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doc

    • 资源ID:3469241       资源大小:57.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doc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天文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取“望舒”为名者多不可数,却少见以“羲和”为尊讳的。足以证明中国文化还是同以月亮为代表的阴性文明更亲和。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代诗歌辞赋中的辞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是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去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夏商周三代以上是尧舜治世可,世我国古史中的黄金时代。但那时没有钟表和月历,要知道时间、季节、方位,都得仰看日月星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息表全画在天上。所以“人人皆知天文”。现在说天文,一讲就是大爆炸、黑洞,早已脱离古时有诗意的广寒宫和神话般的牛郎织女了。这样的天文要“人人皆知”确实很难。我们现在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而是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这对于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七政: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中国古代有七曜日,在西方与之相对应的就是Sunday、Monday、Tuesday、的七天。七曜之说影响颇广。直到现在,日、韩等国的日历上,还是使用日月金木水火土来表示一周的七天。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金星古时称明星,又叫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很强。诗经“子兴夜视,明星有烂”,就是指金星。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所以诗经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木星古时叫岁星,也有直接称岁。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特定的星空区域,并以此纪年。水星又叫辰星,火星古名叫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值得主意的是,先秦古藉中谈到的水星、火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大火,诗经“七月流火”就是一个例子。二十八宿: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 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 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 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 井鬼柳星张翼轸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这和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象成为某些动物的形象(如天蝎、狮子、大熊等)很相似。古人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恒星。了解到这一点,那么古书上的“月离(丽也)于毕”意思就是月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心”是说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是说金星遮蔽住昴宿。如此而已。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写道:“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也是用的二十八宿坐标法。二十八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例如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等等。古人对于二十八宿是很熟悉的,有些星宿由于星象特殊,引人注目,成了古典诗歌描述的对象。诗经“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这是指箕宿和斗宿说的。箕斗二宿同出现于南方天空时,箕宿在南,斗宿在北。诗经“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户”,是指参宿而言,因为参宿有耀眼的三星连成一线。有的星宿伴随着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后世作家沿用的典故。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不必叙述,二十八宿种参心二宿的传说也是常被后人当作典故引用的。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yan)伯,季曰实沈(chen),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主祀大火),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即心宿);迁实沈于大夏(晋阳),主参(主祀参星),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即参宿)。因此后人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为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辰或参商。杜甫赠卫八处士里说“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个意思。随着天文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星空分区的观念。古人以二十八星宿为主体,把黄道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二十八个不等分。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二十八个不等分的星空区域了。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二十八宿外,还有所谓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方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叫做紫微垣。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叫做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叫做杓。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斗”是中国的说法,“大熊”是西方的名称。面对同一个天空,可以产生不同的看法。正如面对同一个人体,西方人只能解剖出heart(心)、liver(肝)、spleen(脾)、lung(肺)kidney(肾),而我国先民却从中看到了金(肺)木(肝)水(肾)火(心)土(脾)的五行生克。古人很重视北斗,因为可以利用它来辨方向,定季节。把天璇、天枢连成直线并延长约五倍的距离,就可以找到北斗星,而北极星是北方的标志。