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的文化意义与未来发展.doc

    • 资源ID:3459726       资源大小:51.5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的文化意义与未来发展.doc

    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的文化意义与未来发展话题:教育学习 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中华文化 传统节日 文化春节作为法定节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是如此。而从2008年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也纳入法定节假日,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和普遍关注。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其文化意义广泛而又深刻。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重要载体,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是法规层面的突进,更重要的是既要弘扬传统文化,又要适应新时代的生活,真正对民族文化的延续与发展起着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这才是未来应用的追求与关键。关键词传统节日;法定假日;民族文化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8)02-0215-10余 悦(1951),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赣南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和茶文化。(江西南昌 330077)2008年1月1日起,全国法定节假日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改变,牵动着广大民众的神经,也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同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都把眼光投入自己重视的层面,特别是对劳动者休息的权力、带薪休假、黄金周的影响等有众多的讨论。而本文则从传统节日成为法定节假的文化意义与未来发展,作些探讨,因为这些法定节假的调整起因,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文化的推动力,民俗学家是其中最早关注、研究、呼吁、策划的重要群体之一。一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了修订。这是一次历史的延续,又是一次最有文化意义的构建。早在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不足百日,政务院就发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订立的节日主要是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国庆节,外加传统的春节,使中国公民有了元旦1天,春节3天、“五一”1天、“十一”2天的基本公休假格局。46年后的1995年,有了“双休日”制度。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最重要的是形成了春节、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3个“黄金周”。而2007年12月14日,则是第2次修订,突出彰显了这次修订的“文化含量”。办法规定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新年,放假1天;春节,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劳动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1天;中秋节,放假1天;国庆节,放假3天。这7次全民放假节日,共11天,其中,传统节日4次,共6天;而新兴节日3次,共5天。也就是,传统节日在全国法定假日中,无论次数和天数都超过新兴节日。此外,国家还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传统节日更多地纳入法定节假日,是顺应民意、尊重民间习俗的重要举措,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其文化意义,我们不妨从多个方面作些具体分析:(一)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继承与再现历法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区分为以月亮盈亏为基准的“太阴历”和以太阳周期为基准的“太阳历”。在人们普遍的印象中,中国传统社会所使用的历法是“阴历”,亦即所谓“旧历”、“农历”、“民历”。其实,这是一种并非全面和准确的看法。因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历法是“阴历”兼具“阳历”,实为“阴阳合历”,故又叫做“太阳太阴历”。1912年,孙中山宣布废除阴历而采用阳历,但由于中国文明一直是以农耕为基础的,而阴历和农耕生活的节气、节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现代中国也一直是阴历和阳历并行延续的局面。正因为如此,依据阴历、节气等编排和设计的各种传统的年节、庆典和仪式,这些所谓“传统节日”的节庆体系,依然根深蒂固,特别是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堪为代表。中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缩影,既是我们先辈长期不懈地探索自然规律的产物,包含着大量科学的天文、气象和物候知识,也是中华文明的哲学思想、审美意识和道德伦理的集中体现。