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社会出现信任危机的思考.docx
对当前社会出现信任危机的思考对当前社会出现信任危机的思考 摘要: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现象让我们对社会信任产生了怀疑,不论是亲人、朋友、陌生人、企业甚至是*,都成为了不信任的对象。信任,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在社会信任危机叫嚣的今天,解决这两个问号已是迫在眉睫。 关键词:信任 危机 社会 重建 当老太太跌倒在地时,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扶她起来,而是在一边思索着她可能是骗子,这种冷漠让人心寒;当地上有一沓钱,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捡起来交公,而是观察四周是否有伺机而待的骗子,这种忧虑让人啼笑皆非;当我们正要动筷子,首先想到的不是盘中的食物是否美味,而是蔬菜是不是有农药,猪肉是不是死猪肉;当在网上看到明星的绯闻或搞笑的视频,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纯属娱乐,而是纯属炒作;当我们参加面试,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而是四处托人找关系不是我们多疑多想,而是这些事情确确实实在我们身边发生过了,吃一堑长一智,我们只能选择用怀疑来设防,在草木皆兵中求生存。 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和贪赃枉法已经成为一种危害力极大的病毒,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给个人、家庭、企事业单位和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损害。这种病毒的发作,使社会上弥漫着不信任的情绪,导致了一种严重的社会病,这就是信任危机。 一:信任的重要作用与维系 要解决信任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信任是如何产生如何维系的。 信任是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产生的,人很难一个人独立生存,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一旦产生了存在交流的社会,信任也随之产生了。信任对于社会生活就像空气对生命一样重要。试想一下,若陌生人之间有的只是揣测怀疑,那该如何建立新的友情。若邻里之间有的只是重重防备,生活岂不是充满压抑。若朋友之间互相猜忌,那心话与谁去说,快乐悲伤与谁去分享。若亲人之间也多重顾虑,那还有谁能让我们卸下防备。朋友交往需要信任,商业交流需要信任,*工作需要信任,法律法规的制定也需要信任。信任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信任的社会寸步难行,没有信任的社会就如离开水的鱼儿,很快便会在干涸中死去。 既然信任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这种信任在千百年以来又是如何维系的的呢?一些人将它看作法规制度的产物, 认为人们之所以守信用, 是因为受到法规制度的制约, 不敢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 之所以信任他人, 是因为相信这些社会机制的有效性。另外一些人认为社会信任是文化价值观的产物, 人们之所以守信用或信任他人, 是因为文化中含有倡导诚信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内化。而我认为信任是人的生存本能,人一生下来就具备去相信的能力,相信自己双眼看到,双耳听到的,相信父母、亲人所说的话并通过他们去了解这个未知的世界,信任已经牢牢的存在于人们不断进化的头脑中。后天施加给人的法律或道德都是对这一本能的重要巩固与完善,让我们能明辨是非,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二:当下社会的信任危机现象 当下的社会信任危机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若是周全考虑恐怕会寸步难行。 1. 对企业商品服务的不信任 现在,不少人在购买商品时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是不是假货?无论是对街头小店,还是对国营大店,人们都有这种担心。社会上,有为数不少的一批人靠制假贩假为生。制假的技术越来越高明,一些假冒商品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掺有工业酒精的假酒,黑心棉的被子,苏丹红鸡蛋,盗版书籍,假名牌服装假的商品俨然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损害着消费者与合法商家的利益。 且不说假货,就连真货也让人不得不掂量三分。喝牛奶怕有三聚氰胺,奶粉怕有激素,吃蔬菜怕有农药,猪肉怕注水,油怕是地沟油看着餐桌上的盘盘美食心里想的却是新闻上曝光的桩桩黑幕,让人防不慎防。 再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个个描述夸张,将产品的功效吹的天花乱坠,天上有地下无,保健品几乎包治百病,电子产品包含所有能想到的所有功能,将价格说的无比优惠,好像商家都是傻子,将商品都亏本卖给我们似的。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现象随处可见,叫我们如何去相信,看的多了麻木了最多赋予一笑罢了。 2. 对陌生人的不信任 不跟陌生人讲话,这恐怕每个父母都会对孩子如此嘱咐。大家可能会想,陌生人,我也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的,为什么要信任,可仔细想想我们一天要与多少陌生人打交道。卖早点的阿姨,超市的服务员,马路边的交警,出租车司机如果连起码的信任都没有我们如何在社会上生存。 而现在,有人问路会怀疑是否图谋不轨,借手机怕诈骗,换零钱怕假钞,去医院看病怕医生乱开药。举个人口普查的例子来说吧,在人口普查进行过程中,有不少犯罪分子以“人口普查”为名实施的犯罪,包括入室盗窃、入室抢劫、以人口普查为名搜集业主信息进行非法倒卖等。导致真正的普查人员进门难,人们不是不愿意开门,而是不敢开门,因为每个普查员在人们看来都有可能是犯罪分子为了窃取个人信息而做的伪装。 3. 对亲人朋友的不信任 与陌生人相比,亲人与朋友该是最值得我们去全心付出与信任的,然而现在,在本该互相信任的人之间也出现了不信任因素。“杀熟”的现象已经见怪不怪,合伙办公司的好朋友反目为仇的故事也时有所闻。