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策略.doc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策略摘 要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日渐复杂多样化、竞争范围的扩大、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等一系列变化,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更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财务信息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以及单纯的核算型电算化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信息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经济的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会计工作也不例外。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建立一个高度集中、实时监控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正是顺应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化成为了会计工作发展的方向。关键词:会计,会计信息化,发展方向,企业会计Enter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the direction and strategy development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business activities of diversification and competi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range of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rapid development and so on a series of change, the enterprise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is more accurately acquiring related financial information has becom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work patterns and simple accounting computerization already cannot satisfy typ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needs,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 every aspect of social economy, has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accounting work is no exception. Therefore, the modern enterprise must establish a highly centralized, real-time monitoring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society with.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work.KEY WORDS: accountant,enterprise informationization,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enterprise accounting目录前言4第1章 会计信息化的内容和建设的目的61.1 会计信息化的内容61.1.1会计理论信息化61.1.2会计实务信息化61.1.3会计决策支持信息化61.1.4会计教育与培训信息化71.1.5会计管理信息化71.2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71.2.1简化流程71.2.2 集成信息71.2.3 数据共享81.2.4 动态反馈8第2章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92.1 会计工作方式的转变92.2 会计职能发生转变92.3 会计观念的转变92.4 内部控制亟需完善92.4.1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是关键102.4.2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102.4.3改革会计报告披露的时限和方式102.4.5会计信息化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加强专业学习11第3章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12管理与业务一体化123.1.1 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123.1.2信息高度共享123.1.3信息的监控力度加大123.1.4企业经营管理成本降低13第4章 会计信息化发展对策144.1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144.2 整合企业全部资源144.3 构筑网络平台153.4 信息化人才培养15结论17谢 辞18参考文献19文章第三部分的目录有问题啊,改改。没有二级标题,就直接到三级标题了?前言会计信息化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型进行重整,并在重整的基础上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也就是说,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和远程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加工、传输、存储和应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的信息。会计信息化就是要通过网络技术的支持来实现会计业务的全面信息化。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让我看到了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是,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等方面受到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 但总体发展水平还是较低,相当于发达国家20 世纪70- 80 年代初的水平。会计信息化正是顺应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而产生的。 第1章 会计信息化的内容和建设的目的1.1 会计信息化的内容会计信息化要求在会计的所有领域充分依靠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会计领域的工作内容、方法、程序进行调整, 将会计学的内容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建立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来满足信息社会的管理要求。其包括的具体内容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1.1会计理论信息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着传统会计理论体系。我们要根据信息社会的特点, 在会计基本前提、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会计职能、会计任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报告原则等方面形成新的会计理论体系来适应信息和知识经济社会, 并在网络系统中公布这些新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 公开征求意见, 在开放的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基本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1.1.2会计实务信息化会计实务工作信息化是由于信息技术手段在会计领域中广泛运用与会计理论体系的变革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组织的创新、会计实务工作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通过网络财务软件, 实现会计数据搜集、加工、处理和会计信息的输出、使用等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引起的会计业务流程的变革会使会计核算方法随之改变, 要根据新的会计业务流程要求重新设计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组织机构、会计人员职责、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凭证的传递和审核等会计业务流程实现会计实务信息化。1.1.3会计决策支持信息化会计决策支持信息化通过建立并运行会计或企业决策支持系统, 根据会计预测的结果, 以管理科学、运筹学和行为学等为基础, 以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为手段, 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各种信息, 辅助高级决策者对产品销售、定价、生产、成本、资金、企业组织、经营方向等内容应用会计辅助决策支持软件进行决策, 完成决策工作, 输出决策结果。