节日表现的人与天(自然)的关系,体现出中国人阴阳平衡、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欣赏柔美,追寻浪漫的美学观;享受团圆美好气氛,根据年龄长幼尊崇的伦理观念。这些优秀的文明成果,通过节日可以很好地继承和再现。(二)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基石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需要载体的。节日是日常生产的亮点,节俗文化是时代精神的聚焦。传统节日及其相关活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传统的春节,人们印象最深的有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实,春节最有生命力的,是举国共庆,全民欢腾的活动,是盼春节、迎春节、庆春节的繁复、温馨的过程。每年从农历12月23日开始就进入年的程序,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贴门神,祭祖、吃年夜饭、守岁,拜年、走亲戚、舞龙灯、跳狮舞、吃元宵、观花灯,等等。每一个辰光,每一年环节,都紧扣着辞旧迎新的寓意,期盼祝福的心愿,尊崇先人的礼教,还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符号。如果缺失春节这个载体,如果简化或省略这些熟悉而陌生的过程,淡化或消除这些民间文化符号,也就失去了年味,失去了年的本质的意义,也就使文化传承失去了根脉。同样,像年节的放鞭炮、扭秧歌,清明节的踏青、放风筝,端午节的赛龙舟,中秋节的燃宝塔灯,都是象征着闲暇、欢乐、温謦和幸福,都是展示欢庆喜悦的有效形式。正是在这些活动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三)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团结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但一些传统节日又是多民族共同享有的。例如,春节不仅是汉族的节日,也是其他38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其中,31个民族普遍过春节,他们是汉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土族、裕固族、锡伯族、普米族、羌族、彝族、白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景颇族、阿昌族、怒族、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壮族、瑶族、京族、黎族和畲族。而另外8个民族中也有部分群众过春节,他们是回族、东乡族、土家族、毛南族、佤族、仫佬族、傣族和柯尔克孜族。可见,春节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还有其他一个民族或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如蒙古族的白节、马奶节、那达慕大会,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撒拉、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保安等民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藏族及珞巴、门巴民族的藏历节、望果节,藏族的雪顿节、沐浴节,苗族的花山节、姊妹节、芦笙节,壮、苗、布依、侗、瑶、畲、仫佬、仡佬等族的三月三。这些节日,数以百计,恰好反映了中华文化“合而不同”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分布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这在相当的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国家法定节日的实行办法,还明确规定少数民族节日的休假要求。这一规定,体现出我国民族一律平等,国家对各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的尊重,也是国家法定假日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四)传统节日还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海外华人一直把春节视为民族文化的代表,他们身处异族文化之中,但是每年仍然坚持过春节,并加以展示。这既是强化自己的文化信念,也宣传了中华文化。香港和台湾现在都把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列为有假的节日。海外侨胞对清明祭祀十分重视,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海外华侨归国祭祀祖先,也祭祀本民族的始祖。每年清明节,数以万计的海外侨胞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每年清明节,很多台湾同胞也来到海峡对岸祭奠祖先并与亲人同聚。可见,共同的清明节俗,使侨居海外多年的侨胞和台湾同胞的心与祖国连在一起。如今,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日,必会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和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加强民族凝聚力。内地和港澳台在现代化道路与现代文化上有意识形态的差别,但是两岸四地的民众在传统节日文化上却是相互认同的,这也是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之一。(五)传统节日的弘扬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中国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自创立以来就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如韩国、日本等国的节俗活动很多都能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找到源头。