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合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人们看起来它在围绕着北极星转动,所以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十二次: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等分,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等。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换句话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十二次 二十八宿1、 星纪 斗牛女2、 玄枵 女虚危3、 诹觜 危室壁奎4、 降娄 奎娄胃5、 大梁 胃昴毕6、 实沈 毕觜参井7、 鹑首 井鬼柳8、 鹑火 柳星张9、 鹑尾 张翼轸10、 寿星 轸角亢氐11、 大火 氐房心尾12、 析木 尾箕斗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叫做黄道带,认为这是日月和行星运行所经过的处所。他们也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把黄道带分为白羊、金牛等十二等分,叫做黄道十二宫。它的用意和我国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对照起来,大致如下表表示:十二次 黄道十二宫星纪 摩羯宫玄枵 宝瓶宫诹觜 双鱼宫降娄 白羊宫大梁 金牛宫实沈 双子宫鹑首 巨蟹宫鹑火 狮子宫鹑尾 室女宫寿星 天秤宫大火 天蝎宫析木 人马宫我国古代创立的十二次主要有两种用途:第一,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可,例如说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据以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岁在玄枵”,等等。十二次是与十二节气对应的,以十二节气为各次的起点,以十二中气为各次的中点。明末以后开始用十二次名称来翻译黄道十二宫,但把各宫的起点改为与十二中气相对应,并按黄道经度,等分各宫,如星纪宫的起点对应冬至点,等等。分野:史记·天官书说:“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可见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相互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星某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这种说法,便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古人之所以建立星宿的分野,主要是为了观察所谓“吉祥”的天象,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例如论衡·变虚篇讲到荧惑守心的时候说:“荧惑,天罚也;心,宋分野也。祸当君”。显而易见,这是一种迷信。但是古人对于星宿分野的具体分配既然有了一种传统的了解,那么古典作家作品在写道某个地区时连带写道和这个地方相配的星宿,就可以理解了。王勃滕王阁序说“星分翼轸”,李白蜀道难说“扪参历井”,就是在分野的意义上提到这些星宿的。在我国古代描画恒星的位置及其组合的图画,称为星图。古人的天文知识虽然已经相当丰富,但是由于科学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的天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宗教迷信的占星术联系的。古人对于某些异乎寻常的天象还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在崇敬天帝的思想基础上,把天象的变化和人间的祸福联系起来,认为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吉凶。例如日食,被认为对最高统治者不利,所以左传·昭公十七年说:“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不杀牲盛馔),伐鼓于社。”礼记·昏义也说:“日食则天资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这是把日食看成是对最高统治者的警告。又如彗星的出现,被认为是兵灾的凶象,所以史书常有记载。甚至行星运行的情况也被认为是吉凶的预兆。例如岁星正常运行到某某星宿,则地上与之相配的州国就五谷丰登,而荧惑运行到这一星宿,这个国家就要发生种种祸殃,等等。占星家还认为某某星主水旱,某某星主饥馑,某某星主盗贼,注意它们的隐现出没和光色的变化而加以占验。古时“天文”词意与今天大异。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仰以观天文,俯以察地理。可见古代的“天文”是指“天象”。这是“天文”的本义。后来有:天文着,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这是“天文”的第二层意思,实际相当于现代学术中分类的astrology(占星学),而不是astronomy(天文学)。历法古人经常观察到的天象是太阳的出没和月亮的盈亏,所以以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现代叫做朔望月)。至于“年”的概念,最初大约是由于庄稼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说文说:“年,谷熟也。”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全年总共354天。但是这个日数少于一个太阳年。实际上四季循环的周期约为365 1/4日,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日数约多11 1/4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古人很重视置闰。左传·文公六年说:“闰以正时,时以作事,事以厚生,生民之道于是乎在矣。”三年一闰还不够,五年要闰两次,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五年闰两次又多了些,后来规定十九年共闰七个月。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如何适当安插闰月,这是古代历法工作中的重要课题,这里没有必要叙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些名称,古人常用作相应的月份的代称。楚辞·哀郢“民离散而相失,方仲春而东迁”,就是指夏历二月说的。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这是值得注意的。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 1/4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名称和顺序是: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 惊蛰春分三月 清明谷雨 四月 立夏小满五月 芒种夏至 六月 小暑大暑七月 立秋处署 八月 白露秋分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 小寒大寒我国人民为了方便记忆总结出了各种各样的“二十四节气歌”,流传较广的一首: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二分二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也叫日夜分,因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把夏至叫做日永,冬至叫做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也叫做日长至,日短至。节气之重要,古人发明节气之高明,在于自然界的天象地气、草木鱼虫,以及人体内部功能的变化,在这二十四个节气时那一天,不是渐变,而是顿变的。例如霜降,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朋友要是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大街上的阔叶树上的叶子,绝大多数,就是在这一天里,纷纷落下的。古人记录时间的法则有:纪日法、纪月法和纪年法。