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之二: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主题.doc
-
资源ID:3461902
资源大小:81.5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实施方案之二: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主题.doc
主题计划实施方案之二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主题实施方案(试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六年一月目 录序 言3一、主题回顾与现状分析4(一)、资源现状41.科技基础条件42.成果转化条件43.高新技术产业服务条件44.科技人才5(二)、资源特点51.覆盖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52.中央在京资源占很大比重53.分析检测类资源居多6(三)、成绩与经验61.科技条件开放共享率先进行62.政策法规建设工作显著73.试点平台机制创新初见成效74.科技成果转化快速发展85.网络保障体系基本完善8(四)、科技条件建设存在的问题81.部分政策环节缺失92.尚未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93.市场需求有待挖掘94.配套服务体系尚未建立9(五)、“十一五”需求101.产业发展需求102.城市建设与管理需求103.区县发展需求11二、指导思想、目标与基本原则11(一)、指导思想11(二)、工作目标111. 总体目标112. 五年目标123. 两年目标12(三)、基本原则121、面向需求,合理规划122、完善功能,机制创新123、不求所有,但求所用13三、专题任务及准入标准13(一)、加强政策研究制定,提高资源开放共享水平131.研究与制定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政策142.研究与制定科技经费形成的国有资产管理政策143.2006年专题任务15(二)、推动平台试点,促进机制创新151.建设面向基础研究的联合攻关条件平台152.建设面向企业创新需求的共性技术转化服务平台163.建设服务区县发展的公共支撑条件平台164.2006年专题任务16(三)、完善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服务体系181.发挥北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辐射作用182.建立完善的首都科技条件“过程服务网络”193.信息成果的整合与发布194.人才引进培养与宣传、交流、培训195.2006年专题任务19(四)、配合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建设201.牵头全国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202.牵头科技部 “实验动物材料与标准物质”建设213.2006年专题任务21(五)、专题任务准入标准.22四、专项任务工作推进方式23(一)、示范引导带动23(二)、促进中介建设23(三)、提供技术支撑23五、保障措施23(一)、制定年度计划23(二)、落实组织保障24(三)、加强管理协调24(四)、设立专项资金24(五)、建设人才队伍24序 言国家四部委联手制定了推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和“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为地方建设科技条件平台指明了方向。北京市从2003年开始已经着手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规划研究和建设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建成了清华科技园、中关村生物医药科技园、北京软件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北京海银科医药技术孵化器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等7家试点平台。2005年6月,结合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更好的配合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作为市科委八大主题计划之一,开始了实施方案制定工作。科技条件是保障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系统和技术平台,是支撑科技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科学技术发展重大成果的综合集成。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是指由政府引导、多方创新主体参与的,通过机制创新,集成北京地区(含中央在京)的科技基础设施、科技数据和文献资源、科技成果及中试转化基地、网络科技环境等物质与信息保障系统以及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等科技条件资源,为首都及周边区域的科技创新主体提供服务的支撑手段。在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各行业内专家、北京市相关委办局、北京市区(县)政府、北京市科委相关处室和直属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予以感谢!一、主题回顾与现状分析(一)、资源现状1.科技基础条件北京地区科技装备资源约占全国科技资源总量的1/4左右,现有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共2360多台套,价值为38个亿。北京地区拥有各品种品系的实验动物生产总量约为150万只,占全国实验动物年生产总量1300万只的11.5。北京地区科技情报(信息)机构拥有科技文献资料1249万余册,期刊12.6万余种,数据库的记录总量达117.9亿条,均占全国的一半以上。2.成果转化条件北京地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8个,占全国16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29.3%,覆盖了92个学科中的40个学科;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个,占全国工程中心总数的1/3。北京市建设了66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已建立各类孵化器70家,数量超过全国总数的10,累计孵化项目达到8239个。北京还拥有全国14家中的9家大型分析仪器测试中心;另据2004年最新数据,北京地区年技术合同交易额已达400亿元以上。3.高新技术产业服务条件据统计到2003年底,北京共有科技中介机构近5000家,相关行业协会150余家,各类专业服务中心500家,是全国拥有科技中介机构最多的地区。4.科技人才北京地区的科技人才资源也是其他地区无法望其项背的。据2003年统计资料表明,中关村科技园区内就拥有包括北京大学、清华人学在内的高等院校近70所,在校学生30万人:有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200多家,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36%,各类高科技人才超过10万人。(二)、资源特点1.