春节在韩国、越南、新加坡都是最主要的假日,韩国甚至把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日。日本虽然从1873年起把春节和元旦合而为一,却现在还把三月三(女儿节)、五月五(端午节、儿童节)列为节日。中国传统节日传到域外,并且被民族化和本土化,这一点也引起外国学者的关注。越南阮翠鸾的论文越南的端午节写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其实,在越南,也有这个节日,但在称谓上民间多俗称为杀虫豸节或五月初五节,五月节等等。越南一年中有三大节,它们分别是元旦节(即春节)、端午节、农历七月十五节(即中国的鬼节)。其中元旦节和农历七月十五节都带有个人团聚祭供祖先的意味,而端午节却与节气气候及农业生产有关。”“端午节虽从中国传入越南,但由于取决于当地社会和环境,农历五月初五实际有其名,但内容有区别。按越南的习俗,纪念祭祀屈原已不是主要的了,他们把中国文化色彩本土化了,同时创造出新的符合于自己的实际生活和自然环境的习俗,例如吃糯米酒、水果、正午采草药、拷树取果、杀虫豸等习俗。”正是由于传统节日在时间和空间的场域内不断被传播和再生产,使其文化价值得以永恒。而且,我们正在倡导“和谐世界”,不同的国家具有相同的节日,更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六)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现在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又是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传统节日正是民族文化最集中的体现,最活跃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传统节日,既有物质文化的存在,又有非物质文化的表征,是一个综合的文化体系。而且,任何文化遗产的保护,活态的保护远胜于静态的保护;大众参与的保护,远胜于单个传承人的保留。传统节日正是通过大众共同参与的方式,使这份宝贵的遗产得以生生不已。春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和部分少数民族节日,都已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元宵节也作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备选对象,正在公布征求意见。苑利、顾军在传统节日遗产保护与我们应该秉承的原则一文中提出:传统岁时节日的保护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传统节日所传承的物质文明,一是传统节日所传承的精神文明。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是: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形化”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整体保护原则,活态保护原则。“有形文化遗产与无形文化遗产无论是自身状态还是保护方式都完全不同,如果把前者比喻成鱼干,后者则是一条活鱼。前者的保护方式主要是防腐,而后者的保护方式主要是养生。将无形文化遗产接受并记录下来,固然重要,但说到底,将无形文化遗产做成标本存入博物馆或是资料库则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真正目的是想让这些无形文化遗产象水中之鱼一样,永远畅游在中国文化的海洋里,生生不息,永无穷尽。而传统节日的保护正需要这样一种理念。”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正是通过全民参与的方式,使文化遗产永远成为“活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二传统节日更多地成为法定节假,这是我们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认识后的举措,也是符合整个民族的追求和价值取向的。但是,这一举措从规定层面来说,只是解决了大众的休息权问题,并为文化的弘扬提供了可能性。而要真正使其具有的文化意义落到实处,得到体现,还有赖于我们对传统节日,特别是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节”的文化内涵的认识与挖掘。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被称为中国传统的“四大节”,这些都是历史悠久而现代才定型的。因为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体系萌芽于先秦时期,成长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定型于隋唐两宋时期。元明清时期对这一体系没有大的突破,但对传统节日实现重大调整,突出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四大节日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适应民众生活的需要。但真正“四大节”的地位定型,则是在现代社会。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为了标榜自己的现代性,放弃作为王朝遗产的“夏历”的官方地位,改用“公历”(西历)。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致袁世凯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阳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批准了该呈文。从此,阴历的1月1日把自已原有的名称“元旦”、“新年”让给阳历的1月1日,自己则称为“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春节早就纳入了法定节假日,但人们普遍反映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这“年味儿”指的就是节日文化。