定尝试的目标,让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之中。思维始终是由问题开始的,有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问题是教学的基础,也是促进师生交往的核心。 提出尝试题是尝试教学法的起步,起步好坏将会影响全局,所以编拟、设计尝试题是应用尝试教学法的关键一步,是备课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 尝试教学法同其他教学法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有尝试题引路。尝试题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要求。 、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自学课本的兴趣。 、通过尝试题的试做,获取学生自学课本的反馈信息。 尝试题按照教学需要一般有5种设计方式: 同步尝试题:它与例题同类型、同结构、同难度,只改变内容、数字; 变化尝试题:它与例题的内容、形式、结构有些微变化,难度大致相同; 发展尝试题:它较例题略有变化,难度也略有提高; 课本尝试题:它以课本例题作尝试题。 学生自编尝试题: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编出尝试题 一般情况下大都采用同步尝试题,以减少尝试坡度,使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后,能举一反三自己解决尝试题,如果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同步尝试题对学生来说,已毫无困难,可用变化尝试题和发展尝试题。 有时用课本例题做尝试题,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做完尝试题,立即翻开课本看例题,发现自己做的同课本例题一样,分外高兴,这时自学课本只能起到验证的作用。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一般应是教材难度不大,估计学生没有自学课本也能自行解决的。只能偶尔用一次,给学生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用课本例题做尝试题,不能先自学课本了,而培养自学能力是尝试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有时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编出尝试题。例如,在教学“两步应用题”时,教师先演示:教师一手拿5支红铅笔,另一手拿3支黄铅笔,然后两手合起来,再拿出2支铅笔送给小朋友。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后编出题目:“老师有5支红铅笔,3支黄铅笔,送给小朋友2支,还剩多少支?”这道自编题就作为尝试题 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决定选用哪种尝试题。难易要适度,太容易了,学生会浅尝辄止;太难了,学生会望而却步。 尝试题出示后,要注意创设尝试的气氛,激发学生尝试的兴趣。教师可进行启发性的谈话:“这道题就是这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谁会做这道题目?”“教师还没有教,谁敢试一试?”“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道题。”先让学生思考一番,然后转入下一步。 第三步:自学课本 出示尝试题并不是目的,而是诱导学生自学课本的手段,起着引起学习动机、组织定向思维的作用。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自己探索解决尝试题的方法,这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能力的重要一步。如果说,出示尝试题是尝试教学法的起步,那么“自学课本”应是起步后学生探索知识的阶段。以尝试题引路自学课本,这是尝试教学法的一大特点。 在“自学课本”这一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它同教师的指导作用和课本的示范作用将会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这一步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看看书,而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教学过程。 事实上“自学课本”是尝试教学的第一次尝试,是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去解决尝试题,为了掌握好这一步,必须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由于教材要求不同,学生基础不同,学生自学能力不同,所以自学课本的指导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扶着走”。在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刚开始自学,如果让学生独立去自学,困难较大。这时,要立足于“扶”,一般由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看书。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启蒙阶段。教师带着学生看书,要详细指导,从哪里看起,怎样依次看,不但看课文,还要看插图。边看边提问,边看边动手操作。 第二种,“领着走”。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不必再扶着走,可以领着学生走。这是一种“半扶半放”的办法。在自学课本前,教师要先做指导,看课本时要着重看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也可先作适当的讲解,扫除学生自学中的障碍。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作点拨。 在“自学课本”这个阶段中,要使学生逐步掌握自学的方法,一般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阅览梗概初步了解学习内容。 仔细阅读逐字逐句仔细阅读。 勾划批点边看边做符号,如在重点句子下面标上“ ”,在疑惑处标上“?”号,也可在书上写写划划,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回答教师布置的思考题。 第三种“自己走”。经过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提高,也掌握了一定的自学方法,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走”。教师布置思考题后,让学生自己看书分析;也可边看书边做尝试题,也可先做尝试题再看书。先尝试练习,再自学课本,这时的自学作用,在于利用课本的示范性,让学生检验自我尝试的正确性。这种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好。因为自学课本后,必须解决黑板上的尝试题,自学课本的效果当时就能看到,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学课本中,学生遇到困难可及时提出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通过自学课本例题,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时机已经成熟就转入下一步。 第四步:尝试练习 出示尝试题是诱导学生自学课本的手段,尝试练习则是检验自学课本的结果。这一步在尝试教学法的七步程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检验前两步的结果,又为后面两步作好准备。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反馈的信息,组织学生讨论,然后进行重点讲解。