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的含义和特点发明与现实技术课件.ppt
第三讲 技术创新概论,一、技术创新的含义和特点,(一)发明与现实技术,何谓“发明”,发明是应用自然规律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产品之所以被发明出来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发明出来产品。分为有用发明和无用发明。发明的成果或是提供前所未有的人工自然物模型,或是提供加工制作的新工艺、新方法。机器设备、仪表装备和各种消费用品以及有关制造工艺、生产流程和检测控制方法的创新和改造,均属于发明。,发明与现实技术,发明区别于实际生产和工程中的现实技术或现场技术。发明要有应用前景和可能应用的技术方案和措施,一项发明能否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或工程活动,还取决于它是否能纳入已有的技术系统或引起已有技术系统的革新,以及资金、设备、人力、材料、管理和市场诸方面的条件。有了发明,未必就一定有相应的产品或工艺,未必就能解决生产和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只有把发明转化为产品研制、工艺试验,转化为技术革新、试生产、批量生产和推广应用,才能成为现实技术。,专利,为了推动发明及其应用,国家以法律形式把发明确认为专利。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是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成果,专利把发明的商品属性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之成为不得无偿占有的财产,从而保护发明者的利益。专利还要求发明者公开其创造成果以利于他人有偿使用,并把实施发明创造作为专利权人的法律义务,以促进技术信息交流和发明的推广应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有多种形体。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国魏时,马钧利用磁铁和差速齿轮制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指南车。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向用的磁针的方法。后来,又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盘。至晚在北宋后期,指南针已用于航海。,造纸术,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而蔡伦只是改造了纸。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活字印刷术,隋朝的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唐咸通九年(868)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刻印时间的印刷品。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升在雕版印刷业已普及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是用胶泥刻字,每字一印,烧后制成字印。将一颗颗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经烧烤、压平等工艺制成印版后,便可印刷。印版上的字印可取下反复使用。继泥活字后,中国人又相继发明了磁活字、木活字、锡活字、铜活字等印刷方法。,火药,火药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类爆炸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早在汉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药物硝、硫。经过长期的炼丹实践,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发明了火药,并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纵火用的火药兵器。经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铳等各种火器已达到成热的程度。,20世纪十大发明,1901年 无线电,1901年12月12日,意大利人马可尼创造了奇迹,他将无线电天线牢牢地系在高飞的风筝上,发射了一个摩尔斯电码“S”。它穿行了约2000英里,横跨了大西洋。这个信号从英国康沃尔郡的波尔德胡镇发出,在不到1秒钟的时间内就到达了接收地纽芬兰的圣约翰,马可尼听到了三声微弱的滴答声。这是通讯事业宣告诞生的声音,是电子时代到来的第一道冲击波。这个时代包括了无线电广播、电视和蜂窝式电话。,1903年 飞机,1903年12月17日,在太阳下山以前,奥维尔莱特和威尔布莱特已经能使他们用木头、电线和布料制成的飞机飞行59秒钟了。事实上,仅仅在15年后,所有现代飞机的各种部件即使没有全都制造出来,那么至少关于它们的想法已经诞生了。,1907年 塑料,1907年,比利时籍发明家利奥贝克兰无意中发明了苯酚和甲醛的化合物。这种首创的纯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具有防热、防电和防腐蚀的功能。塑料的一大好处在于其用途的多面性,从电话机到马桶,从烟灰缸到飞机零件,一切东西都用得上塑料。,1923年 电视机,电视机的发明者是英国的电子工程师约翰贝尔德,1923年他为自己发明的能产生8线图像的装置申请了专利。1930年底卖出了第一台电视机。1932年,英国广播公司播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规范的电视节目。从此,人类开始步入了电视时代。今天,人们利用卫星等途径,将电视信号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1928年 青霉素,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在一次细菌培养实验中偶然地发现有一种后来被称为青霉素的霉菌正吞噬他在培养皿中培养的细菌。根据弗莱明研究的成果,牛津大学的研究者们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提炼这种霉菌的办法,并投入医学治疗试验。1943年,为了医治在二战中负伤的战士,盟军开始将青霉素投入工业生产。在半个多世纪中,青霉素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促使人们开始重视抗生素家族的研究开发。