还有的年轻人简单地认为:“清明节就是扫墓,端午节就是吃粽子,中秋节就是吃月饼。”与此同时,各种非法定节假日的洋节却搞得红红火火,有人戏称为:“汤圆”动辄败给“玫瑰”。这些,都涉及到对于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以及其他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我们应当怎样充分了解并挖掘其文化内涵,使我们的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使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越来越兴盛。“年味儿”越来越淡了的说法已经流行多年。的确,无论城乡,传统节日的影响都在消退,这是当代社会处在全面变革过程的现实。对于这一现象,我们要客观辩证地分析。一方面,由传统的农业社会体系进入现代工业文明体系,传统节日在现代生活中的实在辅助意义已明显消退,传统节日地位的下降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如果研究社会生活史和节日演变史,我们就会发现:人们追求生活和谐、闲适,满足精神需要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因此,传统节日的变化只能是程度上的,或者是形式的变化。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勇于正视传统年节的状况,又不要把这种情况无限夸大。那么,应该怎样挖掘传统年节的文化内涵呢?我们还是以春节为例证,作点具体分析:第一,要从年节产生的源头,来寻找文化内涵的根基。春节,是现代人对于夏历(农历)新年的称呼。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亦云“三元”,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意思是说:这一天是新年的开端,新季节的开端,新月份的开端。春节是反映太阳和月亮运动规律的自然节日,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核心价值观念阴阳和谐,反映了我们民族对于顺应天地自然的人生境界的向往。第二,要从年节的全过程考察,破解其文化的丰富性。春节的各项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辞旧岁,迎新年。广义的春节概念包括腊八直到元宵节,相关的民俗活动非常丰富: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除夕守岁、初一拜年、初五“破五”、初七人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年行事尽管纷繁复杂,但文化内涵则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关过年者主体自身物质及精神需求的;二是为协调和加强现实人际关系的;三是反映人天关系,也就是人与超人的、神秘的天神和鬼怪世界关系的。第三,对年节的重点民俗事项作深入剖析,解读其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例如:春联、年画都起源于古代驱鬼辟邪习俗,现代发展为表达喜庆吉祥意愿的民间艺术。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人们对于生活幸福的最基本要求:合家团圆,人人平安。除夕守岁是等待辞旧迎新时刻的到来,包含着对美好未来的强烈期待。放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接神明,后以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年糕和饺子是最具代表性的新年食品,表达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春节祭神、拜祖、拜年,是对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重新确证,即对于人类作为一个文化存在的确证。海外华人通过春节民俗活动,重新确证自己是一个文化上的中国人。第四,对于年节事项的禁忌分析,可以清晰了解中国人的心理追求。由于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所以春节的一切行为(包括日常行为)也都具有象征性、仪式性。春节时住的房子要除尘和装饰一新,穿的衣服也必须是全新的,据说这样才有美好的新生活。吃的饭要有剩余,以求“年年有余”。春节的“铺张浪费”简单地斥之是难以奏效的,因为还存在文化的象征:未来的生活要像春节一样丰盛。春节要讲吉利话,孩子打碎了碗也不能责备,要说“碎碎(岁岁)平安”。这既是过年禁忌,又包含着禳解方法,是万一不慎出现失误的补救措施。总之,春节被赋予的文化内涵需要作全面立体深入的考察。其实,这也可以推广到所有传统节日的探究。只有充分了解和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我们才能懂得人们在传统节日喜爱什么,才能正确地把握除弊兴利的科学选择,使传统节日文化越来越兴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有的地方经过十年的努力禁放烟放爆竹,最终又不得不回归“限制”的轨迹,就因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在制约和规范着人们的心理与行为。遵循同样的原则,我们再来看看清明、端午、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与其他传统节日比较,清明节有三个特点: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在扫墓祭奠活动中的悲伤)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的愉悦)两种情感氛围。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源密切相关,因为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已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这一时间的拐点是在唐代,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已”,是寒食、清明与上已三者融合为一体的有力佐证。