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少数民族服饰介绍.docx

    • 资源ID:3478793       资源大小:56.71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少数民族服饰介绍.docx

    少数民族服饰介绍少数民族服饰介绍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阿昌族男子服饰受附近傣族和汉族影响,穿蓝黑色或白色对襟上衣,下着黑长裤,未婚男子打白布包头,已婚后改为青布包头,青壮年留四五十厘米长的包头布在脑后或在包头上插花,喜佩“阿昌刀”。已婚女子一般穿中长而袖窄的对襟衣和及膝筒裙,以黑布裹绑腿,双袖肘部镶饰白布条,用黑或蓝布包头。未婚女子穿裤不穿裙,梳发辫盘于头顶,用三指宽布围在辫子里圈。女子喜欢在包头上插花,多在颈上戴三四圈银项圈,扣上长挂银链,腰间系银链,头、手、腕上戴银泡花镯,耳戴银耳环。 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广东省、贵州省等地。壮族服饰的主要特色在于运用精美的壮锦制作衣物,并使用银泡等饰品。 云南文山等地壮族女子穿深色偏襟或大襟衣,紧身短小,而且有密密的纽扣,下摆翘起,呈荷叶状,上面绣有五彩花纹,下配筒裙或百褶裙;扎绣花头帕,穿绣花翘头鞋。婚丧年节则穿偏襟银泡衣裙,头插各种银饰品。广西壮族女子穿栏杆衣和长裤,裤脚上绣栏杆边,裤外套镶边短裙,用布巾包头。广东北部山区的壮族女子穿较宽松的滚边衣裤,绑黑布裹腿,裤腰左侧挂彩穗筒,里面装有针线等物品。 男子穿大襟或对襟短衣,长裤,以青、蓝布缠头,束腰带,用白布作绑腿。广东北部山区壮族男子穿琵琶襟无领短衫,扎长腰带,穿肥腿裤。 主要分布于湖南省、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 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 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如今的人的服饰与当地的回族、东乡族无根本差异。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身穿白色衬衣,黑色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多穿中山服或军便服。未婚女子多穿鲜艳的各色上衣,头戴细薄柔软透亮的绿绸盖头;已婚少妇以及中年妇女平时多戴白色卫生帽,外出时则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多着深色服饰,戴白盖头。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布朗族穿着简朴,男女皆喜欢穿青色和黑色衣服,妇女的衣裙与傣族相似,上穿紧身短衣,头顶挽髻,用头巾缠头,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姑娘爱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宽大长裤和对襟无领上衣缠头巾。成年男子喜爱纹身。 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及四川、青海、云南等省。藏装的基本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肥大。直线宽边,色彩对比强烈。男女藏袍均习惯以粗纺厚毛呢为料,左襟大,右襟小,一般在右腋下钉一个纽扣,或是用红、蓝、绿、雪青等色布做两条飘带,穿时结上。男式藏袍多为黑、白两色,领围、袖口、衣襟和底边,镶上色布或绸子底边,古朴浑厚。夏天或劳动时,一般只穿左袖,右袖从后面拉到胸前搭在左肩上,也可左右袖均不穿,两袖束在腰间,古铜色的皮肤袒露于外,雄风凛凛,彪悍刚健。女式藏袍,分有袖和无袖的两种,夏秋两季的藏袍无袖。里面多衬有红、绿等色彩鲜艳的衬衣,衬衣翻领在外,衣袖要长于胳膊一至二倍,长出部分,平时卷起,舞蹈时放下,舒展飘逸,潇洒自如。藏族的帽子式样繁多,各地均有不同,拉萨等地以金宝顶帽为最多,用金丝或银丝绣织图案,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金花帽是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的民族帽。男女穿的藏靴,底高二寸,靴腰高至小腿以上,靴面用红绿相间的毛呢装饰,绣有图案花纹。靴头向上隆起。藏族男女喜欢佩饰。耳穿大环,手腕金银,顶戴珠链,尤其是在腰间,男挎长剑,女佩腰刀,更显得粗犷彪美。 