,1942年 核武器,原子时代开始于1942年。为了打败轴心国法西斯,美国最高当局决定启动旨在研制原子武器的“曼哈顿工程”。1942年底,作为“曼哈顿工程”的一部分,第一个核反应堆在芝加哥大学一个体育设施下面建成并开始运行。1945年的7月16日,一团蘑菇云从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原子能研究中心腾空而起,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将两颗取名为“胖子”和“小男孩”的原子弹投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1943年 计算机,1943年,为破译德国的密码,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设计了第一台名为“巨人”电动机械式计算机,虽然这仅仅是一台用于解码的假想计算机,但却开创了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先河,从此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1947年,晶体管计算机问世。1959年,集成电路计算机诞生。1970年,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产生。从80年代开始,新一代微型计算机异军突起。在此基础上,人类迎来了网络新时代。,1953 DNA,1953年2月28日,英国著名遗传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宣布他“发现了生命的秘密”。克里克和他美国的同行詹姆斯沃森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生命科学的研究,终于从细胞核中发现了决定生命遗传的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分子结构,破译了人类、植物和动物的遗传密码。这个发现初步揭示了生命的秘密,推进对各种疾病的研究和医治,也促进了人类对改善食物结构的研究。,1954年 避孕药,1954年,美国医师格雷戈里平卡斯发明了避孕药,它是由两种抑制女性排卵的激素组成的混合物。避孕药之所以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原因就在于它把妇女从被动的生育中解放出来从此妇女们可以自主地控制生育,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要小孩,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何时怀孕。,1957年 人造卫星,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航天时代的开始。1961年4月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乘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卫星可以传输电视、广播节目信号,还可以为航空、海航、天气预报、科技信息等提供服务,从而把地球大大地“缩小”了。,1967 器官移植,1967年,南非外科医师克里斯蒂安巴纳德成功地进行了首次心脏移植手术。此后,随着医药和医疗器械越来越先进,医学家们逐渐解决了移植器官感染等难题,成功地进行了手肢等移植手术。医学界认为,器官移植的下一个前沿技术就是脑细胞移植,来根治诸如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医学顽症。,1978 试管婴儿,罗伯特-G-爱德华和帕特里克-C-斯特普托是两位研究所谓的试管婴儿技术的先驱。1978年7月25日,经过他们的努力,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在英国诞生。1984年,胚胎冷冻技术试验成功。1990年,胚胎移植技术试验成功。,滞后期,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通常存在“滞后期”历史上重大技术创新例子技术与产品发明年份创新年份滞后期日光灯1859193879采棉机1889194253拉链1891191827电视1919194122喷气发动机1929194314雷达1922193513复印机1937195013蒸汽机1764177511尼龙1928193911无线电报188918978三极真空管190719147圆珠笔193819446,(二)技术创新的含义,国外主要观点1.熊彼特(1912)的创新理论 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或者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就是这种不断创新的结果;而这种“新组合”的目的是获得潜在的利润,即最大限度地获取超额利润。,(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2.罗斯托(1960)的经济起飞理论人类社会发展共分为6个经济成长阶段:一是传统社会。二是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即从传统社会向起飞阶段过渡的时期。三是起飞阶段。四是成熟阶段。这是起飞阶段之后的一个相当长的、虽有波动但仍持续增长的时期。五是高额群众消费阶段。这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六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必须具备4个条件:(1)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2)经济中出现一个或几个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领先部门;(3)发明和革新十分活跃,生产过程吸收了科学技术所蕴藏的力量;(4)适宜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风俗环境。,3.伊诺斯(1962):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的保证、建立组织、制定计划、招收工人和开辟市场等。4.弗里曼(1973):技术创新就是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性转化。5.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76):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过程或服务引入市场。,国内主要观点1.