自唐宋以来,清明的民俗活动之丰富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足以和春节一比高下。清明的民俗活动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是祭祀。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归乡扫墓。祭祀的对象是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祭祀的时间在清明前后,一般是“前三后四”,最多不超出“前七后八”。祭祀的场所可分为墓祭、祠祭,以墓祭最为普遍,还有的远离在外,就在山上或高处面对家乡方向遥祭。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是整修坟墓,挂烧纸钱,供奉祭品。二是春游活动。旧时,清明的春游场景非常盛大热闹,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俗中占有重要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明代的帝京景物略就记载了扫墓与郊游并行不悖的情形:“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传统的春游活动有:踏青,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挂饰,有折柳、戴柳、赠柳的习俗,因据说柳枝有辟邪的功能。放风筝,古人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荡秋千,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时期遂定清明节为秋千节。拔河,拔河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流传于民间,唐玄宗后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此外,清明的传统游艺还有踢球、斗鸡等。三是节气食品。清明节时,各地有不同的节令食品。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的关系,一些地方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俗。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后,将祭祀食品分吃。此外,各地还有不同的清明饮食风俗,如上海的吃团,浙江湖州的吃棕子,还有的清明节办社酒,同宗祠的人家或同房子孙在一起聚祭。浙江桐乡河山镇有“清明大似年”的说法,清明夜全家团圆吃晚餐,饭桌上少不了几样传统菜:炒螺蛳、糯米嵌藕、发芽豆、马兰头等。端午节风俗在中国广泛流传,根据汉文典籍的记载和后人的研究,端午节的来历比较有影响的说法大致有:源于古时的“兰洽”,源于古时的夏至日,本是古代吴越先民祭祀龙图腾的节日,与纪念历史人物(如屈原、介子推、伍子胥、曹娥等)有关。一般说来,与自然物有关的可能发生在前,与人物有关的可能发生于后,秦汉以后,由于屈原人格及辞赋的深刻影响,端午节缘于纪念屈原一说广泛传播,逐渐为大多数民众所接受。端午节俗有两大主题:一是消灾避疫,一是悼念屈原。这两大主题自六朝之后,一直存在于端午节俗之中,一直服务于民众的生活。如果细分一下,一直存在于端午节俗之中,一直服务于民众的生活。如果细分一下,消灾避疫的节俗社会之中,追悼屈原的传说同样流传全国,但一般集中在知识阶层,当然在两湖地区人们纪念屈原的色彩更浓。传统端午节俗有三类:一是佩艾采药,辟疫得健;二是裹粽竞渡,祭神与凭吊屈原;三是斗草送扇,归省探亲。像大家所熟悉的,汉族地区民间大都有赛龙舟、食粽子饮雄黄酒、挂香花、戴香包、插菖蒲、斗百草等风俗活动。紜1中秋是中国秋季的传统大节,地位仅次于春节。中秋之夜是一年中最迷人的月夜,古人就有诗句:“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宋代林光朝)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天上明月,人间情怀,何等的生动自然,何等的令人陶醉。其实,在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中,中秋节形成最晚,在汉魏节俗日体系形成时期尚无踪迹,唐宋时期以赏月为中心节俗的中秋节日出现,明清时上升为民俗大节。不过,中秋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古老的月亮天体赏析,唐朝虽没有中秋节,但中秋赏月玩月已成为时尚。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放假1日。虽然由于唐人精神浪漫、气象恢弘、亲近自然,吟月多是河山壮美,友朋千里,邀赏明月,诗酒风流。而宋人则常对月感物,多愁伤怀,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世态,发出“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浩叹。(宋朝苏轼中秋句)但另一方面,中秋又是世俗欢愉的节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东京梦华录卷八),取消例行宵禁,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明清之后,社会生活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当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愈益浓厚,中秋节俗主要体现在:祭月、拜月,庆祝丰收;分享、馈送“团圆饼”;南方地区普遍流行中秋祈子习俗,还有燃宝塔灯习俗。有的是镂瓜作灯,其形似月;有的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琉璃盏,红光四射;还有的是儿童堆砌瓦砾作浮屠(佛塔),中置薪柴,点燃后“四面玲珑,如火树”。不论节俗如何演变,中秋节的主旨是亲朋团圆庆贺,尤其重视“花妇月圆”时的夫妇团圆。紝1总之,中国传统节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春节欢庆,清明踏青,端午临水,中秋赏月,已成为民众节日活动的重要习俗,所承载的文化意蕴不仅存在传统社会,在当代社会依然有活力,在未来社会也会被不断传承。