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加快社区建设服务园区发展.doc

    • 资源ID:3474173       资源大小:2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加快社区建设服务园区发展.doc

    加快社区建设 服务园区发展春晖路街道办事处 任山玲社区是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共同体。社区为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起着一种媒介桥梁和旋节沟通社会团体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作为开发步伐较快的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引进的企业越来越多,在企业就职的员工也越来越多。企业基本上不自建生活区,只向员工提供工作岗位,将员工工作之外的时间交给社会。工业园区管委会在园区功能配套中也在加快解决员工生活功能配套,但在解决生活功能配套后如何加强管理和为入住居民(员工)提供服务上有待进一步探索,现就如何加强对生活配套功能的管理和对入住居民(员工)的服务谈一些自己的看法。一、建桥园区蓝领公寓建设、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建桥园区目前入驻企业83家,共有职工25000余人。其中A区48家企业,职工17500人,B区3家企业,职工5000人,C区32家,职工2500人。现居住于园区附近的职工有7000余人,子女在此需上学、就医的有1000人左右。建桥工业园区蓝领公寓项目规划A区建设规模为10.16万平方米,B区建设规模约14万平方米,C区建设规模约26万平方米,共计约50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A区“蓝之托”小区共689套为企业员工使用,入住员工1500余人。C区蓝领公寓“蓝沁园”小区一期有363套提供给企业员工使用,入住员工750余人。A区“蓝之托“小区是引入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主要负责保洁、安全防范、物业档案资料管理、收发邮刊。C区蓝领公寓“蓝沁园”小区由跳蹬镇蓝沁苑社区代为管理,社区设有教育培训中心(夜校)、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室内健身房、棋牌室和托儿所、警务室等。A区“蓝之托”仅引入物管进行日常保洁、安全等管理,没有文体娱乐等活动场所,只为员工提供居住的便利。C区入住员工虽有蓝沁园社区代为管理,也有部分满足员工业余文化生活所需的功能,但社区工作的重点是为农转非人员的服务,为员工需求服务相对较少。目前两个蓝领公寓的管理都不能满足员工“8小时”外的学习、社会交往、休闲娱乐、心理抚慰、文化延续、生命保障等方面的需求。二、加快园区社区建设,服务园区发展的建议(一)加快社区功能配套,有效服务园区发展1、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加强社区阵地建设加强社区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抓好社区阵地建设是开展好社区工作的基础。园区在完善各项功能配套时,特别是住房功能配套时,要结合园区实际,围绕“强社区阵地建设,促服务功能提升”的思路和“便民、合规、适用”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社区阵地建设布局,注重配套社区服务功能。建议在配套社区服务功能时,独楼独幢建设社区五室(办公室、图书电子阅览室、活动室、会议室、警务室)、三站(党员服务站、现代远程教育站、医疗服务站)、一校(市民学校)、一栏(室外宣传栏)用房,面积不少于1200平方米,全面开展社区阵地建设。2、积极协调,加快社区组建园区在员工住房功能配套建设和社区服务阵地建设完成后,要力求阵地功能作用发挥到最佳效果,最好地为员工服务。建议园区管委会及时与所属街镇联系,将园区内服务员工的配套功能和社区服务阵地交由街镇管理。街镇根据员工入住情况合理组建社区,加强服务功能的管理和为员工服务。园区内入住的员工年龄结构轻,普遍素质高、观念较新、追求生活质量,并还有不少的“白领”阶层,他们需求的服务与农转非居民和其他普通居民需求的服务有所不一,针对这一特点,建议街镇单独组建社区进行管理和服务,在社区建设上着力从打造社区公园、社区文化长廊、社区服务平台、社区文艺舞台、社区心理辅导、志愿者活动入手,构建民主管理型、便民服务型、平安乐业型、生态宜居型和关爱互助型社区。根据园区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蓝领公寓情况,在建桥A、B区应各组建一个社区、C区应组建2个社区为园区企业员工服务。现建桥A区“蓝之托”已入住职工1500余人,园区管委会应与所属街镇联系,在建桥A区立即组建社区,加强服务和管理。建桥C区“蓝沁苑”入住职工750余人,可暂由蓝沁苑社区代管,但社区要有专职为员工服务的工作人员,待公寓建设逐步完成,职工入住较多后,单独组建社区,为园区企业员工服务。3、加快社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拓展和提升社区服务功能,是社区发展的中心内容,完善社区治理的内在要求。社区服务项目的拓展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服务主体的多元化和专业化。根据园区社区入驻员工的情况,各社区配社区干部为5-10人。街镇在配设园区社区干部队伍时,要注重从服务职工所需的知识、专业、能力等着手招聘社区干部,要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较熟悉企业发展的社区干部队伍。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提高干部素质,在培训内容上注重系统性、针对性和时代性,重点学习社区服务、社区建设及园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4、落实经费,确保社区工作正常运转社区所需工作经费一是列入街镇财政预算,确保社区日常工作正常开展。二是园区管委会补助一点和辖区单位资助一点,解决社区开展各项活动的资金缺口。三是根据“费随事转”的原则,凡委托社区共同承担的社会事务和公益事业,所需经费由相关部门划拨,专款专用。