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马克思主义认同调查.doc

    • 资源ID:3438558       资源大小:19.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克思主义认同调查.doc

    当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认同现状及其分析以湖南文理学院为例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得到加强。随着西方多元文化在我国的渗透,马克思主义主流的意识形态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高校大学生中,有较多的同学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怀疑的态度,马克思主义主流的意识形态在逐渐地被淡化.关键词: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认同度; 现状;原因 大学生是时代的先驱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大学生为社会、民族和国家创造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指导思想。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导下,大学生们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快速而顺利地融入社会、改造社会。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一、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现状分析 (一)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认识状况 从“大学生有无信仰的选择”调查项目数据 统计可以看到:大学生中认为“信仰重要” 的占全体被调查人数的90%, “认为今天在大学生校园流行的信仰有哪些”的调查统计显示,选择各个选项皆有分布比较均匀。对“最影响自己信仰选择的因素是什么” 的调查中,选择社会环境因素的占了绝大多数。对“认为对大学生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的调查中,超过60%大学生选择自身修养的加强和正确人生观的确立。对“你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调查显示, 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马克思是真理并且没有过时。(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评价情况在“你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总体评价” 的回答中,45.5%的大学生比较满意,545%的大学生总体评价不满意。对“你对大学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有什么建议”的回答中,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要与现实生活贴近。在对“当前影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效果的因素”的调查中,74%的大学生选择了教学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实际。在回答“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帮助”时,54%的大学生认为有一定帮助,31%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帮助,的大学生。在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力是什么”的回答 中,49.7%的大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方法论,学习它对自己有所帮助。201%的大学生则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动力仅是一切为了学分,及格就行。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情况对 “如何看待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的倾向”回答时, 32%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183%的大学生认为应以指导思想多元化代替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 211%的大学生认为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的倾向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现 象,应根据现实发展情况再作决定,285%的大学生认为在全球化时代, 必然出现多种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交融和冲突。在对“认为今天中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否有必要”的回答中,451%的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303%的大学生认为可能有必要。在对“你认 为中国搞市场经济是否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中, 53.6%的大学生认为基本没有背离,131%的大学生认为背离了,在对“你认为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前途怎样”的调查中,359%的大学生对目前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充满信心并且认为经济、政治制 度的发展方向是对的, 375%的大学生认为关键要在实践上体现制度优势。二、影响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度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多元文化的渗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西方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涌入我国,试图用文化渗透逐步影响中国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和价值取向,加之中国越来越多地引进西方国家的影视剧以及各类计算机软件和游戏,它对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精神生活和理想信仰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遭遇淡化、冷漠和排斥。 所以,只有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实际,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立足扎根。 (二)封建落后文化及社会邪教的消极影响 有些大学生受封建落后文化及邪教思想的影响,导致他们在人生观上产生了宿命论思想,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喜欢就爱情、 工作、事业等问题找人算命。这种现象也反映出高校大学生受封建落后 文化及社会邪教思想的影响, 形成了功利主义、宗教主义等错误人生观, 没有真正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因此, 消除封建迷信思想,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是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然要求。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形式与社会发展实际不协调 首先,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课的内容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并吸收了世界各国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优秀成果,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内容为顺应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部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大学马克思理论教育教学内容与现实不符,教学方式单一。而且,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一直以来都是重“知 轻 行”使大学生忽略对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修养,无法把马克思主义提炼、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信念。 其次,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形式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以高校传播为主渠道,但由于目前高校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方式死板、形式单一, 多数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采用 “填鸭式” 的抽象说教灌输方式,使大学生被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不能经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理论教育所起的作用显然是微乎其微的。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后果只会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 。 (四)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缺乏正确认识 首先, 当前大学生总体来看,对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有着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80、 90 后的大学生所生活的时代有条件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到多种现代思想,在多种思想共同冲击下, 他们自然而然地被自由、 开放、 时尚的富有现代气息的思想所吸引其次, 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随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并且在高校教育中,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忽视,正在动摇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存在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和与时代脱节的问题,又造成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不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不能解决现实的就业问题。所以,从大学生自身看, 由于他们正处于趋于成熟但尚未 成熟阶段,自我意识和要求独立的意识明显增强。从其认识水平看,大学阶段缺乏实践经验,因而会被一些错误思想所迷惑,进而深刻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 (五)应试教育过于强调结果而忽略了过程,而马克思主义的真正意义不是背出来的,而是慢慢理解与体会的 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上课都逃不了考试,于是老师在课上满堂灌输,学生在课后就死记硬背。这样的方式使得马克思主义学说课程成为一种考试的负担,而非学习的工具。 三、增强高校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同的对策与建议 (一)确立认知与认同相结合的目标导向 认知是认同的基础和前提,认同是认知的发展与升华,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教育,过去我们往往过分强调认知,注重理论体系的架构和基本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如何构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教学体系 教学方式和考核机制 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大学生成长的关系上,很少考虑认知与认同之间的必然关系和内在逻辑,只是用入党、评奖评优等杠杆来促使大学生不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今后应当教育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有力武器,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实现人生抱负的指导思想和信仰支柱(二)建立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长效机制与创新机制。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能够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带来强大的源动力。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及时增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用发展着的鲜活理论教育大学生,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现实感、时代感和亲切感,引导大学生不仅在历史而且在现实的维度上去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在教育方式上多采取大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如实证研究 案例分析 社会调查等,宣传渠道上注重引入网络、微博、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新传播载体,注重采取大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和表达形式,增强感染力和宣传效果 充分尊重大学生学习与成才的现实需求,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有助于主客体双向互动的主体性路径,促进马克思主义内化为高认同度,外化为自觉行动 (三)建立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体系 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但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却远远不够 要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必须要在实践教育上下功夫,从内容、形式、过程、目标、考核等各个方面注重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融入实践教育之中 通过实践教育,引导大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大学生在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锻炼他们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 (四)保持、巩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念、理论的论证,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其作为一种精神支柱、价值内核、理想信念、科学“思想”性特别突出出来,使学生真正在思辨、方法等在大学生的心灵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积极反思的层面接触、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达到以上目标,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准,通过转变单一教学,给予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以关照和指导,以满足学习方式,并尽量使用易 于为青年学生接受的语言满足其内心的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从高深的科学殿堂,采用专题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讲课方法, 到学生的视野中。 (五)建立分层目标,使工作更具操作性 社会实践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 影响力。目前,高校红色网络的影响力相对有限。生学以致用,其现场的感受胜过千言万语,学生、高校应将网络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采取多种手通过多经历、多体验,开阔视野。但是社会实践例如:建立相关论坛、网站、学者、专家主页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教师要精心设计,将内外多种方式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容具体化,切合学生的实际。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认同调查.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