搞好“尝试练习”这一步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主要有: 学生做尝试题正确与否; 错在哪里?有几种错法?什么原因? 学生对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哪些理解了,哪些还有困难? 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尝试题的情况如何?困难在哪里? 因此,这一步并不是教师休息片刻的机会,而必须通过巡视等手段掌握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并能及时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长时间练习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要想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必须克服这一不利因素。在尝试练习过程中巧妙运用多样化的题型,竞赛游戏化的组织形式吸引着每一位同学。设计必答题、风险题、抢答题、挑战题等。给全班同学按实力分组,以组长的名字命名。尝试练习时以学生板演为主,板演的同学自觉积极走上讲台,下面的组员齐心协力共争满分。这样,学生个个争先恐后,以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浓厚的兴趣来学习。对于个别失误的同学,组里的同学都愿意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他。出现了一种人人为集体添光彩的良好风气。 第五步: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后,发现学生有做对的也有做错的,已经了解到了他们理解新知识的情况。接着教师是否可以讲解了呢?不行,火候未到。这时,要求学生做进一步尝试,尝试讲道理,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学生讨论”这一步,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同时也会暴露学习新知识中存在的缺陷,为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提供信息。这一步是尝试教学法中较难掌握的一步,处理不好,会出现“无话可讲”,讨论不起来,或是叫几个优秀生讲讲,走过场了事。 讨论从哪里着手?经过反复试验,一般从评议尝试题着手为好。尝试练习后出现了几种答案,哪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学生有话可讲,讨论从这里着手就可化难为易了。判定了谁对谁错,教师直接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做对的道理以及做错的原因,把讨论引向深入。这种作业评议式的讨论也有各种不同层次,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以及教材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学生讨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同桌两人议论,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全班集体讨论。一般采用前后四人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要推选一人当组长,可轮流担任。如果座位按小组围座,讨论起来更方便了。 第六步:教师讲解 教师从前面两步“尝试练习”“学生讨论”中得到学生理解新知识的程度的反馈信息,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这是保证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重要一步。这里的讲解与过去的讲解是不同的,主要是学生的起点不一样。过去“先讲后练”,学生对新知识不甚了解,教师必须从头讲起。现在“先练后讲”,学生经过“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对新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当然就不必面面俱到,从头讲起,而是根据前几步的反馈信息,针对难点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如果这里还像过去一样,按部就班,从头讲起,那就失去运用尝试教学法的作用,成了穿新鞋走老路了。有个别数学教师开始试用时,讲了尝试题仍不放心,又把例题讲一遍,这样新课教学的时间反而比过去还要长,变成变相的满堂灌,是没有必要的。那么究竟该讲尝试题还是例题呢?根据实践经验,应该讲尝试题,不讲例题。我们从尝试教学法的全过程来看,开始用尝试题引路,看课本例题的目的是为了做尝试题。学生做的是尝试题,讨论的也是尝试题,当然对尝试题印象深刻,教师接着讲解尝试题是趁热打铁,顺理成章的。如果教师反过来讲解课本上的例题,就会显得别扭,影响教学效果。当然,我们也不能把例题丢开,可以联系例题来讲尝试题。教师讲解这一步是尝试教学法七步当中最难掌握的一步,难就难在教师的嘴巴太会讲了,一讲就象决了口的河水收不回来。教师讲解要适度,由于有了学生先练的基础,已经暴露出学生在认识新知所存在的问题,只要根据学生存在的困难进行点拨就行了。练在刀口上,讲在困难处 第七步:第二次尝试练习 这一步是再给学生“再射一箭”的机会。在第一次尝试练习中,有的学生可能会做错,有的学生虽然做对了但没有弄懂道理,是依样画葫芦的。经过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后,其中大部分人会有所领悟。为了再试探一下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以及把学生的认识水平再提高一步,应该进行第二次尝试练习,再一次进行信息反馈。这一步对学困生有所帮助,也可以说是为学困生专门安排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一条有力措施,能够保证他们尝试成功。第二次尝试练习题不能同第一次相似,否则就失去第二次尝试的意义。它一般同例题稍有变化,或采用题组形式。如出三道题材,其中一道同例题相仿,一道较例题稍有变化,一道是以前的旧知识。这三题组成一个知识系统,把新旧知识在一起练习,使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掌握新知识,促进学生内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第二次尝试练习后,教师同样要组织学生讨论,评价尝试结果。教师要根据学生在第二次尝试练习的情况,进行补充讲解。以上的七步的基本模式是一个有机整体,一环套一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提出问题到引导学生逐步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这七步基本教学程序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中每一步都是可以控制的,互相配合的,反馈信息畅通。 (二)、灵活模式 教学模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是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如果把教学模式的稳定性理解成刻板一成不变,这是片面的。尝试教学模式在注意稳定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教学程序的灵活性。教学法的灵魂在于灵活,固定不变,搞绝对化就没有生命力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在教学中尤为重要。尝试教学法有一个基本教学程序,仅是“基本”而已,应该根据学科特点、班级特点、学生特点、教材特点以及教师

    注意事项

    本文(尝试教学法的课堂结构.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