傅家骥技术创新学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过程。,2.许庆瑞技术创新管理技术创新是一个新的技术思想从提出到首次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的实际效益的非连续过程。3.国务院(1999):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已成为学者和企业的共识),小结 虽然学术界关于技术创新的界定在文字上的描述不太一致,但具有如下两点共同内容:一是强调技术创新的效果,即技术创新最终以市场的成功实现为特征;二是强调创新是通过技术努力实现的。,分歧争论两种极端 一种是把技术创新看作纯粹的技术行为,把技术进步作为技术创新的目标。这种观点突出地表现为将技术创新等同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而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要求,创新成果的市场应用并不需要考虑或较少考虑。实质上,技术创新在这里被等同于技术的开发,技术的进步。,另一种观点,将技术创新看作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关注技术的应用,即面向价值转化与实现的应用创新。如有的文章认为技术创新的本质只是一种经济行为,技术创新能只能相对于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存在,如果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技术创新就不会发生或很难进行下去。相对于上一种观点而言,这一观点弥补了上一观点之不足,强调了技术开发中市场的导向作用,强调了技术开发成果在市场中的成功,这无疑从理论上抓住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技术的应用。,小结技术创新是一种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经济行为。,(三)技术创新的特点,1.不确定性和风险(1)技术上的不确定性 技术本身不成熟、辅助技术缺乏、技术寿命周期短以及企业间的竞争等。(2)市场上的不确定性 市场变化快、市场预测不准、模仿的存在、国外技术的引进。,美国铱星公司1998年11月1日正式使用,1999年3月17日宣布破产。铱星通过南北极运行在780千米的轨道上,每条轨道上除布星11颗外。这些卫星可以覆盖全球,用户用手持话机直接接通卫星进行通信,无需几米直径的抛物面天线就可以进行全球范围内的通话。铱星系统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卫星之间的接力来实现全球通信,相当于把地面蜂窝移动电话系统搬到了天上。它有两大优势:一是轨道低,传输速度快,信息损耗小,通信质量大大提高;二是铱星系统不需要专门的地面接受站,每部移动电话都可以与卫星联络,这就使地球上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通信落后的边远地区,自然灾害现场都变得畅通无阻。,失败原因,铱星系统本身不足。相对地面移动电话系统,铱星系统本身也存在许多不足,手机个头笨重,运行不稳定,价格又昂贵,不能在室内和车内使用等等。而整个世界通信系统的趋势却是手机越做越小,商家为了赚取通话费,甚至无偿赠送手机。市场机会已经失去。过去10年里地面移动通信发展迅猛,夺走了铱星公司的目标市场,相对地面移动通信,尤其是移动电话领域,铱星计划在时间维上已失去了市场机会。,(3)道德风险 资金的逐利性、个人集体的分裂等。(4)其他方面的不确定性 投资力度、人才技能支撑度和国家政策制度等。,2.高投入 高投入是技术创新中所必需的,一项技术研究的实施需要大量的科技专业人才、大量的资金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等,同时要对这些投入进行合理的安排、精心的组织以使其成为有机的整体。(物质基础、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研究与开发(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与开发是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库,并利用这一知识进行新的发明(OECD,1981)。R&D(1)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2)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3)开发(development)创新的产出:商业化过程;product-relatedR&D的产出:知识R&D与创新之间的关联(1)R&D费用已经被普遍采用为创新投入的测度指标:R&D、R&D/sales(2)R&D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苹果公司研发投入,3.高收益 高投入、高风险需要有高收益作为回报,这是技术创新的动力所在,高收益是技术创新成功的标志。(通过新产品更高的性价比,企业扩大市场份额,获得高收益。),苹果公司收益表,All numbers in thousands,4.其它特点 不同领域的技术创新周期具有差异性、技术创新的外部溢出、技术创新是一个受制于多种因素的过程等特点。,摩尔定律(Moors Law),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诺伊斯、摩尔与葛洛夫摩尔观察了从1959-1965年的数据,而以1959年数据为基准,发现每隔18个月左右,芯片技术就大约进展一倍。1965年4月,摩尔发表论文,提出“摩尔定律”。摩尔定律(1965年):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零件数量,每隔一年半左右就会增长一倍,性能也会提升一倍。,二、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一)技术能力企业的技术能力包括企业可控的研究人员、技术设备、技术信息和组织管理等要素,是企业多种科技要素的融合,体现着企业的技术潜能和综合科技实力。技术能力包括生产技术能力、技术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三个层面。