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省,他们是从朝鲜半岛陆续移居到中国东北地区的,因此与朝鲜半岛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故朝鲜族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自称“白衣同胞”。民族服饰可分为官服、民服、节日服、丧服等。 男人服饰,下衣是肥大的"巴基"即裤子短衣外穿长袍,长袍及膝,也是交际中的礼服。 女人服饰,传统的女装分内外衣,上穿"则高里","则高里"外结带,多用花色绸缎做成长带,垂于胸前,鲜艳、漂亮,裤外穿裙子。青年妇女常穿筒裙,中老年妇女常穿开衩缠裙冬季在"则高里"外套棉坎肩。 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地。达斡尔族以信仰萨满教为主,美丽富饶的嫩江流域为达斡尔人提供了丰富的物产,其标志性的服饰是狍皮帽等皮制品服饰。男子夏天穿布衣,外加长袍,白布包头,脚穿皮底靰鞡,冬天戴狍头皮或狐狸头皮做的帽子。妇女穿长袍,以蓝色为主,穿白布袜和花鞋,年节或喜庆时穿各色绣花绸缎衣,外套坎肩。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它就像孔雀开屏一样,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令人叹为观止。只要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这话一点也不算夸张。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一个个如花似玉。傣族妇女一般喜欢穿窄袖短衣和统裙,把她们那修长苗条的身材充分展示出来。上面穿一件白色或绯色内衣,外面是紧身短上衣,园领窄袖,有大襟,也有对襟,有水红、淡黄、浅绿、雪白、天蓝等多种色彩。现在多是用乔其纱、丝绸、的确良等料子缝制。窄袖短衫紧紧地套着胳膊,几乎没有一点空隙,有不少人还喜欢用肉色衣料缝制,若不仔细看,还看不出袖管,前后衣襟刚好齐腰,紧紧裹住身子,再用一根银腰带系着短袖衫和统裙口,下着长至脚踝的统裙,腰身纤巧细小,下摆宽大。傣族妇女的这种装束,充分展示了女性的胸、腰、臀“三围”之美,加上所采用的布料经柔,色彩鲜艳明快,无论走路或做事,都给人一种婀娜多姿、潇洒飘逸的感觉。 傣族男子一般都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穿长管裤,用白布、青布或绯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显得潇洒大方。 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绵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如意;大象图案象征着五谷丰登,生活美好;充分表现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昂族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男子多穿蓝、黑色大襟上衣和宽而短的裤子,裹黑、白布头巾,巾的两端饰以彩色绒球。妇女多穿藏青色或黑色的对襟短上衣和长裙,用黑布包头,上衣襟边镶两道红布条,用四五对大方块银牌为钮扣,长裙上织有彩色的横条纹。青年人不论男女均喜欢佩戴银项圈、耳筒、耳坠等首饰。 在德昂族的服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妇女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蔑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蔑,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有的上面还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或包上银皮、铝皮。这一独特的习俗是唐代德昂族先民茫人部落以“藤篾缠腰”为饰习俗的延续。德昂族认为,姑娘身上佩戴的“腰箍”越多,做得越精致,越说明她聪明能干、心灵手巧。因此,成年妇女都佩带腰箍并以多为荣。 此外,在德昂族的饰品中,五彩斑斓的绒球也颇具特点。男子包头巾的两端、胸前,妇女衣服的下摆、项圈上,男女青年的耳坠上和筒帕的四周都装饰有彩色的绒球。这些绒球如同朵朵鲜花开放在他们的胸前和项颈间,鲜艳夺目,别具一格。 过去,德昂族还有漆齿纹身之俗。一般在手臂,大小腿和胸部刺以虎、鹿、马、花草等动植物图案或傣文经咒。 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乡族信奉伊斯兰教,在生活习俗上与西北回族相似,服饰上也带有回族的特点。 颜色素净,多青、蓝色或藏青色布制成。