对熟人和亲友之间朴素的信任感破坏得最为严重的可能是传销活动。传销本来是一种很好的销售方式,但是当它被引入中国之后,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畸形发展,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传销网络往往是依靠熟人和亲友关系建立起来的,病态的传销使很多人上当受骗,而直接的骗子,即传销者的上线,往往是熟人或亲友。 别说是普通的亲友了,就连同床共枕的夫妻也无法互相信任。最近亲子鉴定市场的火热恰恰说明了这一问题。要求做亲子鉴定者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丈夫怀疑妻子不忠,二是女方为了证明自己的“名节”,三是父母怀疑医院抱错婴儿或未婚妈妈为私生子确定生父等。这些在过去纠缠不清、无从判断的难题,通过亲子鉴定技术便可立见分晓。这种技术的广泛运用正是说明了夫妻之间的不信任,外遇、试婚、一夜情现代社会男女关系的种种形态,使得人们的婚姻关系空前脆弱,也使人们对忠贞的信心空前降低。亲子鉴定则衍生成了校验忠贞与信任的标尺。信任已然成为一些家庭中最脆弱的纽带。 4. 对*的不信任 *在百姓眼中本该是权威的象征,*保护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不受社会上各种违法犯罪的侵害,但现在人们似乎开始不相信*了,各种贪污腐败和官商勾结现象的曝光,然民众对*产生各种怀疑,这对*工作的实施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是很不利的。 随便举几个例子来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国的就业问题变得严峻起来。于是,中央*就强调各级*要做好就业工作,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但是,当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数据后,就被大学生网民嘲讽为“被就业”。同样,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为应付危机作了非常的努力,但当统计局宣布收入增长数据后,也被网民讽刺为自己的收入“被增长”了。无论官方发布怎样的“权威”数据,屡屡遭到社会怀疑。 再者,民众也经常不相信*尤其是地方*对某一事件所做出的解释。例如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后,没有社会群体相信*所做出的解释。杭州富家子弟飙车撞死大学生,当地部门开始称车子速度只有七十码,没有超速,网民嘲讽说是“欺世码”。 更为严重的是河南杞县一工厂发生放射性物质泄露事件,周边居民对县*发布的信息丝毫不相信,导致上万民众逃离县城,而事实上泄露事件并没有发生辐射,只是算一起小事故。在法庭审讯上述飙车撞死大学生的杭州富家子弟过程中,民众也怀疑上法庭受审的是“替身”。类似的事情实际上并不新鲜。在很多年前的“非典”期间就发生过多次。 各种裙带关系,使得竞争变的不公平,高标准的政策让欺上瞒下成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的日常工作变成大大小小的饭局,*本该是为人民服务的,现在却变成人民受*的气。如此一来让人们如何去相信。 三:出现信任危机的原因 为何维持了几千年的信任,在近些年来变得岌岌可危?这是社会学家们争论不断的一个问题。据专家分析简单地说,当前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以私人关系为基础的人际信任和传统的道德性的社会信任,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法制性的社会信任还没有有效地建立起来。用通俗的方式说,我认为造成当前的社会信任危机的原因可能包含以下几点: 1. 商品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说以前人的生活是夜不闭户的,而现在,别说要关门了,还要装上层层的防盗门防盗窗,倒不是说以前人的道德有多么好,而是根本没有东西可偷的,所以人们可以很放心的开着门睡觉,这跟一无所有的流浪汉能在桥下睡的很香而不用担心安全问题一样。而现在,人们的生活富余了,能有余钱来自由支配,这才出现了社会上的欺骗行为。渴望不劳而获的人用尽各种手段行骗,见多了这种现象,吃一堑长一智人们自然不愿意再去相信了。 2. 监管制度不健全。社会在飞速的发展,然而监管制度没有跟到经济发展的脚步而出现了制度上的漏洞,一些不法分子就抓住这些漏洞为自己谋利益。若监管部门对商品的监管力度强一些,那么制假贩假就能得到抑制;若交警部门对社会上各种利用人的贪心与善心进行的诈骗行为大力打击,并严加惩处,那么犯罪分子也无从下手。 3. 信息的快速流通。以前就算出现了诈骗的现象也只在小范围内流传,而现在各种媒体的曝光,让人们频繁的听到生活中的不安全现象,让人们觉得似乎在身边埋伏着众多不安全因素,却不知很大一部分都是极其个别的现象。这种负面的宣传,也就成了孕育社会信任危机的温床。 虚拟网络的普遍应用,也是不信任气氛传播的重要途径。网络虚拟的性质本就给人一种不信任感,再加上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进行各类诈骗,极大的降低了民众的信任感。举个前些年的例子吧,“华南虎事件”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 四:重建信任的对策 根据上面的分析,信任的重建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第一,加强各个领域中的制度化建设,并树立法规制度的独立权威。制度的完善能规范人的行为。 第二,健全监督机制。 第三,将道德建立在一个现实的基础上。若道德规范过于理想,要求人达到一个高不可攀的水平,出现的情况是:少数精英人物苦苦地追求高尚的道德,而大多数人表里不一,实际行为处于很低的道德水平。 第四,调整人际交往的规则,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人际信任。树立平等互利的意识,讲求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在新的基础上,增加人际信任的程度。 如何解决信任危机,重建中国社会的信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不信任心态的转变,更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只有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有了根本的好转,全社会的信任水平才可能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