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4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交换结合律》说课稿.docx
-
资源ID:3451049
资源大小:39.7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4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交换结合律》说课稿.docx
小学4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交换结合律说课稿小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交换结合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科书P24-25例56乘法运算定律之交换律与结合律。下面我谈谈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教师指正。 一我对教材的理解 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乘法意义、含有乘法乘法运算等知识,对乘法运算定律初具一定的感性认识。这些都是学习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基础。教材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问题及其不同的算法算式与相同结果和类似算式的计算,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而得出运算定律,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个案到一般,实践应用到理论,理论到实践应用的认知规律。正确理解掌握乘法运算定律,为将后运算定律的应用推广扩充和学生灵活选择简便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处理支撑,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通过以往含有乘法的四则运算及加法运算定律的学习,对乘法运算规律具有初步感性认识,教学中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但需适时质疑启发思考,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拟将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够用字母来表示运算定律和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自主观察、获取数学信息、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探索活动,发展培养灵活思维,提高分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数学兴趣与学习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与理解,本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和掌握乘法运算定律,能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与初步应用;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抽象概括运算定律。 五教学策略方法 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及“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数学课程的两大基本核心理念,同时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有效达标,依据教材与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结合学生学情,我拟将主要采用教学策略方法是: 1.温故奠基,以旧引新,激活新知生长点;2. 注重和发挥情景作用,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和问题,激发兴趣动力;3. 运用教具学具与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演示情景案例和问题,引导观察比较,丰富感知,促进意义构建与新知生长;4.处理好师生角色地位的“两主一中心”关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恰当设问引路,观察案例,启发问题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践、合作交流、比较分析、质疑解惑、归纳概括性质,实现新旧知识、能力的转化迁移和实践应用,巩固深化,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六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作用,依据教学内容与目标要求,结合学生学情,拟从以下四大环节组织开展本课教学活动: 复习引新,创设情景问题,激发探索兴趣。 1.课件展示复习乘法计算及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15 × 12 12×15 ×5 4× 因数 加数 积 2创设情景,发现提出问题。教师谈话激趣引入:同学们知道每年的x月x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请同学们看光明小学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图吧。 课件展示创设教学问题情景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获取有用数学信息,发现提出问题: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多少人? 一共种了多少颗树? 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引导探索,发现规律、构建新知。 .乘法交换律探索 教师引导选择锁定第问题:要求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可有几种不同列式计算方法?由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由学生汇报反馈两个不同算式:25×4=100 4×25=100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汇报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数分别相同,只是交换了因数的位置,相乘的积相等)。板书:25×4=4×25=100 教师质疑,学生思考:是不是任意两个因数相乘,都有这个规律呢?引导学生再尝试列举、计算和验证类似算式,观察规律,用自己的话归纳抽象,构建乘法交换律。教师强调概括板书定律。 表示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学生汇报反馈,指出:我们常用字母将乘法交换律表示为:a×b=b×a 练习: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填一填: 65×145_×_;109×31_×_;_×_44×98. 2.乘法结合律的探索 初步探索。锁定问题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引导学生自主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计算。 质疑引思:要求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汇报反馈两个不同算式。×2;25× 并学生引导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求三个数的积,两个算式中的三个因数分别相同,只是改变了运算顺序,相乘的积相等,即:×225× 深入探究。质疑思考:是不是任意三个数相乘,都有这样的规律?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这样的例子吗?引导学生列举、计算和验证类似算式。并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的表示:能用符号或字母表示乘法结合律吗?学生合作讨论、交流汇报、板书结合律。 引导学生回顾思考,比较加法与乘法交换律的异同及加法与乘法结合律的异同,并小结。 分层变式练习,深化巩固提高。依据教学重难点知识,结合教材“做一做”与课后习题,有针对性地设计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的“算”、“填”、“断”、“连”等生分层变式,拓展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操作,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深化理解,掌握新知,形成技能。 反思感悟,总结评价。通过设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回顾、反馈和梳理所学知识,将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趋于完善和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知识点的浓缩再现,梳理整合。本节课我拟通过以下简洁的板书突出重点,促进增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识记。板书: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及其字母表达式 交换律:两个数相乘字母表示为 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字母表示为 八教学理论依据 本节教学设想主要依据“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及“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等现代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为中心及其能动作用”、“情境”与“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关键作用。以上说课,定有诸多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评委教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