少女也有着红、绿色者。衣领圈及大襟均有绣花装饰。袖子宽大,滚一道花边。下穿套裤,裤管滚两道边,用飘带束住。节日喜庆,穿高跟绘花鞋,包头巾,发上插银制饰物。上衣长至膝盖,宽大。大襟右衽,袖长至手腕,袖口约15厘米。有的外套齐膝布坎肩,下穿长至脚面的裤子。结婚时,穿裙子或长袍。出嫁后戴黑色盖头,中老年戴白色盖头。 东乡族男子的服饰是,多穿短衫和深色坎肩,下穿及踝长裤。冬天穿山羊皮袄,在袖口处缝有黑色或红色的宽边。平时还穿毛织的褐衣。 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未婚时,髻顶盖“莲蓬”,用银簪撇上,头顶插上一把银梳或木梳,配戴耳环、项圈、戒指、手镯、针筒等银饰器。婚后,在髻上插两条钗花,髻中插一朵中心花,无论老少,均罩有头帕,年长妇女也有盘丝帕者。上衣为圆领,大襟,右衽便衣,袖管肥大,摆长至膝。领边、袖边、摆边镶有织锦花边,胸前系绣花围腰。正身穿裙或裤,裙子随膝下,细褶、雅致可观,裤脚口镶花边。男子着对襟衣,腰间捆一布带,常在腰带上撇根烟袋及火镰等物,头缠青黑帕或丝帕。 近年新晃根据侗族服饰特点和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研制了独具特色的“古夜郎风情服饰”,由定点厂家生产,经中国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专家评审认定为“夜郎服饰”,新晃的侗族、苗族、汉族等均可穿着。男服衣领为葫芦状,对襟、布扣、衣袖口、下襟边、裤筒口绣以竹节、太阳鸟、鱼等图案花边,女装为右袵、布扣彩色绣花便衣。或配彩裙,或配花边裤。绣花图案为太阳、竹叶、花鸟、鱼等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毯披于背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惟遮掩臀股前后。女子用两方长布,从肩部斜披至膝,左右围向前方。男女皆散发,前齐眉、后齐肩,左右皆盖耳尖。两耳或戴环或插精制的竹筒。现在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 独龙族的佩饰颇具特色,男女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戴料珠。独龙族纺织手艺比效发达,所织麻布线毯质地优良,色彩谐调,特色鲜明。 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男女汗衫的衣领、袖口和前胸等部位缀精美细密的刺绣几何图案或花草图案,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地。鄂伦春人的服装,头戴狍头皮帽,身着狍皮衣裤,脚穿狍腿皮靴,这些皮制服装做得实用、美观,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鄂伦春人穿的皮袍,男女式样基本相同,都是右大襟,男袍“尼罗苏恩”前后或左右开衩,女皮袍装饰美丽。春秋季的猎装较短,长到膝盖,夏季的狍皮毛很短,颜色发红,所以也叫红毛皮衣。雨天将旧冬衣毛朝外穿,可以防水。男子穿的皮裤只到膝盖,腰间肥大。裤脚折起来用带子系住,塞进皮靴里。出野外时还要在外面穿上皮套裤。 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等地。鄂温克族服饰的原料主要为兽皮。大毛上衣斜对襟、衣袖肥大,束长腰带。短皮上衣、羔皮袄,是婚嫁或节日礼服。无论男女,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喜爱蓝、黑色的衣服。皮套裤外面绣着各种花纹,天冷时穿在皮裤的外面。男子夏戴布制单帽,冬戴圆锥形皮帽,顶端缀有红缨穗。鄂温克族妇女普遍戴耳环、手镯、戒指,或镶饰珊瑚、玛瑙。已婚妇女还要戴上套筒、银牌、银圈等。 主要分布于台湾省、福建省。高山族崇拜蛇,传统服饰常用麻布、芭蕉布、皮革作衣料,其饰物种类众多,女子的刺绣也极为精美。 泰雅、赛夏、朱欧、阿美地区的女子多穿对襟长袖上衣,配腰裙,戴护腿。泰雅、赛夏的女子穿单裙,朱欧女子穿左右双合裙。排湾、阿美女子穿长裙。布衣、排湾、鲁凯女子用黑、红布缠头,外箍彩绣头带,穿大襟衣,右衽,左右开衩都很高,配裤子。雅美女子穿背心,围腰布,冬天用方布围裹,并在左肩打结。大陆的高山族女子穿对襟衣,内有胸衬,配筒裙,头戴红或紫色软布花环。喜庆日子里高山族男女都穿盛装,其衣裙裤带五彩斑驳,腿部和衣物上佩戴贝珠、料珠、银、骨、羽毛等饰品,有的还穿珠裙、贝衣等。 男子穿对襟上衣和对襟坎肩,没有扣子的用布带系结,下缠腰裙或前裙。泰雅男子在胸前挂菱形胸布,肩披彩色围披。布衣、朱欧男子多穿皮制背心、披肩、套臂和套裤。蓝屿岛上的雅美男子上穿背心,腰缠“丁”字布带。大陆的高山族男子穿对襟长衣、长裤,戴方形筒帽,用红色布条作边饰。