主要包括经营、投资及筹资活动决策模型及其应用。1.1.4会计教育与培训信息化在信息环境下, 会计专业学生要学习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的现代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更要学会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会计信息系统。我们还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成果, 建立会计教育网络系统, 让在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理论及实务工作者, 都可以通过网络在会计教育网上学习和讨论最新的会计知识。从而使会计教育信息化为在校会计教育、后续会计教育、终身会计教育等提供信息资源平台。1.1.5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管理的信息化是指财政管理部门对会计人员管理与会计信息管理信息化。会计信息管理信息化是指必须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环境对会计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要求的影响, 为会计理论与会计工作的信息化提供发展动力及合法性支持。会计人员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会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及发达的教育培训网络,对会计信息化浅析等。1.2 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目的1.2.1简化流程 由于电子计算机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网络会计系统执行从会计凭证到财务报告全过程的信息处理,人工干预大大减少,客观上消除了手工方式下信息处理过程的诸多环节。同时,又承担起存货计价、成本计算和计提折旧等繁杂的核算工作。因此,相对于手工会计而言,网络会计的技术性及其复杂程度大幅度降低。 1.2.2 集成信息 会计信息化集成所有数据于一个数据库,实现实时获取信息、实时处理信息、实时报告信息的新流程。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财务业务的协同成为可能,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信息采集点都纳入企业信息网之中,大量的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如生产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直接采集,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经销商等)相连接,使会计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绝大部分的业务信息能够实时转化,直接生成会计信息,会计数据处理呈集成化之势。1.2.3 数据共享 数出一门,共同使用,各级管理者可以实时、动态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支持决策,会计信息数据的处理也由微观逐步转变为宏观数据运作。企业集团可以利用基于信息化的网络财务软件对所有分支机构实现集中记账、远程报账、远程审计和集中资金调配等处理。集团企业总部可以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使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业务智能化,并能充分利用集团内部信息资源,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1.2.4 动态反馈 在网络环境下,各种数据实现在线输入,电子货币自动划转,业务信息实时转化,自动生成会计信息,省却了手工方式下将业务资料输入到会计账簿的过程,使得会计核算从事后核算变为实时核算,静态核算变为动态核算,实现财务的在线管理,财务信息搜集处理的动态化也使得财务信息的发布和使用实现了动态化。信息生成后将通过财务软件实时反映到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上。第2章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影响2.1 会计工作方式的转变在以实现会计业务的信息管理为目标的前提下,会计信息化不再是简单模仿手工会计处理事务或是计算机的延伸,而是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优势突破传统手工会计的局限。由桌面财务转为网络财务,从企业的各个角落收集实时高度集中的信息,从多种多样的分析中把它们提炼出来,发送到员工“桌面”上,将员工从数据堆里解脱出来。具体表现为:会计数据的采集通过网络从企业各个管理子系统直接取得,并通过公共接口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税务、供应商、经销商等相连接,使会计信息系统不再是信息的“孤岛”,会计数据的输入呈分布化和多元化的特点;会计数据处理中人工干预大大减少,从凭证到报表均由计算机完成,同时全部会计数据处理过程可即时完成,呈现出集中化、实时化的特点,这样既节省了会计核算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将会计人员的工作精力转移到其它职能中去。 2.2 会计职能发生转变会计信息化将促使会计职能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是会计人员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手段对经济数据进行收集、加工、存储和检索,最后输出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和控制经济活动需要的信息。2.3 会计观念的转变传统的会计采用的是一种面向过去的回顾型时空观,通过对以往的业务活动进行记录和总结,对业绩和行为作出评价,并以此指导现实事务。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当业务事项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外部网以及互联网直接采集有关的数据信息,实现会计和业务一体化处理,这样会计核算就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转化为事中的动态核算。2.4 内部控制亟需完善首先,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员的构成由原来纯粹的会计专业人员转变为由会计专业人员、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业务从原来单纯的核算转变为在完成基本会计业务的同时,还要完成财务分析、预测、管理等更为复杂的业务;原来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某些事项,现在由其他人员在终端机上直接完成。因此,随着数据处理技术的提高,如果对计算机系统缺乏控制,未经授权的人员为达到某些非法目的就可以通过网络对会计数据进行篡改,而这些篡改是不留痕迹的,后果不堪设想。其次,传统会计工作大都按经济业务的性质分成几个不同的职能岗位,不同岗位的工作可以相互核查、相互制约,以防止发生误差,还可以根据账目、证件、报表间的钩稽关系检查错误;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所有的结果都是由最初录入的数据经过计算机直接计算出来的,如果初始数据录入错误,得到的账面数据也随之错误,为防止这种情况,就需要相应的制度把关,加强内部控制会计信息化对企业会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2.4.1培养复合型的会计人才是关键会计信息化主要是通过网络技术支持的,一切网络信息的传递与处理都要通过计算机的操作来实现,这就要求会计人才既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又是一名出色的计算机操作员,能熟练掌握各种会计软件的操作,熟悉国际会计及商务惯例,具有广博的社会文化和专业知识背景。拥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保证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所在,否则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企业会计人员都应积极地将自己塑造成一名既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又掌握现代化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的复合型人才。 2.4.2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会计信息化要求企业建立科学严格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从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控制、硬件的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控制、系统操作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管理控制、系统环境的管理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从源头上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保证会计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2.4.3改革会计报告披露的时限和方式会计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企业和投资者进行及时交流与沟通。