三如今,更多的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表现出国家层面对于传统文化回归的召唤之举。虽然对于具体措施,还有争议(如年三十休假而正月初七不体假,取消“五一”黄金周等),而总体的价值指向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这一休假的过程中,愿望和现实能否达到一致,还有待于社会的实践和民众的共同努力。除了社会的因素,有时候自然界也会对人类进行考验。今年南方出现50年一遇冰雪灾害,春运的返乡潮依然热度不减,这既证明节庆文化的魅力,乡情、亲情的合力,也给我们如何继承和弘扬传统节庆文化提出了新课题。传统节日未来发展如何,我们虽然无法去制约、去规范,却可以进行必要的想象和提出合理的建议。(一)要有继承传统文化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传统文化的继承,我们既有自豪感,又有危机感。一方面,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增强,随着华人遍布世界的脚步,中国传统文化正成为世界许多地方共享的文化。另一方面,今天是网络化与地球村的时代,同时也是咫尺千里的陌生化时代,在现代社会时间机器的操纵之下,人们的日常生活匆忙而功利,人们的精神世界焦虑而孤独,传统文化正在逐步流失。在这样的状况下,如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这项工作,繁难而艰巨;这项任务,紧迫而又持久。首先,要有全民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是已故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人生最后的几年最热衷的概念和话题。文化自觉是在具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文化的来源、得失的清醒反思。文化自觉是在跨文化系统的前提下对文化自身的一种自知之明,文化自觉是要克服文化上的盲目性,是要建立从本民族的文化实践思考民族未来的宏观意识。也就是说,文化自觉是要清醒地看到西方对现代化历程的影响,又要具备采取正确的文化发展路向的自觉意识。只有“文化自觉”,才能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摆在重要和正确的位置。其次,要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准则和责任心。什么是准则?就是规矩,就是方圆,就是路径。而最大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准则,就是法律的规范和坚定不移的执行。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律法规,已有的还要根据情况不断完善;而没有的法律法规,则要及时制定和颁布。法律法规必须不折不扣、毫不走样地执行,而不能变样、走样、走过场。所谓“责任心”,是指不同层面、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所有能够负起社会责任的公民,承担起一份责任。政府应该出政策,出规范,抓管理。专家学者应该多关注,多研究,多呼吁。每一个人都应该身体力行,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却又是必不可少的力量。再次,要“活化”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永远保护和有活力地生存在民间。现代化消融并拆解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界限,“技术文明”使传统文化失去许多有形的物质载体和无形的技艺形式,有的走入困境和濒临消亡的境地。如今,我们正在积极抢救和保护某些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存在太多的静态的“死保”。这种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搜集整理归档”,自然是必要的;使之定格在相框里,锁定在影像上,请进博物馆和展览馆,自然也是存留的方式之一。但是,要真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更重要的是使优秀传统文化扎根在民间,保存在民间,使之与民众生活和精神需要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一种日久弥新、长盛不衰的,真正为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二)传统节日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是必然的趋势。首先,传统节日的演变和与时俱进是一种历史衍义的潮流。举一个人们熟知的例子,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由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最终发展为一个全民狂欢的最大娱乐性节日。元宵节起源的说法很多,但较可靠的是起于汉代皇家在正月上辛日祭祀太一星北极星。晋代已有元宵张灯的做法。隋代元宵节,“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发展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化装游行节日。唐代,元宵张灯习俗风靡于世,政府还专门开放夜禁三天,便于赏灯。宋代,元宵观灯更加兴盛,从十四延续到十八,而且燃放烟火。宋词之中,就有不少名作生动描写了这一情景。此外,元宵还有猜灯谜游戏,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表演,而张灯则为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其次,传统节日的与时俱进,必须符合民众的心理和得到大众的拥护方能实行。而得不到民众普遍的关心、支持和参与的“与时俱进”,是没有生命力的。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证。