覆盖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对于许多地方来说,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重点应该在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上,为本地区创新和经济发展服务。国家科技条件平台更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公益性, 其重点在科技创新链条的上游,关注于基础科技的研发,寻求科技重大突破和进步。北京依靠首都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国家丰富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可供利用,这同全国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北京科技条件资源覆盖各个科技创新环节,包括上游的研发资源如科研仪器装备、实验基地、实验动物、化学试剂、科技图书期刊、专利和技术标准信息等和中下游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科技服务资源如孵化器、大学科技园、中试基地、科技中介机构等。2.中央在京资源占很大比重作为全国的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首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国家级科研院所、大学院校在北京最为集中,这些机构的科技条件资源,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先进性方面都是地方性机构难比拟的。据2003年调查统计,北京地区现有大型科研仪器2664台,总价值(原值)38.9亿元。其中,中央属大型科学仪器2368台,总价值(原值)35.2亿元,占90%之多。在各类科学仪器中,电子显微镜、材料试验机、原子发射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所占比重较大。其中,中科院和教育部拥有科学仪器的数量和种类均占有绝对优势。3.分析检测类资源居多据对北京市属重点院所、工程研究中心、高技术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等80多个单位拥有的1700余台套原值在2万元以上的科研、开发、生产用科学仪器设备的调查结果显示,分析检测类仪器居多,约占总数的65%(其中,色谱、光谱、材料试验机较多),主要分布在一些国家级和市级的检测中心、检测站;加工类和辅助生产类设备较少。(三)、成绩与经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探索出通过试点平台示范带动科技条件资源建设的有效模式。科技条件法规建设走在全国的前列,实验动物首家地方立法,初步形成了实验动物的法制化体系建设。成立了一批促进科技条件资源共享、为科技机构和企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注重机制创新的巨大动力和科技资源的实效,通过机制创新推动资源的开放共享,提高科技资源对外服务能力。积极推动中央在京单位与地方进行合作,充分发挥中央在京资源优势。1.科技条件开放共享率先进行1997年5月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北京市科委成立了北京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委托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组织、管理和协调该协作网的工作。2004年入网仪器共承担对外检测任务3210项,检测样品47641个,对外提供服务机时65331小时,检测收入1102.98万元。对外服务机时882.9小时,比上年提高10%;机时利用率55.18%,比上年提高10.25%;检测收入14.9万元,比上年提高39%。北京市还在“国家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环渤海区域协作网的组织实施和全国区域平台建设中的组织协调等工作。2.政策法规建设工作显著北京地区实验动物立法工作卓有成效,初步形成了实验动物的法制化体系建设。1996年通过的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实验动物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此后,又先后依法制订了北京市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实验动物质量检测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与之配套的管理规范。目前,国家实验动物主管部门充分利用北京的法制管理资源,委托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承担国家有关实验动物法规、文件的起草工作。3.试点平台机制创新初见成效2004年以来,是科委根据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在软件、新材料等领域建立了7家试点平台,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条件平台的运营机制,对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如清华科技园公共测试平台是撬动大学科技资源更有效服务社会的积极探索和成功典范,2005年共累计完成测试样品4000多个,覆盖植物、土壤、晶体、合金、食品、中草药、环境、添加剂等众多领域,为北京市企事业单位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分析检测服务,还参加了国家十运会的兴奋剂检测工作,并成为指定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中心两家之一。4.科技成果转化快速发展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全国最大的技术市场,建立了一批具有技术转移功能的服务机构,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成果转化认定中心等单位发挥了科技成果转化中技术、资本等要素配置的作用,营造了良好的技术产业化的渠道与氛围,成为科技平台的重要支撑。2004年北京专利申请量为18402项,比上年度增长8.2%,其中发明专利8608项,增长9.9%。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400亿元,占全国成交总额的1/3。5.网络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北京科教信息网作为科技信息资源的网络平台,拥有100M的出口带宽,是北京软件产业公共支撑体系的网络依托。北京科教信息网通过先进可靠、标准化的技术,以联合共建的方式建有一批有关技术市场、科研条件、人才交流、创业服务、科技咨询、生命科学等方面的专门站点,形成了支撑北京科技工作的网络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各行业信息资源共享的功能。(四)、科技条件建设存在的问题经过调研和考察发现,虽然科技条件资源在服务首都建设过程中已经起到了不少积极有效的作用,但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体制尚不够健全,缺少共享政策,服务体系及近空白,科技条件资源利用率低下,导致首都强大的资源优势未能完全转变为首都的创新优势。总体上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1.部分政策环节缺失专门针对由科技经费形成的资产管理政策缺失,造成只重视资产购置,忽视资产的购置评估、管理和利用的局面。