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docx

    • 资源ID:3436539       资源大小:41.7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docx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生物安全手册 1目的 预防各种感染因素对微生物实验室、实验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2适用范围 整个微生物实验室。 3岗位承担人员职责 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督促执行,相关工作人员负责执行。 4具体工作程序 4.1微生物危害评估 4.1.1感染性微生物危险度等级分类 4.1.1.1危险度1级:无或极低的个体和群体危险。不太可能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微生物。 4.1.1.2危险度2级:个体危险中等,群体危险低。病原体能够对人或动物致病,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社区、牲畜或环境不易导致严重危害。实验室暴露也许会引起严重感染,但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并且疾病传播的危险有限。 4.1.1.3危险度3级:个体危险高,群体危险低。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但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个体向其他个体的传播,并且对感染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1.1.4危险度4级:个体和群体的危险均高。病原体通常能引起人或动物的严重疾病,并且很容易发生个体之间的直接或间接传播,对感染一般没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1.2实验室分级: 4.1.2.1根据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将实验室各分为四级。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一级最低,四级最高。 4.1.2.2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 4.1.2.3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4.1.2.4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 4.1.2.5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与上述情况类似的不明微生物,也必须在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待有充分数据后再决定此种微生物或毒素应在四级还是再较低级别的实验室中处理。 4.2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程序 4.2.1总则 4.2.1.1微生物实验室应对实验微生物可能给人或环境带来的危害进行评估。 4.2.1.2工作人员所处理的实验对象含有致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时,通过在实验室设计建造、使用个体防护设置、严格遵从标准化的工作及操作程序规程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受实验对象危害,确保周围环境免受其污染。 4.2.1.3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规程。 4.2.1.4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防护要求进行相对应的生物安全等级防护。 4.2.2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4.2.2.1工作空间设置:标本接种室、细菌鉴定室、培养基室及仪器室。其中: 4.2.2.1.1孢子的真菌或疑有生物危害34级微生物生长等应严格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4.2.2.2各实验室分区依照生物安全防护等级进行生物防护。 4.2.3微生物实验室总体要求 4.2.3.1有需要时,应配备保护性装置或呼吸保护性设备供员工预防使用。 4.2.3.2应设置洗眼装置。 4.2.3.3实验室应配备移液辅助器避免用口吸的方式移液。 4.2.3.4实验室可配备一次性接种环在生物安全柜中接种,以减少气溶胶的生成。 4.2.3.5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4.2.4标本接种室的设计 4.2.4.1标本接种室是工作人员直接接触病人标本处,可能含高度空气传播性危险 的标本和微生物或引起气溶胶,因此应有以下设置: 4.2.4.2实验室负压: 4.2.4.2.1实验室应处于负压防止污染气体外逸。 4.2.4.2.2并有一定的通风换气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2.4.3缓冲间: 4.2.4.3.1进入标本接种室前有一个在实验室和邻近空间保持压差的缓冲区。 4.2.4.3.2门自带锁,可自动关闭。 4.2.4.3.3缓冲区禁止同时开启两扇门,门配备自动报警铃,当开启其中一扇门时,警报铃将自动响起以提醒不要开启另一扇门。 4.2.4.3.4工作人员进入接种室后应保持门紧闭,不得随意开启。 4.2.4.4标本的传递: 4.2.4.4.1微生物标本应从缓冲区左侧的传递窗内传送至接种室内,不得直接开启接种室门传递。 4.2.4.5生物安全柜: 4.2.4.5.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牛型分枝杆菌为分枝杆菌中生物危害最高型三级,必须在级或级以上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本实验室配备B级生物安全柜。 4.2.4.5.2生物安全柜含有高效空气过滤网对排气进行净化,工作空间为高效过滤网净化的无涡流的单向流空气。 4.2.4.5.3工作时正面玻璃推拉窗打开一半,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操作窗口。外部空气由操作窗口吸进,而不可能由操作窗口逸出。 4.2.4.5.4工作状态下遵守操作规程时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也保证实验对象不受污染。 4.2.4.5.5所有可能使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外溅或产生气溶胶的标本,如如痰、脑脊液、分枝杆菌培养及抗酸涂片检查、怀疑有生物危害34级微生物生长或怀疑有产生气生性孢子的真菌标本等的操作,须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4.2.4.5.6生物安全柜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检查,以保证安全柜滤网工作正常,空气滤过率达标。 4.2.4.6封闭的离心机: 4.2.4.6.1实验室对分枝杆菌培养及抗酸涂片检查的标本应放入带有螺旋封口帽的安全离心杯中。 4.2.4.6.2并放入带气密性内盖的离心机内进行离心,以防生物危害。 4.2.4.6.3离心完毕后应将整个转子拔下,直接放入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处理。 4.3生物安全防护细则 4.3.1分析前生物防护 4.3.1.1工作人员采集标本应穿着工作服及配戴手套。 