,(二)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内容要素细分:包括企业的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倾向、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二)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三)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四)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六)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三)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是一个国家、地区或者组织在正确分析自身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所确立的技术创新的总体目标与作出的重点部署,目的是获取竞争优势。,(一)按照企业所期望的技术竞争地位的不同分类(1)技术领先战略(2)技术跟随战略,技术领先战略是指企业自主研发出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成为市场的领头羊。风险:对企业的自主科研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企业内部的R&D研究开发的支持。同时由于企业在开拓一个新市场,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因为很可能会出现研究方向与市场需求相背离的情况,这时,企业的研发资金就会被浪费。优势:战略领先战略可以在市场中占领制高点和主动权,在早期能够独占市场,获得超额利润。早期的竞争者比较少,市场份额几乎可以被战略领先者独占。同时由于产品的独特性,没有其他竞争者的价格威胁,所以价格会比较高,利润也因此较高。此外,利用消费者先入为主的消费心理,战略领先的企业会获取更多的忠诚用户。,技术跟随战略就是在技术领域自己不做企业的领军者,而是密切关注行业市场上出现的新动向,然后进行迅速的模仿与再创新,力争在成本、质量、功能、外观、稳定性等要素上超过其他企业。技术跟随战略不是简单的模仿,其效果在于模仿以及再创新的深度。优势:首先,战略跟随对企业的研发能力要求不是很高,也不会耗费前期的研发成本。技术领先企业用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市场的试水,所以战略跟随企业的风险小。其次,由于战略先行者已经打开了市场,消费者已经接受了这种产品,所以战略跟随企业不会花费太多成本去向消费者解释这种产品,省去了大量的宣传费用。不足:首先,往往技术领先者设立的技术 壁垒,尤其是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令跟随者们大为头疼。其次,战略跟随者会面临更多的市场竞争,市场份额通常已经被各个企业所瓜分,价格战此起彼伏,利润空间有限。此外,消费者容易先入为主的消费心理,也给后来者进入市场增加难度。,(二)按照企业所谋求的市场地位和行为方式的不同分类(1)进攻型战略(2)防御型战略(3)切入型战略,切入型战略,在对企业产品市场进行细分之后,就可以选择不同的战略以切入市场。企业切入市场时可选择的战略主要有两种:一是集中战略,二是产品高科技化。集中战略:就是企业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当前的单一的经营活动,如单一的产品、市场或技术等。选择该战略时,企业必须能找到独特的适宜的经营领域,有多种方法来减少对获得足够的竞争优势和能力,利用现有企业资源充分利用的风险。产品高科技化:最根本的切入点就是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企业产品的高科技含量。无论是企业自主进行技术开发,还是采用他人的专利发明;无论是企业自己开发新产品、新工艺,还是与其他公司进行技术合作,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和技术成果。,(三)按照技术来源的不同分类(1)自主创新战略(2)模仿创新战略(3)合作创新战略,三、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一)后熊彼特时代的创新理论,熊彼特之后的学者以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为工具,对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内部机制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从而使人们对技术创新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纵观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可以将其分为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四个学派。,1.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 新古典学派以索洛等人为代表,运用了新古典生产函数原理,表明经济增长率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以及随时间变化的技术创新。,2.技术创新的新熊彼特学派代表人物有曼斯菲尔德、卡曼、施瓦茨等,他们秉承经济分析的熊彼特传统,强调技术创新和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主要是将技术创新视为一种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并在分析这样一个过程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许多著名的技术创新模型。他们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新技术推广、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等。,3.技术创新的制度创新学派制度创新学派以美国经济学家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斯等人为代表,提出了制度创新理论,他们认为,所谓“制度创新”,是指经济的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的革新。,4.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学派国家创新系统学派以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夫.弗里曼、美国学者理查德.纳尔逊等人为代表,该学派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功劳,也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国家创新系统是参与和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其利用效率的行为主体、关系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系。