政府有关各部门间缺乏联合协作,尚未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同时也缺乏对公益性和市场化两类服务机构的分类指导和培育政策。2.尚未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科技条件资源所在单位没有形成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窒息了其对外的开放共享的积极性,导致其服务意识落后。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市场尚未形成,服务方式还是以供给为导向的,机构之间缺乏合作和联合。3.市场需求有待挖掘社会(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缺乏对科技条件的认知,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主的市场需求方对科技条件资源的潜在需求没有转化为现实需求。一方面企业普遍缺少科技条件的支持,而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对科技条件的认知,共享使用科技资源的意识不足。4.配套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的科技条件服务的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建立,科技条件服务中介机构发育尚不充分,缺乏有效的行业引导和产业聚集形态;信息文献整合和利用、人才队伍建设尚显薄弱。对科技条件共享的宣传、示范和推广不足,资源共享文化氛围尚未形成;对环渤海区域的辐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区域合作还未全面展开。(五)、“十一五”需求2005年9月始,北京市科委与相关委办局、区县政府、行业协会及咨询机构等单位联合开展“十一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科技需求调研”,为北京丰厚的科技条件资源创造释放能量的机遇,并形成了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和区县发展对科技条件平台的需求,是本主题实施方案的实际依据。1.产业发展需求按照北京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的总体部署,在中药、移动通信、信息服务、现代制造、物流、网络、生物医药、信息情报、光电显示、包装等产业或专业领域存在建设科技条件平台的需求。2.城市建设与管理需求为了实现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目标,不少委办局也提出了相关需求,如质监局“促进首都管理能力提升的地方标准法规体系重塑”、文物局“旧城整体保护和文物保护的科技支撑体系塑造”、安全生产局牵头多个委办局合作建设“适应多领域、多方参与、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体系”、气象局“与国家气候系统模式对接的首都气象科学与服务体系完善”、体育局“竞技/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相协同的国际体育中心城市建设”等等。3.区县发展需求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资源状况,不少区县提出了建设科技条件平台的需求,如海淀区“高端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促进平台建设”和“创意产业基地创新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丰台区“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亦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通州区“光机电一体化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大兴区“医药产业基地建设”、东城区“中医药检测研发平台建设”、房山区“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等等。二、指导思想、目标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在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和科技总体规划指导下,紧紧抓住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机遇,通过本主题计划方案的实施、试点示范、政策制定和服务体系的建立,初步建立专业比较齐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的科技条件支撑体系,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科技条件共享环境,为首都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二)、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转变观念,通过机制创新,与国家科技资源对接,充分释放首都科技条件资源活力,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提高北京地区科技条件资源利用率,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条件支撑。2、五年目标利用5年时间,初步引导建成一个资源开放、机制创新、社会参与、创新主体受益、实效显著的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体系。该体系形成两个方面链接、为三个层面服务:与中央在京和北京自有可开放的的资源链接,与有需求的资源链接;为自主创新需求服务、为中小企业研发需求服务、为社会需求服务。在“十一五”期末,使科技条件资源综合利用率在目前基础上提高到80%。3、两年目标研究制定促进科技条件为首都创新服务的政策体系,保障科技条件建设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建立完整的科技条件过程服务体系,使创新主体得到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的服务。规范和完善已有试点平台的服务功能,培育一批新的试点平台。(三)、基本原则1.面向需求,合理规划立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技创新需求,为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人员和机构提供良好的科技条件支撑,科学规划和推动资源在首都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合理布局,有效调节和控制科技条件的增量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首都丰富的科技条件存量资源的潜能和活力,提高科技条件资源利用率。2.完善功能,机制创新不断完善市科委可以组织调动的科技条件资源的服务功能,在政府引导下,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试点的培育着手,通过政策、资金等手段促进试点平台机制创新,示范带动其他科技条件资源的开放共享。3.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针对中央在京资源在首都科技条件资源所占比重较大的特点,利用国家科研院所转制的机遇,采取联合共建、项目支持或资金配套等方式,大力支持各有关单位参与国家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激发其开放资源为首都服务的积极性,发挥首都丰富科技条件的资源优势。