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哈尼族崇尚红色、蓝色,擅长染色工艺,带有神话色彩的传统图案极其丰富,典型的样式是少女的“龟背装”。 女子穿大襟上衣,银纽扣,配长裤,坎肩上有挑花边饰,系绣花围腰。有的地区的女子穿对襟衣,里面穿缀有银饰的胸罩,配短褶裙,打挑花绑腿,平时多赤脚,喜庆的日子里穿绣花鞋。女子头饰,婚前多编辫子,婚后多盘发,以布缠头或戴帽子。 男子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自己织染的藏青色土布为衣料,束绣花腰带,以白布或黑布包头,老人戴瓜皮帽;有的地区的男子也穿右衽大襟衣,在大襟边缘缀两行银饰。 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甘肃省。哈萨克族的代表性服饰是女子的绣花连衣裙和男子的三叶帽。 女子穿连衣裙,外套坎肩或制服。少女的连衣裙色彩艳丽,裙摆处有多层荷叶边,绣花工艺使用很多,袖口、坎肩,套裤上都有。少女戴的水獭皮圆帽,帽顶绣花并缀一簇猫头鹰的羽毛;她们还戴一种用绒布制成的圆帽,上饰金线、珍珠或绣花,叫作“塔克亚”;结婚的时候要戴高统尖顶礼帽,称为“沙吾克烈”,上绣花卉,镶珠宝,缀串珠等饰物。新娘戴一年“沙吾克烈”,就要换戴花头巾。生育后的女子戴白布盖头,叫“克米谢克”,仅露面部而已。 男子穿套头型绣花衬衫,再穿对襟无扣的及膝袍。冬天穿对襟棉大衣或皮大衣,翻领,下穿宽松的棉裤或皮裤;腰束皮带,右挂小刀;头戴圆形皮帽、三叶帽或高顶毡帽等。三叶帽是用三块羊羔皮、狐皮精制而成的,外加缎面,顶插鹰羽,非常英武。男子的皮靴有软靴和过膝盖的高统靴等形式。 分布在黑龙江省的三江流域,那里山林密布,江河纵横,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赫哲族的鱼皮服饰文化是世所罕见的,熟制鱼皮,制作鱼皮线的技术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制作出来的鱼皮服饰具有防水、抗湿、轻便、耐磨等诸多特性。 女子穿鱼皮或鹿皮制作的长袍、长裤。长袍采用大襟,在衣裾边缘贴补上用鹿皮剪成的各种图案,有的还在下摆边缘缀上一排海贝、铜钱等作为装饰。女子在家时穿厚底的绣花鞋,外出时穿凯鞴鞋。未婚女子的发型是梳一根独辫,婚后则在脑后挽髻。 男子的长袍前后开衩,衣服上镶黑边或云头纹样,扣子比较特别,一般是使用两排皮扣或鲶鱼骨扣。男子服装也包括大襟皮质短衣、长裤等其他形式,狩猎的时候在长裤外要套穿鱼皮裤,戴狍皮帽和手套,脚穿狍皮、鹿皮靴或鱼皮靴。 主要分布于甘肃省。茫茫戈壁滩上的游牧生活,使裕固族服饰形成了简洁、牢固,而又色彩鲜艳、便于识别的特色。 女子穿的长袍,衣领直抵耳根,衣裾镶绣花边,长袍外套艳丽的坎肩,系的腰带色彩各异,左侧还常系几条彩色手帕,穿长靴。少女的长袍镶有织锦绦带或花布边,戴的帽子顶部饰有红穗;她们梳五至七条发辫,辫梢掺彩色丝绒线,发辫要系在背后的腰带里,额上所戴的红色头箍上缀着珊瑚珠。已婚女子梳三条发辫,发辫上戴长形“头面”,两条垂在前面,一条垂在后面。 男子穿镶有宽滚边的长袍,系红、蓝色布腰带,配长裤,戴锦缎镶边的白毡帽、礼帽或皮帽,穿高统皮靴。有的地区的男子穿镶白褐色边的、下摆开衩的长袍,外面再穿马蹄袖短褂,左耳戴大耳环,腰挂腰刀、火镰、火石、小佛像、鼻烟壶等物件。 少数民族服饰介绍 主要分布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河南省等地。散居在中国各地的回族人比较多,他们的服装与居住地的汉族人的服装已基本相同。回族信奉伊斯兰教,认为白色是圣洁之色,其代表性的服饰是男子的无沿小白帽和女子的盖头。 居住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回族女子穿的衣服较短,大襟,多为白色,外面套穿的坎肩长至膝盖,多为黑色,下面配长裤。与其他地区的穆斯林一样,女子平时要戴盖头,未婚女子戴绿色盖头,女子婚后戴黑色盖头,老年妇女则戴白色盖头。 西北地区的回族男子喜欢穿白色对襟短褂,下边穿长裤,外面套黑坎肩,一般配白布袜、黑布鞋。冬天的时候他们会穿对襟短棉袄,戴白色或黑色的圆帽子,也称礼拜帽。 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生活在海边,服饰以短衣长裤为主,女子的“砧板髻”和竹笠是其鲜明的特征。 女子穿白色紧身短上衣,无领、对襟,内衬菱形抹胸,配宽松长裤,套两侧开高衩的外衣,一般赤脚比较多。发式也很特别,她们将头发在头顶正中平分,在脑后梳辫子,用黑布条或黑丝带缠裹,再将辫子盘在头顶,称为“砧板髻”。 男子穿对襟衣,窄袖,衣长至膝,下边穿宽松的长裤,颜色以黑,白和红褐色为主,束腰带。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花色繁多的筒裙和挎包是景颇族享有盛誉的传统手工艺品,而戴在女子腰间雕刻精美的藤篾圈则是爱情的信物。 