4.3.1.2标本容器 4.3.1.2.1应是防水、防漏的无菌密闭容器。 4.3.1.2.2保证标本采集后用盖子或塞子盖好后无泄漏。 4.3.1.2.3在容器外部不能留有残留物。 4.3.1.2.4容器上应正确粘贴标签以便于识别。 4.3.1.2.5检测申请单不能卷在容器外面,而要分开放置。 4.3.1.3标本运送 4.3.1.3.1为避免意外泄漏或溢出,应使用二级容器。 4.3.1.3.2二级容器应是防水、防漏的密闭容器,可以是金属或塑料制品,可耐高压灭菌或耐受化学消毒剂的作用。 4.3.1.3.3将含标本的容器固定在架子上使其直立。 4.3.1.3.4运送途中,应保持平稳,避免不必要的晃动。 4.3.1.3.5标本运送工作人员应穿着工作服及配戴手套,严禁打开容器,避免生物危害。 4.3.1.4标本的接收 4.3.1.4.1微生物实验室标本的接收由样本接收室负责。接收中,工作人员应穿着工作服及配戴手套。 4.3.2分析中生物防护 4.3.2.1只有工作人员才得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4.3.2.2实验室门应保持关闭,以防外部污浊气体、节肢动物、啮齿动物等进入污染环境。 4.3.2.3室内禁止用电风扇,以避免加速气体流动,造成细菌播散。 4.3.2.4进入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4.3.2.5实验室内不可放置任何私人物件或用品,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处理隐形眼镜及储存食物等。 4.3.2.6养成在室内手不触及口、脸、头发及躯体的习惯。 4.3.2.7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材料操作时,应戴上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 4.3.2.8对可能溅出标本或培养物时,工作人员应戴面罩。 4.3.2.9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结束后应除去手套,洗手液流水洗手。 4.3.2.10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4.3.2.11严禁穿着工作服离开实验室,更不能携带回家,用过的工作服应由勤杂人员统一消毒洗涤。 4.3.2.12实验中,应避免危险材料飞溅,避免嗅危险的平板。 4.3.2.13在使用注射器和针头时应避免刺伤皮肤。 4.3.2.14使用过的注射器应不能重复使用,不能从注射器上取下、截断、折弯针头,回套针头护套等,应将其完整地置于盛放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的锐器容器中,由勤杂人员收集交由医院统一处理。 4.3.2.15有生物危害的材料应有特别警示标志,具体参见科里安全守则,员工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 4.3.2.16对于可能产生致病性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标本操作,工作人员应戴口罩并且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操作。 4.3.2.17凡发生溢漏事故或接触传染性物质后,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或检验医学中心安全负责人报告,并做好书面记录及采取相应措施。 4.3.2.18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4.3.2.19禁止用手处理破碎的玻璃器具。装有污染针、利器及破碎玻璃的容器在丢弃前必须消毒。 4.3.2.20每天实验结束后均应按消毒标准操作程序要求清洁、消毒实验室台面。 4.3.2.21感染性物质溅出应立即消毒。 4.3.2.22所有培养物、组织、体液及其他具有潜在危险性废弃物都需放在防漏的容器中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 4.3.2.23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种。 4.3.2.24工作人员应掌握预防结核暴露以及暴露后的处理程序。 4.3.2.25实验设备在运出修理或维护前必须进行消毒。 4.3.2.26实验室应有不同微生物的生物安全等级的处理方法和程序以降低暴露于微生物实验室处理的危险材料风险。 4.3.2.27对于生长有气生性孢子的扔入红色生物危害垃圾袋中,装入密封、防泄漏的密闭容器中交由勤杂人员做高压灭菌处理。 4.3.2.28一次性注射器使用后不应再重复使用,包括不能将针头从注射器上取下、截断针头,回套针头护套等,应将其完整地置于盛放锐器的一次性容器中。 4.4生物安全应急程序 4.4.1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4.4.1.1受伤人员应当脱下防护服,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必要时进行医学处理。 4.4.1.2要记录受伤原因和相关的微生物,并应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4.4.2潜在感染性物质的食入: 4.4.2.1应脱下受害人的防护服并进行医学处理。 4.4.2.2要报告食入材料的鉴定和事故发生细节,并保留完整适当的医疗记录。 4.4.3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 4.4.3.1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 4.4.3.2应当立即通知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和检验医学中心安全负责人。 4.4.3.3为了使气溶胶排出和使较大的粒子沉降,在一定时间内严格禁止人员入内。 4.4.3.4应张贴“禁止入内”的标志,过了相应时间后,来清除污染。 4.4.3.5应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呼吸性保护设备。 4.4.4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的溢出: 4.4.4.1参见消毒灭菌的管理程序溢出清除程序。 4.4.5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内盖离心管发生破裂: 4.4.5.1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让机器密闭让气溶胶沉积。 4.4.5.2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内外盖子盖上,并密闭。 4.4.5.3发生上述两种情况都应通知安全负责人。 4.4.5.4之后工作人员应戴乳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将密封离心桶拆卸下来放于生物安全柜中处理。 4.4.5.5当处理玻璃碎片时应使用镊子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 4.4.5.6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转子等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 4.4.5.7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额容器中,然后回收。 4.4.5.8离心机内应用适当浓度同种消毒剂擦拭,并再次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注意事项

    本文(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1].doc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