(二)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促社区工作扎实发展.1、建立党建工作机制,抓党建促发展随着园区流动党员不断增加,企业党组织的不断组建,如何整合辖区内各类资源,使辖区企业和企业党组织形成整体合力,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社区党组织服务园区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增强党组织工作力量。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针对企业党组织和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力量薄弱的现状,在组建社区的同时组建社区党(委)总支,作为区域企业和流动人口党建工作的责任主体。一是社区党(委)总支下设综合党支部,党支部负责人由社区干部担任,负责管理社区管辖范围内的“零散”党员和流动党员;二是将社区管辖内的各企业党组织纳入社区党(委)总支管辖范围,将企业党组织书记或业主党员纳入社区党(委)总支班子成员,形成园区党委和社区党组织对辖区企业党组织的双重管理。并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工作汇报、双向服务、结对共建、资源共享等相关工作制度和机制,增强社区党组织力量和工作活动,做到对辖区流动党员管理和企业的组织和工作的全覆盖。(2)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加强对党员的服务、教育和管理。社区党(委)总支下属的综合党支部在企业中设立流动党员工作站,及时掌握企业员工中党员情况,验明党员身份后建立流动党员档案,编入综合党支部,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组织参加党组织生活和党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他们参加社区的活动和支持社区工作,并将其参加活动情况记入流动党员档案中。社区党(委)总支要随时了解下属综合党支部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情况,将流动党员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情况定期向流出地党组织反馈。(3)建立企业党员进社区工作机制,引导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企业党员工作之余时间在社区,其生活、活动以及遵纪守法情况社区和企业都应掌握和了解。社区党组织与辖区企业建立企业党员进社区“互帮互助”工作机制,党员所在企业要鼓励党员进社区,参与社区活动,并对党员进社区情况进行考核。社区党组织要对党员进社区情况建立台帐,加强管理、监督,组织党员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并定期向企业单位反馈党员在社区生活中的表现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做到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不脱节。2、建立“社区-企业”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建立“社区-企业”联席会议制度,按照“突出问题及时开,一般问题定期开”的原则,在社区内建立由街镇、社区居委会、企业、物业管理公司等参加的联席会制度,将涉及本社区重大事务、重要问题、大型项目安排,社区管理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通过召开联席会议的形式,商讨解决。加强企业、员工与社区的联系与沟通,相互学习借鉴经验,研究探索新经验、新方法。建议社区与辖区内企业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可以采取碰头会、研讨会、调研会和现场会等多种形式。3、建立社区配套设施管理工作机制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坚持“社区服务社会办”的原则,实行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方针,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开展无偿或有偿服务,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可采取市场化方式,个人投资建设和管理。社区内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和活动阵地的建设一是园区在配套服务功能时同时建设;二是整合园区企业服务设施和活动阵地;三是街镇争取社会资金建设。在社区服务阵地和设施管理上,街镇、社区共同研究制定管理办法,严格执行财产登记造册制度,对社区配置设施统一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定期检查,安排专人负责经常性检修维护,确保正常使用。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活动阵地和设施得到有效利用。4、建立社区代物管工作机制园区入驻员工人数众多、情况特殊,一般物管公司纯市场化的运作方式难以提供最佳的服务,社区也难以掌握员工进、退公寓情况,建议将物业管理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格局中,建立“社区党委主导+社区物管公司的规范化运作”的具有社区特色的管理新模式。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使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街镇、社区的自身优势,解决物业管理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不断拓展物业管理服务的新领域,扩大物业管理服务范围,提升物业管理服务与社区服务水平,实现园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注意事项

    本文(加快社区建设服务园区发展.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