女子穿对襟或大襟短衣,多为黑色,配红色棉毛混纺的筒裙,束腰带,围藤、竹、草编制的腰箍,腿上套花护腿和藤圈。少女戴红色头帕,喜庆日子里穿黑绒上衣,上面装饰有银泡、银甩或银币,戴料珠和银质的项链、项圈、耳环、手镯等首饰。已婚女子包黑头巾。 男子穿圆领对襟上衣、肥短裤,缠头巾,以黑色居多。青年男子一般缠裹两端绣花并缀彩色绒球的白头巾,中老年人缠黑包头。男子外出时佩带长刀、背火枪,还背挎包。 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标志性的服饰是男子的白毡帽。 女子穿对襟而合体的连衣裙,外套黑坎肩,外出时再穿一件长外衣,少女胸前还缀有银扣、贝壳、银币等。女子穿的高统皮靴上装饰有精美图案。未婚女子梳很多根辫子,上面缀有银链、银元等作装饰;婚后则梳双辫。少女通常戴红色丝绒小圆帽,或戴缀有水獭皮的红色圆顶帽,顶缀珠子、璎珞、羽毛等。 男子内穿圆领白衬衫,配对襟短衣,下穿肥腿长裤,裤脚外侧开衩,外面套的长袍一般用羊皮、驼毛面料或棉布制作。衣裤以黑色为基调,但衣服上的绣花很多。他们腰间束皮带,挂小刀、火镰等。男子出门戴尖顶白毡帽,中老年戴灯心绒圆顶黑帽,冬天戴羔皮或狐皮帽,用红、绿、紫色平绒或黑条绒作面,称作“台别台依”。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其服饰上的主要特色是银泡装饰。 女子喜欢戴大银耳环、银项圈和手镯等饰品。有的穿黑布长衫,在衣裾镶缀几何纹彩色布作装饰,或者在前衣襟镶嵌银泡、银牌,下面穿长裤或筒裙;有的穿无领的齐腰短衫,让白内衣露在筒裙外面,用以模仿喜鹊的颜色,意为与喜鹊争艳。穿着这两种衣服时都用黑长巾包头,长巾的两端垂穗。 男子也有戴银质手镯、项圈的。他们通常穿对襟短衣,套黑面白里的坎肩或褂子,穿斜拼的肥裆长裤,一般剃光头,缠包头或戴帽子,帽子一般用三角形黑布拼缝,顶端缀彩色的穗子。 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其标志性的服饰是男子的“吊檐”和女子的筒裙。 女子服装的基本款式是短衣、筒裙,但不同支系和地区又有着明显的差别,有的地区的女子穿对襟衫,后襟绣花,配及膝花筒裙;有的地区穿贯头衣,花饰多集中于衣服侧面,以双面绣最有特色,配超短紧瘦的织花筒裙,打绑腿;有的地区穿对襟衣,直领的对襟衣前襟长后襟短,圆领的前后襟一样长,也穿花纹精美的筒裙。已婚女子在脑后梳髻,插骨簪或银簪,包黑头巾或覆绣花头巾。 男子穿对襟上衣及裤子,原先用木棉、麻织物等材料,后来改用棉布制作。有的地区的男子上衣缀有衣穗;有的地区的男子穿长及膝盖前后两幅布的“吊檐”;有的地区的男子穿镶白边的短围裙;男子大多梳髻,并用布缠头。 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其生活区域山高林密,气候复杂,物产丰饶,服饰多以羊皮和羊毛制品为主,颜色则以红、黑居多。 女子上穿麻布短衫,披小牛皮,下配灰色或黑色的及膝羊毛裙,披发、赤足;节日的时候,披红色大披肩,脖子上挂几十串珠子,腰佩贝壳串、刀、烟斗等。身上佩戴的铜或银质装饰品甚至重达几公斤。 男子多穿藏式氆氇长袍,罩野山羊皮或毛毡坎肩,披一块野牛皮,披发、赤足,头戴熊皮圆盔或藤条编的圆盔,帽后垂一块熊头皮,据说可以用来防备箭射刀砍。他们耳坠串珠,随身佩带长刀,携弓箭,带烟斗、烟盒等物品。 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满族人曾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清王朝,其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对中国近现代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标志性的服饰有女子的旗袍和男子的长袍马褂。 满族女子爱穿旗袍。传统旗袍的特点是衣身、衣袖宽松肥大,讲究精美而繁缛的装饰,一般在衣裾上都镶有多层宽窄和纹饰都各不相同的花边,因此旗袍又有“京城十八镶”的美誉。旗袍因其造型简洁流畅,纹饰丰富秀丽,能够细腻地表现出东方女性的独特神韵,故深为世人喜爱。满族女子在盛装时会梳被称为“两把头”的旗髻,这是将头发在头顶分成两绺后梳成的横髻与压在脖颈后的扁髻相结合的发型,与旗袍相配,以体现女子的优雅气质。满族女子的鞋底高约15至20厘米,上宽下窄,形似花盆,俗称“花盆鞋”;又因其鞋底的印痕像马蹄,所以也叫“马蹄底”。 长袍马褂是满族男子的常服,长袍的前后和两侧都开衩,袖口上常加一个半圆形的袖头,称为“马蹄袖”,它在马上民族的骑射生活中具有保护手背和御寒的作用。男子的马褂除了有短袖和长袖之分以外,开襟方式也有所不同。此外,坎肩在满族人的生活中也非常重要,它们分为对襟、斜襟、琵琶襟和一字襟等不同款式。其中一字襟坎肩又称为“巴图鲁”坎肩,是在前胸和两肩上都装有纽扣的样式,非常便于穿脱。满族男子的发式是留颅后发,梳辫,样子非常特别;腰间常悬挂多种配饰,以刺绣精美的烟荷包最为雅致。 