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流程的内部控制.doc

    • 资源ID:3470102       资源大小:2.35M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流程的内部控制.doc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硕 士 学 位 论 文THESISI OF MASTER DEGREE专业学位(MBA)PROFESSIONAL DEGREE(MBA)论文题目: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流程的内部控制 TITLE:Internal Control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mall and Medium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作 者: 杨志凌 指导教师: 杨有红 职称 教授 2011年 5 月 3 日论文题目: (中文)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流程的内部控制 (英文)Internal Control of Small and Medium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Production Process 字典1. 名词 1. country 所在学院(系):商学院学 科 门 类:工商管理专业名称:财务与会计作者:杨志凌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杨有红 教授论文主题词:中小企业、生产流程、内部控制、成本控制、ERP学习期限:2009年9月-2011年6月提交时间:2011年5月 摘 要统计显示:截止到目前,全国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这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它的发展和生存现状对整个中国经济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样一个经济体,它的生存周期一般却只有三至五年,造成这样的结果有着宏观和微观双方面的原因。具体到制造型企业,就存在着组织结构不明晰、财务体制不健全、流程设置不科学及内部控制不严谨等问题,这也是本篇论文所尝试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体系,然后阐明了中小制造型企业的现状,将其详细分解成生产环节、管理环节、财务环节,明确指出了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再对这些问题进行延伸,指出了可能导致的深层次矛盾和潜在的风险。最后给出了解决方案,方案细化到预算、采购、生产、存货、会计处理、内部审计、企业组织结构、资金管理等各方面,并且引入了ERP系统,从而科学地整合企业资源、实行零库存采购、加强财务部门对采购价格和数量的控制等,从技术上、措施上、企业环境各方面提出解决方案。笔者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机制灵活、市场响应速度快的中小企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其面临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复杂。但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改革成本低,新机制引入快,比较没有沉重的包袱,可以很快接受新技术、新思想、新体制,只要发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也相对容易。因此,只要政府从宏观上给予引导,企业从微观上自主变革,中小企业的发展必将无可限量。关键词:中小企业;生产流程;内部控制;成本控制;ERPAbstractStatistics show: Up to now, there are 10.231 million SMEs in the country, more than 99% of the total number of enterprises. SMEs products and services create the ultimate value of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equivalent to about 60% of state and tax amounted to about 50% of total tax revenue and provide nearly 70%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creating a nearly 80% of urban employment positions. This is a huge economy, its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affect the entire Chinese economy status. But such an economy, it's life cycle generally have only three to five years, the reasons conclude both micro and macro sides. Specific to th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re is a lack of clarity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inanci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process does not set the scientific and strict internal control problems, which is the problem this thesis try to solv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first, then points out the status of small and medium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朗读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1. 名词 1. enterprise2. company3. firmsplit it into production processes in detail, the management aspects, financial aspects,points out the problems in all aspects clearly. Furthermore extension of these issues that could cause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and the potential risks. Finally, the solution to refine the program budget, procurement, production, inventory, accounting, internal auditing, corporat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so on,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RP system to integrate enterprise resource science, zero Stock purchases, strengthen financial sector to the purchase price and quantity control, get solutions in technically, the measures,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all aspects. I believe that,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flexible and fast market response SMEs will get greater development , their problems will also be more complex. But compared to large enterprises, the reform cost is low, new mechanisms introduced rapid and have no heavy burden, so they can embrace new technologies, new ideas, new systems quickly, as long as the crux of the matter been found and right remedy got,the problem is relatively easy to solve. Therefore, if the government give a guidance on macro and the enterprises to adopt self-transformation on micro, SME's development will be phenomenal.Keywords: SMEs, production processes, internal control, cost control,ERP目录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典可翻译 50 多种语言· · Je ne sais pas !