,(二)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创新理论,网络经济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其主流模式是传统产业的信息网络化。新生的网络经济使技术创新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并影响了相关的创新模式。,(一)网络经济下技术创新的新特征1.多元化(行业-参与者)2.周期短(注重效率)3.整合力强(科技知识信息的整合)4.全球性(网络优势时空紧邻),网络经济对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网络经济的技术创新特征为企业提供更大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获取信息的新工具,而且也改变了企业管理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方式。1.虚拟技术创新(电脑三维设计)2.敏捷创新制造(快速,满足个性需求),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4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虚拟化技术。,四、技术创新的类型,(一)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是指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商品化或对现有产品的改进。产品创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创造出全新的产品;另一种是产品的性能、品种、材料、结构、款式、颜色、包装等产品属性进行组合。工艺创新,也叫过程创新,是指一个产品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它包括工艺、新设备及新的管理和组织方法。,A-U模式,美 James M.Utterback&N.Abernathy(1976)U-A模式:产品创新-process innovation-组织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动态演化创新动态模型的三阶段:(1)变动阶段(fluid phase)-产品设计具有多样性、变化快-创新的重点在于产品性能-创新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用户需求具有歧异性-创新的思想来源多样化:客户、非正式的外界联系,等等,(2)过渡阶段(transitional phase)-主导设计出现主导设计(dominant design):指为消费者共同认可的设计,且具有技术可行性。它对其它设计具有排斥性。-顾客对产品有了偏好性选择(3)稳定阶段(specific phase)-竞争焦点放在成本/价格之上-强调生产效率和规模经济-生产流程标准化-产品创新/流程创新以渐进创新为主,创新动态模型的阶段特点变动阶段过渡阶段稳定阶段竞争焦点产品性能产品多样性降低成本创新的主要类型重大产品创新重大工艺创新产品、工艺渐进创新产品品种 多样化/定制产品稳定设计/规模产量标准化产品生产流程柔性逐渐变得刚性效率高/变更成本大组织控制企业家精神项目小组/强调协调强调结构、目标、规则U-A模式的缺陷(1)A-U模式更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且产品消费者在偏好上具有同质性。对于那些不具有规模经济和学习效应的细分市场,则A-U模式解释力较弱(Teece,1986)。(2)A-U模式在解释发展中国家或是处于创新被动跟随者地位的企业创新分布时,也存在一些问题(J.Lee,1988)。(3)A-U模式未能为理解整个技术进化过程提供一个综合框架(C.DeBresson and J.Townsend,1981),(二)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模仿创新是指在率先创新的示范下,引进和破译率先者的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开发和商业化。,山寨产品,山寨产品是处在市场培育期的发展中国家,由一些有智慧有头脑的企业家,为满足那些受消费能力限制、无法满足生活需求品的群体对某种欣赏的产品的消费欲望,或者因为市场存在着的一种固有的产品因为长久没有创新和换代,而通过“复制、模仿、学习、借鉴和创新改良”的方法,推向市场的一种“快速、满足平民、适销对路、具有多功能性低价位”的品牌产品。,亚都加湿器,“亚都加湿器”的董事长何鲁敏先生就是最典型的“山寨王”。他1985年赴日本理研钢机株式会社做访问学者2年,现了“加湿器”这种高科技产品。回国后,1987年创办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进行科技改良和攻关,终于仿造、研发、制造出我国第一台“空气加湿器”,不仅弥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科技空白,还为我国的提高生活质量开了先河。现在的北京亚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完全靠自主创新研发高科技产品的企业,何鲁敏先生这位过去的“山寨王”,已经成为响当当的科技带头人和著名的企业家,现在还兼任该公司首席科学家。,积极作用,一是“山寨产品”对产品垄断带有监督职能。二是“山寨产品”促使主流产品技术革新。三是“山寨现象”搞活了流通。四是“山寨文化理念”带来思维意识革命。五是“山寨文化”发展促进了自主就业。,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企业间、企业与高校、研究所之间合作推动的创新。自主创新是企业以自身的研究开发为基础,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克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努力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完成技术的商品化。在很多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企业创新一般会经历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的研究过程。,(三)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渐进性技术创新(连续性技术创新)是指在原有技术路线上的改进和变革,与原有技术存在互补关系。