1928年5月7日,南京政府内政部决定“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企图改变1912年以来公历、阴历并存的制度。1930年4月1日,南京政府又强令把贺年、团拜、祀祖、春宴、观灯、扎采、贴春联等习俗“一律称置国历新年前后举行”。这种不顾传统、一意孤行的做法是很难维持的。1934年初,南京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再次,传统节日文化的与时俱进,要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建设与弘扬。清明节祭黄帝陵是传统,近些年黄帝陵景区扩大规模,加强了祭拜功能的景区建设。同时,由政府和有关部门主持,举行盛大的公祭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祭黄帝陵的影响。每年清明节,数以万计的海外华侨来到陕西桥山黄帝陵、轩辕庙,祭祀华夏始祖轩辕黄帝,增强了世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和民族凝聚力。成批的台湾同胞和久居台湾的内地乡亲也到黄帝陵拜祭,清明节俗还有利于国家统一大业。此外,清明扫墓习俗变化较大,趋势是简单、文明、不断翻新,如以献鲜花、上网扫墓等形式寄托哀思。这些,都是符合社会文明进程的,使传统节日与时俱进的做法。(三)传统节日应该面对和适应中国社会的变革。在中国社会变革,有两方面对于传统节日休假带来了明显的冲击,一是城市化的进程,一是乡村人员远离家乡务工带来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对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显然是有益的,但是对于以农业文明为基石的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则是销减性相当强的。我曾在民俗文化与当代都市生活解构一文中指出:“在岁时民俗的消长中,传统年节事项的演进与转化、洋节的接受与化用、人造会节的纷至沓来,这些年显得特别突出。在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中,除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外,有相当一部分在都市已经很少有人问津。就连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节日春节,近些年也常被质疑:为什么年味越来越淡了?甚至有学者提出:保卫春节的口号。春节的民俗事项近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年夜饭由自家宅室挪到了饭店宾馆;年夜饭前的祭祖仪式大多淡化或休止;煮隔年陈饭以象征年年有余,几乎被废弃;燃点红烛、支起撑门棍、通宵守岁的习俗,已被看央视春节晚会所取代。与此同时,带有域外风情甚至某种宗教色彩的西洋节日跻身中国都市生活。洋节的传入丰富了中国都市的岁时生活,但随之而来的保护本民族的传统节日,不因“洋节”挤压而淡化,成为保持我国文化多样性和文明延续性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紞1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这种“城乡差别”将会进一步明显。同时,农村的人员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到城市和其他地方务工,除了春节长假,其他时间的短假他们很难再回到故乡庆贺,他们的生活带有城乡两地的印记。这种情况,专家学者已经关注到,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教授指出:“几千年来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农民很少离开家园。即使在外,过年要祭祀要团圆,不管千难万难也要回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又总有一部分人不能回家过年。千百年来,那些行商的、闯关东的、走西口的人,到了过年时不能回家,都是撮土为香,向家乡方向遥叩父母,算是拜年尽孝。而中华文明一直倡导扶危济困、互相帮助,本地居民对在外过年的人也格外热情,豪爽大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过年过节要坚守岗位,也有不少农民工因为特殊情况滞留在外,党和政府重视民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全社会都要发扬优良传统,嘘寒问暖,体贴备至,让在外过年的人有回家的感觉,过上一个祥和的春节。”紟1 今年的冰雪天气,有大批人员在外地过年,党和政府给予特别的关照,使他们过上欢乐、祥和的春节。这也给我们以启示,适应中国社会变革的实际与要求,倡导休好每一次传统节日假期,是不可等闲视之的。(四)给传统节日赋予新的文化意义。文化要能自新方有活力。在当代社会,传统节日应该转化为被当代人接受的现代文化。文化传统是特定时代中华民族所积累的生存文化和文化思维与文化智慧。今天与过去的生存时代有很大甚至根本性的不同,简单地还原传统成为一种“奢望”。我们需要的是传统与当代的对话,与当代人的对话,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成为当代人的需要。当然,这种传统节日的当代文化阐释,又是不能脱离传统的,又必须有传统的元素和基因。在对传统节日内涵挖掘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文化重组有两种方式:一是原有内涵的延伸,一是原有内涵的再造,从而竖立起新的节庆民俗的标志,这是传统民族节日存在与延续的关键。从而,使人们对传统节日不仅是文化欣赏与精神留恋,而且是与人们生活紧紧依存的必需和空间。在现实生活中,春节文化的张扬,可以说是内涵的延伸,而七夕节倡导为情人节可以说是内涵的再造。春节,虽然作揖、磕头、祭祀的习俗变了,拜年、娱乐的方式变了,甚至有的年夜饭的方式也变了,但充其量是传统春节所包含的辞旧迎新、平安团圆、祝愿祈福文化内涵的延伸。春节期间开展的许多社会性活动,是这种内涵的延伸:由关爱亲友,延伸到关爱社会;由亲朋邻里的和睦,延伸到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由小家的阖家团圆,延伸到社会、民族这个大家庭的凝聚与团结。