· mijn vriend· dti· · Wie gehts?· escargots· · Vær så snill· La voiture· · ¿Cómo estás?· · ! · · Je parle un petit peu français.· · · Hjelp!· Ich bin vierzig Jahre alt· nazdar!· miracoloso· hoje está ensolarado· · haydi gidelim· Buongiorno Principessa!· rouge· hello· Es ist sehr interessant!· · Wie bitte?· s t· .· · Pardon ?· Wie heißen Sie?使用“Google 翻译”,您还可以:摘 要IIABSTRACTII目录III第一章 导论11.1 选题背景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21.3研究思路与框架21.4 文献综述3第二章 本文研究所基于的基本理论框架42.1 内部控制的概念42.2 内部控制的意义42.2.1 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42.2.2 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42.2.3 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52.3 内部控制的五大构成要素52.3.1 内部环境52.3.2 风险评估52.3.3 控制活动62.3.4 信息与沟通62.3.5 内部监督62.4 中小型制造企业所涉及的具体内部控制72.4.1 管理控制72.4.2 财务控制9第三章 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过程内部控制现状103.1 中小型制造企业组织规划控制现状103.1.1 组织规划的原则103.1.2 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现行的组织结构图103.1.3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现行组织规划中存在的问题113.2 生产过程管理控制现状123.2.1 生产事前控制中存在的问题123.2.2 生产事中控制中存在的问题133.2.3 生产事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133.3 生产过程财务控制现状143.3.1 会计核算失真,生产过程财务控制缺乏数据支持143.3.2 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153.3.3 缺乏与生产进度相适应的资金计划控制16第四章 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过程内部控制的改进174.1 科学进行组织规划,为内控提供组织结构保证174.1.1 选择合适的企业管理模式174.1.2 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对企业进行组织规划174.1.3 对中小企制造企业组织结构的针对性建议184.2 采取成本控制措施,大力降低生产成本194.2.1 选择合适的成本管理方法194.2.2 基本科目设置和成本核算思路194.2.3 实行成本预算管理,制定成本目标值204.2.4 全面着手降低生产成本214.3 建立资金计划体系,强化财务控制224.3.1 编制适应生产过程的资金计划224.3.2 全力解决财务失真问题224.3.3 建立资金管理制度234.3.4 实行稳健的财务运作,建立风险预警机制244.4 按内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建立预算控制体系254.4.1 选择合适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254.4.2全面预算的编制流程254.4.3 全面预算管理的具体实施方面274.4.4 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与控制、分析与考核314.5 推广ERP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控制的信息化324.5.1 什么是ERP324.5.2 ERP在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具体应用334.5.3 ERP的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5第五章 结论36参考文献37致谢39第一章 导论1.1 选题背景本人选题来源于本人曾供职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这是一家家族制中型加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属于零部件,终端产品大都销往国外,技术含量较低,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几乎没有主动权。企业内部也面临着种种问题:管理滞后、效率低下、制度缺失等等。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并不是特例,而是代表了很多中小企业的普遍状况。统计显示,截止到目前,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不含3130万个体工商户),按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测算,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创造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不管是从企业数量上还是经济比重上,中小企业都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限制,其发展也面临着很大问题。宏观方面:(1)融资渠道不畅。由于国有大型银行体制改革滞后,小型商业银行发展缓慢,使得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成长中的小企业面临着贷款难,融资渠道不顺的问题,这样就直接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领域。(2)市场准入门槛高。据调查,全社会80多个行业,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个,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只有41个。而准入的41个行业中,大多数都分属制造业。(3)人才匮乏。中小企业由于待遇、福利、发展前景等各方面的原因,使之在人才吸引上并不占优势。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匮乏,企业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微观方面:(1)缺乏自主创新。由于中小企业人才相对匮乏,资金实力较弱,加之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很多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很弱,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也相当困难。(2)抵御风险能力弱。受企业规模和竞争力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在大的市场环境中只能充当被动的接受者,这样一旦环境变化,企业就有可能受到生死存亡的考验。(3)管理水平低下。目前的中小企业管理多为家长式,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没有建立现代企业治理框架,决策层缺乏监督和制约,这样就势必会影响其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据调查,中国小企业的生存周期一般只有三至五年,造成这样一个结果不仅仅有上述宏观方面不可抗的因素,更有企业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制造型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就是生产过程、财务管理及组织结构三方面,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三方面的研究,提出解决方案。