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大米收官 中粮集团整体转型.doc

    • 资源ID:3461558       资源大小:15.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米收官 中粮集团整体转型.doc

    大米收官 中粮集团整体转型大米收官中粮集团整体转型"2007年我们整个大米业务单元销售额超过30亿元,其中,加工和销售环节已经贡献了30%。"4月10日,中粮集团大米部总经理杨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资产规模超过1000亿元,业务体系庞杂的中粮集团而言,大米业务只是众多业务板块中的一小块。但杨红认为,对于刚转型三年的中粮大米业务而言,这个增长数字已经不小。而十几年前,中粮仅仅是一个专门从事粮油进出口贸易的中间商。如此巨大变化的背后,是中粮持续十多年的转型之路。最后一块转型业务相比中粮其他业务,中粮米业的转型显得有些晚。"粮油也比我们早10年,他们1992年就开始向加工领域转型了。"杨红说。据她分析,中粮米业之所以到2002年才开始筹谋转型,主要与国家政策限制有关。据了解,直到2002年,国家粮食主管部门才放开流通领域,允许中粮大米进入加工领域。而早在这之前10年,整个中粮集团已开始谋划大转型。据中粮一位高层回忆,当时,中粮还是一家单纯的经营农产品和食品的外贸公司,类似于批发商。中粮旗下拥有近50家分公司,独立核算的企业也有1000多家,职员人数更是高达十多万。那个时候的中粮,靠政策吃饭,是无忧无虑的。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主管部门开始改革粮食流通领域,粮食的进出口经营权初步放开,中粮在粮油进出口领域的独家垄断地位开始受到挑战。据了解,一度从属于中粮的部分省市分公司,一举变成可以与之平起平坐的竞争对手。一度全国只有20多家贸易总公司的局面,一下子发展到7万多家公司都拥有外贸经营权。"当时外贸公司面临很大挑战,现在看看,省级外贸公司目前能够营业的不多。"杨红说。面对如此困境,宁高宁的前任-时任中粮董事长的周明臣意识到,中粮必须转型。到了今天,当宁高宁评价当日中粮转型之时仍认为,中粮转型不但是为了发展,更是为了生存。然而,以发展实业为核心的战略转型意味着庞大的资金支持,这成为当时中粮转型最大的困难所在。为了解决融资问题,中粮在1993年突出重围,借香港两家上市公司-中国食品和鹏利国际之壳上市,一举融资17亿港币。不仅如此,随后的1994年,中粮在美国滚动发行2亿美元的商业票据,紧接着又在香港贷款6000万美元。两年内,中粮迅速融资近40亿元。借助上述融资,中粮在粮食油脂加工、农副产品种植养殖、工业产品加工、食品生产、仓储运输、包装物料生产、地产投资、酒店经营等领域快速出手,基本奠定现今中粮的主要业务群。据了解,当时中粮提出"四三三"目标,即在公司总体利润中,作为传统业务的农产品贸易占40%;以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实业投资占30%;期货等金融服务业务占30%。"从一家专营的贸易企业发展到竞争性的有生产、有实业、建立全价值链的企业集团,转型是中粮最大的特点。"宁高宁曾如此评价,他认为中粮仍处于转型之中。延伸大米产业链大米业务是中粮最传统的业务之一。自中粮分拆上市之后,目前,中粮大米业务被规划到中粮控股(0606.HK)旗下。据中粮米业国内销售总经理高岩松透露,到目前为止中粮米业累计出口大米超过7000万吨,进口大米超过870万吨。一直以来,中粮米业只是单纯的以国际进出口贸易为主。但是,到了2002年,这种局面开始改变。当时,中粮米业开始筹建中粮(江西)米业。据高岩松介绍,这是目前中国唯一、亚洲最大的蒸谷米加工厂,年产能22万吨。"这是中粮米业第一次涉足加工领域,也是中粮米业谋划转型的开端。"杨红说。据她透露,筹建中粮(江西)米业并非偶然。当时南方地区丰收,尤其是早稻供给大于需求,中粮需要建立加工厂,将加工粮转化为食用粮,用以出口。2005年,宁高宁上台后曾明确提出,中粮有的行业基础较差,有的甚至在行业里没有地位,集团鼓励当前的每一个业务单元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导者,如果形不成领导地位,将逐步调整和退出。从此,中粮米业提出"贸易+加工+营销"的发展模式,开始大规模延伸深加工和销售领域,并在2006年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据了解,自中粮米业在2002年获得在国内销售大米的资格后,近两年其内销业务年增长率达到200%以上。继中粮(江西)米业建成投产后,中粮米业又先后建立了中粮东海米业、中粮米业(大连)有限公司等生产基地。其中,中粮东海米业预计年产能18万吨;中粮米业(大连)有限公司规划3.5万吨年产能的第一期工程已经收购完成,规划产能2万吨的二期工程也已完成招标,今年底将建成投产,而规划产能3万吨的第三期工程将在2009年竣工。在兴建上述三家生产基地的同时,中粮米业还组建了专门的营销团队,在北京、上海、南京、新疆等地设立销售分公司,进行全国范围内广泛布局。高岩松表示,中粮米业将重点打造金地、福临门和五湖三个核心品牌,力争在2008年实现销售10万吨,2010年实现销售50万吨。"我们要用3年时间,走完人家10年的路。"一直宣称要以卖可乐的方式卖大米的高岩松说。

    注意事项

    本文(大米收官 中粮集团整体转型.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