这种经济活动的广域性与信息需求的及时性对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方式提出了挑战。首先,会计报告应尽快改变报送方式,实行无纸化、网络化的报送,方便、快捷;报告使用者可随时调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并对自己所使用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监督。其次,报告披露内容应尽可能满足企业前景预测、风险分析的需要,尽可能广泛披露非财务信息,如主要股东和管理人员信息、关联方信息、企业背景资料信息、前瞻性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等。 2.4.5会计信息化要求企业会计人员加强专业学习会计信息化促使企业会计人员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过渡,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及时地提供数据,还要求其准确地分析数据并作出科学的分析结论,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这些数据分析工作不同于以往的单一的核算,必须具备扎实的会计知识和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才能根据数据分析出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和面临的经济形势。所以,企业会计人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这样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的要求。 第3章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3.1管理与业务一体化 企业在生产、销售、控制和预测的经济活动中,主要表现为现金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而要有效的控制“三流”,单靠财务部门使用软件是不够的,企业各个部门尤其是业务部门,必须将其业务信息纳入软件管理的范畴,软件功能将延伸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因此,财务软件必须从部门级应用向企业级应用扩展,再到集团级的三个层次的应用,建立财务信息和其他业务信息的接口,彼此共享,做到“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一体化,才能真正从全方位、多层次体现可信的决策信息。3.1.1 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 由于采用了信息系统辅助管理,不仅减少了企业管理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流程,使业务流程更加简洁、有效,而且信息系统内部所蕴含的管理思想、规则和约束也会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控制,明确各业务的先后顺序,保证数据的一致,从而使企业的业务流程更加规范。3.1.2信息高度共享企业建立信息系统以后,信息的高度共享能够最大化的减少企业的传递时间,提高信息的实时性,从而为诶企业的决策者节省了大量的获取信息的时间,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我该怎么做?”,从而对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变化速度做出正确的应对。3.1.3信息的监控力度加大信息系统按照指定的规则严格保守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数据的一致性和失效性,极大限度的杜绝了各种人为错误的发生,也为各个部门的监控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3.1.4企业经营管理成本降低 再实施信息系统后,由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管路薄弱的环节得到了控制。像全面预算的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和管理、生产计划的有序、办公效率的加强等等。将会在信息系统实施前会有明显的提高。第4章 会计信息化发展对策 4.1 企业业务流程重组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20 世纪90 年代初美国提出了一种管理变革思想企业再造工程, 我国习惯称之为企业业务流程重组。根据它的创始者哈默(M.Hammer)和钱辟(J . Champy)的定义“, 业务流程重组( BPR) 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 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 使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 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借鉴BPR( 业务流程重组) 思想。从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发展到会计信息化, 除了为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只是对手工会计处理进行模拟或仿真, 在传统会计的理论、方法的指导下将会计处理程序原本地“ 移植”到IT 环境中, 而无法按照IT的固有特性来重新设计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大量的案例已证明,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 如果仅仅在对企业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简单地重复或修补的基础上进行低水平的实施, 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系统的低效益和低效果, 企业的综合效益和效果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同样陷入“IT 泥潭”。会计信息化就是在BPR 思想的指导下, 将会计业务处理与IT 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会计信息系统向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 始终将会计业务处理流程融入到企业持续不断变革的过程中。这样, 一方面满足了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 另一方面使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的巨大投资得到真正的回报, 并获得应有的成效。4.2 整合企业全部资源 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目标要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 ERP) 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是企业信息系统发展的最新成就。它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运营流程看作是一个紧密连接的供应链, 包括供应商、制造工厂、分销网络和客户; 将企业内部划分为几个相互协同作业的支持子系统, 如财务、制造、分销、质量控制、人力资源等,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各子系统之间实现高度数据共享和无缝集成。在技术水平上, ERP 系统采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最新成就。它除了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等已经被普遍使用的技术外, 还要实现更为开放的不同平台操作, 采用适用于网络技术的编程软件, 以适应网络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所以说, ERP 既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又是一种融合了企业最佳实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工具。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应当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度, 立足于企业整体, 来定位它的发展方向。在纵向上, 会计信息化应不再局限于提供传统的核算型财务信息, 而要向MIS、DSS 层次发展, 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更为完备的信息支持; 在横向上, 会计信息系统应当和企业内外部其它信息系统融合在一起, 成为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 融合”并不是各个子系统的简单叠加, 而是要立足于整个企业的信息需求, 统一规划和实施, 应根据新系统的要求进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重组, 以适应新管理时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而ERP 系统, 则是会计信息系统纵向和横向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我国企业的管理基础薄弱, 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短期内要在我国推广实施ERP 系统是不可能的。