1.2 研究目的与意义如上所述,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这是一个庞大的经济体,它的发展和生存现状对整个中国经济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7%来自中小企业,小型企业销售额增长率和工商税收增长率也均高于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还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全国工业就业职工中,有73%分布在中小企业,特别是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制后,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增加,农场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更成为了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稳定了中小企业就是稳定了社会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基础,稳定了社会的物质保障。然而,中小企业不比国企外企,它资金少、体系小、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抵御风险能力差、生存周期短,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弱势,对复杂市场环境的应对有盲目性、短视性的特点,这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引导。从另一方面说,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改革成本低,新机制引入快,比较没有沉重的包袱,可以很快接受新技术、新思想、新体制,只要发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也相对容易。而且,中小企业的改革成果,还可以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经验。1.3研究思路与框架本文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行文的,也就是在内部控制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目前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具体问题制定对策,以达到使企业快速、持久、健康发展的目的。文章主体分为三大部分,即首先阐明支撑本篇论文的基本理论体系,再介绍了我国中小型制造企业的生产现状,最后给出细化到各个生产环节及企业机构的可操作性解决方案。具体框架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并对论文行文思路和总体框架做出介绍。第二章:基本理论体系。介绍了本文得以展开和编写的理论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介绍了内部控制的概念、作用、构成要素,然后列出了针对中小型制造企业所涉及的内部控制内容。第三章: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过程内部控制现状。首先指出大部分中小制造企业的组织规划控制现状,然后具体指出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各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对成本控制方面、财务管理体制和资金运用方面的缺陷进行说明。第四章: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过程内部控制的改进。首先指出在组织规划方面的改革措施;其次提出加强成本控制,接下来指出要建立完善的财务资金管理机制,建立预警机制;再次要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从融资、筹资、合理利用方面编制科学的资金计划;加入ERP系统,提出从预测订单到采购原材料到生产过程再到存货管理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各种措施配合实施,以保证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1.4 文献综述本选题所能借鉴的比较系统的研究资料较少,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借鉴的主要有:阎达五,杨有红的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对内部控制做了一个宏观、系统的阐述,使本人对企业内部控制有了一个全局的了解。它指明了内部控制在现代企业健康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并具体提出了公司机构的设置方案,这是本人论文的理论基础。王如燕的论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具体指出了小企业现存内控制度的主要弱点及不良后果,并列出了小企业内控制度设计的原则,设计了两套小企业内控制度体系方案:简单控制方法和循环控制方法。李瑞的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分析了我国中小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五大问题,涉及到了财务管理体制、财务决策制度、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及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等方面,比较客观全面地分析了症结所在,为本人论文指明了方向。孙敬延的中小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策略探讨详尽地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的生产特点,指明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购管理策略,包括运用ERP技术整合企业资源、实行零库存采购、加强财务部门对采购价格和数量的控制等,从技术上、措施上、企业环境各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李静的谈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指出了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特点,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解决措施:组建企业物流中心、对存货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货稽核和盘点制度)。李玲的基于提高中小制造企业生产效率的企业流程再造研究把企业流程分为三个部分:增值的活动、非增值的活动和浪费的活动,这样就不是简单的按照流程步骤来分析问题,而是按照各环节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流程再造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流水线的改进,而是整个企业生产环境的变革。张丙刚的全面预算管理在中小制造企业的应用提出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现实中,由于受到管理水平、人才、经费等的制约,中小制造企业在前期预算和评估上往往是经验论,没有科学的评估方法,也往往把握不到最新的市场动向,这样就会使生产与市场脱节,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以上所列是本人的主要参考资料,对中小制造企业的生产和财务的各个环节都有详尽的分析和阐述,为本人的论文撰写给出了全景式的框架。第二章 本文研究所基于的基本理论框架2.1 内部控制的概念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框架指出“内部控制是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根据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完整和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是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3)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本篇论文里,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财务控制。2.2 内部控制的意义2.2.1 保证企业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企业决策层不但要制定管理经营方针、政策、制度,而且要狠抓贯沏执行。内部控制则可以通过制定办法,审核批准,监督检查等手段促使全体职工贯彻和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同时,可以促使企业领导和有关人员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遵守国家法规纪律的前提下认真贯彻企业的既定方针。内部控制系统通过确定职责分工,严格各种手续、制度、工艺流程、审批程序、检查监督手段等可以有效地控制本单位生产和经营活动顺利进行、防止出现偏差,纠正失误和弊端,保证实现单位的经营目标。