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初期的心理分析与调试.docx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初期的心理分析与调试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初期的心理分析与调试 经常看到小学低年级教师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提到,根据小学生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如下环节等等,但是到底他们的心理特点是什么,这些教师只能根据经验模糊地判断,加上一些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进行归纳,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积累。其实对于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因为地域环境、家庭教育以及社会观念等方面的不同而迥异,因此并不存在普适性的调试方法能够百试不爽,但是一些基本的规律和方法还是可以探讨的,因此本文就着这个问题做些探讨。根据笔者长时间的观察和多方面的求教,总结出一些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如下: 一、智力因素的特点 一年级的男孩和女孩大脑重量已经达到1280克,已经接近成人水平,因此一年级学生的智力发展速度是非常迅速的,呈现出先快后慢的特点。 1.思维具体形象性 表现在这个时期的学生还具有幼儿时期的特点,依靠具体事物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来思考。比如,一个学生能够回答,“有4个小球,两人来分,分得一样多,每人分几个?”但是他们不会回答,“2+2=?”为什么前者是除法题孩子能够轻松作答,而后面的加法题却望而却步呢?原因就在于前者孩子1 们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具体的形象,能够直接说出答案,而后者是抽象出来的数的概念,他们无法直接相加。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还派生出学生思维特点的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片面性、固定性和近视性。 2.记忆的机械性 这个时期的学生比较善于机械记忆,可以不考虑具体含义而死记硬背。比如,他们能够非常熟练地背诵三字经,只要老师起头“人之初”,就可以往下流利背诵,但是如果从中抽取一段背诵,却不能够顺利连接,必须从头背起,否则不能完成。原因在于此时学生是整体机械记忆,不是按照所记内容的意义有条理、有顺序地记诵,亦即理解记忆的能力很差。 3.知觉发展不够充分 我们能够发现学生做作业经常看错题,甚至把方位搞错,例如把“b、t、6、3”写成“p、f、9、”。在观察顺序方面也显得杂乱无章,不系统,无主次。这些等到二年级就会有所好转。而且,这个时期的学生只对引起兴趣和关心的事物,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如收看动画片,最近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他们能够一直看到最后,并且叫唤孩子的名字,他们都没有反应,同时也能够看出他们的注意力范围非常的狭窄,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就忽略了其他方面。 2 二、非智力因素的特点 1.恐惧和希望交织 孩子背起书包开始上学,他们都会对未来、对学校生活充满幻想和希冀,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接触过,但是从多方媒体对学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非常盼望上学,但是同时他们幼小的心灵往往是不安的,“老师什么样?他或她会喜欢我吗?”“老师讲的我能听懂吗?”“学校课程难不难啊?”等。 2.紧张而拘束 孩子上了一年级之后,典型的变化就是从半学半玩的生活状态变成了要受管束、遵循规律的学习状态。学校要求不能迟到、早退,上课认真听讲,不许随便吃东西、喝水,同时人际关系更为复杂,除了要和老师接触,还要和同龄的独生子女相处,互不相让,任性刁蛮,冲突此起彼伏,这是儿童社会化的进一步深入,也是儿童社会性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他们紧张,备受约束。如果孩子没有经历过幼儿园时期,他们的适应会更加缓慢。 3.疲劳感加剧 孩子入学之后,为了适应学校生活,每天都处于不安和紧张状态之中,因此身心负担加重,耗费了大量精力,导致疲劳,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容易出现贪睡,体重减轻等现象,同时有的孩子容易患上感冒和其他疾病,当然也有的孩子异3 常的兴奋,好闹,夜里难以入睡,好说梦话,爱哭的个别有之。 4.自豪感增强 孩子上学以后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自豪感。孩子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等,当亲朋好友偶尔夸赞“是小学生了就不一样了”的话时,孩子的自豪感徒然加强,同时他们感到父母对自己已经有了期待,希望自己成为好学生,便挺起胸来,炫耀自己学生身份,努力做好。 5.双面性 这个阶段也是幼儿反抗期之后力求摆脱父母而独立的第二阶段。他们有时会像幼儿那样撒娇哭闹,这是因为一年级正处于幼儿向儿童转变的时期,一脚踏入儿童期,另一脚还离不开幼儿期,还具有相当多幼儿特征的缘故。 6.自我中心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独”字摆在中间。游戏时,喜欢独处,或者兀自看热闹,上课时,别人发言,他还举手大喊“老师”,分不清楚“自己”和“他人”。择友的标准也是以自我为中心,“谁帮助了我”,“谁跟我好”,“谁给了我东西”等等就是我的好朋友。 7.膜拜老师 4 一年级的孩子对待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往往称自己班的老师为“我们老师”,而对他班老师仅以“老师”称呼。老师说的话,就是圣旨,有时甚至忤逆家长,“我们老师告诉我们”“我们老师说了”“我们老师不让,老师成为他们判断周围是非的绝对标准,他们坚决听从老师的话,时刻期盼老师的表扬。 由上可知,对于一年级新生进行幼小衔接的心理调适显得十分必要,那么怎样操作才是我们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这里,笔者仅就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应该注意提高小学新生的注意品质,是帮助学生顺利渡过幼小衔接阶段的有效途径。注意力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活动实践的心理基础。发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一年新生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处在形成阶段。我们可以采取创设适宜环境,排除无端干扰的方法,避免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同时教师要加强自身业务,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磁铁”,而且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灵活交叉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也是完成任何有目的的活动所必须的,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无意注意,同时培养和激发他们的有意注意, 运用新颖多变的强烈刺激吸引他们, 同时向他们解释进行某种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明确提出要求, 使他们主5 动集中注意。两种方式的灵活运用,不断变换两种注意,使其大脑活动有张有弛,既能完成任务, 又不致过度疲劳。 其次,正确使用评价。评价对于学生的情感起着即时调节的作用,学生需要教师评价,因为越小的人,引人注意的愿望就越强烈。这个时候提倡教师多表扬,少批评。表扬的方式应该多样,但是此时的表扬一定要有指向性,指向一定的行为,某个具体的个人,那些泛泛的评价,指向群体的评价往往起不到激励个人和他人的作用,对于学生正确的行为要予以肯定,可以用“对”、“好”、“很好”等进行简单评价,也可以用动作、表情来示意评价,也可以用启发性或示范性的讲解来评价,必要时对于学生的错误行为可以采用检查、批评甚至是责备的方式来评价。 再次,注意树立榜样。一年新生具有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可塑性大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可树立榜样对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养成教育。新生入学后,教师的影响显著增加,有时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有约为40的学生把教师作为自己理想人格的化身。因此,首先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榜样示范意识, 力求以身示教;其次,培养班级的小干部,树立典型供学生学习。榜样使学校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具体化、形象化,更益于学生接受。 最后,加强孩子意志磨炼。这个阶段不仅需要教师积极调节学生心理,还要不断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6 提高抗挫能力。同时积极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观念,服从集体意志,逐渐克服任性、执拗、鲁莽、犹豫和蛮横等不良品质,提高自身意志水平。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在工作中应该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集体,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学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