但是在战略上, 我们应当富有长远眼光向国际上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看齐, 以实现ERP 系统为目标,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开拓自己的思路, 使会计信息化不断完善。4.3 构筑网络平台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环境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 它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技术条件。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信息化是会计信息化的基础。营造会计信息化的技术支撑环境, 就是要推进和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具体来说, 信息化技术环境包括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系统两大方面。3.4 信息化人才培养4.3之后的小标怎么能是3.4呢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人才在内。无论从信息化建设还是信息系统的运行来看, 人才的问题都是重要的组成要素。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专业人才的供不应求, 形成了对人才的争夺战, 不但国内用人单位竞相招募, 而且国外也千方百计用优厚条件在争夺国内的优秀人才。因此, 培养信息化人才显得十分迫切, 也是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人才是会计信息化成功之本, 我国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 把人才的培养放在会计信息系统建设的首位。20 多年来, 各部门、地区、基层单位都已认识到培养专业应用人员的重要性, 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人才培训工作, 一些院校相应开设了专门课程, 从理论水平和应用技能上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应用人才。此外, 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实践中, 一大批财会人员自主学习、大胆摸索, 自觉成长为专业应用人才。然而, 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从内涵和外延上都在发生变化: 从内涵上要求专业人才趋向信息化, 从外延上则表现为对需求量的日益增加。会计信息化的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先导, 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必须注重培养大量信息化人才。因此, 我们必须整体规划, 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首先, 要加强对企业主要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培训, 最好能让典型信息化企业一把手现身说法、介绍经验, 重在提高企业一把手对企业信息化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其次, 要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 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的培训, 对管理人员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对IT 人员加强管理科学的培训, 努力培养一批复合型的高、中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最后, 要增强企业全员信息化意识, 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教育, 提高企业广大员工素质, 造就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 建立精干的信息化管理队伍。此外, 要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方案, 并组织典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专业咨询公司和系统集成商等专家资源为企业提供培养基地或培训服务。总之, 通过信息化的教育与培训, 积极培养既能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 又能掌握现代会计知识和管理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实施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继续教育工作, 实现人才培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 从而加速会计信息化的进程。结 论 应该看到会计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且艰难的过程。一方面, 信息技术虽然在日新月异地发展, 信息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对会计的影响很大; 另一方面, 传统会计理念根深蒂固, 新的会计理念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局部地更新。虽然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阻挡的潮流,因此,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要依靠广大会计人员和会计理论工作者以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要积极地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步改变观念, 运用IT 理念来变革会计信息系统, 建立起面向会计用户的一整套新的会计理论体系框架, 以维护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应有地位,并发挥其更大的作用,来迎接会计发展的新时代!参考文献1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风险因素和应对策略. 集团经济研究 2007,(17);:125-123页页码前面格式不对.2 方正生会计信息化对未来会计的影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2)3 盛伟浅析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当代经济,2007,(6下)4 杨虹会计信息化与企业内部控制J中国农业会计 ,2007,(1)5 葛家澍.会计大典第一卷会计理论.第一版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15-94页.6 于玉林,现代会计百科词典.第一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1125-1133页作者后面的符号不对.7 王昌锐.西方会计名著导读M.2006格式.8 罗仲伟.管理学方法与经济学方法的借鉴、融合.新华文摘G.2005,(23):127-131页.9 林曦.管理学的学科属性与学科定位G.新华文摘,2006,(23):127-129页.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45-46页。11 20082009年度CSSCI检索系统建议去掉这个.12 John Fellingham.2006, Is Accounting an Academic Discipline?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Plenary SessionD.13 Vivien Beatie and Elizabeth DavieG.2006,Theoretical Studies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Accounting Discipline:A Review and Evidence Accounting. Business and Financial History,vol. 16,issue 1,pages1-2514 Harry I. Wolk. Michael G. Tearney. 1997, Accounting Theory (Fourth Edition).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and ITP Company.15 Eldon Hendrikson. Michael Van BredaD. 1998, Accounting Theory(Fifth Edition),Irwin/McGraw-Hill .16 William R. Scott.1997.Financial Accounting Theory, Prentice-Hall International, Inc.17 美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18 宋献中.会计学术思想领域的一场革命J.中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报,1988,第1期88年的资料,建议去掉.19 李心合.现代会计理论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140-166页还有个下划线,96年的,建议去掉.常勋.财务会计三大难题G.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124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