2.2.2 提高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企业决策层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有效地管理经营企业,就必须及时掌握各种信息,必须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为依据,检查错误,揭露弊端,评价经济责任和经济效益,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并可以通过控制手段尽量提高所获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而只有具备了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信息的准确,资料的真实并为审计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总之,良好的内部 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防止各项资源的浪费和错弊的发生,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2.3 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财产物资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内部控制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对资金的收入、支出、结余以及各项财产物资的采购、验收、保管、领用、销售等活动进行控制、防止贪污、盗窃、滥用、毁坏等不法行为,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2.3 内部控制的五大构成要素2.3.1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各岗位员工的胜任能力、企业文化等,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制度和程序的优劣主要看制度和程序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为目标实现提供合理保障的程度。”它是内部控制进行的空间和基础,也是这五大要素中最宏观的一个。内部环境分为不可变的控制环境和可变的控制环境。不可变的控制环境主要是指国家对企业机构设置、财务处理等的一些硬性规定,这不是企业所能决定的。可变的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文化、企业规章制度及其执行力度等,这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进行设定并修正的。在对内部环境的控制中,必须在遵循不可变的控制环境的前提下运用专业知识、管理技巧对可变的控制环境做出改变和完善。 2.3.2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的过程,风险评估是风险控制的基础,它以控制目标为导向, 它必须判明企业要完成既定目标所存在的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分析各种风险的类型和成都,再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完成风险评估,包括以下四个步骤:(1)设置目标。风险是目标实现过程中不利的不确定因素, 目标设定是风险评估的前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21条规定“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应对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风险承受度是指企业成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不同层面的可承受限度。企业必须客观地认清自己的实力,设定一个科学的风险承受度,才能全面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2)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实际上市收集有关损失原因、危险因素及其损失事项数据库等信息的过程,根据引起风险的因素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前者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业务流程、组织机构、财务管理等方面,后者主要包括宏观方面的经济、法律、科技、社会等。(3)风险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24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企业进行风险分析,应当选用高素养的专业人员,首先保证所识别风险的准确性,再选择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4)风险应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26条规定“企业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 风险应对的重点是企业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应对策略。2.3.3 控制活动 风险评估提出了问题,控制活动就要解决问题。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28条明确提出“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营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需要补充的是,为了将企业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对采取的控制措施必须进行剩余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也就是说:只有剩余风险评估也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时,这项控制措施才会付诸实践。2.3.4 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组织结构的核心和基础,贯穿于内部控制全程,只有及时、准确、全面的收集到企业第一手信息,才能最深层次地把握企业的脉搏。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38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信息及时沟通,促进内部控制有效运行。”这里的相关信息是指影响其他四要素的信息。如规定所说,信息传递与沟通渠道设计应确保各个级别、各个岗位人员都能够获取实施控制所需的信息,认清自己的位置,也了解到企业的全面状况。2.3.5 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内部控制体系的最后一张王牌,是决定内部控制措施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重中之重。通过严格执行内部监督系统,可以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内部控制效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5条第5款规定“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应当及时加以改进。”另外,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44条规定“内部监督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关键岗位员工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的情况下,对内部控制的某一或某些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检查。”也就是说,专项监督是非常规的、有针对性的,它的频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日常监督决定的:如果日常监督真正起到了监督效果,把很多小问题都解决于萌芽之中,专项监督的频率就会降低。2.4 中小型制造企业所涉及的具体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的控制内容,如根据控制过程可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根据战略范围可分为:经营控制、战略控制;本文所谈到的则是根据专业特点和职能而分成的人事控制、财务控制、会计控制和生产控制。一般而言我们把会计控制归类到财务控制中,另外两点则归类为管理控制。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框架为中小型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提出了严格要求,也就是说,中小企业不仅要对业务流程进行控制,还要进行管理控制和财务控制,并且要注意控制系统的构建和运行的密切配合。