三、专题任务及准入标准未来5年,在北京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总体思路指导下,按照“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主题实施方案总体目标,通过推动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试点、研究制定科技条件相关政策、建立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和配合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初步建立专业比较齐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的科技条件支撑体系,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科技条件共享环境,为首都经济社会建设服务。(见专题任务框架图)(一)、加强政策研究制定,提高资源开放共享水平研究和制定与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规范,按照约束与激励、引导和培育并重的思路,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保障一定规模的科技条件资源持续增长、不断汇集和开专题任务框架图放共享,提高公共资源的共享意识,形成公共资源共享文化。1.研究与制定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政策研究制定北京市关于促进科技条件共享的若干意见等引导性政策,提高科技条件资源的利用效率。(1)、激励科技资源所在方开放共享的行为,建立以绩效评估为基础的考核机制,充分体现“谁开放、谁受益”;(2)、加大对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和扶持,示范引导社会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充分体现“谁服务,谁受益”;(3)、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用科技条件资源,根据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特点予以科技条件使用上的适当补贴,充分体现“谁使用,谁受益”。2.研究与制定科技经费形成的国有资产管理政策共享是公共资源所在机构必须执行的义务,要建立相关制度,将资源共享纳入到对机构的考核体系中。从大型仪器、设备入手,研究制定大型仪器购置评估办法、大型仪器管理条例等调节性政策法规,从统计、折旧、调拨及其它有偿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统筹管理与安排。3.2006年专题任务建立与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制度规范,初步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保障一定规模的科技条件资源持续增长。研究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政策 通过总结试点平台的运营情况,研究制定北京市关于促进科技条件共享的若干意见等引导性政策。研究科技经费形成的国有资产管理政策 在仪器设备方面,研究大型仪器购置评估办法、大型仪器管理条例等调节性政策法规,从统计、折旧、调拨及其它有偿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统筹管理与安排。(二)、推动平台试点,促进机制创新继续支持已由试点平台的规范建设和培育工作,按照三个基本要求(拥有丰富的、可控的、可用的科技条件资源,拥有良好的开放共享和运营机制,拥有明确的服务对象)不断推动试点的建设和发展。1.建设面向基础研究的联合攻关条件平台有效聚集国内外各种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科技条件资源优势,不断保持和加强北京地区在科学基础研究和原创性技术开发方面的竞争优势和实力。继续建设如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平台的面向基础研究的联合攻关条件平台。2.建设面向企业创新需求的共性技术转化服务平台根据北京地区市场需求、北京市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趋势和科技条件资源所在方的机制特点,通过与孵化器结合为切入点,整合重点共性技术开发、中试、产品测试等领域的基础条件资源,在重点行业建立为企业创新服务的共性技术转化服务平台,提高攻关性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集成配套能力和工程化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中关村生物医药园、清华园分析测试公共平台、北京软件公共技术服务支撑平台、北京材料分析测试公共平台、海银科孵化器等试点平台的服务功能;建设欧美软件出口平台及示范引导工程、无纸动漫专业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等新试点。3.建设服务区县发展的公共支撑条件平台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各区县科技需求调研成果,与“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等主题实施方案相结合,通过落实科委引擎行动和涌泉行动,针对区县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需求,建设服务区县发展的公共支撑条件平台,促进首都科技条件资源为区县服务。4.2006年专题任务(1)继续支持已有试点平台继续支持已有6家试点平台的规范建设和培育工作,按照评测指标体系对试点的运行情况进行试评测。北京材料分析测试服务平台 各合作单位要在机时利用率、服务客户数量和测试服务收入等定量指标上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在专业领域上要体现出一定特色,在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等素质上要有较大改善。中关村生物医药 完善平台建设,形成网络化、系统化的生物医药条件平台网络,加大平台的市场推广力度和在生物医药创业企业中的影响力;给不少于50家企业的80个以上的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软件、硬件支撑;探索出依托平台孵化企业的专业孵化模式,促进孵化器的转型。海银科生物医药孵化器和清华科技园公共测试平台 继续加强平台资源向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开放使用。三库四平台 帮助企业提高软件开发能力;建立面向奥运等领域的测试规范和测试用例库;使400家企业利用三库四平台的资源,与1800家企业实现信息互动。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公共平台 继续小麦、玉米的育种研究,维持和加强平台的有效运营。(2)培育新试点平台通过与专业孵化器的结合为切入点,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所在方自身机制的特点,培育新试点平台。包括面向基础研究的联合攻关条件平台、面向企业创新需求的共性技术转化服务平台和建设服务区县发展的公共支撑条件平台。欧美软件出口平台及引导工程 构建完善的欧美软件外包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北京软件外包企业全面进入欧美市场,提升北京软件外包企业开拓欧美市场的能力和信誉,扩大北京软件企业的欧美外包市场份额。