古人用干支纪日。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搭配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周而复始,这种纪日法远在甲骨文时代就已经有了。古代历法经过不断改进,越来越完备成熟方便。古人对于一昼夜有等分的时辰概念之后,用十二地支表示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个小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计时系统,那就是“刻”。自古以来,人们习惯分一昼夜为若干刻,在漏壶的箭上刻成等分,以作为较短的时间单位。古代长期实施的是一日百刻制。附带谈一下我们的传统节日。由于风俗习惯的关系,一年有许多节日。元旦:旧历正月初一日。人日:这是正月初一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上元:正月十五日。过去的风俗元宵夜要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春分前后。寒食: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叫寒食,禁火三日。庄子·盗跖 载:"介之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之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子推母子被烧死后,晋文公十分悲痛,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并说:"以志吾过,且旌善人"。(见左传、史记)同时下令在他们的忌日不许动烟火。寒食节即由此面来。做为政府行为的全国性护林防火也源于此。寒食节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著,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我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从寒食节悠久的发展过程和寒食节丰富的文化、活动内容来看,寒食节具有以下特点:    1、节日形成早。源于春秋时,介之推被焚于介休绵山。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到唐代时已形成全国性法定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形成最早的节日。    2、延续历史长。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间各历史时期、节日期限不等,先后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后变为一日。    3、文化内涵深。由尊崇介之推忠君爱国,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负,隐不违亲的孝道品德发展为聚民心、凝国魂,体现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节日。并形成饧、青精饭等系列养生长寿的寒食食品。    4、节日活动多。拜扫展墓、禁烟、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秋千、赏花、斗鸡、馈宴、咏诗等。5、流传地域广。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如高昌国自唐代起将三月九日定为寒食节)。    回顾历史的发展,寒食节已经成为我国古代社会文明的脉络之一。因此,从历史研究、社会研究和旅游观光等多个社会活动层面来看,寒食节所具有的独特的价值值得人们注意。清明: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花朝:二月十二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上巳: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曹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宴饮、郊游的节日。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这天,人们把荠茶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荠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荠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怨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端午(端阳):五月初五日。端午节,这一历史悠久的古老节日,其起源说可谓众多。其一是恶月、恶日说。这是我国较早出现的岁时禁忌习俗,早在战国时代,视五月及五月的五日为恶月、恶日的俗信就已经存在。其二是吴越民族图腾祭说。闻一多先生认为,古代吴越民族以龙为图腾,端午节时他们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故端午应称“龙子节”。其三是纪念贤臣、孝女说。如民间传说中的纪念介子推说、纪念伍子胥税、纪念屈原说、纪念孝女曹娥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风俗。“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赛龙舟便是紧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而湘江边的划龙舟是为了纪念金角老龙;黔东南苗族认为五月竞渡是为纪念舍身杀毒龙的老人;云南傣族赛龙船则是为了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可见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是不同的。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民族特色的龙舟竞渡活动。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国家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赛场、交易会场及联欢活动的参与者多达六十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因素的“龙头祭”。上午,“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尔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洞庭湖(岳阳市南湖龙舟赛场)。1993年又举办了一次国际龙舟节。相信今后在有条件的江河湖海边,还会出现更多不同类型的龙舟节,龙舟节将盛传于世。    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我国粽子,花色品种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断江嘉兴粽子为代表。现代粽子的馅料更为丰富。端午节的早晨,各家各户将菖蒲、艾叶插在门上、屋檐下,有辟邪、防病、保安康之意。农历五月初五,时值初夏,天气开始炎热(尤其是在南方),且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故而疾病甚多,因此民间习俗认为五月为“恶月”。插菖蒲和艾叶,可借助它们挥发的芳香气味,驱逐蚊蝇,清洁空气,消除病毒,保持居室卫生。 香囊,源于古代的“艾符”。有人在夏季来临之时,把艾叶编成虎形;或把彩绸剪成虎形,粘上艾叶,插于发中或佩于胸前祛瘟辟邪。正如湖南民谣所唱:“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五毒化灰寺,妖邪归地府。”同时,也有将其解释为象征屈原的品德馨香溢世、流芳千古的。系五色丝,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五色丝是用五种颜色的丝线搓成一条细索。按阴阳五行说,五彩丝中的青线属木,代表东方;赤属火,代表南方;白属金,代表西方;黑属水,代表北方;黄属土,代表中央。五色丝无论系于何处,均可镇妖辟邪,佩戴的人可用它系住性命。 端五这天,人们还要用彩纸将“五毒”(蛇、蝎、壁虎、蜈蚣、蜘蛛)剪成剪纸,或贴于门、窗、墙、炕;或系在小孩臂上。