而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是以乞巧节俗为主打的,如今却有一部分人则把其中两情相悦的节日之事进行再造,提出七夕为中国情人节或爱情节日说法紡1。2002年农历7月7日,河北文联在石家庄举办首届爱情节,并举办七夕文化学术研讨会。2005年,由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将七夕定为中国的情侣节。2005年,福建在武夷山举办七夕国际风情节,并举办中国传统节日高峰论坛。2006年,河北邢台天河山举办第二届七夕爱情文化节。2007年8月19日(七夕节),第二届东方情感文化论坛在南京举行,号称东方情人节,举行万人相亲会。同一天,舟山举行首届桃花岛中国七夕爱情文化节,在海边看牛郎织女相会,进行“山盟海誓”爱情漂流瓶放漂活动。这些活动,虽然不断有争议,也受到相当多的吹捧。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这种再造活动会越来越强烈。(五)传统节日应有新的文化载体与创新。传统节日纳入法定节假后,要防止“复制古董”,要对传统民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基础上,要根据时代特征,进行文化载体和活动的创新。一是活动空间的创新。传统节日活动以家庭为主体,应走向以社区为重点;过去以室内为主体,应走向以室外为重点。二是旧有内容的创新。如有专家建议,端午节可以从卫生、体育、文艺三方面发展节俗:可以从原来的送灾驱疫保平安(如蒲剑、艾虎、雄黄酒等)的活动发展为全民的卫生活动,把爱国卫生日设在此日;以举办各种层次、各个地区的龙舟比赛为核心,推动民间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激发节日热情;可以从吃粽子、纪念屈原发展为设立诗歌节,推动诗和歌的创作、唱诵。三是表达方式的对接与创新。例如,中秋节不是家庭团聚和吃月饼,更多的应发展为富于浪漫格调与狂欢精神的月下活动,如歌舞、饮酒、赋诗、游园、赏灯、逛夜市等,以增强和拓展其浪漫格调与娱乐功能。四是提炼、开发、延伸节日纪念物,用于布置节日文化空间,营造浪漫欢快的节日氛围。“节日纪念物本是节日习俗的基本元素,但在古代社会,它们是与农业文明和传统生活浑然一体的,作为纪念物的意义就不显著。在现代社会,这些看起来有些老旧甚至奇异的东西,就成为人们纪念、怀恋过去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寄托物,也成为装饰节日文物空间、刺激节日文化消费的重要手段和渠道。”紣1 传统节日的文化载体与创新,需要理论的探讨,更需要实践的探索。(六)以开放的姿态对待传统节日。在文化流通全球化的社会中,中国民族文化应该转化为世界共享的文化。同样的道理,中国传统节日也正在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据媒体报道,美国自从2000年2月2日克林顿总统率先以美国政府名义书而向中国人民致以新春贺词起,小布什任总统8年,年年代表美国人民向中国人民拜年。西方其他大国也是如此,英国首相从先前的布莱尔到现今的布朗,法国总统从密特朗、希拉克再到萨科奇,借农历新年向中国示好已成惯例,连现今“保守”的德国女总理默克尔也把春节作为纠正对华“偏见外交”的难得机会,今年中国春节,德国半官方的庆贺春节的一系列活动,论规模堪称世界范围最大。今年春节,全球有20多个国家的邮政部门发行中国生肖邮票。至于美国邮政总局,逢春节发行中国生肖邮票已坚持十几个年头。部分国家州(省)一级的政府,甚至已把中国的春节定为各自的法定公共假日,譬如美国纽约州、加利福尼亚州等。2月7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晚上,纽约最高建筑帝国大厦的顶部亮起了红黄两色彩灯,给整个纽约市涂上了喜庆色彩,使这个世界大都市的夜景更加美丽迷人。当天中午,纽约华埠发展总会在曼哈顿举办盛大的“新春爆竹文化节”。在数十万人的欢呼声中,焰火腾空而起,60万响鞭炮和着舞狮队伍的震天锣鼓,使唐人街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外国人对中国春节的重视与参与,自然与中国的国力增强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因为在今日西方人眼里,春节隐含着普世文化价值,即重在一个“和”字:和谐、和睦、和合、和平、和而不同、不同而和,尽显其中。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外来“洋节”的进入。正像任何文化必须与本国文化相结合一样,“洋节”必须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才有扎根的可能。甚至有时候,我们还要吸收其他国家年节文化有益的养料,以丰富我们的节日。例如,新加坡的中秋节,华人社区要热热闹闹地过20多天,每晚在公共场所举行庆贺活动,如游园、夜市、灯展、游行、放烟火、灯笼制作比赛、传统京剧表演、月饼群英会、赏月诗会、猜灯谜等,声势浩大并容于现代气息。这些活动方式,也是完全可以借鉴的。总之,传统节日更多地进入国家法定假日,是一个良好开端,是增强文化综合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有益举措。只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文化多样性中闪现出民族文化的光彩,在世界的竞争中永远有中华民族伟岸的雄姿。注释:这方面代表性的意见有:国务院法制办规定对不能休年假职工须付3倍报酬;发改委负责人解释为何决定取消“五一”黄金周;劳动法“工作时间、加班时间”问题总结;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指出,黄金周有四大弊端。以上均可从网站查得。早在2004年,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先生就主持完成“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与当前假日制度的改革”课题,其中部分成果集中刊登在2004年第5期民间文化论坛。陈连山、黄涛、高丙中、萧放四位学者分别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的

    注意事项

    本文(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的文化意义与未来发展.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