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毛南人崇尚蓝青色,善于挑花刺绣,认为衣服是自己“灵魂”的寓所,所以极为珍视。女子的花竹帽和衣服上的三道黑色花边很有特色。 女子穿镶边上衣、滚边长裤,喜欢穿围裙和绣花鞋。已婚女子梳髻,盛装时头缠布巾,露出头顶的发髻,并用银、玉的簪或梳来装饰。毛南帽又称花竹帽,是用黄竹、黑竹细篾编成的,其花纹细如壮锦,非常精美。 男子穿青色或蓝色对襟上衣,用五颗晶亮的钮扣作装饰,配长裤,有时扎三角绑腿,用黑布包头。 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其居住地因山河阻隔,外人难以涉入,因而有“隐藏地”之称。门巴族的服饰风格既有受藏族影响的痕迹,又有自己独特的面貌。 女子的装束一般是在褐色长袍外穿白色氆氇筒裙,背披一块小牛皮。少女要披四条腿俱全的小羊皮,据说可以辟邪,但实际上毛皮具有保暖、防潮、背东西时垫物的作用。有的地区的女子上面穿白色短衬衫,外面穿宽松的长坎肩,配彩条长裙。门巴族女子喜欢佩戴首饰,如银手镯、戒指;缀松石、珊瑚串成的耳坠;胸挂五颜六色的串珠和银质“嘎乌”(护身)等。 男子穿红色氆氇长袍,腰系赭色腰带,头戴红色底、黄色边的小帽子,配软底牛皮长统靴,一般用红黑两色氆氇镶配缝制。他们外出时,在腰间佩带一把带鞘的砍刀。 主要居住于内蒙古自治区,其它省份也有所分布。蒙古族是马上民族,世代“逐水草而居徙”的游牧生活造就了他们深沉悠远、雄健苍劲的独特的民族性格。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服装以袍服为主,色彩浓重,但不同地区的服饰风格有所不同。 有的地区的女子穿分割式长袍这种袍子是用来纪念英勇的祖先的,它在肩、腰、肘等处进行分割裁剪缝制,并配戴象征太阳光芒的红缨帽;有的地区的女子袍服宽肥长大,镶边滚边工艺精湛,装饰华丽;还有的地区的女袍则以素为美,崇尚白色,朴素清丽。女子的配饰多以金、银、珊瑚和绿松石等材料为主,制作精美,风格雍容华贵。 男子长袍以缎、绸、丝绒等材料制作,有的长袍有开衩,有的长袍无开衩,在长袍外还经常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脚上穿的蒙古靴做工精细,别具一格。穿蒙古袍时一般要在腰间束带,束腰带既具有装饰性,又能防风御寒,便于骑乘,是蒙古族服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此外,男子还要在腰带上佩带“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 主要分布于贵州、云南、湖南、四川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苗族分支众多,居住分散,服饰丰富多样,因性别、年龄各异,有常装、盛装之分。其服饰的主要特征是镶绣、织补、蜡染工艺精湛,银饰丰富,崇尚青、蓝、白等颜色。 女子一般穿大襟或对襟衣,配百褶裙或长裤,但不同地区的苗族女子的服饰风格会有极大的区别。有的地区的女子穿宽松长裤,系绣花围裙,包头帕,衣裾上镶花边;有的地区的女子穿或长或短的百褶裙,系围腰,裹绑腿,银饰多达几十种;有的地区的女子穿的上衣多附披带、背牌、多层衣脚等配件,用挑花、蜡染、刺绣、色布补花等工艺进行装饰;有的地区的女子衣服上附有披肩领,下穿裙子,系围腰,后垂多条飘带;有的地区的女子在盛装的时候会罩一件缀有花披肩的外衣,以挑花、蜡染为饰,髻上还要缠帕或插木梳;还有的地区的女子喜欢穿藏蓝色的偏襟上衣,只设一粒纽扣,头上包挑花帕,或戴饰有花边的尖角帽。 男子穿对襟上衣或大襟长衫,配长裤,束腰带,打绑腿,一般会缠裹青布包头。有的地区的男子穿无扣白色麻布衣,佩绣花披领或披肩 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仫佬族崇尚青色,服饰风格素朴简约。 女子穿有滚边的大襟短衣,宽身阔袖,配绣花筒裙或长裤,束青布围裙,裙带上织有几何纹,喜欢佩戴各种金银饰品。未婚女子梳辫,女子婚后梳髻,老年妇女则用青布巾包头。 男子的传统服装是穿无领的琵琶襟衣。现代的青年男子穿对襟外衣和长裤。其衣料都是自织的青色土布。 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省。其服饰具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征。纳西族崇拜青蛙,剪成蛙身形状的羊皮披肩寓意着青蛙图腾。其最具代表性的服饰是著名的“披星戴月”女装。 女子服装多为黑、白、蓝三种色调。有的地区的女子穿大褂,坎肩、长裤,披羊皮披肩,披肩上缀有七个圆形绣锦纹样,代表七星,肩两旁缀有日、月,以此代表女子“披星戴月”般的勤劳;有的地区的女子穿百褶长裙、短上衣,戴青布大包头,佩大型银耳环。 男子有穿大襟长衫、肥腿裤,系羊皮兜,扎绑腿的;也有穿短衫长裤的。