突破性技术创新也叫不连续技术创新或破坏性技术创新、根本性创新,是指一些占主导地位及领先技术却被一些新兴的、经常被人忽视的技术所取代。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打破原有技术的束缚,在新的资源上进行创新,突破性技术的出现意味着对原有技术的替代。,(四)封闭式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封闭式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原有主导模式。在封闭式创新中,创意首先在企业内提出,经过一系列筛选和流动过程,最后只有少数创意能够成功地在市场上实施,创新过程主要局限于企业内部,企业研究与开发紧密相连,最终将成功的创意推向市场。开放式创新模式是描述企业在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不仅通过企业内部研究和开发,而且还涉及内部开发和外部技术获取相结合,企业与外部有效互动,获取外部可商业化的创新资源,同时将无法通过内部路径实施商业化的企业内部创新成果在企业外部实现商业化。,(五)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原始创新是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学发明、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的创新。二次创新是指在技术引进基础上进行的、囿于已有技术范式并沿既定技术轨迹而发展的技术创新,或者是引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进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二次创新的典型事例:中国南车的高铁列车,2010年12月,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南车”)宣布,与跨国公司美国通用电气(GE)签署合资合作框架协议,后者将把中国南车的高铁动车组技术引入到美国。外界解读为:世界上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最强的美国,在经过长达半年的审核后,认可了中国南车高速动车组的自主知识产权,中国有望从高铁技术引进国转变成为技术输出国。作为我国铁路装备重要支柱企业,中国南车拥有包括铁路机车、客车、货车、动车组、城轨地铁以及牵引传动系统等相关零部件研发、制造的18家高科技子企业,拥有以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地铁车辆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产品的研制技术,制造的铁路机车车辆和城轨地铁车辆产品,服务于中国铁路和各大城市,为交通运输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五、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新趋势,(一)研发投入总量不断加大,政府作为产业发展的引导者,出于长期战略考虑,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不断加大,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各国的科研投入猛增。据报道,美国的国家科研投入平均年增长12%,英国为10%,韩国为14%,中国更是年增长19%。,2003-2011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二)研发投入结构出现新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在全部创新活动中的比例逐渐加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研发主体,研究与开发人员以及研发经费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加大。研发投入结构的另一个显著变化是基础研究投入比重有所加大。,(三)技术创新的一体化和国际化,技术创新活动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企业外部,即产、学、研形成一体化,实现优势互补,保证技术开发的顺利进行;二是在企业内部,即技术开发部门与生产现场及质量管理和销售部门一体化。技术创新主体的国际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性地区性机构的作用及国家间的技术创新合作趋势正逐渐加强;二是技术开发机构的多国籍化,即跨国公司技术开发或技术创新的崛起。,(四)创新速度加快和产业化周期缩短,大规模、大范围的研究开发投入促使技术变革越来越快,快速的技术变革又引起了复杂的经济结构变化与转型。技术变革的步伐随着新一代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加速。产品设计和销售的周期,即从构思、发明到创新和被仿制的时间间隔日益缩短。,(五)技术创新向系统网络模式发展,一个国家的创新系统不仅包括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还包括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信息中介机构和基础设施等。从内容上看,不仅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还包括制度创新、组织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等,技术创新的市场网络模式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主要的技术创新模式。,(六)技术联盟是技术创新的新趋势,为了快速、高效的开发重大科技新产品,企业之间便组建了技术联盟。技术联盟能够加快创新速度、降低成本、分担创新风险,现已成为许多企业追求的新策略,这些联盟主要聚集在以美国、欧盟、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及新兴国家,如IBM与东芝、西门子的合作、共同设计。,六、思考,1.你如何给技术创新下定义?2.你倾向于哪种技术创新理论?3.苹果公司有何创新?,七、参考文献,1.王明友: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2.希普尔:技术创新的源泉,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3.谢勒: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