2006年初步建成欧美软件出口平台,完成基础通讯、安全体系、异地容灾备份系统的建设;部分建立欧美软件外包人才认证体系和培训课程体系,研究欧美软件外包企业服务评价模型,完成欧美市场及北京软件出口能力评价报告;组建北京欧美软件出口中介服务组织,并进行市场开拓,组织赴美国大型推介会一次。无纸动漫专业技术平台研发与服务 攻克无纸化动漫和移动动漫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环节,搭建一个水平一流的无纸化动漫专业技术支撑与服务平台,至少支持十家北京动漫企业的产品自主开发与外包出口,为北京中关村、石景山数字内容产业基地及基地内企业提供技术共享与服务。吸引社会资源向动漫产业倾斜,同时吸引国内动漫产业向北京倾斜,壮大北京数字内容产业的经济规模。2006年1-7月,完成总体调研,包括行业咨询、研发人员动漫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框架结构设计、功能设计,同时对基础理化技术项目如矢量绘图技术、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等方面开始研发;8-12月,全面研发,结构和功能实现,硬件实验设备到位。建设服务区县发展的公共支撑条件平台 根据北京市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各区县科技需求调研成果,针对区县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需求,建设1-2个服务区县发展的公共支撑条件平台,促进首都科技条件资源为区县服务。实验动物法制管理与科技支撑的条件平台 完善北京地区实验动物执法监督体系,建立动物实验设施区域性服务平台和基因工程动物模型研究资源共享体系。其他试点 继续北京电子企业联合实验室、北京中药检测服务平台、北京机械制造技术转化服务平台等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三)、完善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利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建设,总结试点平台的运行经验,组织开展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的工作。有效满足首都发展对科技条件的需求,变区域资源优势为区域竞争优势。1.发挥北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辐射作用在现有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的成功基础上,配合国家科技条件建设,进一步挖掘和加强共用网的作用,通过网络联接北京地区可开放共享优质大型仪器装备资源,为首都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服务。2.建立完善的首都科技条件“过程服务网络”科技条件过程服务网络改变过去以供给为导向的服务方为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方式,通过建立专家库、难点论坛、技改库、物流配送等服务手段,为各类用户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服务。3.信息成果的整合与发布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互联对接,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等单位合作,进行已有或正在产生的科技成果、失效专利和专利文献、专有技术文献等的整合、分析、加工、发布及效果追踪工作,由相关机构具体实施。进一步整合中央京科技文献与科学数据资源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为主体的国家科技图书信息保障系统互联和对接,着重把北京地区科技条件资源的信息网络化,以internet等为载体和渠道更新和发布信息。4.人才引进培养与宣传、交流、培训组织最新科技成果及趋势的讲座、国内外交流、宣传、最新技术培训。组织相关力量,依托首都科技条件建设,根据市场需要,在首都科技条件建设的重点领域,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资源经营管理人才,为科技条件开放共享提供人才保障。5.2006年专题任务信息成果整合、分析、加工和发布体系建立 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文献共享服务系统互联对接,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合作,进行已有或正在产生的科技成果、失效专利和专利文献、专有技术文献等的整合、分析、加工、发布及效果追踪工作,由相关机构具体实施。科学仪器设备维修升级改造 对1020台仪器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后仪器设备恢复到原始技术指标,实现自动控制,能够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可实现联网传输,使仪器设备对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京津冀技术创新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服务体系 响应京津科技合作协议的有关共识,加强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合作,通过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构建服务于三地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的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三地间的科技装备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合作、交流、宣传与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塑造良好的科技条件共享和开放的环境,以及解决首都科技条件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口,设立该专项以解决首都科技条件共享和使用中的难题,优化首都科技创新环境。(四)、配合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北京地区是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第一落脚点,在配合和服务国家科技条件规划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条件,要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支持各有关单位参与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采取联合共建、项目支持或资金配套等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吸引与北京有关的国家科技条件平台(或内容)落户北京,为首都建设服务。1.牵头全国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按照“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的有关精神,发挥中心城市的示范辐射作用,以建立大型仪器实物共享服务为核心,通过区域内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牵头建立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西南、西北、东北、华中七个区域性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为形成全国性的共享网络打好资源和信息基础。