老人则穿麻布制成的无领长衫、青布坎肩,系腰带。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怒族服饰中最有特色的是男女佩饰,他们喜爱用珊瑚、玛瑙、贝壳、料珠、银币、铜环和竹管等进行装饰。 女子一般穿麻布上衣,套大襟坎肩,穿青色长裙,用料珠、珊瑚或精致的竹管等做首饰。已婚女子会在裙上装饰花边。有的地区的女子在女裙外面用彩条缠裹,束腰带;有的地区的女子喜欢用红藤缠绕于头部;还有的地区的女子包头帕。 男子穿大襟长衫或短上衣,裤子分短裤和长裤两种,系腰带,束发,缠青布或白布包头。外出的时候要佩带砍刀、弩弓和箭包等物品。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普米族信仰“东巴教”,传说中的东巴女神穿白色衣裙,骑白骡,只饮清泉和牛羊奶,因此普米族有崇尚白色的习俗。 有的地区的女子穿大襟上衣,配百褶长裙,束彩带,披羊皮披肩,扎黑布大包头,编发辫,扎牦牛尾毛和丝线并盘在头顶,不乏野性之美;有的地区的女子穿白色大襟短衣,套绣花坎肩,穿长裤,系围腰,用红珠串装饰辫子,并将其盘在头帕上。女子在喜庆日子里会穿绣花鞋,佩戴珊瑚玛瑙、珠玉宝石的饰品。 男子的服饰是穿宽松的麻布短上衣和裤子,披羊皮坎肩,或穿藏式氆氇和呢质长袍,要打绑腿、佩腰刀。 主要分布于四川省。羌族崇尚白色,其挑花刺绣的吉祥纹样久负盛名。 女子穿有精美绣花的长衫,系绣花围腰。未婚女子梳辫子,辫梢用红、黄、绿等彩色线缠绕,盘在头上后再用绣花头帕包覆;已婚女子梳髻,外包绣花头帕,在节日时戴镯子、银牌等各种饰物。 男子穿大襟长衫,右衽,传统的衣料多是自产的麻布,现代则以棉布和丝织品为主。外面穿羊皮坎肩,雨天毛朝外,晴天毛朝内,可以防寒、避雨、垫坐;腰间束腰带并悬挂镶银嵌珊瑚的火镰和刀。此外,还要包头,打裹腿,多穿草鞋。 分布于青海、甘肃省。撒拉族据说是古突厥人的后裔,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崇尚白色,男子的小圆帽和女子的盖头是其服饰的主要特征。 女子穿大襟短衣或夹袍,配长裤,套坎肩。少女穿红色或水红色大襟长袍,外套花坎肩,梳两条辫子,戴绿花线帽。女子婚后就在头顶上盘辫,戴绿色盖头或黑色花线帽。 男子的传统装束是穿羊毛材料的圆领长衫、大裆裤,束腰带,配腰刀,脚上穿牛皮鞋,里面絮有用以保暖的干草。现代男子的服饰有所改变,春夏季常穿宽松的白短衫,对襟,套黑色坎肩,配长裤,束腰带,右腰处围一片绣花布兜;冬季则穿对襟棉袄或羊毛袄。 主要分布在福建省、浙江省、江西省等地区。其标志性的服饰是女子的“凤凰装”。 女子穿大襟或斜襟上衣,配长裤,系围裙和腰带,穿绣花鞋。有些地区的女子不分季节都穿短衣短裤,缚绑腿,赤脚。现代的少女一般盘发,并将红、蓝绒线做成环状,掺杂其间,看起来像戴了一个彩色花环。女子结婚时戴凤冠,婚后会做成乙字形凤凰螺髻或截筒高帽式发式,这种凤凰式发型据说是为纪念她们始祖而设计的。女装上衣和围裙都绣有花鸟纹、几何形纹、民俗故事纹等图案。畲族佩带编织花腰带、彩色绸带及各色珠子,十分美观;所戴的尖顶斗笠也富有民族特色。 男子过去束发挽髻,穿大襟短衫,宽松的长裤。现在多穿对襟短衣,有排扣,裤筒较窄。 主要分布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其服饰特点是喜好使用青色和银饰,染织技术独特的“水家布”和刺绣图案精美的绣花鞋帽蜚声海内外。 女子的传统服饰是穿对襟银扣衣,配百褶裙,前后系长条腰巾,扎裹腿,穿翘尖鞋。现代的女子上衣是对襟短衣或长衫,衣袖宽松,配长裤,衣服上镶饰花边,系青色绣花长围腰,穿绣花鞋,用青布缠头。喜庆日子里女子一般都会穿装饰丰富的裙装。 男子的传统服饰是戴瓜皮帽,穿大襟的蓝布长衫,内衬白布短褂,下穿宽松的长裤。现代男子则穿对襟短衫、长裤,包青布头巾。 傈僳族: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省。其代表性的服饰是象征美丽爱情的百褶裙、长衫,以及女子头上戴的“俄勒”和象征勇敢的“百布衣”。 女子服饰种类很多,有的穿浅色上衣,外套深色大襟坎肩,裙子宽摆多褶,长及脚面,戴红、白料珠等串成的帽子,胸饰料珠、玛瑙等串成的项链,且以多为美;有的穿大襟衣、长裤,系围腰,缠包头;有的穿前短后长的右襟上衣和短裤,系围裙,打护腿,用黄、绿、红、白等各种颜色的布装饰全身,据说这是为了表达对远方战士的思念和炫耀亲人的功绩。 男子穿条纹长衫或大襟短衣,肥腿裤,有的围白色围裙,套护腿,缠青蓝两色或红白两色头巾;佩带腰刀和熊皮箭包(或竹箭筒)。青年用贝壳带装饰胸、腰;年长的男子戴珊瑚、玛瑙耳坠。 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吉克人生活在冰雪覆盖的帕米尔高原上,格外喜欢温暖而鲜艳的红色,服饰也多以防寒的毛皮材料制作。 传统女装都比较宽松,衣袖较长,裙长掩足。少女穿两侧开衩、下摆绣有花边和一个团花的外套;已婚女子则在身后系彩色围腰。