要用线穿住“五毒”的头,并在每个毒虫的头上刺一根针,以示毒虫皆已被刺死、吊死。饮雄黄酒,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端午节都有的旧俗。由于这一系列防病、治病的辟除邪气的风俗习惯的传承,端午节又称“天医节”。此外,我国的蒙古、朝鲜、回、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纳西、水、京、裕固、锡伯、羌、畲、拉祜、普米、仫佬、仡佬、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族也有欢度端午节的习俗。不过,各族过节的具体方式与内容与汉族有同有异。例如,傣族在五月端五节要过粽包节,因其节日食品是像佛塔一样高高尖洋地粽包而得名。这是青年们通过情歌对唱和“丢包”,寻找理想配偶的欢乐节日。达斡尔族的“药泉会”也在这天举行,除吃粽子过节外,还要饮药泉水。七夕:七月七日。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杜牧七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中元:七月十五。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佛教徒称之为盂兰盆节,道教则称之为中元节。“盂兰盆”一词,来自佛经中目莲救母的故事,是梵文Ulambana的音译,原意为“救倒悬”,也就是解救在地狱里受苦的鬼魂。中元节是地官赦罪之日,因此道士都在这一天诵经,做法事以三牲五果普渡十方孤魂野鬼。 因为盂兰盆节和中元节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普渡众生,时日一久,两者之间的界线就逐渐模糊,形成目前这个以孝顺、博爱为宗旨的节日。 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于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它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莲依法施行后其母亲果真得救。目莲就告诉佛祖,佛门弟子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祖大悦,便传言弟子,从此七月十五供盂兰盆的习俗广为流传。 中元节也是台湾民间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这一天,台湾民间举办盂兰盆会,延请一名和尚主持,黄昏后登坛说法,并向台下洒食物羹饭,称为“普施”。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有: 放水灯 放水灯是用来通告水府幽魂(溺毙的鬼)来享用祭品。水灯分为水灯头、水灯排两种。水灯头分为圆形灯笼和纸厝(房屋状的水灯)两种。水灯排是用木材扎成木筏上面再悬放灯笼。放水灯的游行队伍以乐队为前导巡回市街一周,来到河岸,并备有三牲祭品,请僧道讼经致祭后再将水灯放入水中,相传水灯流得越快,该字姓人家当年运气愈好。基隆的中元祭放水灯活动热闹非凡,而且正朝国际观光节发展中。 普渡 中元节要普渡孤魂野鬼。普渡的型式分为公普和私普。私普就是以街、庄等居住单位为主的普渡,从七月初一到三十,大家商议好时间轮流普渡。举行普渡的当天下午,家家户户在门口摆上丰盛的菜饭以及其它的食物等,俗称“拜门口”。每盘菜上都要插上一枝香。公普又称为“庙普”。一般都在七月十五举行,俗语又叫“拜七月半”,以各村庄的寺庙为中心,由庙寺主事者来主持。 抢孤 在普渡的广场上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满各式各样的供品。普渡完毕,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就蜂涌而上抢夺供品。因为没有秩序易造成伤亡,所以清朝下令停办。近年来宜兰头城再度举办此活动,仍延袭旧制,架高近四层楼的棚子,上放置十三盏食物和纯金牌。参加的队伍以每五人一组,每队各据一根柱子,待主办者一下令,选手便奋不顾身望往上攀爬。由于有游戏规则所以没有混乱的场面,是一项值得提倡的民俗体育。“抢孤”的由来:因为七月普度鬼魂群集,为了怕它们流连忘返,所以有人发明此活动。据说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己还要凶猛抢夺祭品的人时,会被吓得逃开。 台湾民间过中元节,这一天祭奠亡灵,主要陈设的祭品有饼、糕、香橼、袖子、香蕉、黄梨、鲜姜与粥、饭等,供给亡魂食用。中秋:八月十五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quot;。中秋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     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除月饼外,各种时令鲜果干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中秋节起源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报的遗俗。重阳:九月初九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又称为“重九节”或“老人节”。这一天,重阳佳节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放风筝、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此时,正值仲秋季节,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冬至:就是冬至节。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七点,从冬至起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古人认为:冬天来了,春天就要跟着到来。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腊日: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释,到今天还有“腊八粥”的风俗。我国佛教徒认为,佛祖释迦牟尼是十二月初八成道的,谓“腊八节”。古印度人习惯煮粥,据说,释迦牟尼六年苦行之后,正是由于接受了牧牛女奉献的粥,才恢复体力,在菩提树下看到明星而悟道成佛的。所以就有了用各种精美的果蔬杂合煮成可口又滋补的粥的传统。在古代农业社会,人们的许多风俗习惯都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每当农业生产获得丰收,人们便认为这是天地诸神及祖先帮助护佑的结果,于是便要举行盛大的祭典,来祭祀掌管风、雨、田、农的天地诸神和自己的祖先,以示感谢,并乞求来年风调雨顺。又因为在农民的生活中,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前三季都是比较忙的,只有冬藏之季比较空闲,所以,腊祭常于年底举行。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举行腊祭的岁终之月称为“腊月”了。可是,在秦汉以前,由于各代所使用的历法不同,因而腊月所指的月份也就不一致。据一些典籍记载,一直到了秦汉以后,人们才把处在冬末春初、新旧交替之际的农历十二月作为岁终的“腊月”固定下来。可直到此时,腊祭举行的日期仍不固定有时在月初,有时在月底,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多数的腊祭都定在了十二月的戌日即腊月初八这一天,再加上当时腊祭所祀之神又正好是8位,人们就把腊日固定在了腊月初八这一天。此后,腊八之说便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腊八节。古时,人们在腊日这天除了要祭祀诸位神灵和自己的祖先之外,尚有许多其他的活动。汉时曾规定腊日以猪羊祠社稷,此日纵吏民宴饮。晋时腊日饮祭后,老人儿童为藏钩之戏。六朝时每逢腊日,村人们要击鼓、戴假面、扮傩,以逐疫。如南朝梁宗懔撰的荆楚岁时记中云:“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言: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乃作金刚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一).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