2.牵头科技部 “实验动物材料与标准物质”建设牵头科技部资源平台项目“实验材料与标准物质”中的实验动物子项目建设,包括国家试验灵长类研究中心的建立、实验动物描述规范、数据采集和国家实验动物人才培训考核体系的建立。3.2006年专题任务配合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寻求北京承担国家级条件平台建设的机遇,探索北京建设和服务国家科技条件平台的模式。(1) 组织协调国家区域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国家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平台,是促进大型仪器实物资源共享、贯彻落实国家四部委2005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的具体措施,是国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科技部和教育部的要求,北京科学仪器装备协作服务中心将在“国家7大区域大型仪器公用平台”项目实施过程中承担环渤海区域协作网的组织实施和全国区域平台建设中的组织协调等工作。(2) 国家有关实验动物法规、文件的起草1996年10月17日,北京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通过了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从此,北京地区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使北京的实验动物管理工作走到了全国的前列。国家实验动物主管部门充分利用北京的法制管理资源,委托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承担国家有关实验动物法规、文件的起草工作。(3) 争取更多国家科技条件平台落户北京采取中央和北京联合共建、北京提供经费支持、项目支持或任务支持等方式,吸引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包括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平台(或内容)落户北京。建立必要的服务程序,使平台真正服务于北京、中央在京单位及周边地区的建设。北京市科委已经与北京质量技术监督局就建设北京计量基标准信息平台及与国家相关平台建设等事宜进行接洽和会谈,将在2006年进行平台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并计划与2007年启动平台的建设。(五)、专题任务准入标准“十一五”期间,市科委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各有关单位以多种方式参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和运行。根据上述专题任务所涉及的方向,各有关单位在申报项目或课题时,应参照以下准入标准:1、拥有一定的可供开放共享的科技条件资源。资源种类包括各种研发实验设施、各类成果转移和转化能力、各类科技园区和孵化器服务资源、各类高技术服务资源、各类科技信息文献、以及科技人才等等;除满足本单位或部门工作需要外,尚有余力为社会提供服务。2、具有较完善的开放共享机制。具有较强的开放共享动机,并为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制订了有关的管理激励制度和合作模式。3、拥有一批具有创新需求的服务对象。服务对象主要定位为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所。4、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能够产生较强的社会影响,对促进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起到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能够增强社会各界的科技资源共享意识。5、能够有效提升现有科技条件资源利用率。能够通过量化的标准和数据说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程度。四、专项任务工作推进方式(一)、示范引导带动对公益性服务机构,要把握约束和激励并重的原则,通过建立有关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完善服务规范和服务标准,进一步促进其服务功能的完善和服务水平的显著提高;对市场化服务机构,把握引导和培育并重的原则,通过示范带动和完善产业聚集形态,逐步填补市场空白,吸引更多的公司企业参与到科技条件服务中来。(二)、促进中介建设促进科技条件中介服务产业聚集形态的发展,加强资源整合能力。以成立联盟、协会、以及其他民间团体形式,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推动北京地区各类服务机构的联合协作,推动各层次科研机构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推动科研机构与企业形成技术联盟。(三)、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专业技术支撑核心网络。按照专业领域,聚集技术支撑资源,建立适合首都科技条件使用需求的技术服务专家和机构资源库,组建技术支撑核心网络,明确服务范围、服务承诺和联络方法,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业务。五、保障措施(一)、制定年度计划通过制定和实施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主题计划的年度计划,保障实施方案重点任务的落实。(二)、落实组织保障由科委牵头,相关委办局领导共同组成条件平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综合管理协调平台建设的各项重大任务;依托北京高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下设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工作组,负责具体工作。(三)、建立监督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具体实施部门的权利和责任,根据首都的情况制定适当的管理办法和制度对条件平台建设实行规范管理,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奖优限劣制度,加强社会对平台建设和运行的监督力度。(四)、设立专项资金设立财政“科技条件平台服务首都建设专项资金”,形成财政经费投入的稳定渠道,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和引导作用。通过制定统一规划和鼓励政策,吸引各类社会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强财政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对平台建设资金的监督管理,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五)、建设人才队伍实施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加强政府层面的科技条件专业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试点建设,引进和培养科技条件经营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