帽子用红丝绒制成,绣有各种图案,盛妆时在发辫和帽子上还缀有银链和纽扣等。少女披黄巾,新娘披红巾,已婚女子披大头巾,中老年人用白巾,忌用黑或其他深色。 男子穿贯头式白衬衫,胸前常绣有花边,外套坎肩,配开衩长裤,冬季加一件对襟、无扣的长外衣,有时也穿光板羊皮大衣,系腰带。靴子很讲究,以野公羊皮作靴统,牦牛皮作底,冬天靴子里穿保暖的绣花毡袜。所戴的羊羔皮圆帽绣有花边,风雪天可把羔皮帽檐放下来护住面颊。 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塔尔人信仰伊斯兰教,服饰风格整洁、艳丽,刺绣装饰精美。 女子穿宽松的长袖连衣裙,上面有绣花装饰。青年女子一般穿有花边的白衬衫,外面穿深色坎肩,胸前绣花,配各色下摆有荷叶边的长裙,腰前系一块长方形小围腰,平时戴缀有珠饰的小圆帽;中年女子在额头扎方巾,外出时披头巾。女靴用柔软的羊皮制作。 男子穿绣有花边的套头式白衬衫,外套黑色短背心或黑色长衣,配黑色紧身长裤。帽子分为绣花小帽、丝绒花帽及黑色羔皮帽等几种。一般要在所穿的高统皮靴外加穿套鞋。 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省等地区。土家族的标志性服饰是用特色织锦制作的小围腰和男装上装饰性的“蜈蚣扣”。 女子穿大褂,左衽,镶花边,也有作云头纹装饰的,下配八幅长罗裙,罗裙红黑相间,或配以黄绸。用青布包头,系围腰,穿绣花鞋,所配银饰极其丰富。现代女子穿右衽大襟衣,配裤子,衣服上也有边饰,通常系围腰。未婚女子梳辫子,中年女子挽发,并用青布包头。 男子的传统服装是对襟多纽扣短衣、宽松长裤。老年男子则穿大襟长衣,也用青布缠头,腰际扎汗巾,穿草鞋或布鞋。土家族习惯用自织的青、蓝色土布、麻布及土锦作衣料,这种布料花纹丰富,色彩古朴明朗,旧时姑娘出嫁时用它们作嫁衣、头盖,赶庙会时用作披风;因质地太厚,现在多用作背袋或床上用品的材料。 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省。土族人以红色象征太阳,以蓝色象征蓝天,以黑色象征大地,以黄色象征五谷,以白色象征乳汁,并用这五种颜色做成女子的花袖衫,他们因此被人称为“穿彩虹花袖衫的人”。 女子穿斜襟长衫,小领,两袖用五色布拼接而成,外套坎肩,腰系绣花彩带。未婚女子裤子的膝盖下边镶一节红色裤筒,已婚女子则镶黑色或蓝色裤筒;外面穿镶有白边的红色百褶裙。未婚女子梳一条辫子,扎红头绳,辫梢系一块海螺片,外盖绣花头巾;已婚女子梳两条辫子,辫稍上缀有珊瑚,松石、海螺片等多种饰物。 男子的传统装束是穿镶黑边的白短褂,套坎肩,围绣花围肚,系绣花腰带,穿黑色肥裆裤,扎“黑虎下山”(即上黑下白)的绑带。现代男子夏天多穿高领长袍,冬天穿白板羊皮袄,上饰织锦花边;戴皮帽,穿长布靴。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佤族人生活在气候温暖、翠竹环绕的阿佤山区,竹制品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佤族服饰的显著标志也是在身上戴许多竹篾圈或藤圈,未成年女子每增长一岁,就加一个脚圈。此外,佤族的服饰纹样也具有极强的象征意味。 女子穿黑色短衣和红黑相间的条纹筒裙,样式有长有短,扎裹腿,赤足,长发散披于脑后,戴银头箍、耳环、手镯、项圈、臂箍、腰箍、腿箍等多种装饰品,而且这些饰品都以粗犷为美。 男子穿黑色无领短衣,对襟,裤子又肥又短,用白、红或黑布缠头,穿耳孔并戴红、黑线穗。青年男子戴藤项圈、银项圈,赤足,身佩长刀。佤族人喜爱筒帕,它们多由各种颜色的棉、毛、丝、麻线制作而成,色彩鲜艳,图案丰富。筒帕不仅是必需的生活用品,而且也是定情的信物、美丽的装饰。 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传统花帽精美绝伦,使用传统扎染工艺制作的“爱得来斯绸”格调独特,用它制作的女装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女子穿连衣裙,外套紧身绣花坎肩,冬天的时候则要套对襟棉袄,下穿短裤、衬裙,或穿长裤、皮靴。少女通常会梳十几条发辫;已婚女子梳双辫,除戴花帽外,还包花头巾,天冷的时候有围大幅羊毛巾的习惯。维族女子配戴的首饰品种很多,脑后还常插一把新月形弯梳。 男子所穿的齐膝长袍,称为“袷袢”,它的结构是斜领、右衽、无扣、不开衩,其材料多为竖条纹。袍的里面衬贯头式白衬衫,领口位置绣有精致的花边。一般在袍的外面用折成三角形的方巾系于腰间,下面穿长裤、长靴。维吾尔族精巧的绣花小帽“多帕”享有盛誉,男帽风格素雅,女帽色彩艳丽,花色众多。冬天的时候男子大多还会戴高檐黑色羔皮帽。 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服饰中的典型

    注意事项

    本文(少数民族服饰介绍.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