2.4.1 管理控制具体到中小型制造企业,本文所涉及的管理控制有:公司治理结构控制、预算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和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起源于西方经济学,它是指“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财产所有者)、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简单的说,就是如何在公司内部划分权力。”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对于占企业绝大多数的很多中小企业来说,公司治理结构并不健全甚至形同虚设。由于目前很多中小企业是家族制企业特点,经营权和管理权合二为一,各个重要的岗位基本上都是企业所有者的亲属,这种亲属的关系就会超越上下级或者同事的关系,那么企业管理效率不高,内部监督不力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预算控制也就是预算管理,预算是企业管理者制定生产计划、分配企业资源的依据。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起点,通过市场需求的研究和预测,以销售预算为关键要素,扩展到生产、成本和资金收支等方面,最后编制包括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和专项预算等财务预算的体系;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全面预算为纽带,将企业战略目标和日常经营联系起来,分配企业所控制的资源,从而实现企业长远目标的一种管理机制。”生产过程控制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涵盖了从编制生产计划到实施采购控制到生产线上的工期质量控制到最后的存货控制,这也是一个系统概念。(1)生产计划是指“关于企业生产运作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是企业在计划期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任务的计划和对产品生产进度的安排。它反映的并非某几个生产岗位或某一条生产线的生产活动,也并非产品生产的细节问题以及一些具体的机器设备、人力和其他生产资源的使用安排问题,而是指导企业计划期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方案。”一个合理科学的生产计划是企业物料采购的基准依据,是资源调配的参考原则,(2)采购控制:采购是指单位为了满足物品(原材料、固定资产、办公用品等)或劳务(技术、服务等)等需要进行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在采购业务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经济的进行各种采购业务;支付款项后获得相应的物品或劳务;合理揭示企业应享有的折扣、折让;及时支付款项,维护良好信誉。”因此采购控制就是要求采购人员在进行采购任务时合理制定采购计划,与供货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最大程度的降低采购成本并保证采购质量,另外还要维护公司的信誉,以达到长期采购目标。(3)生产过程控制为确保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对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安装和服务过程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生产过程的分析,诊断和监控,它的作用在于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进行系统安排,对直接或间接影响过程质量的因素进行重点控制并制定实施控制计划,确保过程质量。其主要内容包括: 物资控制,确保物资标识和可追溯性。 设备控制和维护,对重要生产设备和工具做到定期维护,以确保其生产能力。 人员控制,确保生产工人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 验证状态控制,采用适当方法对过程的验证状态进行标识,区别产品验验状态并标明责任人。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制定和严格执行不合格产品控制程序,及时发现并处理不合格产品,以避免进一步损失。(4)存货控制: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备的物资,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协作件、商品等。企业储备存货之所以要储备存货有两种原因: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由于对商品价格有未来上涨的预期,为了降低企业成本而进行提前采购或者推迟出货。存货控制是按照一定标准和方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对企业的库存材料存货、在产品存货和产成品存货的批量及成本进行的控制。存货本身不能制造利润,但存货控制却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管理费用和成本支出,开源节流从而产生效益。存货控制要达到的目的是在最适当的时间订购最经济的物料量,并且在保证正常生产和避免过多占用资金方面达到一个平衡。2.4.2 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是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会计控制、资本控制及战略财务管理。会计控制的本质是要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有效,报表和财务报告的规范准确。据美国的最终规则,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定义为“为了保持详细的会计记录, 准确公允地反映资产的交易和处置情况的制度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为下列事项提供合理保证的内部制度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对发生的交易进行必要的记录, 从而使财务报表的编制满足公认的会计原则公司所有的收支活动经过公司管理层和董事的合理授权为防止或及时发现公司资产未经授权的取得、使用和处置, 对这种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且能够及时解决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资本控制包含两方面内容:资本结构控制和资金运用控制。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应综合考虑有关影响因素,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产生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合理的债务安排和运作将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反之,当息税前资金利润率低于利息率时,企业负债越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企业自有资金利润率就越低,严重时企业会发生亏损甚至破产,这时,负债规模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4)。资金运用控制则是指企业对流动资金特别是现金的运用管理,如何通过合理的运用资金,在保证企业日常生产和运行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财务措施如增加预收账款、催收应收账款、积极对外融资等并运用财务杠杆使资金达到最快周转速度,最高投资回报。战略财务管理是相对于传统财务管理而言的,与之相比,具有全局性、外向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对比如下:“传统的财务管理以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只对其资金流程进行管理,而不能超越企业本身,不能以企业在降低各类经营成本和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寻找平衡点来研究外部环境,忽视环境的战略关联,战略财务管理要求重视外部环境和各方资源,要求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了财务指标之外还有大量非财务指标,如产品质量、生产弹性、顾客满意度、从接受订单到交付使用的时间等,传统的财务管理没法提供。”因此,不仅需要合理规划和运用自身

    注意事项

    本文(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流程的内部控制.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